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七百五十二章 花期(下)

更新時間:2024-06-05  作者:雁九
第七百五十二章花期(下)

二格格的聲音不大,但是其中的怨憤之意毫不掩飾。

五格格在旁,怕初瑜怪罪,姊妹有了嫌隙,忙低聲道:“二姐姐!”

二格格看了五格格一眼,冷笑道:“五妹,我又沒扯謊,五妹平素不是也羨慕大姐好福氣么?”

五格格聞言,又急又窘,憋得滿臉通紅,不曉得如何跟初瑜辯白。她實不明白,二姐就算為遠嫁的事惱,為何要遷怒到大姐身上。

這個時候,再說什么勸慰的話,都是虛的。初瑜抬起抬頭,看著同胞妹妹消瘦的小臉、紅著的眼圈,依舊扶了二格格胳膊,柔聲道:“二妹妹先坐下說話。”

二格格看了姐姐兩眼,卻是背著身子坐下,不去看她。

五格格這邊,已經后悔不迭。她是見二格格傷感,才想著請大姐過來好好開解開解。誰會想到,二格格這邊先同姐姐置勁兒。

初瑜看著胞妹的背影,眼圈也不禁發紅。想著妹妹小時最愛粘著自己,有時困乏了,也要自己哄她才肯睡。直到十來歲,開始學規矩,姊妹兩個才疏遠些。

想起童年往事,想著將妹妹放在腿上,哄她入睡,初瑜的眼里憐惜越盛。

這會兒功夫,二格格已經轉過身子,正好與初瑜的視線對個正著。

只見她的臉紅了又白,白了又紅,半晌方道:“長這么大,從沒求過大姐,今兒求求姐姐一件事如何?”

初瑜挨著床邊坐了,拉了她的手,輕聲道:“說什么求不求的,你是我親妹子,別說一件,就是十件八件,但凡我能為你做的,還能推辭么?到底何事,二妹說說看。”

二格格看似已經平復心緒,輕輕地抽出自己的手,慢慢地低下頭,道:“求求大姐,在我出京前,不要來了……就算過來,也別進我這邊院子……

若是看不到大姐,我全當自己就是這個命,身為愛新覺羅家的女兒,享了十多年皇孫格格尊榮,也該為朝廷盡力……看見大姐,我就會想:原來不是所有格格都撫蒙古,還有像大姐這樣留在京城,嫁到勛爵人家,能和和美美地過日子……

這樣一來,我就會埋怨阿瑪,同樣是女兒,為何為大姐親自擇婿,到皇瑪法跟前為你請命;為何對我不聞不問,任由宮里的指婚旨意下來……大額娘視你為親女,連親生五妹都靠邊站;額娘憐你打小不在身邊,生怕委屈了你;我呢,嫡母、生母,誰看我一眼?去國離家,我已經很悲慘,大姐還要我懷著對阿瑪、額娘的怨恨離京么?”說到最后,她抬起頭來,神情中帶了幾分悲涼,已是滿臉是淚。

五格格同她最親,見了她這般,也心里發酸,低下頭,用帕子拭淚。

初瑜見妹妹遷怒自己,雖覺得尷尬,也沒有怪她,但是聽到后邊說到父母身上,她不由皺眉。

心結難解,她也不愿妹妹帶著怨憤離京。

她正色道:“阿瑪對你不聞不問,兩位額娘沒人看你一眼,這叫什么話?要是真的對你不聞不問,為何會指到敖漢臺吉身上,沒有指到喀爾喀蒙古去?為著讓你嫁得離熱河近些,阿瑪沒費過心思么?兩位額娘沒有隨同阿瑪去熱河,留在京里,為的是什么?阿瑪早就有話,你的嫁妝,除了內務府承辦的,府里這邊也要置辦一份,都是兩位額娘經手。為著你這些日子不快活,額娘頭上添了不少白發,剛才我打那邊過來時,額娘還哭了一場。要出嫁了,離開阿瑪額娘,跟著沒見過的人過日子,你害怕,這個我都曉得。我當年也是這么過來的,人前含羞帶怯地預備嫁人,夜里也會怕得哭濕了枕頭。為了這個,就要將阿瑪額娘都怨上,不顧十多年的生養之恩?”

