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軍閥治世

第202章:農業稅征收法案

更新時間:2011-05-23  作者:菜鳥如林
搜小說:

孔府說沒就沒了,在山東的反應很不一樣。筆趣閣看小說必去

趙巖把孔府抄沒的消息并非萬分隱秘,還是很有很多渠道可以得知此消息,當然在目前也僅限于山東境內。

孔府周圍的百姓得知孔府被抄沒后,那絕對是拍手稱快。

而西三府的鄉紳們得知孔府被抄,心里很是擔憂。

崇禎九年,趙巖把手摸到了青州府,現在東三府的土地名義上都屬于趙巖所有,雖然趙巖把這些土地分發給了移民東三府的百姓。

而現在,趙巖把手伸到西三府來了。

孔府一被抄沒,兗州府的土地幾乎都屬于趙巖的了。也不是什么眼紅,山東的鄉紳自然知道,他們和趙巖是不能比的,也沒理由去眼紅,只是忌憚趙巖在土地上的向西擴張。

趙巖雖然已經掌握了整個山東的行政權,但西三府的土地卻是不多,也就是一些衛所的土地掌握在他手中。

之前趙巖用遼東的土地換走了青州府的土地,這種一比一的交換,對于那些地主鄉紳來說是非常吃虧的。

若是趙巖再用相同的手法,來西三府換地皮,那還不虧死。

西三府的地皮,可不是青州府能夠相比的。若說青州府的地皮拿來換遼東的地皮還勉強能接受的話,那么西三府的地皮去換,卻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一時間西三府的地主鄉紳心里都很是不安。

趙巖趙家堡很清閑,現在除了每天處理一些他人無法做主的政務外,也就是往你科技院和兵營里跑,有時則去學校里發表一番演講。

所以趙巖悠閑得很,有大把的事件用來抄家。

孔府的在逃核心人員,到現在只剩下十三個在逃,這些人大部分都在外省,抓起來不是那么容易。

趙巖感覺也差不多了,抓不抓也無所謂。

“老爺,孔府的這些土地現在如何處理?”趙全對趙巖問道,“這五百萬畝地,要是經營得好,每年也能創造出不少的收入,就是周期比較長。”

“西三府的土地畢竟不是遼東的土地,這么高的價值,自己經營太麻煩,再說也沒那個精力去經營。把這些土地都拍賣了吧J不過不能一口氣拿出來,不然地價會跳水。”趙巖想了想說道,“還有,拍賣時要注明,這些地不管誰買去,每年都要交稅。”

“這樣一來,會不會造成太大的土地兼并?”趙全遲疑自勺問。

“在進入工業時代的時候,土地兼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忍受白勺,而且現在我們有遼東那遼闊的土地,對土地的需求不是那么大。我們要的只是消除免稅階級,只要他肯交稅,他就是擁有幾百萬畝也無妨。”趙巖說道。

趙全在經濟運作上研究較深,很快聽懂了趙巖的意思。

真正的矛盾,并非土地多少的緣故。就大明整個形勢來說,土地兼并是很嚴重的,大部分人都沒有土地。

但在山東來說,土地卻是足夠的,只要肯移民,土地都有。東北三大平原中,兩大平原將用于農業生產,而北大荒之稱的三江平原,將建立一個生態保護區。但北方的土地遠遠不止于此,西伯利亞南部雖然比較冷,但同樣適合農業生產。筆趣閣

同時一定程度的土地兼并,有利于推動工業化的進程,工廠需要很多工人,而工人的來源就是農業生產人口的轉變。

所以現在東三府已經允許土地買賣,只要是農戶轉業,手中的土地都可以賣掉。但這種買賣,不同于以往的土地買賣。

以往的土地買賣,那些中上階層的人的兼并方法非常惡劣,往往是是將自耕農逼迫到走投無路的地步。

而在山東則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在山東沒有橫征暴斂,不會出現政府把人逼到絕路的現象,同時看病就醫不要錢,也不會出現生了什么病把土地賣掉的現象,更沒有高利貸這東西。

