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里

更新時間:2024-01-08  作者:玩蛇怪
“砰砰砰砰砰砰砰!”

汴梁京城外,火器司,曾公亮看著五十步外被擊穿的上百個槍靶,目光充滿了平靜。

這已經是第不知道多少次試驗了。

火器的原理其實不用說趙駿,宋人就知道,《武經總要》有記載。

南宋發明的突火槍是槍械鼻祖不談,北宋的震天雷,其實就是底部火藥,一旦觸發,通過爆炸將陶瓷碎片濺射出去。

所以宋人很早就明白,可以利用火藥爆炸產生的力量,推進一些東西,然后利用推進出去的破片傷人。

但直到南宋才發明突火槍,而且槍管還是竹子,并不是后來明朝時期的鐵器槍械。

不是因為宋人不夠聰明,而是材料不過關。

北宋的鐵器粗制濫造,即便精心打造的刀劍,在與敵人戰斗的時候,也是脆得更紙一樣,一個碰撞,很容易就被西夏和遼人的武器給打斷。

因此別說制造槍炮,就算是制造刀槍都比較勉強,自然也就不可能把槍炮發明出來。

不過趙駿上臺之后,狠抓鐵器質量,雖然沒有用焦炭煉鐵,可直接彎道超車,在汴梁建設小型鋼鐵廠,制造質量更好的鋼材出來。

而這些鋼材,首要供應的就是火器司。

如此一來,火器司終于摒棄了造價昂貴的銅器,開始使用鋼材制造大炮和槍械。

在曾公亮的主持下,他發明了線膛槍,并且還是直接跳過火繩槍,用的是燧石,最遠有效射出大概是400米,不過最佳射程是180米。

槍膛用的模具,工匠先用鋼鐵打磨出一根約1.2厘米厚的鋼柱,在鋼柱上磨出凸出的波紋線,再在上面貼上隔熱黏土,把鋼柱放進套筒當中,最后將鋼水灌入。

如此就能得到一根口徑大概在16毫米,內部有螺旋膛線的槍膛。內部構造也由燧石夾、燧石、火鐮、藥池、火鐮簧、彈簧、槍管、槍托組成。

整體槍械設計與明朝燧發槍以及明清同時代的西方燧發槍沒太大區別,技術含量并不是很高,并且子彈還是專門設計的米尼彈。

根據多次試驗。

燧發槍的威力喜人,搞定冷兵器沒什么問題,而且由于有火鐮蓋,即便刮風和下雨也能使用,比火繩槍強太多。

但缺陷也很明顯,燧石觸發點火的幾率不是很高,只有60到70左右,一千人一次射擊,運氣不好的時候,有大半可能發射不出去,要重新扣回燧石夾再次擊發。

并且上彈速度較慢,一名經驗豐富的槍手在每次燧石都成功地情況下,一分鐘最多也就射擊5到6次。正常情況下,出現燧石點火失敗,就只能射3次。

另外就是射擊70次左右,就得清洗火藥池,哪怕趙駿發明的顆粒火藥燃燒率已經很高了,可依舊還是有一點火藥殘渣,很容易堵塞槍管。

所以論起在火器當中的威力,燧發槍依舊排不上號。

然而在雷酸汞發明出來之前,燧發槍已經算是火器當中的王者,幾乎完全可以替代冷兵器,對付西夏和遼人的騎兵,綽綽有余。

“報告知司,此次射擊擊發率已經達到了七成,三段射擊的話,足以覆蓋前方百步所有范圍!”

新任火器營指揮使楊文廣前來向曾公亮匯報情況。

他現在手底下有一千名火槍手,五十名大炮手,如今面對遼國騎兵,他有信心讓對方付出慘痛的代價。

曾公亮目光深沉,微微點頭道:“嗯,做得很好,我會向官家上報你的功勞。”

“多謝知司。”

楊文廣大喜。

曾公亮隨即回了自己營房,開始寫報告。

五月份,在化學、力學、機械學、材料學等現代科學沒有發展出來之前,火器研發幾乎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

