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似乎要有不好的事情發生。這時‘薩拉托加’號所在的方向突然傳來了巨大的爆炸聲,我舉起望遠鏡望去,看到海面上升騰起了巨大的黑色煙團,那是大型軍艦爆炸所特有的景象,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以為是‘薩拉托加’號遭到了不幸,但很快便有電報傳來,打消了我的擔心。隨后有人報告,說‘薩拉托加’號又擊沉了一艘日本戰列艦!后來我知道,被‘薩拉托加’號擊沉的是日本戰列艦‘赤城’號。它是一艘排水量41000噸的大型戰列艦,擁有10門18英寸的主炮,本來是我們最可怕的對手,但他卻被我們輕易的擊沉了。”
“‘薩拉托加’號的電報很快證實了我們的觀察,此時我們全都沉浸于勝利帶來的喜悅中,我并沒有引起警覺。這艘日本戰列艦的沉沒應該對日本艦隊產生了巨大的震動。日本人的輕型艦只開始逃散,我下令繼續攻擊敵人的航空母艦。不去理會這些輕型艦只。”
“事實上,‘薩拉托加’號已經一頭撞進了海戰史上最為完美的陷阱里面。只是我們誰都沒有意識到,危險正在臨近。日本人的巡洋艦和驅逐艦這時又兩翼匯聚了過來,開始夾攻我們,我們并沒有感到驚慌,現在日軍還沒能組織起有力的反擊,他們已經損失了兩艘戰列艦和3艘巡洋艦,還有2艘驅逐艦,剛才的戰斗中,我們逮住又擊中了一艘日本航空母艦,但我們的戰果到此為止了。”
“12時22分,我們的雷達發現大群不明飛機從西方向我們接近,但是很快它們便從雷達屏幕上消失了,我認為這些日軍飛機肯定是正準備上艦掛載彈藥,當他們發現他們的母艦已經中彈燃燒,明顯只能掉頭飛向別的航空母艦。事實上,這些飛機空襲了瓦胡島后,是回來補充彈藥的,準備發動下一輪飛機,它們共有70多架,而在它們重新起飛后,目標則不再是瓦胡島,而是我們。”
“日本戰列艦和重巡洋艦再次向我們發起了進攻,很明顯,它們是在為航空母艦上的飛機重新起飛爭取時間,而我和雷蒙德當時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失去了日本大型航空母艦的目標后,我急于使‘列克星敦’號擺脫敵人的糾纏,沒有果斷下令將它們擊沉,結果犯了不可挽回的錯誤。”
“日本人這時開始起飛所有的飛機,并命令所有艦只施放煙幕。他們開始分開編隊:重型艦只轉向右舷,輕型艦只轉向左舷,當我們接近到他們14000碼的時候,他們的掩護艦只再次掉頭向我們發動雷擊。他們沖到離我們10000碼的距離,齊射一半魚雷,然后再次沖近,在7000碼的距離再射出另一半魚雷。由于煙幕掩蓋了戰況,他們的魚雷沒有一條擊中我們,當煙霧漸漸散去,我們驚喜的發現,又有三艘日本驅逐艦被我們擊中,沉沒了。”
“我們繼續向前逼近,致命的火力開始給敵人造成更多的損失。日本人的所有艦只幾乎個個帶傷,正當我們的雷達再次發現敵人的航空母艦時,敵人的飛機出現了。”
“我觀察到差不多有一百多架飛機,他們攜帶著炸彈和魚雷,向蝗蟲一樣的向我們撲來,這時戰斗已經進行了幾個小時,我的英勇戰士們孤軍奮戰,與敵人進行了艦難以想象的近距離肉搏,我們的偵察機也極其勇敢,他們虛張聲勢的向日本飛機俯沖,希望能引開日本飛機的注意力。日軍飛機對我們英勇的戰艦發動了空襲。”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日本飛機作戰,他們的飛行員都十分勇敢,有著熟練的戰斗技能,他們的飛機性能也比我們的優異,他們輕松的避開了我們的防空炮火,向我們飛快的接近,盡管惡劣的天氣和濃重的煙霧影響了他們行動,他們還是進行了準確的攻擊,兩枚炸彈擊中了‘列克星敦’號,發生了爆炸,但它們造成的傷害并不大,火焰升騰起來,但很快便被撲滅了。”
“我意識到情況不妙,但我知道,現在我們想要撤退也來不及了,我們只能繼續戰斗下去,消滅敵人航空母艦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敵人的航空母艦此時在我們以南的方向,我打算繼續實施追擊,這時我們的‘查爾斯頓’號輕巡洋艦被日本飛機扔下的一枚魚雷和兩顆炸彈擊中,很快就沉沒了,我們的防空火力被撕開了一道口子,而現在的我們,卻沒有能力去填補。”
“很快,厄運便降臨到了我們的頭上,接連有三枚五百公斤炸彈擊中了‘列克星敦’號,引發了劇烈的爆炸。緊接著又有兩顆魚雷和三枚炸彈擊中了我們,‘列克星敦’號的速度慢了下來,雖然遭到了可怕的攻擊,但我們英勇的炮手并沒有停止戰斗,我們一共擊落了22架敵人的飛機。敵人的第一波攻擊就這樣被我們打退了。”
“在我們忙于修理‘列克星敦’號的損傷時,‘薩拉托加’號那里也傳來了不幸的消息,這艘英勇的戰艦被6枚魚雷擊中,受損十分嚴重,但他們還在繼續戰斗,一艘日本戰列艦試圖向‘薩拉托加’號發起炮擊,但被擊退了。這時我決定前去援救‘薩拉托加’號。”