所以東三府的土地買賣,是很溫和的。

當然,東三府的土地實在也不太值錢,因為東三府的就業條件很好,請人來當佃戶的話,地租都非常低,因為東三府的情況形不成高地租。佃戶是租地來進行農耕生產,但趙巖在朝鮮和遼東有的是土地,若是地租太高,還不如去朝鮮、遼東,所以地租都很低。

若請長工的話,目前山東的長工工資最少都是每月一兩,而且還要包吃住,而且趙巖出臺的《勞動合同法》中規定,一天只能工作九個小時,加班需要再付工錢。

就一個勞動力這樣的成本來說,普通的經營方式也只能保本。

所以現在東三府的地價比較低,而一些不愿意放棄土地的轉業人員,有的甚至把土地以幾乎免費的方式租給別人耕種。

雖然地租低,但地價可不低。

東三府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手中都有了錢,并非很愿意賣地。而且購買土地也并非沒有利潤。

沒有什么利潤那也只是一般的經營方式,若是種植一些果樹,養殖一些經濟效益高的動物,那利潤卻是非常可觀的。

沒有其他原因,只是因為東三府的很多百姓口袋里有錢了。

就醫、上學都免費,家里有余糧,又有余錢,消費需求自然也就隨之提高了,但市場上卻缺乏許多更高消費品質的農場品。

糧食在山東基本上不用發愁,紅薯粉干想吃多少都有,只要你能撐得下。但若說一些水果,卻是非常少。

物以稀為貴,很多水果以及高檔次的農產品在市場上都很熱銷,這也就成了東三府土地兼并的原動力。

果、漁、肉,這是高檔農業產品的三大類。

在這種情況下,地價漲得也比較厲害。為了追逐效益,人們都在大買土地,土地價格也就高了。

土地價格高了之后,成本也就高了。

但目前農產品熱銷,一時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利潤空間,但隨著產量的增大,利潤空間也就會隨之減少。

最后勝出的,將是那些管理手段更科學更精湛,或者是找到新的稀缺產品的集團,而那些管理上很粗糙的則會被淘汰。

這是很必然的規律。

隨著教育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眼界也會不斷提高,所以在學校里畢業出來的,很少會回去當農民,要當都是當農場主,擁有較大規模的土地,用最先進的科技進行生產。

所以,土地兼并,在東三府也是一個必然要發生的過程。筆趣閣

每個人五十畝土地的情況,不可能永遠保持。人們不會被永遠困在那五十畝地上面,所以趙巖現在也不限制東三府的土地兼并,但超過了五十畝地,農業稅會增加一些。

未來的東三府,絕對不會是商品糧基地。

東北和南方將會變成商品糧基地,不是很肥沃的山東土地,經濟作物將占據主導地位,而孔府之所以被趙巖抄掉,那是因為他們仗著土地多,違背了市場規律,極大的浪費土地資源,讓趙巖忍無可忍。

西三府的土地兼并趙巖并不反對,只要你交稅就行了。

“那下面就輪到魯王了,先派人去和魯王交涉一下,看看他什么態度。”趙巖對趙全說道。

“老奴明天就派人去。”趙全點頭道。

“他若是愿意交稅,可以解除他的禁令,讓他能夠走出濟南城。”趙巖補充道,魯王的地可以不用沒收,畢竟魯王不像孔府那樣作為。若是他愿意交稅,那則兩相安。若是他經營不善,那三百萬畝土地,也很快就會被他人所兼并。