不僅僅是燧發槍,經過數年研究和發展,大炮也已經愈發精進,甚至還發明了開花彈。

炮彈外部包裹一層鐵皮,內部是火藥,引線非常長,點燃之后迅速放入炮筒里,再點燃大炮,將正處于燃燒狀態的炮彈推出去。

一旦在人群里炸開,造成的威力非常可觀。

只是開花彈實際殺傷力還是不如實心彈,因此目前大宋的火炮隊伍里,還是以實心彈為主。

五月八日,張亢被調任為樞密院副使,由范仲淹主持,調狄青、張玉、折繼閔、郭遵等十余名在宋夏戰爭、宋遼戰爭中功勛卓著的青年將領組成新軍。

這支新軍的軍備將不再從原來的民間以及各個官營工坊采購,而是從河北武安縣的鋼鐵廠采購。

那邊如今除了鋼鐵廠以外,趙駿也已經下令讓火器司成立下屬國營火器制造公司,將會在武安設置火器制造坊,汴梁的一些工匠和作坊也要陸陸續續搬遷過去。

政制院內,在早朝結束之后,開啟了新一輪政制院常例會議。趙駿依舊擔任主持,在先說了今年國內治理指導方向之后。

賈昌朝才第一個問道:“知院?”

“嗯?”

趙駿扭過頭看向他道:“怎么了?黃河治理那邊出了什么岔子嗎?”

由于歷史上賈昌朝提出的黃河治理辦法是最靠譜的,所以在去年工部尚書韓琚忽然病逝之后,就從教育部尚書轉了工部尚書職,以同知政制院,主持修汴河、黃河的工程。

目前他已經完成了不少小項目,而且還成功地挖建出了第一條分流河,將黃河與御河連接。下面的規劃基本上已經做好,因此他也沒在現場監督。

賈昌朝就問道:“今天早上官家忽然要組建新軍,下官是想問問這是怎么回事?”

“組建新軍是正常的發展方向,有什么問題嗎?”

趙駿反問。

“但是不是應該跟政制院溝通一下?”

呂夷簡略有些不滿地說道:“如此忽然行事,實在是讓我等沒有任何防備。”

“這要什么防備。”

趙駿笑道:“兵權在官家手里,你還敢對官家指手畫腳?”

“額”

呂夷簡一時噎住,隨后說道:“那自然不是,只是這么大的事情,終究要大家商議一下才行。”

趙駿想了想道:“其實也沒不是什么大事,就是火器升級,未來需要將冷兵器時代轉化成火器時代,這是時代的發展,任何人都不能阻擋的滾滾車輪。”

“清朝就是在火器時代處于落后,野蠻固執地認為騎射才是他們的根本,不再致力于發展,故步自封,最終才被時代拋棄。”

“所以手榴彈和大炮還只是增加打仗勝算,火槍的出現才是劃時代的產物,讓熱武器成為主流。”

“眼下這個東西已經完成了一切設計、制造、實驗,在幾年之內,我們達到了明朝巔峰水準,差不多也是非工業化時代的巔峰,完全能夠做到碾壓傳統騎兵。”

“但這些東西肯定是機密,一旦被遼國人知道了,必然會舉全國之力南下。再加上剛剛才實行量產,軍隊又一直是官家控制,暫時先組建一支火器新軍,進行秘密實驗,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環顧眾人說道:“此事是大宋最高的機密,爾等千萬不能外傳。若非大家都是政制院的同僚,我也不會把這件事情輕易告訴大家。”

這個說辭顯然是很合理合邏輯的事情。

眾人也沒有多想,呂夷簡不由得感嘆了一句:“火器時代終究是來了,未來恐怕不知道多少家汴梁的武器裝備制造工坊要倒閉。”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大山。”

趙駿說道:“不過他們也可以轉民用,未來優質鋼材肯定會越來越多,而在沒有工業化、機械化的時代,手工匠人還是需要的,這對于他們來說,是挑戰,同樣也是機遇。”

“只是如此,會不會引起朝野反對?”

王曾猶豫。

趙駿納悶道:“朝野為啥要反對?”

“因為里面有很多利益相關的人,包括你妻子的曹家。”

呂夷簡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

“曹家?”

趙駿不解道:“這跟曹家有什么關系?”

蔡齊說道:“曹家在汴梁有武器制造工坊三處,皆供應捧日、虎翼、馬司等二十余營。”

“前幾年就有李家、王家、石家、高家、劉家等數個勛貴家族的人希望朝廷能夠把火器司的手榴彈制作交給他們,當時伱正在南巡,被官家和我等拒絕了。”

宋綬也說道:“我們也知道火藥是機密,必不能外泄。但隨著火藥出現,尋常的武器裝備顯然不再需要,這嚴重地侵害了他們的利益。”

趙駿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曹家供應二十余營,就是一萬余人的武器裝備制造,禁軍一套武器裝備少則二三十貫,多則上百貫,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你猜猜有多少?若是全面替換成火器,他們損失會多大?”

