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8)
“希望你們都管好自己的差事!”
對于這五個士卒的請求,徐興夏爽快的批準了。
一下子抽出了五個士卒去負責后勤生產,牛角墩的戰斗力量,頓時大大減少。除了四個軍官之外,就只有三個士卒了。這三個士卒,盡管比較年輕,力氣什么的,還有一些,戰斗技能卻著實不敢恭維。好像黃飛這樣的,基本上只能放哨使用。如果要黃飛和韃子肉搏,估計五個黃飛都干不死一個韃子。
幸好,徐興夏也從來不指望他們能夠上陣殺敵。在目前的牛角墩,他還是唯一的火力輸出點,張全復之類的,只能是大打打冷槍,正面迎敵還是比較困難的。徐興夏唯一的希望,就是他們能夠及時的發現韃子到來,發出警報就行了。至于更多的任務,得在組建了新的戰斗隊伍以后,才能攤分出去。
當天晚上,牛角墩顯得十分的安靜。勞累了一天的士卒,都早早的上床睡覺了,一會兒的功夫,就已經是鼾聲四起。徐興夏反而有點睡不著。這畢竟是他穿越以后,在牛角墩度過的第一個夜晚。這幾天的經歷,深刻的告訴徐興夏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處處都蘊含著風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粉身碎骨。未來,到底會怎么樣,他自己都預測不到。
半夜,徐興夏躡手躡腳的起來,巡視了一下頂層的崗哨,發現沒有什么意外,這才回去睡覺了。快到凌晨的時候,崗哨更換,徐興夏又爬起來看了一下。兩次起來,四周的原野,都顯得格外的安靜。在火把的照耀范圍之內,看不到任何活著的生物。偶爾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鳥掠,偶爾有一兩聲奇怪的蟲叫。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別的。在火光照耀不到的地方,都是一片的黑暗。
徐興夏這么謹慎小心,不是沒有必要的。一旦崗哨睡著了,牛角墩就會很危險。牛角墩就這么幾個人,一旦被韃子摸上來,那就絕對完蛋了。當然,韃靼人偷襲牛角墩的可能性不大。韃靼人想要偷襲牛角墩,必須步行。哪怕是在馬蹄上包上麻布,馬蹄撞擊田野的聲音,一樣是可以感受得到的,畢竟,距離太近了。
事實上,每次韃靼騎兵的到來,動靜都是蠻大的。韃靼人從來不掩藏他們的行蹤,他們也不屑于掩藏自己的行蹤。在寧夏鎮的明軍面前,韃靼人根本不需要這么做。此外,韃子的長處,都是在馬背上,他們是不會輕易的放棄這個天賦的。
第二天一早,徐興夏就接到報告,說是劉廣梁帶著三個老匠戶到來了。這是昨天說好的,徐興夏找他們有事商量。
“讓他們進來。”
徐興夏揮揮手說道。
很快,劉廣梁和三個老匠戶就出現在了徐興夏的面前。
在威鎮堡的軍戶里面,生計最困難的,就是這些匠戶了。包括劉廣梁在內的匠戶,都穿得破破爛爛的,有兩個匠戶還打著赤腳,連草鞋都沒有一雙。看他們的樣子,應該是沒有吃早餐就來了。或許他們家,根本就沒有早餐的概念。
徐興夏開門見山的說道:“今天請三位來,主要是要打造一些武器裝備。”
劉廣梁當即說道:“大人放心,只要是我們能打造的,我們都會全力以赴的。”
徐興夏點點頭,滿意的說道:“我先謝謝諸位了。”
他首先要打造的,當然是自己的黑羽箭。目前擁有的三十枚的黑羽箭,總是感覺不太夠,萬一韃子的數量比較多,沒有足夠的黑羽箭,那可是麻煩事。特別是如果韃子的數量很大,圍攻牛角墩的話,他只有三十枚的黑羽箭,是遠遠不夠的。
在目前來說,牛角墩的戰斗力,基本上只有他和高猛、張全復、劉闖等四人,余力鈞顯然戰斗力是不行的,其他人就更加不用說了,連炮灰的作用都發揮不了。而弓箭手更是只有他和張全復兩個。要是韃子悍不畏死,愿意付出五十人左右的代價,猛攻牛角墩,后果還是比較麻煩的。三十枚黑羽箭射完,那就只有肉搏了。單純肉搏的話,徐興夏又能干掉幾個韃子?
