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早上,嚴復派人來作坊的時候,陳克正準備出門。嚴復派人來的目的是想詢問陳克什么時候有時間,他準備和陳克談談關于官民合辦藥廠的事宜。陳克很禮貌的告訴來者,自己今天沒空。他要去醫院的工地上,一整天都在那里。如果談事情的話,陳克會在三天后拜訪嚴復先生。來人對這個回復有些意外的模樣,卻也沒有多話,直接就告辭了。
說真的,陳克并不真的認為嚴復能夠在短期內談妥制藥廠的事情。就滿清官僚體系的這個效率,陳克以為這件事能在兩個月內有眉目就是非常了不起的。
游緱在9月11日的時候曾經在制作藥品生產計劃的時候問過陳克,如果這個藥廠真的辦起來,要怎么辦?陳克的回答簡明扼要,“我們要做好到1917年,這個藥廠還沒有投產的準備。”游緱沒有能夠理解陳克的玩笑,陳克不得不解釋,“1917年,只怕總部已經搬到安徽去了,到時候你還不知道是不是跟著總部一起遷去安徽。現在就別操心這等事情了。”
在計劃里面,9月12日黃浦書社全體成員進行拓展訓練。所以在11日,陳克進行了一個簡單的體育達標測試。至少,表面上是如此的。達標測試是30米往返跑,立定跳遠,擲實心球三項。
年輕人都喜歡熱鬧,特別是這種體育活動。穿長衫的也好,穿西裝的也好,統統都參加了。叫好聲,鼓勵聲,議論紛紛的嘈雜聲,真的是人聲鼎沸。每個人都參加了體育測試,成績不好的,還圍著裁判要求重新來過。真的是一片歡聲笑語。
陳克對這樣的場面很滿意,對結果很不樂觀。黃浦書社的成員并不特別喜歡運動。按照21世紀的標準,達標的只有一半。陳克認為這些人完全不合適原先計劃的拓展計劃。所以拓展訓練的場所就改到了工地上。
花名冊已經做好了。之所以要進行體育達標測試的一個重要目的,在于完善個人資料的收集。這也算是社會調查的一部分。搞社會調查,如果自己人的資料都沒有完成,這就不僅僅是笑話,而是恥辱了。
送走了嚴復的使者,陳克領著一群青年們開動了。周元曉的作坊在南京路盡頭。屬于“老建筑”。到底這座占地頗大的作坊歷史,周元曉沒有說過。陳克掛名當校長的上海仁心醫院,在四川路的盡頭。
陳克出生的城市就沒有什么木制建筑。小時候住在工廠家屬區。那都是紅磚或者青磚砌墻,水泥地面,紅瓦蓋頂的平房區,長大些,就住在紅磚的樓房里面。再后來,就是鋼筋混凝土,外部用青色碎石子涂抹的墻面,家里面鋪了地板磚的新樓房。等他自立門戶的時候,就是在小區里面的房子。更不可能有什么木質部件。連樓梯的扶手都是電鍍過的金屬。
從小到大,除了木梁之外,他連木頭柱子都沒有見過幾根。1905年的上海,給陳克的感覺,除了人多些,和80年代的縣城沒多大區別。倒是兩邊的木制建筑,還算有些味道。
街道多是碎石子路,人很多。沒有綠化帶。商業區街邊一拉溜都是一模一樣的二層建筑,磚墻,木制門板,木制窗戶。陳克覺得最特別的是,這些建筑向街的一邊都有一個用木制柵欄圍出來的狹小陽臺。這些建筑的木制部分多數漆成了紅色,看上去倒是頗有些生氣。
在街兩邊停靠的多數是板車和黃包車。車子很多,除了已經拉到活的之外,車夫很少跑動,就那么隨便停靠在他們覺得能夠拉到客戶的地方,結果堵住了相當一部份街面。上海是遠東最大的商業性城市,運輸行業自然相當發達。
車夫們身穿粗布短褂,粗布褲子,腰里面束著一條厚厚的腰帶。這腰帶也兼作錢袋使用。他們皮膚曬得黑黃,赤裸在外面的手臂雖然肌肉結實,關節粗大。但是和現代人相比,明顯脂肪層更薄,皮膚顏色暗淡,缺乏光澤。過度的榨取體力,以及肉類食品不足,手臂上青筋暴起,皮膚很干燥的感覺。
陳克特意交待了服裝要求,他領頭的這群青年人,明顯就白的多,膚色也更光潤。特別是領頭的陳克,現代城市里面,光著脊背,穿個大褲衩的人越來越少。陳克甚至已經習慣了一年四季都是長袖和長褲。回到這個時代也是如此。加上他回來之后,整天染布,制藥、講課,也始終是一身長袖上衣和長褲。今天他穿了短袖,總算是露出了肌肉豐滿的手臂。但是皮膚和這些勞動人民一比,顯得又白又嫩。讓陳克心生一種自卑感。自己也是號稱要發動社會主義革命的,就這么白生生的一個人,搞革命,人民能相信么?