二格格被說得啞口無言,過了好一會兒方問道:“大姐說的是真的?那位……也是阿瑪挑的?”

“哄你做什么?敖漢離熱河只有幾日的行程,皇瑪法又是年年去塞外避暑的。往后你若是想阿瑪、額娘了,就使人送信來,到熱河團聚就是。”初瑜回道。

二格格伸手將臉上的淚擦了,神色緩和許多,就聽初瑜道:“敖漢臺吉不僅阿瑪見過,你姐夫也見過。郡王府的小王爺,品貌都是好的。只是因我遇到的是你姐夫,他待人好,所以顯得我好過些。等二妹嫁人了,就曉得了,眾生皆苦,還得自己想開些,才能過得爽快。這些年,我與你姐夫幾乎陰陽相隔,因我的緣故,使得天慧胎了坐下病,想起來就是剜心的疼。要是盡想著這些,怕是我也要日日以淚洗面。”

說到這里,初瑜頓了頓,接著說道:“可是再想想好的,父母雙全,有手足相互扶持,也沒有大難大災的,可不是咱們的大福氣么?”

二格格本是性子豁達之人,只是為了即將出嫁,焦躁中失了本心,才說出那番氣話。現下聽了姐姐這一席話,她羞愧不已。

之前對父母的怨憤之意,卻在不知不覺中無影無蹤……

戶科衙門,忙了一日,轉眼將到落衙時分。

曹颙將書案上的公文處理好,往窗外望去,按照十四阿哥的性子。既然昨日逼著十六阿哥說了那番話,那么今兒是不是就該加把勁兒,來他這邊。

果不其然,就見院門口進來個人,穿著寶藍色衣裳,腰間明晃晃地系著黃帶子,正是十四阿哥大駕。

院子里幾位筆帖式見了,就算有不認識十四阿哥的,也認識那條黃帶子,曉得是宗室爺,忙俯身垂立。

戶科在戶部衙門里,戶部大門都有護軍兵丁把守。能直接走到戶科衙門來的,都是有幾分分量的人物。

剛好豐徹從廂房出來,見是十四阿哥,忙上前請安。

十四阿哥掃了他一眼,抬著下巴道:“原來你也在這邊當差,你們曹大人在么,爺尋他說話。”

丁點兒大的院子,他又是這么大的聲音,曹颙想要裝沒聽見也不行,只好忍住不耐煩,出來相迎。

十四阿哥跟變臉似的,已經有了笑模樣,對曹颙道:“爺掐著點,尋思你這邊該落衙了,就過來了。要是這邊差事了了,同爺出去說話。”

他這般作態,曹颙也不愿在衙門多待,要不然還不知會傳成什么。再說,眼前這位說話口無遮攔,曹颙也怕他說出什么,牽連到自己個兒。

因此,曹颙道:“十四爺請堂上坐,容臣進屋交代兩句,就出來。”

十四阿哥擺擺手,道:“快去快去,爺在院子里就行,屋子里怪悶的。”說話間,指了指豐徹道:“爺同他說話。”

曹颙聽了,告了一聲罪,進了屋子。跟蔣堅交代了兩句,又將幾個批好的文書交給筆帖式封存,而后他才屋子里出來。

十四阿哥這邊正同豐徹問起老尚書瑪爾漢的近況,還說身份所限,要不然早就過去探望云云。豐徹這邊,少不得代祖父謝過。

客氣來,客氣去,說得都是虛話。

曹颙見狀,只覺得好笑。

十四阿哥雖想要學學別人“禮賢下士”,但是偏生又放不下皇子阿哥譜,真是要多別扭,有多別扭。就算原本說出的是好話,但是配上他居高臨下的神態與傲慢的語調,聽了直叫人覺得刺耳。