徐興夏將四枚黑羽箭拿出來,分別交給四個匠戶,娓娓的說道:“諸位請看,就是這個東西,看看能不能依樣打造。”
劉廣梁將黑羽箭仔細的看了一會兒,向旁邊的一個老工匠說道:“老郭,弓箭好像是你的行當吧,你來說說。”
這個年老的工匠,名字叫做郭福全,年紀已經很大,差不多六十歲了,頭發都完全發白了。歲月的痕跡,在他的身上十分的明顯。臉上全部都是皺紋,兩個眼眶也深深的凹陷下去了。如果不是世襲的話,他這樣的老人,早該退休了。可是,由于變態的軍戶制度,他還得繼續服役。匠戶的服役幾乎是終身的。
畢竟,工匠的手藝是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慢慢的積累出來的。年紀越大的工匠,打造的經驗就越多,技藝就越精湛,打造出來的武器裝備質量就越好。在純手工制作,沒有機械化生產的年代,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大明朝的每個作坊,都有大量的老工匠存在,衛所軍內部也是如此。
在威鎮堡的匠戶里面,郭福全是專門負責打造箭鏃的。他仔細的研究過黑羽箭以后,緩緩的說道:“大人,這些黑羽箭,都是用最好的熟鐵打造的,成本比較高啊,也比較費事,得反復的鍛打。如果依樣復制的話,成本也會很高。”
徐興夏不動聲色的說道:“成本大概要多少?”
郭福全粗略的計算一下,謹慎的說道:“一兩銀子肯定是要的。一枚這樣的黑羽箭,需要耗費六斤的生鐵呢。如果再增加兩錢銀子,還可以打得更好一些。”
徐興夏將黑羽箭接回來,期待的說道:“還能更好一點?”
郭福全點頭說道:“是的。箭頭可以打造得更加的堅固一點,就是射在骨頭上,都不會開裂。如果不是存心毀壞的話,就是反復使用數年甚至是十幾年的時間,都是完全可以的。”
徐興夏滿懷希冀的說道:“你詳細的說說看。”
郭福全就簡單的介紹起來:“大人,這這樣子的……”
這些黑羽箭,都是在兩百多年前打造的。盡管當時的打造質量很好,畢竟已經過去了兩百年,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了。在這兩百年的時間里,大明朝的鑄鐵以及煉鋼技術一直都在發展,特別是炒鋼技術不斷進步,百煉鋼之類的技術,也已經逐漸成熟,這使得鋼材的質量是越來越好了。
徐興夏的這些黑羽箭,箭頭都是生鋼(又叫粗鋼)鍛打而成的,質量比熟鐵都要好。在兩百年前,它應該是質量最好的鋼。但是,在兩百年以后,這種生鋼就有點落后了。現在通過炒鋼得到的鋼錠,又或者是通過反復鍛打的百煉鋼,質量都要比生鋼好。
郭福全的意思,就是通過反復的鍛打,將箭頭完全鍛造成百煉鋼的質量。這樣一來,箭頭在射中骨頭的時候,也不會開裂損壞。一枚百煉鋼箭頭的黑羽箭,反復使用數年,都是沒有問題的。當然,百煉鋼的成本,要比生鋼高出不少。
徐興夏好奇的問道:“不知道各種原材料能不能搞到?”
劉廣梁接口說道:“這個倒不是很難,生鐵還是比較便宜的。”
看到徐興夏有些疑惑,劉廣梁就詳細的解釋起來。要說萬歷皇帝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上,有什么貢獻,估計就是高爐了。為了賺取私房錢,他私底下派遣太監開挖礦山,批量煉鐵,在很多地方,都修建了專門的煉鐵爐。這些煉鐵爐的規模,都相當的不小。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在嶺南的佛山,就有一座高爐,每天的生鐵產量超過三千六百斤,可見產量是相當驚人的。
在寧夏鎮,也有三座這樣的大型高爐,使用的都是賀蘭山出產的原材料。賀蘭山不但是動植物的大寶庫,還是各種礦石的大寶庫,它出產的鐵礦石、煤礦以及其他的礦石,質量都是相當高的。所有煉鐵需要的原材料,都可以在賀蘭山找到。寧夏鎮的這幾座高爐,每天也有幾千斤的生鐵出產,供應整個大西北。
其實,明朝的生鐵產量一直很大,年產量接近一億斤(約四萬八千五百多噸)基本上能夠滿足軍用和民用的需要。但是,唯一缺少的,就是鋼。要將生鐵鍛造成鋼材,工序比較麻煩。在當時,要將碳的含量降低,難度還是比較大的。無論是炒鋼,又或者是百煉鋼,耗費的人工成本,都是相當高的,一般人根本承受不起。
作者注:關于明朝的鐵產量,有兩種說法,一種是9700萬斤,一種是9700噸,我采取的是比較樂觀的前者。注意,是鐵產量,不是鋼產量。說到鋼產量,那就悲劇了。
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