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現場的氣氛有些奇怪,所有記者的視線都落在了克里斯身上,所有記者都緊閉著嘴巴側耳傾聽,但……記者們的表情卻有種說不出的奇怪。站在正中心的克里斯,正在手舞足蹈、口沫飛濺地講述著他和藍禮之間的故事,以一種自以為幽默的方式。
他正在講述的,是有一次他們兩個人前往演員工會的故事。不少人都認出了他,甚至要求簽名和拍照,卻不經意間冷落了藍禮,把藍禮擠到了一旁。他不得不挺身而出,為藍禮打圓場,場面一度有些尷尬,但兩個人都一笑而之。
這,是好笑的故事嗎?
記者們用視線余光交流著,表情都有些哭笑不得,眼神里更是寫滿了怪異,滿頭問號:他們確定是朋友嗎?
仔細回想一下“名利場”之前的那篇文章,再看看此時克里斯眉飛色舞的表情,事情就漸漸有趣起來了。
克里斯隱約覺得自己似乎說太多了,卻又不太確定是否達到了費舍爾的要求。深呼吸一下,再次強調到,“我們是兄弟,這只是一次男人之間的較量,屬于我們朋友之間的較量。原本只是一個玩笑話,沒有想到記者錯誤地解讀了。我應該給藍禮打一個電話,澄清一下誤會。”
這句話說出來之后,克里斯還是有些扼腕。他喜歡這樣的感覺,在好萊塢浮浮沉沉了幾年之后,這是他第一次真正地站在鎂光燈之下,但時光卻是如此得短暫,轉眼,記者們就要離開了。不過,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現在,克里斯開始覺得費舍爾的計劃其實也不錯。
“藍禮,克里斯強調,這是朋友之間的男人較量,這是你們兩個人私底下的一場對決,只是意外被媒體報道了出來。這是真的嗎?對此,你有什么需要回應的?”
作為對決的另一方,記者們又怎么可能輕易放過藍禮呢?尤其是在克里斯發布了耐人尋味的發言之后,記者們就更加亢奮了,幾乎是在克里斯接受采訪完之后,不到十五分鐘,藍禮就在十一工作室的門口被圍堵了一個水泄不通,一邊是洛杉磯,一邊是紐約,分別位列北美大陸的兩端,卻成功地實現了同步。
看著眼前的記者們,約莫有三、四十名的模樣,層層疊疊地將他包圍,每一個人的眼神里都閃爍著看好戲的幸災樂禍,隱藏其中的貪婪、迫切、欲/望,在川流不息的鋼筋森林里,宛若一曲現代社會的宣戰歌謠,將那種原始的殺戮和兇殘,展露無遺。
但有趣的是,沒有一個人注意到藍禮身后的那棟建筑,也沒有人詢問藍禮過來這里的目的,仿佛十一工作室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背景墻。
這讓藍禮想起了昨天尼爾的調侃,“你說,這一次的新聞風暴,會不會意外地成為新專輯的宣傳契機?然后,就有唱片公司主動找上門來?然后,專輯就火了?”現在看來,尼爾注定是要失望了。
記者們不明所以,就看到了藍禮嘴角那輕快寫意的笑容,看起來,藍禮的心情很是愉快,隨即他就聳了聳肩,“對他來說,這是好事(GoodForHim)。”
英文之中,這僅僅只是三個字而已,但卻意味深長。從正面意思來理解,可以說表示祝賀,或者是為對方開心,又或者是認為對方努力之后得到了正確的結果;但從負面的角度理解,則可以理解為敷衍,又或者是嘲諷。
但,這句話使用在這里,什么意思?
記者們瘋狂地追問著,話筒不斷地朝著藍禮身上掄,提問更是一個接著一個,不絕于耳,每一個人都在竭盡全力,試圖挖掘出更多的內容;但藍禮卻根本沒有回應的打算,徑直走進了十一工作室,然后關上大門,就消失了,只留下記者們站在門口,面面相覷。
這算是不屑一顧嗎?還是譏笑反諷?亦或者是鄙夷蔑視?還是說針鋒相對?難道是表示友好?偃旗息鼓?
原本記者們還以為,藍禮肯定會借題發揮,滔滔不絕地說上一堆,不久之前好萊塢遠征隊,在西雅圖被藍禮說得啞口無言,渾身狼狽,那回憶才過去不到兩個月,至今歷歷在目;又或者是踩著聲勢,占據道德制高點,對克里斯進行反駁批判,又或者是為“速度與激/情5”做宣傳,人們對于藍禮的“惡意炒作”印象似乎還殘留在腦袋里……
但,但是,三個字,藍禮居然就只說了三個字,簡潔明了的三個字!