細節決定成敗,這個道理也適用于奪嫡戰場。

同戶部出來,十四阿哥就拉曹颙到西單牌樓的一個茶館,要了個雅間,打發人到門外守著,兩人在屋子里說話。

曹颙心里冷笑,今兒十四阿哥墨跡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六部衙門官員落衙時來這么一遭。就算是兩人在這里只喝上兩口茶,說上兩句天氣好晴朗的廢話,明兒其他皇子府得到的消息,指定也是“十四阿哥與曹颙往來親密,某日某時辰進茶室密語”什么的。

茶盞里,是今年的新茶,上好的雨前龍井,端得是清新撲鼻。

曹颙有了籌劃,對于十四阿哥的這些小動作,也不再像之前那樣煩躁。

十四阿哥卻像是真將曹颙當成“心腹”一般,將自己今兒新起草的那份請立青海兵驛的折子擱在曹颙面前,道:“曹颙,軍情緊急,昨兒爺半宿沒睡,想得都是這個。你瞧瞧這個折子,說說你的意思,看爺的這個提議可使的?”

兩人何曾這般熟了,到了能商議大事的關系?十四阿哥這是按奈不住,要請兵上陣?

曹颙拿起折子,仔細看了。

這個提議雖好,但是卻有一點疏忽。那就是涉及蒙古內外藩屬時,得由理藩院出面。十四阿哥洋洋灑灑一大篇,都是直陳御前的,壓根沒提理藩院。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十四爺這提議甚好。”曹颙看著十四阿哥,態度甚是“真誠”:“都說十四爺熟讀兵書,在兵事上有見解,我還當時眾人對十四爺的奉承。今日看來,真是盛名之下無虛士。”

十四阿哥本就自傲,曹颙這番話說得又順耳,使得他都生出知音之感,仍不住又開始高談闊論起來。

曹颙見了,只覺得慶幸,幸好中間隔著的茶桌是方桌,將兩人隔得遠了,要不然這吐沫性子不得噴一臉……

直到十四阿哥說得口干舌燥,茶也喝了好幾壺,覺得火候差不多了,才心滿意足地別了曹颙,帶著人去什剎海外宅。

曹颙見他背影遠去,才翻身上馬,對趙同吩咐道:“打發人出城告訴老爺、太太一聲,就說今兒差事多些,留在城里,明兒過去。”

趙同應了一聲,曹颙看看天邊晚霞,調轉馬頭,往金魚胡同去。

十四阿哥再狂妄,但是并不可畏懼,因為他根基不深,也因為他弱點太多。例如,海子邊的吳氏。

吳氏,犯官之后,其父兄受“一廢太子”的風波,被牽連其中,判了流放,病死在路上。吳氏一個失親孤女,官賣為奴,輾轉風塵,也有不堪往事。三年前,被十四阿哥遇見,開始“金屋藏嬌”。

十四阿哥身邊,妻妾成群,何曾缺過女人?對吳氏能這般長情,可見是動了幾分真心。

道不同,不相為謀。

要是往后,同十四阿哥有翻臉那日,那能掌握住這個吳氏,也會使得十四阿哥忌憚。

算計到女人身上,并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曹颙騎在馬上,只覺得有些氣悶。

不知不覺,進了金魚胡同,到了十三阿哥府門口。

管家一邊將曹颙迎進去,一邊使人往二門里傳話。

少一時,十三阿哥穿著常服進來,見到曹颙,笑著說道:“昨兒曉得十四弟拉你吃酒后,我就曉得,你該上門了。沒想到這么快。”

“實是沒法子,十四爺今兒又到衙門堵我了,還眾目睽睽之下去西單茶樓喝了一個時辰的茶。”曹颙帶著幾分無奈道。

這功夫,就聽到“咕嚕”一聲響,是曹颙的五臟廟在抗議。

“沒用晚飯?爺這使人預備去。”十三阿哥掃了曹颙身上的官服一眼,道。

“那感情好,真是有些餓了,今兒就叨饒十三爺了。”曹颙笑著說道。

十三阿哥喚了個小廝,吩咐完畢,才轉過頭,對曹颙道:“活得這般小心,爺都替你累。他拉你作戲給人看,你也跟著作戲,這世道到底怎么了?”

