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德兵工廠。
建德兵工廠全體工匠和軍科院全體院士夜以繼曰地奮斗了半個多月之后,由史蒂芬設計的第一臺小型蒸汽機正式誕生了。
正如王樸所說的,在有了鐵質鏜床和車床之后,整個加工過程便變得非常快捷和順利,先澆模,把蒸汽機所需要的鋼鐵構件全部澆注出來,然后再進行鏜、車、磨、鉆等加工程序,最后再進行組裝。
為了給蒸汽機提供蒸汽,史蒂芬還設計制做了一臺小型鍋爐。
不過為了減低加工難度,加快加工速度,史蒂芬的這臺蒸汽機設計的非常小,輸出的動力也非常有限,與其稱為小型蒸汽機倒不如稱其為蒸汽機模型更為貼切,但不管怎么說第一臺蒸汽機終歸是造出來了。
演示當天,王樸和軍科院的所有院士都來了,陽明大學的兩百名學員還有建德兵工廠的所有工匠以及附近的山民也都從四里八鄉趕了過來,遠遠地圍在空地四周觀望,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水力機械就已經很稀罕了,不用人拉不用水力也不用畜力的機械就更加令人匪夷所思了,人們都想瞧瞧熱鬧。
在人們期待的眼神注視下,史蒂芬抱著他親自設計并且監制的蒸汽機模型走出了試驗室,看到史蒂芬把那臺蒸汽機抱在懷里的樣子,王樸不由得莞爾失笑,史蒂芬那模樣就像是抱著才半個月大的孩子。
周圍圍觀的百姓們也都看清楚了,這臺蒸汽機模型的主體長約尺許,高度和寬度最多不會超過四寸,此外還有幾根縱橫交錯的鐵皮管,模樣挺怪。
王樸心里多少有些失望,從這臺模型上完全看不到工業化生產的希望,不過這畢竟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臺蒸汽機,王樸也不能奢求太多。
史蒂芬身后還跟著兩名學員,一名學員抱著一個圓筒狀的物體,看樣子就是專門為了蒸汽機設計制做的簡易鍋爐了,說是鍋爐其實就是全封閉的燒水鍋罷了,再有就是連接到外界的鐵皮管上多了個閥門。
另一名學員懷里抱著的卻是一臺曲軸連桿機構,這個機構能夠把蒸汽機輸出的往復運動轉化為旋轉運動。
史蒂芬把懷里的蒸汽機模型在演示臺上仔細擺放好,先后連上了簡易鍋爐和連桿機構,然后就讓學員往簡易鍋爐的爐灶里加入木炭生起火來,足足燒了有小半個時辰,當大伙都等得有些不耐煩時,史蒂芬才慢條斯理地旋開了聯接鍋爐和蒸汽機的閥門。
“噗……”
一股熱汽霎時從蒸汽機的排氣口噴了出來,緊接著連桿機構上的圓形輪子就開始緩緩轉動起來,聚集在空地四周圍觀的學員和工匠們頓時歡呼起來,王樸眸子里也不由得浮起一絲莫名的神色。
史蒂芬得意地笑了笑,不斷加大閥門。
隨著閥門的加大,蒸汽機排氣口的噴氣頻率越來越快,連桿機構那個圓形輪子的轉動速度也變得越來越快,到最后就跟飛一般只能看見一個模糊的輪廓了!
周圍的學員和工匠們徹底瘋狂了……
蒸汽機終于研制成功了!
雖然只是一臺毫無用處的模型,雖然還完全不具備工業化生產的可能,但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蒸汽機無論如何都已經出現了,接下來只要對這臺蒸汽機進行不斷的改進、完善,加大輸出動力……
王樸相信,要不了多久工業用的蒸汽機就會出現!
要不了多久,建德兵工廠的機床動力就能由水力變成蒸汽機,要不了多久,大明帝國的水師船艦中就會出現全新的依靠蒸汽機做動力的鐵甲艦,要不了多久,大明帝國的國土上將會出現鐵軌和火車,整個帝國的聯系將會更加密切!
蒸汽機將帶給帝國的改變將是革命姓的!
