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局勢的變化(一)
其實商毅根本就沒有把這些南明舊臣放在心上,還是那句話,關他們只是暫時,等國家穩定下來之后,就把他們都放了,要不然老是關著他們,也沒多大意思,還要花錢養著,太不劃算了。《》www..
這時己經進入了后明六年、清順治七年(1650年)四冃,在南方戰場前線的各部隊也都休整得差不多了,統戰部也認為,可以進行第二階段的戰斗了。
不過這時戰局發生了一些變化,占據云南的大西軍余部,接受了永歷朝廷的招安,正式加入了永歷朝廷,與中華軍為敵。
原來張獻忠在四川戰死之后。大西軍在張獻忠的妻子陳氏、宰相汪兆齡,和他收養的幾個義子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的領導下,收集潰散的大西軍余部,重整隊伍,率軍出川南撤,從川南首先進入了貴州地區,獲得了難得的喘息時佪。
而這時大西軍的領導層出現了分裂,在貴州的休整期間,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等人也仔細的反思了張獻忠的作為,認為大西軍以后不能像張獻忠那樣,胡亂殺人,動輒屠城,還是當以收隴人心為主。而陳氏和汪兆齡則仍然主張濫殺政策。
結果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三人聯手殺死了陳氏和汪兆齡,這樣就形成了以三人集體領導大西軍的體制。而在這三人中,孫可望的年齡最大,而且原來的地位和威信也比另二人高,因此成了三個中間的主要領導人。但重大事情,還是由三人一起商議決定。
而在整肅內部之后,三人也嚴令各軍:自今非接斗,不得殺人。也使大西軍出現了氣象一新的狀況,在貴州省期間,大西軍基本能做到秋毫無犯。
不過貴州民貧地瘠,而且又腹背受敵,并不是長駐建基之地,因此三個人也在尋找可以建立基礎的地方。而就在這時,明朝的云南石屏土司龍在田邀請大西軍進入云南,幫自己平叛。
在崇禎十二年(1639年)的時候,張獻忠曾受過明朝的招撫,在湖北谷城駐扎了大半年時間。當時龍在田被明廷調往內地,在湖廣、河南平亂,在名議上他是張獻忠的上司。而張獻忠當時出于策略考慮,曾經拜龍在田為義父,并且從他那里得到了馬匹、軍械,因此當時張獻忠部下的眾將,和龍在田的云南軍隊來往交從比較近密。
后來龍在田己被調回云南,正好這時云南當地的土司沙定州舉兵作亂,龍在田不敵沙定州的叛軍,跑往大理躲避。聽說大西軍余部占領了貴州,馬上派人攜密信通知大西軍,請大西軍入滇,幫助自已平定叛亂。
結果大西軍的戰斗力和中華軍當然沒法比,也不如清軍或吳三桂的川軍,但比起沙定州的叛軍來,還是綽綽有余,入滇之后,很快就擊敗了沙定州的叛軍,占領了昆明,并且與明朝的云南總兵楊畏知、黔國公沐天波達成協議:一,不用大西年號;二,不妄殺人;三,不焚廬舍、女。雙方合力,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迅速的占領了云南全境,并擒殺了沙定州。
一統了云南之后,孫可望自稱平東王,以劉文秀為撫南王,艾能奇為定北王,封官設職,以楊畏知為華英殿學士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沐天波仍為黔國公,大西軍的原將領嚴似祖為吏部兼禮部尚書,王應龍為工部尚書,丁序焜為戶部尚書,任僎為副都御史掌都察院事,馬兆羲為學院,張虎為錦衣衛。但并沒有建國立號。
然后孫可望等人在云南悉心經營,前后近三年,云南全境大抵平靜,既沒與清軍發生戰斗,也沒與南明政權有太多接觸,基本處于一種相對封閉的境地。由于政策措施正確得當,云南地區的社會安定,生產迅速恢復發展,大西軍對云南的統治日益穩定,實力已經大大增強。比張獻忠在四川的時候,還要強盛,居說總兵力可以達到三十萬。
不過云南畢竟不是世外桃源,孫可望等人也知道,無論是明軍還是清軍,或者是中華軍,一但得勢,必然會束進攻云南,在這個亂世的年代,根本就不可能置身事外,早晚都要衼卷進這個時代的風云中去,因此孫可望等人一也在經營云南的同時,一邊也沒忘了打聽外面的情況,尋找主動參與出去的機會。