“‘列克星敦’以20節的航速向前駛去,當我們看到‘薩拉托加’號時,這艘英勇的戰艦已經發生了傾斜,這時日本飛機的第二波攻擊又到了,我們再次用全部的防空炮火迎擊,這一次日本飛機改變了戰術,主要使用魚雷攻擊我們,盡管我們進行了最大努力的規避,但還是有四枚魚雷擊中了我們,當然,日本人在攻擊我們的同時,也沒有放過‘薩拉托加’號,又有六枚魚雷擊中了她,我看到她發生了一連串的大爆炸,艦體完全籠罩在了黑煙中,過不多久,當黑煙逐漸散去的時候,我看到‘薩拉托加’號高高的揚起了艦首,下半截艦體已經沒入海中,‘蒙特里’號驅逐艦正趕去救援,我和艦橋上的人們都眼含熱淚的注視著這艘英雄的戰艦的最后一刻。”
“就在這時,一艘日本戰列艦的身影出現了,我從望遠鏡里看到,這是一艘擁有五座雙聯裝炮塔的大型戰列艦,它是‘天城’號,它的姊妹艦‘赤城’號已經喪命在‘薩拉托加’號的炮口之下,看得出來,它準備向我們發泄它的怒火。很快,激烈的對射開始了,盡管‘列克星敦’號受了重傷,只有兩座主炮塔能夠用于射擊,但我們還是沒有屈服,進行了英勇的還擊,炮戰持續了約半個小時,直到一發敵人射來的18英寸炮彈擊中了艦橋……”
“當我醒來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已經被轉移到了輕巡洋艦‘紐瓦克’號上,這樣就結束了這次載入史冊的大海戰。包括‘列克星敦’號和‘薩拉托加’號在內,我們一共有6艘軍艦沉沒,4艘受傷。敵人有2艘航空母艦和3艘戰列艦被擊沉,9艘其它的軍艦沉沒,12艘受傷。我在報告中總結這場海戰的收獲如下:一、日軍試圖阻止我軍反擊的意圖徹底破產;二、日本艦隊遭到了慘重損失;三、他們想要一勞永逸地消除對今后作戰行動的任何來自海上的威脅的企圖破產。最初,海軍作戰部不完全相信我報告結論中的第二和第三條。”
“10月25日晚間,我向海軍總部發報,日本海軍的三艘戰列艦和兩艘航空母艦被擊毀。我后來聽說海軍作戰部告訴太平洋總部,他們所收到的戰報不支持我以上樂觀結論。但是,29日海軍作戰部長金上將告訴我和金凱德,‘敵人的海軍主力確實遭到了損失,將在一段時間內無法作戰。你們艦隊所有官兵受到我們最衷心的愛戴。干得漂亮。’我認為這才是對我們做出的英勇努力的正當回報。”
“當我于第二年1月在華盛頓向他匯報時,我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在那一仗犯了錯誤。’他合起雙手說:‘不用再講了,無論你做過什么,我都認為是正確的。’但是我仍想一吐為快:我還是認為當時那種情況下,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進攻。他回答:‘對,那不是錯誤,你當時只能這么干。’”
“所有的大人物都給我們發來賀電。尼米茲將軍的賀電最為感人:‘我早已預料到你的成功。當你在我和平一起英勇戰斗的時候,我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感到無比的鼓舞和信賴。’馬歇爾將軍來電:‘歷史性的輝煌勝利。陸軍謹致謝意。’海軍部長福雷斯特來電:‘你取得了一次偉大的成功。”
“所有這些人的這些贊揚,讀起來都讓人高興,可是如果我能夠重新回到戰場,我寧可不要這些贊揚。”
北京,華夏聯邦最高統帥部。
“已經確認,美國太平洋艦隊最后的三艘主力艦——‘列克星敦’號、‘薩拉托加’號戰列巡洋艦和‘約克城’號航空母艦已經被日軍擊沉。”海軍情報局長謝文俊向吳佩孚報告道。
“那就是說,到現在為止,美國太平洋艦隊已然全軍覆沒。”吳佩孚陰沉著臉,點了點頭。
聽到吳佩孚的話,室內很多人的臉色都是一變。
“日本人的損失怎么樣?”楊朔銘平靜的問道。
“據我們的情報分析,日軍到目前為止,共損失大型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3艘,輕型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以下艦艇和各類船只10艘,飛機100余架。”謝文俊說道,“單以損失相比,當然是輕得多了。”
“這樣的損失,對他們來說,已經不算小了。”楊朔銘微微點頭,輕聲嘀咕道。
“日軍所損失的艦船,多數為美國艦隊突襲造成,但在這其中,兩艘為老式戰列艦,日本人真正的損失,就是兩艘航空母艦和一艘大型戰列艦,這些損失對其整體戰力影響有限。”海軍部長湯薌銘說道,“日軍此次傾巢而出,其目標在于奪占夏威夷群島,威脅美國本土。估計這一次,美國人怕是難以保住珍珠港了。”
“美國人這一次吃的虧太大了。”吳佩孚嘆息著說道。
