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對朱標也很重視,他在洪武十年(1377)已經將很多政事交給朱標處理,并告訴了朱標處理國家大事的四字訣“仁、明、勤、斷”,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朱標的身上,可以說當時的朱元璋最信任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馬皇后,另一個就是太子。
然而上天似乎是要懲罰朱元璋,朱標比朱元璋更早去世,這個噩耗徹底摧垮了朱元璋,他不顧大臣的勸阻,將皇位傳給了年紀尚小的朱允炆。這也可以看出他對這個兒子的感情之深。
我們從中可以看出,朱標確實是實至名歸的繼承人。
然而在某些史料中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記載,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歷史是可以篡改的
記載朱元璋事跡最重要的史料之一《明太祖實錄》中是這樣記載的,首先還是老一套,說朱棣剛生出來的時候,到處冒光及五色滿室(具體描述可參考朱元璋出生記錄)。然后說朱元璋十分喜歡朱棣,不喜歡太子和太孫。甚至說朱元璋屢次要改遺囑,臨死前要傳位給朱棣,是被太子矯詔阻止的。
這些情節我們都似曾相識,沒有什么新意,但這畢竟是史料上的記載,我么不得不慎重的進行分辨。
我們說過,此文不但要敘述那段歷史,還會告訴大家一些分析歷史的方法,如之前講過,看一段史料先要辨明材料作者是誰,有什么傾向,掌握了這個規律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所謂《明實錄》是明朝史官的歷史記錄,自永樂奪位后,對前朝歷史多有篡改,已是不爭的事實,朱棣為了說明自己不是奪位,對繼承人的確定問題更是極為重視,出現這些記載當不在意料之外。
而更具有說服力的是,后世的史官及正統史料都沒有采納這些說法,這些經驗豐富的歷史學家們仔細分辨和篩選了史料,他們對這些記載的態度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根據以上情況,我們應該可以推定,朱標和朱允炆是當之無愧的繼承者。不可否認的是,朱元璋和朱棣的性格和做事方法是很相像的,但這并不能成為朱元璋想要傳位給朱棣的證據。
事實上,朱元璋后來已經認識到其為政過嚴的問題,他教導太子“以仁治國”,并對早年政策多有修正。朱元璋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明白張弛治國的道理,選擇仁慈的朱標為繼承人是合情合理的。
朱標是一個不幸的人,他的一生都生活在朱元璋那龐大的身影中,沒有自治、自決的權利,生命線也不長,而他的兒子朱允炆更是不幸。這父子倆算得上是難兄難弟。
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了幾百年,黃沙早已經將那些故往埋葬,但我們還是應該從那寫故紙堆中找出真相,還朱標父子一個公道。
因為遲到的公道仍然是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