濟南的魯王府邸內,身材肥胖的魯王正愕然的接見趙全派來的吏員。

“本王要交稅?”魯王聽了半天,吶吶的問道。

“魯王您要是交稅也不虧,以山東現在的經濟形式,您的地皮要是賣出去,遠遠比之前買時地價要高得多。就算不賣,種出來的東西賣的價錢也更高。”那吏員說道。

“那別人呢?是單獨本王要交,還是別人都要交?”魯王很不甘的問道,心里已經接受了這個無情的事實。

趙巖連皇帝都敢拉下馬,何況他這‘小小藩王’,魯王在這一點上,還是很清楚的。雖然很是不甘,但若是全部人都要交的話,他心里自然平衡一點。

“大將軍的意思是,山東不允許出現手中有用大量土地,卻免稅的階層,今年山東所有地主,無論是否有功名在身,是否是王公貴族,都必須一律繳納農業稅賦。魯王您要是肯接受,明天您就可以自由出入濟南城,想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這是建威將軍的意思?”魯王一聽可以離開濟南城,頓時激動的問道,生怕這是假的。”當然是大將軍的意思。”

“如此,本王愿意交稅。“魯王很興奮的說道,錢財對于魯王來說,并非太過看重,三百萬畝土地就算賣掉,也足夠他享受一輩子了,但最大的遺憾就是出身在皇家,無法走出這濟南城。

這就像是坐牢一般!

能走出濟南城,這對魯王來說,是一個夢想。

魯王的配合,讓趙巖放了他一馬。

不過這稅怎么抽,卻得好好商量一番,拿出一個具體標準來,以免造成界限模糊不清,收得不清不楚。

為此,趙巖召開了一次行政部的會議。

“這次會議,是商討山東農業稅的改革方案。今年之內,我們要消除山東的免稅特權階級。五十畝及以下的農戶免稅,五十畝以上的地主,農業稅怎么收法,大家先說說看自己的意見。”趙巖對行政部的吏員們說道。

“主公,五十畝及下免稅的話,我們每年會損失300余萬石的糧食收入。”張步云說道。”但我們在超過五十畝的人身上多收了,損失可以彌補回來。”趙巖說道,農業稅現在趙巖已經差不多看不上眼了,但那些地主身上卻是必須征稅的,否則貧富差距很容易拉大。

一旦貧富差距拉大,那矛盾就很尖銳了。

“一百畝及以下,每畝收五分銀子,五百畝及以下,我們每畝收七分錢銀子。一千畝及以下的,我們每畝收一錢銀子,五千畝以上的,每畝收一錢五分……“太少了點,100畝一年才5兩白銀,500畝才35兩。““不少了,若是五千畝的,一畝就是一錢五分,那就是750兩銀子。若是種糧,以現在每石八錢的價格,一年只有4000兩的收入,扣取長工成本,最少得2500兩,再加上其他成本費用500兩,再扣去750兩,那也就只有大搞一二百兩的盈余。”

“現在西三府種的是棉花,不是小麥。”

會議爭得很厲害,標準一套一套的出現。

趙巖聽了頭大,深知這些標準可能都不靠譜。畢竟官員整這一套很容易脫離實際,可能高估了一些東西,也可能忽視了某些東西。

農業稅的確不好定。

定得太低,感覺很吃虧,定得太高,可能經營者很吃虧。

“主公,我覺得,農業稅怎么定,還得看我們能容忍一戶人家擁有多少土地,在可以容忍的數量內,紿與比較優惠的政策,在超出容忍界限的群體,則給與高稅收政策。”張步云很快看出了其中的問題。

“嗯,不錯。”趙巖一聽感覺很是正確,頓時也轉過彎來。

在可以容忍的畝數條件下,就算給與優惠條件,貧富差距也不會拉得太大。而那些超出容忍的畝數范圍的,稅負就要定得高。

若其能在高稅賦的條件下生存,證明其經營手段高明,能創造更高的效益,那這就是鼓勵他們繼續存在的對象。

“主公您的界限是多少?”張步云問道。

“500畝吧!”趙巖想了想說道,500畝應該差不多,畢竟現在農業生產力還不高,田畝太多,必然需要長工來做。

當生產力提高了之后,這個限制可以擴大。隨著科技的發展,用機械耕種的話,一個人可以管幾千畝地。

當然,這個限制是指農業稅收的正常值。

超出這個正常值的,那叫政策打壓。

有了趙巖的這個界限后,會議很快就結束了,農業稅的征收方案也出來了。

《山東農業稅征收法案》也就確定了下來,法案規定,土地在50畝以下的農戶免稅,51—100畝,每畝征收農業稅4分銀,101—200畝,每畝征收農業稅5分銀,201—300,每畝征收農業稅6分銀,301—400,每畝征收農業稅7分銀,401—500畝,每畝征收農業稅8分銀。

