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重振大明朝

第一百五十三章 群臣激奮

更新時間:2019-12-23  作者:萬里高歌
人群中負責監視群臣的崔呈秀看場上議論紛紛,明白事態的緊急。而且這時大半的朝臣都已經意動,倒向了信王那邊,他自然要趕快喝止:“諸位大人,我等身為外官,豈可隨意議論天家之事?皇上是否有嫡子尚未可知,請立信王是否為時尚早?況且皇上正在安心養病,我等如此一擁而進,是否又有逼宮之嫌?依我看,身為臣子,還是不要胡亂作為的好,一切都應當等皇上詔書詔告天下才是!”

崔呈秀身后畢竟站著魏忠賢,這番話一說出來,頓時就使得原本就在觀望的大臣默不作聲起來,那些方才出聲附和的也都紛紛有些遲疑,不敢再說話了。站在群臣中的張惟賢看了徐希一眼,點了點頭,知道該是自己說話的時候了。

于是張惟賢便從人群中邁步走了出來,冷笑著朝崔呈秀道:“崔尚書,皇上有無龍子在這起居注上可是記錄的明明白白,皇后娘娘和內廷眾人心中也必定有數。自懷沖、悼懷、獻懷三位太子皆不幸早殤后,這數年來,有誰聽聞宮中哪位妃嬪為皇上誕下龍子否?若皇上還生有皇子,必然早就詔諭內閣和群臣,又豈會到這時還無一旨?如今局勢動蕩,皇上又在病中,更應早立皇儲,以正國本!我等上書乃是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何來逼宮之嫌?”

張惟賢這么一說,頓時讓那些還在遲疑中的大臣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都紛紛點頭稱是。而崔呈秀也沒辦法再繼續狡辯,因為天啟帝到底有沒有子嗣在場的眾人心中都跟明鏡一樣。現在他要是繼續硬著嘴說有的話,大家肯定會疑問:你跟我們一樣,都是外臣,你怎么知道有的?加上他原本就心虛,底氣不足,只好沉默下來。

看到崔呈秀沉默,張惟賢等人知道他們的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臉上也都露出了笑容。而早已和他們聯絡好的禮部侍郎溫體仁當即就從衣袖中掏出一份奏折,高舉起來大呼道:“老夫欲上表,奏請信王殿下入宮侍疾,不知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不等百官答話,張惟賢就走上前,拉住溫體仁的手:“我愿與大人一道!”那邊徐希和常緒也齊聲說道:“愿與大人聯名上表!”這一下,百官紛紛動搖,內閣和軍方聯手,這事情已經可以說成了一大半,君不見施鳳來和黃立極也已經在向那邊移動了?

所以當即就有許多大臣開口表示,要站在溫體仁張惟賢這一邊,一同上表。更多的人則是心中動搖,嘴上雖然沒說話,心中卻是已經打定主意,一旦回去了,自己也要寫奏折上表,要在新皇面前留下第一個好印象。

此時的信王府,已然平靜不下來了。就在大臣們在午門外聚集的時候,朱友建也召集了手下的眾人商議。他心中十分明白,已經到了自己必須該有所動作的時候了,再蟄伏的話只能錯失良機了。摘桃子是很爽,但那又怎么能夠顯示出自己的手段和能力?

等手下眾人都到齊,朱友建便清了清嗓子,先開口道:“諸位,如今京中傳言紛紛,宮內也有消息說,我皇兄已然是病入膏肓,藥石無效了,不知諸位怎么看?”

其實這話朱友建已經說的很露骨了,這貨作為一個親王,是沒有權利干預朝政的,天啟帝雖然是他的兄長,若是想關心,自然可以上表問安。

現在他召集手下,這么一問,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這位信王殿下已經開始覬覦大寶了。為什么?就因為皇帝無嗣啊!

但現在這個時候,他手下的人已經不關心這個問題了,他們都在思考著如果自己的殿下登基當了皇帝,那自己不就是從龍之功了?想到這里,所有人的心里都是火熱的。

劉萊臣和宋獻策更是在朱友建開口后就立刻猜到了自家殿下的心思,兩人相視一笑,都在想著前兩天來王府的情況:差點被殿下給騙了!

不過現在已經不是在乎這個的時候了,而是要想辦法盡快讓殿下入宮,見到天啟帝,能拿到傳位詔書的話那是最好了。所以劉萊臣率先開口道:“殿下,依照君臣兄弟之禮,臣以為殿下應當上書,請入宮侍疾才是!”

宋獻策也道:“正是,殿下乃是天子親弟,需入宮侍疾,才能以正視聽!”

那邊的左光先卻搖頭道:“可若是現在上書,請入宮侍疾,只怕會給有心人落以口實,反而不妥。”他說的這個有心人,自然指的是魏忠賢那邊的人。

按以往的慣例來說,朱友建上書確實不會引起多大風浪,可現在已經是風口浪尖,不光是朝堂上,整個京城內外都已經是暗流洶涌。只怕一旦朱友建上書,必定會引起魏忠賢那邊的警覺。那時若是使得魏忠賢把注意力集中在朱友建身上,確實會帶來許多意料之外的事情,所以左光先才會有些擔憂。

朱友建點了點頭,劉萊臣宋獻策這次是有些過于急躁了,自己前兩天才剛剛上書問安,現在若是再自請入宮侍疾,表露的意思就太過明顯了。但并不是兩人沒考慮過這一點,只是朱友建現在手中的力量已經足夠保證自身的安全。三千人的衛隊,在京師已經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更何況這些人還有近半數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遍覽京師內外,這附近還有哪支隊伍可以與之一戰?

而且朱友建現在可是大明唯一的希望,一旦天啟帝駕崩,合適而又能夠即位的就只有他,所以只要天啟帝神志清明,不會說不把皇位傳給他。有詔書在手,朝中大臣們又有誰會多說什么,敢不奉詔的?唯一可慮只有魏忠賢的心思難料,若是他從中作梗,這件事就很難說了。畢竟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先例的,雖說大明沒有過,但往前看幾個朝代,尤其是晚唐時期,皇帝的廢立可全在某些宦官的一念之間。

“諸位先生所言都有道理,但本王以為,這入宮侍疾一事,若是由我自行上書提出,只怕不太妥當,難免不會引起非議。若是朝中能有大臣上書,則名正言順,不知諸位以為如何?”朱友建這么一說,立刻得到了三人的贊同。

坐在另一側的黃得功吳六奇等人,則都是一言不發,他們都是武人,對于朝堂上的爭斗并不擅長。在他們的認知中,這種勾心斗角的事,還是交給文人吧,咱們只負責替殿下沖鋒陷陣。

在搜索引擎輸入 重振大明朝 龍之谷中文 或者 "重振大明朝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重振大明朝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