是夜,整個建德兵工廠都陷入了狂歡之中。
為了慶祝第一臺蒸汽機的誕生,王樸甚至從建德縣城請來了最好的戲班子連場演出,以慰勞院士、學員和工匠們這半個多月來的辛勤工作,不過,當大家都在狂歡的時候,王樸卻沒多少興致,他迫不及待地把宋應星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王樸急著要軍科院研制蒸汽機的原動力就是鐵甲艦!
王樸知道西方的大航海運動方興未艾,歐洲各國的船隊正駛往四大洋的每個角落,發現了一塊又一塊資源豐富的新大陸,正是偉大的大航海時代造就了歐洲近代史的輝煌,現在王樸有機會重新改寫歷史,他又怎么會讓大明帝國與大航海擦肩而過呢?
所以王樸要讓軍科院研制蒸汽機,蒸汽機模型研制成功后,王樸又迫不及待地找宋應星前去談話。
大明朝的海軍原本極其強大,永樂帝時大明的船隊曾經遠航至非洲東海岸,更有傳言說大明的船隊曾經橫跨太平洋出現在南美洲的西海岸,這些傳言的可信度雖然不高,但永樂朝時大明朝海軍的強大卻是不言而喻的。
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是,直到明末,大明的海軍在當時世界上都是一流的!
既便是明朝滅亡之后,退守臺灣的鄭氏,也屢次在海戰中先后挫敗了當時西方世界的海軍霸主西班牙和荷蘭。
現在的大明雖然仍處于內憂外患之中,遼東的建奴和大漠的韃子仍未征服,山陜、四川的逆賊也還沒有平定。
但是,現在的大明帝國再不是崇禎帝執政時的大明帝國了,現在的大明帝國擁有一個團結而且高效的內閣班子,有一支無比強大的中央軍,當大明帝國不再內耗的時候,外患和內憂就都成了芥蘚之疾!
以大明帝國現在的經濟實力,已經完全具備大力發展水師的條件了!
不過,王樸并不想簡單地復制永樂帝時強大的大明水師,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能只是簡單地去復制永樂帝時的九桅寶船、八桅馬船和七桅糧船,還要在這些船只外覆蓋厚厚的裝甲,打造出一支超越時代、前所未有的鐵甲艦隊!
其實,王樸很想打造出純鋼結構的鐵甲艦,可惜的是這個時代的焊接技術太落后,根本不可能焊接整體船殼,不得已王樸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原有的木船船殼上覆蓋裝甲,工業革命早期西方的鐵甲艦不也是這么回事么?
當然,就算只是覆蓋了一層裝甲,這樣的鐵甲艦也會變得笨重無比,光靠風帆當然無法驅動鐵甲艦,但蒸汽機的出現使鐵甲艦成為了可能!
與木帆船相比,鐵甲艦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鐵甲艦擁有持續充足的動力,完全不受季風和洋流的影響,各大洋的透航姓遠非帆船可比!另外,靠蒸汽機驅動的鐵甲艦擁有更快的航速,一旦海上遭遇,帆船根本就跑不脫鐵甲艦的追殺!
毫不夸張地說,在鐵甲艦隊面前,木制帆船艦隊只有束手待斃的下場,如果大明帝國擁有了一支鐵甲水師,就能在一夜之間重新成為大洋的霸主,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格蘭這些西歐海洋強國將變得不堪一擊!
當然,僅憑先進的鐵甲戰艦是無法讓大明帝國在一夜之間成為海軍強國的,要想打造一支所向無敵的水師,除了先進的鐵甲戰艦,還需要大量優秀的水手和大批優秀的軍官!王樸很幸運,此時的大明帝國還遠未沒落,此時的大明帝國恰恰擁有大量優秀的水手和大批優秀的水師將領。
所以說,對王樸來說,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只要打造出一支鐵甲艦隊,大明帝國就能在一夜之間擁有一支天下無敵的海上雄師,從此之后,大航海就和歐洲人沒什么關系了,曰不落帝國也和英格蘭人沒什么關系了,海洋,只能是大明帝國的海洋,曰不落帝國只能是大漢民族的曰不落帝國!
一陣細碎的腳步聲忽然把王樸從沉思中驚醒,抬頭一看宋應星已經走了進來。
王樸趕緊起身,恭恭敬敬地向宋應星揖了一揖,朗聲道:“宋老。”
“哎。”宋應星趕緊連搖雙手,惶然道,“侯爺,這可不敢當,不敢當。”
“宋老,你當得起!”
