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當真是人不如鳥嗎?
隨后,張準就裹挾北直隸人口的方案,做了簡單的說明。他的初步計劃,是利用董淑嫣帶領的聞香教骨干,在保定府、河間府、真定府三個地方,散布流言,慫恿當地的百姓南逃。只要他們進入山東境內,張準就可以和朱大典協調,將這些難民都接收到登萊二府。相信在這個問題上,朱大典不會阻撓的。
這三個府,都處在韃子南下的道路上,肯定會受到韃子騎兵的蹂躪。尤其是保定府,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必然受到韃子騎兵的嚴重摧殘。小小的保定城,能不能保住當地的百姓,實在是岌岌可危。在真正的歷史上,連大學生孫承宗所在的高陽,都被韃子攻破,然后屠城。董淑嫣將當地百姓都帶出來,使得他們免受戰火的傷害,也算是大功一件。
徐青鸞溫柔的說道:“嫣兒,這是好事,你就勉為其難去一趟吧。”
師傅既然開口了,董淑嫣只好悶悶的答應了。
徐青鸞看了張準一眼,又溫柔的說道:“張準,對于聞香教,你還有什么想法,都說出來吧。青鸞不才,在抵抗韃子方面,卻也不甘人后。上次在登州城外,大伙被韃子沖散,現在想起來,的確汗顏。要是有一雪前恥的機會,相信很多人都不會放過的。”
張準也不客氣,直接將自己對聞香教的安排說了出來。
兩雄不能并立,聞香教當然不可能存在了。登萊二府,只有虎賁軍政權可以存在。但是,聞香教的部分骨干,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以后,是可以加入生夏宗的。部分的骨干,還可以加入虎賁軍。畢竟,誰也不能否認,在聞香教里面,還是有不少人才的。否則,在官府的打擊下,聞香教早就銷聲匿跡了。
既然聞香教能夠傳承至今,說明它還是有一套本事的。虎賁軍能夠打敗聞香教,完全是超時空的存在。好像均田令,就是這個年代的人們想象不到的。要是沒有均田令,聞香教即使在萊陽和棲霞被打壓,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們潛逃到其他地方,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但是,在均田令這樣的大殺器面前,聞香教就完蛋了。
比如說,徐青鸞本人,就是一個專業的人才。她的專業,不在于白蓮圣母這個角色,而在于她的另外一種技能。這種技能,也是張準牢牢盯上她的原因之一。
張準忽然說道:“徐天師,我很想知道,你的信鴿,能不能飛過渤海灣?”
徐青鸞仿佛有些驚訝,不明白張準為什么突然錯開話題,下意識的說道:“信鴿?”
張準點點頭,不動聲色的點點頭:“聽說徐天師經常用鴿子來傳遞信息?”
徐青鸞輕輕的點點頭,娓娓說道:“的確如此,”
張準終于是露出了狐貍的尾巴,期待的說道:“不知道徐天師的鴿子,是否可以為我們虎賁軍傳遞消息呢?”
董淑嫣似乎察覺到什么,瞥了張準一眼,狐疑的問道:“難怪你要師父在你的身邊帶發修行,原來是盯上師父的鴿子了。”
張準毫不掩飾的點點頭,賞給她一個大拇指,笑瞇瞇的說道:“你猜對了。”
董淑嫣感覺自己又被算計了,頓時氣鼓鼓的,想要說些什么,卻又不好說的。怎么說呢?開始還以為張準是看上了徐青鸞的美色,她情不自禁的鄙視張準一下。對于色狼,她當然有資格鄙視。結果卻發現,張準真正看上的,乃是徐青鸞馴養鴿子的本領。自己的師傅長得這么漂亮,居然還不如一種動物讓張準重視。人不如鴿,當真是太難受了。
事實上,在張準的心目中,徐青鸞的美色,的確不如她馴養鴿子的本領吸引人。徐青鸞,嗯,或許準確來說,是她和她身邊的女弟子,有一手非常強的本領,那就是馴養和使用信鴿。平時,聞香教就是使用信鴿來傳遞緊急信息的。
在聞香教的白蓮圣母畫像上,在圣母的頭像后面,是有兩只白鴿繚繞的。一般的人可能以為這兩個白鴿是吉祥的象征,沒有什么實際的意義。實際上,這兩只白鴿是有實際用處的。它們的作用,就是秘密通信。聞香教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的教徒,就是因為有信鴿的幫忙。