呂夷簡看著他不由得露出微笑。

宋初時期,趙匡禁止地方打造武器裝備,將大量手工藝匠人遷至汴梁,設立軍器監,建立起官營武器打造體系。

這一舉措一來可以集中產業規模,打造出整武器裝備制造的上下游結構體系;二來也能夠削弱地方上的武器制造,達到趙匡最初設定的“強干弱枝”戰略。

但隨著時間推移,官營打造的武器裝備質量差、效率低、管理混亂等等問題凸顯出來,使得朝廷的軍隊都不愿意使用這些武器,干脆從民間采辦。

而且民間也逐漸放開了武器打造,就連一些禁用武器都可以私下生產。

這其中主要的經營者就是權貴和將門,他們從官營武器工坊當中大量招募熟練工匠,辦私營武器工坊,慢慢成為朝廷的武器供應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一個有利的改革。

畢竟以前的官營工坊工匠們收入是恒定的,監管制度又差,使得很多工匠都敷衍了事,沒有了制造好武器的動力。

私營化后,為了搶占市場,汴梁的大量私營制造工坊就必須要提高產品質量。

然而到了宋仁宗時期的北宋中期,又隨著朝廷的武器供應慢慢被這些私營企業占據,蛋糕恒定下來,他們的資本家面目就暴露,產品質量開始下滑得嚴重。

宋夏戰爭當中甚至還出現過宋軍的刀劍完全砍不破西夏人的甲胄,而西夏人的刀劍卻能輕易砍折宋軍的武器,刺破他們的鎧甲這種現象。

以至于當時在夏竦帳下擔任判官的田況非常震驚,表示“今賊甲皆冷鍛而成,堅滑光瑩,非勁弩可入”。

此事上報到朝廷,朝廷無奈之下,甚至只能打開倉庫,將趙匡時期的甲胄發往西北。因為宋初的盔甲質量更高,將被歲月侵蝕的皮繩替換后依舊能用。

從這里就能看出趙匡時期到趙禎時期,八十年的歷史,北宋的軍備產業經歷過先國營,國營爛,再私營,私營爛的四個階段。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南宋初年,在見識到自家武器稀碎之后,趙構才給軍隊開綠燈,允許武將自己打造甲胄和武器,才算是勉強讓宋軍的武器裝備能與金軍抗衡。

但至少現在還正處于私營爛的情況,八十萬禁軍,攏共由殿司、馬司、步司1927個營組成,每個營滿編應該是500人,大抵缺額至少二十萬。

二十萬人的空餉先不談,光這八十萬人的武器裝備又被將門勛貴的武器制造工坊瓜分,里面涉及到的利益可能達千萬貫。

這就意味著趙駿還沒開始大裁軍呢,就已經先動起將門勛貴們的蛋糕了。

也難怪呂夷簡會露出這樣的表情。

合著這一刀還真就先砍自己,雖然跟自己沒什么利益瓜葛,可牽扯到了老婆家。

想到這里,趙駿不由得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臉色嚴肅起來,說道:“我沒有調查過宋軍的武器裝備制造情況,看來確實要了解一下了。”

“如果未來真要全面把冷兵器改成火器,各路既得利益者必然群起反對,你打算如何面對這個局面?”

呂夷簡又問。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吧。”

趙駿長嘆一聲:“別說我不給他們機會,這是大勢所趨,你們也應該明白。若是冥頑不靈,我也只能用曉之以氰,動之以理了。”

“這反過來有什么區別嗎?”

眾人納悶。

“區別很大,曉之以氰,這個氰是毒藥,動之以理,這個理是物理!”

趙駿右手比劃了一下,狠狠地下劃道:“如果他們不愿意跟著國家大勢走,那就說明他們跟不上歷史前進的腳步,也到了該淘汰的時候。”

剎那間。

所有人的身上,都不自覺地感受到了一股深寒。

未來。

若是那些利益既得者真要反對歷史車輪,怕是要被碾進滾滾洪流當中了。

主角當然不是說開殺就開殺,肯定還是有策略和辦法,不可能這么無腦。只有實在的頑固派份子,才會遭難,所以殺十萬以上就別想了,又不是朱元璋為了穩固皇權,真沒必要。

最后祝大家元旦快樂。

(本章完)

在搜索引擎輸入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龍之谷中文 或者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