沒有反駁,沒有嘲諷,沒有炒作,沒有奚落,甚至沒有更多的交流!但就是這簡單的三個字,卻讓記者們瞠目結舌,莫名就覺得臉頰火辣辣得發疼。藍禮似乎總是有辦法能夠讓記者感到無比狼狽,還有那些網友們。
更糟糕的是,記者們現在集體束手無策、茫然若失:藍禮就說了三個字,那他們應該怎么辦?
記者們倒是可以自由捏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盡情解讀,甚至扭曲藍禮的意思,刻意營造出兩個人針鋒相對的假象,但這一次足足有三十多名記者齊聚一堂,而藍禮又偏偏只說了一句話,解讀空間著實有限,除非大家全部統一口徑,否則報道出來五花八門,那就是記者自己鬧笑話了。
這……這真是腦仁發疼。
既然不能過度解讀,那么就退后一步,留下無限空間,留給觀眾盡情發揮想象力,幾乎所有記者們都抱著同樣的想法,于是,第二天的新聞就出現了這樣的景象。
“面對克里斯的宣戰,藍禮意味深長地拒絕更多回應。”
“拒絕炒作,藍禮展現強硬姿態。”
“放棄回應,正式進入戰斗狀態?”
“比起語言,行動更為重要。兩種截然不同的回應方式。”
“‘你想要一場戰爭,那么我就給你一場戰爭,如你所愿。’藍禮以實際行動做出回應。”
“大戰將臨,雙方都信心滿滿?”
“朋友之間的對決?還是成為仇敵之前的最后一次交手?”
五花八門的標題,看起來都頗為驚悚,但點擊進去之后,卻發現,藍禮就只有那一句話,所有的意思都需要讀者們自己解讀。最干脆利落的,無疑是“洛杉磯時報”,標題就是——
大寫粗體的黑色字體,一清二楚地將藍禮的原話標注了出來,即使沒有任何多余的解釋,挑釁意味卻達到了巔峰,字里行間就展現出了藍禮的自信和強勢,面對克里斯的解釋,挑釁也好,示好也罷,但藍禮都不屑一顧,如此簡單的一句話,卻將話題熱點瞬間推上了巔峰。
克里斯的辯解,藍禮的無視;克里斯的奚落,藍禮的譏諷;克里斯的高傲,藍禮的清冷。不管兩個人是不是朋友,但空氣之中都可以嗅到明顯的火藥味。
有一小部分網友猜測,會不會是藍禮和克里斯聯手演的雙簧,“畢竟兩個人曾經是室友”,然后故意針鋒相對,炒作話題,繼而為自己的電影吸引注意力,這就是一場雙贏的“戰爭”。
但這種猜測很快就被推翻了,因為兩個人的話語之中都沒有直接撕破臉,而且還保持了臉面上的融洽。現在所有的情況,其實都是媒體和網友的自行解讀,這才是最為精彩的部分。
網絡最大的特點就在于,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那些沒有經過大腦思考的,于是,各式各樣的觀點都蜂擁出來,五花八門、眼花繚亂。不可思議的是,兩個人都不算有粉絲基礎的人,按道理來說,即使想要撕逼也撕不起來,但誰又能夠想到,漫威漫畫和“速度與激/情5”的粉絲居然爭吵了起來。
場面著實熱鬧不已。
可是,這還不是結束,嚴格來說,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克里斯不過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而已,即使得益于出演索爾,得到了無數關注,但怎么能夠比得上新科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呢?
正如費舍爾所擔憂的一般,媒體把焦點放在了娜塔莉和藍禮身上!雖然說,“雷神”是一部男性超級英雄電影,娜塔莉不過是配角;雖然說,“速度與激/情5”的主角是范迪塞爾和保羅沃克,藍禮不過是第三主角而已,但這可是娜塔莉和藍禮!
之前因為“替身門”的關系,這兩個Y世代演技的領軍人物就已經交鋒過一次了,扼腕的是,藍禮缺席了奧斯卡頒獎典禮,隨后娜塔莉順利問鼎,導致了這一新聞就這樣被切斷了;但是現在,機會再次來臨了——
不僅僅是藍禮和克里斯的對決,同時還是藍禮和娜塔莉的對決!藍禮對于這場對決怎么看呢?娜塔莉又如何看待這場商業電影的碰撞呢?之前兩個人到底是否有恩怨,還是真的如藍禮所說,一切都只是巧合呢?
和克里斯相比,“娜塔莉VS藍禮”的對決,看點翻了絕對不止一倍!
正如藍禮所說,既然克里斯想要一場戰爭,那么就來一場戰爭吧。在各大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雷神”和“速度與激/情5”的對決真正地引爆了市場的所有熱情,畢竟,這可是暑期檔,一年一度的暑期檔,而且還是拉開暑期檔大幕的對決。
剎那間,整個北美市場都沸騰了起來,每個人都期待著、討論著、熱議著。夏天,悄無聲息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