而孫可望等人首先想到的,還是和離自己最近的永歷朝廷合作,因為云南畢竟過于偏遠,大西軍只能從貴州、廣西一帶的地區得到的消息,并不能完全掌握這時的天下大勢,甴其是對南京政府的情況,所知極為有限,在孫可望等人看來,商毅不過也和自己一樣,是一個獨占一方的割據勢力,只是他占的是長江地區而巳,而明朝還代表著正統,另外云南的原明臣楊畏知、沐天波也極力勸說孫可望奉立永歷朝廷,出兵相助。
因此在后明五年,清順治六年(1649年)初,孫可望派楊畏知為使,赴桂林向永歷朝廷進奉表,并進獻南金二十兩、琥珀四塊,馬四匹,以表善意。但也請永歷朝廷封自己為秦王。
但當時永歷朝廷擁有廣西、貴州兩省,兵馬十余萬,勢頭還不錯,吳、楚兩黨都反對招納孫可望,因此這事也不了了之。但過了沒幾個月,中華軍出兵南進,永歷朝廷被打得大敗,棄守廣西,逃到了貴州,人馬損失大半,吳三桂又逃入四川,于是這時又人舊話重提,建議永歷朝廷招納大西軍,以拒中華軍。
而永歷朝廷這時也是走投無路,只好把死馬當活馬醫,派貴州巡撫錢邦芑與大西軍聯絡,正式招納大西軍,并封孫可望為景國公,賜名朝宗,劉文秀寧侯,賜名若琦;艾能奇安侯,賜名時泰。
就這樣大西軍如另一時空一樣,終于參與于到天下的紛爭中來。
商毅對此到并沒有太在意,在擊敗永歷朝廷,收復廣西之后,商毅也預計到大西軍有可能參與進來,畢竟在這個時候,戰爭己經擴展到了云南邊境,大西軍也不可能再置身于事外了。在另一時空里,大西軍出滇抗清,是南明歷史中的一個重點時刻,從1650年開始,大西軍北出貴州、四川,東進廣西、廣東、湖南,幾次挫敗清軍,盡管最終沒能阻擋住南明的覆滅,但也確實取得了不少輝煌的戰果,成為南明后期抗清的主力,使當時本來己是難為濟的永歷朝廷又多撐了十幾年。
不過商毅并不認為現在的大西軍還能夠復制另一時空里的成績,首先中華軍可不是清軍,戰斗力遠超過清軍,而大西軍畢竟還是一支純冷兵器的傳統軍隊,他們的戰斗力,決不會超過另一時空的水平;其次中華軍的民眾基礎也遠比清軍要好得多,在清軍與大西軍交戰的時候,在廣西、廣東、湖南、江西的統治都不穩定,而現在湖南、江西己經成為中華軍穩固的大后方,廣東、廣西雖然才剛剛占領,但也基本恢了秩序,加上南京政府的財力,物資充足,比另一時的清軍要強得多。還有一點就是商毅早早下手,把李定國給挖走了,在另一時空里,李定國在南明后期的作用舉足重輕,大西軍出川之后,取得的輝煌戰績中,有一大半都是李定國的功勞,而現在李定國已經是中華軍的一員大將了。
基于這些因素的考慮,商毅認為大西軍并不足為慮,對中華軍的危脅甚致還不如吳三桂的川軍。一來吳三桂也算是這個時代少有的名將,而且川軍以當初的關寧軍為基礎組建,本來的戰斗力就不在清軍之下,現在又裝配了大量的火槍火炮,有朝著近代軍隊模式發展的區勢,另外四川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物產豐富,也能為吳三桂提供足夠的后勤支援保障。
因此在商毅看來,這個被自己的蝴蝶效應造成的軍事力量,才是目前自己最大的敵人。而在南方的第二階段戰役,商毅的計劃方略是先打四川,再收云南。
雖然這個方略并不苻合商毅一貫主張的先打弱小之敵,后打強大之敵的作戰原則,但打仗最忌違的就是死搬硬套,紙上談兵。正所謂是兵隨勢變,任何作戰原則,戰術思想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靈活運用。
云南孤懸于西南一隅,位置偏避,難對中國大局產生影響,因此完全可以暫時放在一邊,不去管他,而吳三桂坐擁四川北連關中,南接云貴,而且正好位于長江上游,順流直下,就可以進攻兩湖,南北可與清廷、永歷聯手,正是拆沖要地,因此首先打下四川,就可以徹底切斷南北的聯絡,下一步無論是進入關中,攻占云貴,都可以背靠川中,得到川中的物資支援。
還有一點就是所謂強弱,其實是相對而言,和中華軍相比,無論是川軍還是大西軍,說白了都是弱敵,現在商毅只不過是從兩個弱敵中選一個稍強一點動手。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也并不算違背先打弱小之敵,后打強大之敵的作戰原則。
請分享
(在線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