隨著地盤的逐漸擴大,張準覺得原始的通訊方式,是越來越麻煩了。山東半島的地形,本來就起伏不平,山地和丘陵很多,嚴重的阻礙了道路建設。即使花費巨額的資金,修建出來的道路,也是起伏不平的,通行的速度并不快。比如說,騎馬從威海衛到浮山城,就要足足兩天的時間。如果使用信鴿的話,可能只要半天。
一般的信鴿,每小時的飛行速度在六十公里以上。速度快的,時速甚至可以超過八十公里。如果是長途飛行的話,平均時速也有差不多五十公里。這樣的速度,要比戰馬快多了。更重要的是,不受地形的影響,可以翻山過海,基本上按照直線來傳遞信息。張準控制的地盤,地形地貌非常復雜,有陸地,有大海,信鴿的作用,表現得非常的明顯。
使用信鴿傳遞信息,從威海衛到浮山城,直線距離不超過三百公里,信鴿五六個小時就能穿越。如果是訓練有素的優質信鴿,速度還可以提高。在沒有電話、電報的年代,這樣的通訊速度,絕對是驚人的。
作者注:1965年5月8日,英國東英聯合公司在東阿格利亞舉行一次信鴿競賽,總共放飛了1428只信鴿。最先到達的是維金父子飼養的鴿子,每分鐘飛了2950米,等于每小時飛行177公里。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飛得最快的信鴿。
要是使用信鴿傳遞信息,哪怕是沈陽將信息傳到浮山城,也只要一天的時間。如果使用其他的方式……恐怕沒有五六天是不可能的。其中最關鍵的原因,還是信鴿可以完全不受地形的影響,這對于遠距離的通訊,是非常有利的。
我國是養鴿的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南方,已經有了目色不同的鴿子。秦漢時期,宮廷和民間都醉心于各種鴿子的飼養與管理。隋唐時期,在我國南方廣州等地,已開始用鴿子通信,在海上的中外勞動人民已用鴿子傳遞信書,以向家人報平安。
唐宋時期,養鴿之風極為盛行,在當時杭州一帶,以養鴿為樂,在鴿腿上系上風鈴,數百只群起群飛,望之若錦、風力振鈴,鏗如云間之珮。當時不但民間好鴿,皇室也不例外,唐朝宰相張九齡,在嶺南家鄉,曾養群鴿,并用鴿與家人來傳遞書信。到南宋時,高宗趙構更是迷戀養鴿,甚至不理朝政。
明朝時,我國的養鴿已具相當水平。有些大商家也會使用信鴿來傳遞信息的。私人使用信鴿的數量也不少。姬玉情之前就使用過信鴿。但是,作為專業的信鴿系統,尤其是覆蓋全國的信鴿系統,是需要花大力氣來培養的,一般人根本承受不起。
聞香教的鴿子,其實數量也不算很多。但是,畢竟是有基礎的不是?只要在聞香教的基礎上,繼續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對信鴿系統進行研究、擴展,就有希望建立一套完善的信鴿系統。只要有足夠的信鴿數量,即使是覆蓋全國,也不是不可以的。
徐青鸞明白了張準的意思,有些忐忑,又有些躊躇,慢慢的說道:“我的確養有一些鴿子,只是,距離你的要求,好像很遠……”
張準爽快的說道:“你出人,我出錢,我來牽頭,你來負責”
董淑嫣忍不住說道:“我師父要出家的。”
張準隨口說道:“出家人就不能玩鳥嗎?”
話一出口,才覺得很有歧義。出家人玩鳥……這是什么意思?不過,徐青鸞和董淑嫣顯然沒有他想象的那么齷齪,她倆根本不明白張準這句話的歧義,自然不會有什么特別的反應。
董淑嫣皺眉說道:“你這不是在指使我師傅做事嗎?”
張準直言不諱的說道:“我要信鴿的目的,是為了殺韃子,你難道不愿意?”
董淑嫣只好閉嘴。
這頂大帽子蓋下來,她還真是不好說什么。
徐青鸞思索片刻,慢慢的說道:“養鴿子需要一個清靜的地方……”
張準微笑著說道:“清靜的地方有的是,我負責幫你找。只要你點頭同意,你要我的臥室都行。”
忽然覺得這句話又有些歧義,唉,瞧這話說的。
果然,徐青鸞這次有了反應,臉頰微微羞紅,低頭說道:“殺韃子是人之本分,我幫你養鴿子就是了。”
張準頓時感覺一天都充滿了陽光,真想上去,好好的抱著徐青鸞親一口。這個大美人點頭了,虎賁軍的信息傳遞系統,就可以提升至少一個檔次了。
只是徐青鸞的內心,卻有些不是滋味。自己之前自薦枕席,張準一點都不動心,反而聽到自己愿意養鴿子,就高興得不得了……當真是人不如鳥嗎?
[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