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但是,簡單的轉折用語,說話的語氣,卻是驟然一變。
“但是....老朽有一言,希望陛下你,能夠銘記在心。”王允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繼續吐出之前未曾道盡的話語。
“司徒請說。”劉協小臉一正,看著面前驀然變得嚴肅起來的老人,示意道。
“臣斗膽,請陛下,不要輕信朝政世家與宮廷宦官,日后,一言一行,皆再三斟酌。”
劉協聞言先是愣了一愣,點了點頭。
嘴唇蠕動,千言萬語,終于化作一聲嘆息;“司徒要做什么,我已經知道了,朕次此處來,亦不過是提醒的問懷罷了。”
王允嘆了一口氣,復又拜倒:“雖然不清楚這些事情,陛下是從何得知?
但臣請求,此事萬萬不可告知于他人,不然朝中將再興大劫,現今的朝廷,也禁不起這次波折,還請陛下謹言慎行,三思為上。”
“我就是因為反復三思,這才想好了告訴司徒的啊。”劉協直起身子笑道,“其他人可沒有這個資格,讓我親自前來,說出這種話來。”
王允大受感動,假意謙道:“臣下鄙陋之軀,無才無德,豈能備受陛下信重。”
“行了,你說的事情,朕會考慮考慮的。”劉協擺了擺手,露出笑吟吟的稚嫩小臉,像是個寄養別家多年的孩童,一朝得見親人的喜悅。
對于王允的建議,劉協有他的斟酌。
畢竟,有著自己老爹劉宏的先例在前,對于世家,劉協亦是有著淺淺的抵觸感。
世家,無疑是皇權,無法避免的問題,這是一柄雙刃劍!
縱觀歷史,無論是對于漢朝還是對于三國時代,世家,都是必不可少、不容忽視的代表。
誠然,大多數的情況下,世家都是作為擁護皇權的維護者。
但是,有些時候,這群家伙,也是會毫不猶豫的就反轉過來,成為攻擊,乃至推翻皇權的最大黑手!
世家。
這些看似文質彬彬卻吃人不吐骨頭的家伙,可從來都不是什么溫順的羔羊。
他們,更像是盛放綻放的毒華,一群帶著毒性,低調蟄伏的毒蛇!
三國的爭霸,不就是以作為世家代表的司馬氏建立的晉國一統天下作為了結局。
而晉朝,那更是一個典型的,皇權與世家,共同管理天下的國家。
在這個時代,世家走上了自己的巔峰,結果就是國家的各種分裂作亂,五胡亂華、八王之亂這種事情都發生了。
這個世界即將發生的表面上是群雄爭霸的局面,實際上就是世家陰謀意圖瓜分這個天下的陰謀計劃。
也許,作為一個世家子,在這種亂世之中或許能接受世家。
一旦天下一統,世家就是帝王的眼中釘、肉中刺。即使那個帝王曾經也是世家出身。
這不是什么背叛不背叛的問題,而是立場的問題。
對于世家,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是一開始不斷的妥協,等到大事已成再進行壓制。
換做亂世之中的皇帝,更是需要如此。
尤其是類似于劉協這種,年少登基,內憂外患的小皇帝來說,更是需要,在對世家勢力進行利用的同時,還要予以暗自的打壓!
王允的提醒,劉協是清楚的。
他在擔憂自己,擔憂年幼的自己,無法駕馭這些世家,甚至會被這些人架空,淪為傀儡。
畢竟,這些大家族有他們的處事方式,在沒有足夠的能力和力量之前,還是不要接觸這些東西。
“司徒的想法,我懂得。”
劉協親自扶起了王允,熱切的說道:“如今正是扶大廈將傾,正值我前往匡濟漢室的時候,我若視賢臣而不見,豈不是自絕于天下人么?”
王允抬頭卻見劉協正專注的看著他,那眼神里流露出一絲期待,還有一絲孤寂。
那是舉目無親,身邊沒有一個可信可用可托付之人的孤寂。
“臣雖不才,亦愿為陛下赴死。眼下實非良機,但請陛下暫做漁人,將此事交予允來操為。
陛下只需靜觀鷸蚌,等朝局變換的時候,臣愿見陛下大有作為。”
王允感觸了,老淚縱橫的他,再度拜倒。
說實話,今天之前,他都只是在盡一名老臣的職責,對于劉協這個董卓扶持起來的少年皇帝的想法,老人內心還是沒有過多看重的。
但是今天,小皇帝那帶著不容置疑的語氣,卻是讓他為之而震撼。
之前,由于董卓以及李儒或明或暗的阻撓,他與小皇帝接觸得不多,對小皇帝的印象還處于少年聰慧的階段。
當然,這個老人到也沒有覺得皇帝是性情大變,只道其善謀略,韜晦鋒芒。
“好,有勞司徒了,只要一想,待那人除去后;便可以親臨朝政;朕已然有些亢奮。”
王允以身家相托的語氣,讓劉協同樣大受感動,他握住王允的手,說:“司徒今日之恩,我絕不敢忘。”
王允心中也是激動不已,一張老臉漲得通紅,再次做出保證:“謝陛下賞識!陛下且穩坐龍臺,允此行必成功而回!”
二人又簡單討論一番,劉協便與李英一切,告辭離去。
望著劉協遠去的背影,王允滿臉的欣慰。
這位很久沒有被國君啟用的老人,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在漢末這個闊別已久的舞臺上再次閃耀自己的光彩了。
“想不到,陛下素來謙和忍讓,縱是董仲穎也挑不出差錯,今日這么一說,陛下這些年耳聽宮中,眼望朝野,并非無所作為,只是礙于時局,所以才不飛不鳴,默然無聲。”
說著說著便笑了,眼底滿是欣喜;“小小年紀,便有楚莊齊威之姿,真乃我大漢之福。”
此時此刻,經過剛才的一番談話,劉協在王允眼中,儼然成了具有高超能力的弄潮兒,時機未到,則潛伏不動,靜如處子。時機一到,則順勢而發,動如脫兔。
在完全沉浸于忠漢的老人看來,這是大漢的福氣,是先帝的庇佑。
“大漢先帝在上,且庇佑大漢重整往曰光輝,莫要再生事端……臣王允拜上……”
喃喃祈語,老人的聲音,悄然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