“日本人這一次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美國發動突然襲擊,難道真象外界所傳言的那樣,就是為了這石油嗎?”外交部長顧維鈞向吳佩孚投去詢問的目光,但吳佩孚象是并沒有感覺到,顧維鈞有些奇怪,隨即把目光轉向了楊朔銘。
“當然不光是為了石油,但這石油,的確也是戰爭的起因之一。”楊朔銘淡淡地回答道。
在得知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后,中國國內的學者們對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原因眾說紛紜。很多人認為,珍珠港事件的發生,其實是一場能源戰,說得更確切一些,就是日本因為美國對其實施石油禁運而采取的極端措施。因為石油是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美國希望通過卡住能源供給來遏制日本的擴張。
學者們分析后認為,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資源匱乏,盡管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機奪取了東西伯利亞的土地,但能源短缺仍然是日本稱霸世界的致命弱點。在20世紀30年代末,日本70%的國內石油需求來自于進口,而其中75%來自于當時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國——美國。
而日本此前一直對亞洲大陸虎視眈眈,目的就是為了掠奪自然資源。
日本對亞洲國家的威脅,顯然對美國的遠東利益構成了威脅,然而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也使羅斯福政府左右為難,孤立主義分子認為,一方面不能向世界上受戰爭威脅的國家提供軍事援助,另一方面也不能對侵略國家實行經濟制裁。而且,在美國國會的壓力下,羅斯福被建議不能在太平洋與日本發生軍事沖突。
1940年7月,美國通過《出口控制法案》,該法案給了羅斯福以很大的便利,因為日本一旦發動新的侵略戰爭,他可以借助該法案對日本實施廢鐵和鋼材出口禁令,而且還可以擴大到航空燃料方面。在日本與德、意、蘇三國簽署盟約后,愈發引起了美國的警覺。羅斯福宣布國家處于緊急狀態,華盛頓因此將支援英國置于無可爭議的重要地位。這些事態的發展最終促使日本軍方高層確信他們一定會與美國發生正面沖突。由于美國開始停止從東海岸和其他一些港口向日本出口石油。日本政府則開始進行秘密的戰爭準備,日本軍方高層一次御前會議上向日本天皇提議向亞洲南部繼續擴張,因為他們已經別無選擇。天皇對此也表示同意,于是入侵馬來西亞、菲律賓、荷屬東印度和香港地區的計劃預備開始實施,同時日本還開始著手準備與美國、英國和荷蘭交戰。
美國對日本的戰爭準備一直極為警惕,羅斯福隨后下令凍結日本在美國所有的資產,同時向日本的石油出口只可通過許可證貿易方式。英國和荷蘭政府也立即仿效美國政府的做法。但沒有跡象表明羅斯福對于做出該項決定所蘊涵的內在意義。羅斯福似乎只是試圖通過石油許可證貿易作為外交手段,以爭取更多的談判籌碼。然而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則已經使得日本無法像以前那樣支付石油美元。總之,這對于美國政府強硬派而言無疑是一場勝利,他們一直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迫使日本做出讓步。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日本因此只能動用其石油儲備。中國著名學者胡適認為:“日本沒有任何途徑獲取或者控制石油供給。石油儲備的下降在促使日本政府做出與美國交戰的最后決策。”
對于美軍而言,羅斯福在這個時機做出的決策無疑是一種失敗。美國海軍一直在強調美軍在太平洋的劣勢,美國海軍高層一直敦促美國應該拖延與日本交戰的時間,因為菲律賓軍事基地的空軍和地面部隊力量尚未得到加強。美國駐日大使約瑟夫?格魯也一直向華盛頓發出警告,如果將日本逼入死胡同,日軍將會做出沒有任何暗示的猛烈還擊,因為這是日本人的民族特性。然而羅斯福依然堅持認為,盡管有些冒險,但這不會給美國帶來嚴重后果。他的幕僚看似一致的看法更加促使他認為戰爭依然十分遙遠。即便日本攻打馬來西亞和荷屬東印度,也絲毫不會影響美國本土安全。
美國對日本實施財產凍結和石油禁運使日本大為震驚。日本可以說陷入到了絕望之中。由于日本的石油儲備只能維持兩年的時間。美國割斷了日本的能源供給線,使得日本只能狗急跳墻,孤注一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