8分銀以內都是比較正常的,也是比較優惠的,也就是說一畝地的農業稅,差不多正好是十分之一。

100畝的,才4分銀,也就是二十分之一。

當然,生產成本上升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但農產品價格提高,也是因素之一。

隨著貴重金屬的增加,這方面還真不好把握,干脆定得低一些。

501—1000畝,每畝征收農業稅1.3分銀。

1001—2000畝,每畝征收農業稅1.5錢。

2001~3000畝,每畝征收農業稅1.7錢。

3001—5000畝,每畝征收農業稅1.9錢。

5001—無封頂,每畝征收農業稅2.1錢。

到了2.1那就去血了,生產成本之高,超乎想象。但若是用粗放種植的方式,種糧食還是有不錯的收益的。種植經濟作物的話,品種選得好,也有錢賺。但要在這么高的賦稅下抓住手里的土地,那技術難度就比較大了。

粗放種植是很必要的,精耕細作擁有沒有前途。

精耕細作之下,人的資源就顯得少。

500畝地來說,若用粗放種植的農場模式,勞動強度不僅減少,而且40兩的賦稅絕對交得起,而且還能過得很滋潤。

清朝時人口為什么暴增?

那是因為貧困!

人在貧困的條件下,人口繁殖得就越快。

而大明發展了將近兩百年,人口才兩億左右,只有清朝末期的一半,說明人民的生活水平遠遠比清朝好。

西方人的人口一直不高,那是因為他們的農業模式和中國不一樣。

人口的多少,決定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這是沒錯的。但就以大明現在的入口,已經足夠壓倒一切對手了。

所以重要的不是人口多少,而是每個人可以多少資源。

要限制那些資源太多的,要保護那些資源太少的。

所謂‘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余’。這不是抱滿清臭腳的金庸搞的什么《九陰真經》,而是道家的《道德經》,講的就是治國之道,也就是貧富差距的問題。

在趙巖的這個模式下,免稅階層依1日是存在的,但順序與當今卻是顛倒的。如今大明就是’損不足而奉有余’,趙巖定下的是‘損有余而補不足’,這就是天地之別,高低立判。

貧富差距一旦拉得太大,矛盾就會出現一大堆,就算是在人們能夠很容易溫飽的條件下,人民的幸福感也不會高。

就如同原始社會,一個酋長有幾個陶罐就感覺很滿足,但到了二十一世紀,你只有幾百個陶罐,那就是窮得一塌糊涂了。你買不起房子,又導致娶不到老婆,在頓頓能吃飽的情況下,依1日感覺很不幸福。

這是生產力的問題。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生產力,人們所追求的目標也是不同的。

在生產力發達的情況下,若是只追求溫飽,就對黑暗的統治政府一片贊頌,那就是愚蠢和無知。

而在貧富差距差不多的情況下,人們不用為金錢而煩惱,同樣是每個人都出力做事,但卻可以隨意的去旅游,隨意的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培養自己的天賦。人們可以不用為金錢而出賣自己的尊嚴,不會為了金錢而做出種種不堪入目的行為。

《山東農業稅征收法案》旦公布出去,也就意味著趙巖,開始走上了天下地主的對立面,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

但趙巖也做好了武力鎮壓的準備。

在搜索引擎輸入 軍閥治世 龍之谷中文 或者 "軍閥治世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軍閥治世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