這么一群人一同行動,大家在路上有說有笑,車夫們自然不會誤解,也沒有人上來拉生意。陳克雖然想多看看周邊的環境,但是和陳天華一起回來的中國留學生毛平一直和陳克聊天。陳克很看好這個青年,也愿意多回答他一些問題,觀察社會風情的注意力也不得不分散了很多。
毛平祖籍是福建人,但是他本人卻是臺灣的福建移民。日本占領了臺灣之后,毛平就跟隨家人返回了大陸。毛平家還算有錢,而且也不算保守。既然日本能夠打敗滿清,自然有可以學習的地方,毛平就干脆去日本留學,學的是醫學專業。
在日本,見到了日本更加開化的科技和文化氣氛,原本充滿了對日本仇恨的毛平逐漸把仇恨轉向了腐朽落后的滿清。毛平家的家教很不錯,毛平看了《天演論》之后,確立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概念。中日戰爭當中,日本也是在為自己國家的利益奮斗。如果滿清能夠打敗日本,臺灣自然不會丟失。也不會簽署《馬關條約》。決定一切的都是力量。與其痛恨日本的入侵,倒不如痛恨懦弱無能的滿清。毛平改變不了日本,但是他覺得自己應該能夠去改變滿清。
不知不覺之間,毛平從一個單純的因為仇恨日本而仇日的青年,變成了一名相當激進的反清份子,每次留學生里面的革命活動,毛平只要有時間就去參加。而他這種相對理想的態度,也得到了很多留學生的支持。甚至也交到了不少日本朋友。
毛平讀過陳天華的書,對陳天華里面激烈的反清態度十分贊同。后來陳天華到了日本,毛平得知之后,立刻前去拜見。兩人相見甚歡。毛平和他的小團體成了堅定支持陳天華個人的一個“小革命黨”。
等陳天華從上海再次回到日本,帶回了與陳克一起寫的書,毛平讀了之后,真的是驚為神作。《中國文化傳承與唯物主義的興起》這本書徹底指出了生產力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清清楚楚地解釋了工業革命與國家發展的聯系。毛平覺得困擾自己多年的疑惑竟然全部解開了。“朝聞道,夕可死焉!”毛平發出了如此的感嘆。一貫學習認真地毛平,第一次開始逃課曠課,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注在組建“讀書會”事情上面。
在毛平的努力下,讀書會一擴再擴,達到了一百多人的規模。得知陳天華要回上海投奔那位“陳克先生”,毛平堅決要求同去,讀書會里面最后有二十多名中日青年跟著陳天華回到上海。
陳克沒有讓毛平失望,對于課程的講解水平高出陳天華很多。毛平覺得陳克簡直是某種不可思議的存在,無論是任何問題,他都能根據書里面的理論給出一個合理的解答。革命黨們遇到問題,只會大喊,“滿清是萬惡之源。”但是到底滿清的罪惡是什么,他們就講不清楚了。陳克從來不說誰是罪惡的,他只分析社會現象中,參與者都是怎么做的,他們是出于何種階級特性要這么做。甚至是被迫這么做。
這種溫和理性的態度甚至比最激烈的反對更加有效,毛平本來就對滿清十分不滿,單是見到陳克之前,毛平某種意義也是一個立憲派。聽了陳克的解釋,毛平徹底從一個立憲派變成了革命派。
陳克很看好毛平,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思想頗為進步。而且毛平在工地上的表現也非常出色。在黃浦書社人數飛速擴大的時候,陳克就定了一個規矩,要求黃浦書社的成員到工地上幫忙。一半時間用來聽課,一半時間工作。陳克也根據大家的工作量支付工資。
這個規定咱找陳克的說法是“強烈建議,但是不強迫。”這話說得很客氣,但是大家都是有些文化的,自然能夠聽出畫外音。一開始大家抱著“幫忙”的心態去參加了勞動。不到一禮拜,三分之一的同學就死活不去工地了。另外三分之二還在堅持。毛平和一起回來的同學們就是那三分之二的行列。而且工作的不錯,
穿過了商業區,就進入了居住區。上海此時正是一個新興的擴大階段,住宅區都是在里弄里面,在外面也看不太清楚。除了偶爾看到的幾個運木柴的班車之外,基本看不到有人,想來大家都去上工了。
陳克倒也沒有進去看的想法,以后進行社會調查的時候,再去拜訪這些地方也來得及。
學校的位置比較遠,英國人辦學校,上海當地官府不支持也不反對。上海市的核心區域是外灘那邊。英國駐上海領事館最早設在上海縣城內姓顧的大宅院內,上海開埠以后,英國借口“華洋雜居不便,以《虎門條約》中準許英國人在通商口岸租地房屋的條款,逼迫清政府簽訂《上海土地章程》。1845年11月29日在上海開埠兩年之際,清政府上海道發布告示:“茲體察民情,斟酌上海地方情形,劃定洋涇浜以北、李家莊以南之地,準租與英國商人,為建筑房舍及居住之用”。這塊居留地面積830畝,即是后來的英租界。