“小心駛得萬年船。再說,也沒別的法子。”曹颙說道。

屋子里一片靜寂,兩人都緘默。過了一會兒,方聽到十三阿哥開口道:“再在有些日子是岳父壽辰,我會想著帶福晉與孩子們過去賀壽。”

曹颙聞言,不由一怔,看了十三阿哥半晌,道:“十三爺可是想好了?”

尚書府那邊籌備瑪爾漢壽辰之事,曹颙早就聽豐徹與和廉提過。

民間有句老話,叫“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瑪爾漢如今高齡八十四,身子骨又不如之前硬朗,他的子侄與女兒們都怕他熬不過去,想著要大辦壽辰,既取個好彩頭,也算是盡盡孝心。

十三阿哥身為女婿,出面“拜壽”也在情理之中。

曹颙曉得那不是單純的“拜壽”,要不然十三阿哥也不會專程提這一句。

“原想著借你的力,或者借四哥的勢出山,如今卻是看開了。皇阿瑪不愿我插手政務,就算你們兩個舉薦,也沒什么用。除了政務,還有些其他事務。我荒廢了這些年,也該開始推開門過日子。”十三阿哥帶著幾分唏噓道。

曹颙心里有些矛盾,有些支持十三阿哥的選擇,畢竟身為一個大男人,要是圈在宅子里多年,再不出去透透氣,人就要廢了;不過想著即將開始的西北戰事與性子多疑的四阿哥,曹颙也不禁為十三阿哥擔心。

十三阿哥看出曹颙的擔心,笑著說道:“放心,我曉得自己個兒分量。這些年見的‘靶子’還曾少了,我就是再糊涂,也不會去當那個‘靶子’。”

能明白這點就好,要不然的話,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要引火上身……

西單牌樓,一處飯莊。

臨窗雅間,坐著二人,正是蔣堅與李衛。

李衛身上穿著官服,不過因這邊挨著六部衙門,往來官員多,所以也不顯得扎眼。

這不是說話的地方,所以飯菜送上來,兩人都開始埋頭苦吃。

想來李衛日子過得也乏味,見到老友,胃口大好,多了兩碗飯。

蔣堅見他狼吞虎咽的,不禁莞爾,笑著說道:“這官做的,別的沒見長,飯量見長。怎么,家里廚子做的菜,不合口味?”

李衛吃了肚圓,方撂下飯碗,道:“徐州那邊這幾年莊子收成不好,那些送來的銀子,除了還給曹爺的,剩下的有數。沒尋廚子,只叫個粗實婆子在廚房做飯。”

“要是手頭緊,就開口,不要客套。”蔣堅道。

李衛搖搖頭,道:“不用,現下正好。以前還以為當官的都有錢,前些年見到那些在街上邁方步的窮翰林,只覺得好笑。如今進了兵部,認識了不少同僚,才曉得什么是‘京官’清苦。這還是官,能像我這般呼奴使婢,就已經知大足了。”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古人誠不欺我。又玠已是脫胎換骨。”蔣堅聽了李衛的話,不由贊嘆道。

李衛猶豫了一下,道:“非磷,有件事你幫我轉告曹爺一聲。我李衛無能,許是得罪了十四阿哥。這些日子,他有心拉攏,我卻是不耐煩這個。十四阿哥要是哪天想起收拾我,不過小菜一碟。真到了那時,請曹爺務必作壁上觀,不要摻和進來。大不了我李衛拍拍屁股走人,回鄉下做我的土財主去。十四阿哥如今在兵部一手遮天,氣焰正盛,曹爺要是與之為敵,會吃虧……”

“哎,既是你不放心大人,為何不親自同他說?”蔣堅嘆了口氣,道:“何必鬧得這樣生分。大人的性子,你是曉得的。真到了你受委屈的時候,大人如何能袖手旁觀?”

“不去曹府,不是生分。”李衛舉起眼前的酒盅,一飲而盡,道:“曹爺的大恩,我李衛片刻不敢想忘……”

在搜索引擎輸入 重生于康熙末年 龍之谷中文 或者 "重生于康熙末年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重生于康熙末年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