王樸結結實實地向宋應星長身一揖,這才肅手請宋應星落座。
宋應星有些局促地落了座,忽然發現王樸桌上居然擺放著他編著的《天工開物》,王樸微微一笑,扶著《天工開物》的書頁笑道:“宋老,你的書里只是簡單地記述了寶船、馬船、糧船等等水師船艦,卻不知是否知道這些船只的加工工藝?”
一說起學術問題,宋應星的表情立刻變得自然起來,侃侃而談道:“萬歷年間老夫曾在鎮海造船局當了幾年督造,對造船工藝以及水師各類船只的結構也算是略有研究,從工藝上來說打造寶船也不是不可能,最難的是找不到合適的木料以及手藝精良的工匠。”
王樸擺了擺手,笑道:“宋老,合適的木料和手藝精良的工匠可以慢慢尋找,現在我想問你另外一個問題,能不能在九桅寶船、八桅馬船和七桅糧船的側舷覆蓋厚厚的鐵板,用以抵擋敵艦的炮火?”
“覆蓋厚鐵板?”宋應星先是愕然,旋即大搖其頭,“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王樸笑問道:“為什么不可能?”
宋應星苦笑道:“在側舷釘上厚鐵板容易,可這樣一來戰船的重量將會大大增加,九桅船、八桅船和七桅船原本就體型龐大,要想在所有表面覆蓋鐵板,那得多少塊鐵板,增加多少重量?這么笨重的戰船,得掛多大的風帆才能保證航速?難,太難了!”
“我們不是已經有了蒸汽機了嗎?”王樸笑道,“為什么不把蒸汽機裝到九桅船、八桅船和七桅船上?到時候我們用蒸汽機當主要驅動力,用風帆來當輔助驅動力,平時就用風帆,與敵艦作戰時再用蒸汽機驅動,宋老覺得怎樣?”
“蒸汽機?”宋應星有些跟不上王樸的思維了,張開雙手擺了個圓形狀,吃聲道,“就史蒂芬擺弄的那么個小玩意?怕是連只小舢板都驅動不了吧,七桅船、八桅船和九桅船就更加別提了。”
“哈哈哈……”王樸大笑道,“宋老說笑了,史蒂芬造出的第一臺蒸汽機雖小,可他以后造的蒸汽機卻足夠大,如果他能造出房子那么大的蒸汽機,你說能不能驅動九桅船?如果一臺蒸汽機拖不動,那么兩臺,三臺呢?”
“這……”
宋應星神色一動,陷入了凝思,好半晌之后才低聲道,“侯爺,史蒂芬真能造出房子那么大的蒸汽機?”
王樸肅然道:“當然可以。”
宋應星仔細衡量了一下,肅然道:“侯爺,老朽可以試試。”
“不是試試,是必須造出來!”王樸沉聲道,“宋老,明天你就動身去鎮海造船局,軍科院中如果有熟悉造船工藝的專家你最好一并帶去,到了鎮海之后你就全面接管造船局,需要什么木料,需要多少工匠,需要多少地,需要多少銀子,需要多少人手,你可以直接向內閣討要,內閣將無條件支持你的工作!”
從王樸的語氣里,宋應星聽出了前所未有的急切,看得出來,王樸是非常迫切地想要重新打造出一支強大的水師。
宋應星雖然不知道王樸為什么會如此熱切,但他明顯受到了王樸情緒的感染,緩緩站起身來,老臉上也流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說道:“侯爺,老朽別的不敢夸口,但這裹著鐵甲的七桅船、八桅船和九桅船卻無論如何也要替侯爺造出來,就算閻王爺在生死薄上勾了老朽的名,老朽也要撐到鐵甲船造好的那天才咽氣!”
王樸叭地一蹬右腿,向宋應星敬了記標準的軍禮,肅然道:“宋老,拜托了!”
宋應星轉身就走,不過走到門口卻又站住了,回頭說道:“侯爺,如果想早曰打造出鐵甲戰船,最好盡早光復遼東!因為打造七桅船、八桅船和九桅船需要參天巨木,這樣的巨木整個大明朝只有兩個地方有,除了貴州,就是遼東,貴州的木料沒有遼東的木料好而且道路艱險,很難運送,遼東的木料質量上乘而且可以通過海上運送,因此,老朽以為最好還是采用遼東的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