1846年巴富爾看中李家莊的土地,擬建英國領事館新館。李家莊地處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處西南側,當年清軍曾在這里設置炮臺、守衛江防。鴉片戰爭時,英國炮艦攻陷吳淞口第一道防線后,又攻毀東溝第二道防線,蘇州河和黃浦江交匯處為第三道防線。1842年6月英國“復仇神”炮艦向李家莊炮臺猛烈炮擊,僅管守軍頑強抵抗,但是猛烈的炮火還是將炮臺摧毀了。這塊土地不僅地理位置優越還有其這段歷史故事,巴富爾多次考察這個廢棄的炮臺,不顧當時英國不準在外建使館的法令,與該土地主人石炳榮等人洽談購置地產。巴富爾墊資了定金后,因沒有這項專款只好拖延著,才至第二任領事阿禮國接手后不斷申請,終于得到英國政府批準。
匆匆忙忙建造領事館房屋后,1849年7月21日英國領事館從老城廂搬入外灘李家莊新館辦公。僅用了兩年,建筑出現問題被迫拆除,1852年領事館重新翻造房屋。過了十八年,即1870年12月24日深夜零點,英國領事館失火,消防皮管因取水路途曲折不敷應用,延誤時間,火勢旺烈,將房屋和文件檔案全部付之一炬。因此今天很難見到早期英國領事館的文件和照片。
但是現在外灘為中心的租界早就人滿為患,絕對不可能弄不到任何土地,陳克對于這所醫學院的事情本來也不是那么在意。自己反正一年內就要去農村,這學校必然弄不出什么結果來。如果革命沒有勝利,這所學校的投資怎么都是白投,如果革命勝利了,到時候想怎么建設學校就可以怎么建設。所以陳克干脆選了離普通百姓居住區近的位置。這里就是郊區,地很便宜,居民也少。而且武星辰帶了那幾位高大健壯的山東好漢親自上門拿著錢“說服教育”,終于把這片地買下了。
走了這么大半個小時,學校已經遙遙可見。經過一個月的建設,主要的六棟建筑,兩棟教學樓,一棟實驗樓,一個圖書館,還有兩棟宿舍樓已經有了些模樣。高高的腳手架,還有各種滑輪組構建的起吊設備附著在各個建筑上,不少人正在上面工作。
見目的地快到了,年輕人們都露出了喜色。又走了一陣,只見學校那簡陋的大門前,不少人在招手,這是提前趕到的青年。大家距離紛紛加快了步伐,和這些同學回合。倒是陳克和毛平很快就落在后面。陳克回頭一看,后面還有幾個同學規規矩矩的跟在陳克和毛平身后。這幾個都是日本同學。
“咱們也快點,別讓大家久等了。”陳克笑道。
“嗨!”日本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應。
眾人在操場上集合,這是按照后世標準操場修建的。看得出這里清理過,跑道上堆滿了各種建筑材料,一半的場地上都有倉促搬運過的痕跡。在操場中央,樹了四個門板一樣三米多高的木頭障礙。還有些莫名其妙的東西,青年們對于這些簡單的玩藝很不理解。大家都聽陳克講述過“拓展訓練”的意義,大概是培養團隊精神和發揮想象力的東西。對于這樣玄妙的說法,大家覺得應該有非常不同的地方,但是這樣簡單的場地,并沒有任何能夠聯想到陳克那種解釋的東西。
華雄茂迎了過來,“文青,已經混備好了。”看了看周圍的青年們好奇的看著周圍的簡單設備,他又有些擔心的問,“文青,這能行么?”
“走著看吧。行不行都得上。”陳克笑道。說完,他站到一個凳子上,高聲喊道:“同學們,我們今天的拓展訓練只是第一步。我現在要求,現在十個人一排,開始列隊。”
這么一個簡單的要求,估計在21世紀,四年級的學生們都可以輕松的完成。但是這群1905年的青年,聽了之后就這么愣愣的站在當地,竟然不知道該怎么做。
陳克指了指毛平,“你向前走五步。然后站在那里。”
毛平服從了陳克的命令。
陳克指著毛平的位置,向著大家再次喊道:“以他為原點,大家站在毛平北邊和后面。”
這個命令被執行了,大家以毛平為中心,開始胡亂站位。有些人站在毛平的南邊,有些人站在毛平的前面。還有人看著大家一窩蜂的奔行,反倒不知所措,立在原地一動不動。
陳克一個個的叫著同學們的名字,命令他們調整位置。花了十分鐘,同學們總算是分成了五隊立于毛平的南邊和后面。
“我讓一排站幾個人?”陳克喊道。
“十個。”零零散散的從隊伍里面發出了回應。
“第一排,報數!”陳克命令道。這次他不僅僅是讓大家報數,而且自己親自教怎么報數。
華雄茂看著大家亂哄哄的樣子,還有陳克熟練的教導眾人。本來的擔心立刻飛到了九霄云外。光組織這么一大堆人,教他們基本的東西就這么費力。看來絕對不會沒事干。確定了這么一個事實之后,華雄茂轉身離開了。工地上還有一堆事情要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