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三國之最風流

100 秦項鴆死孔北海(中)

更新時間:2021-07-01  作者:趙子曰
趙云等人俱至,荀成本部的長史秦項等大吏、并及從戰的太史慈等重要將領也都應召而來。

——太史慈是東萊人,可以說是荀貞帳下目前僅有的青州籍貫的重要將校,那么此回攻取青州之戰,他當然要參與其中,早於備戰階段,他便被荀貞調撥到了荀成部中。

趙云是三路攻青部隊中的西路軍主帥,荀成首先詢問他的意見。

趙云回答說道:“將軍,根據軍報,現盤踞在北海、東萊各縣的黃巾,主要是以管亥部為主;管亥部現下又主要分散於北海郡的中部和東部,其部中之組成,部分是他的嫡系,其余是依附於他的黃巾別部,總共號稱三十萬眾。

“三十萬眾,肯定是沒有的,管亥這是在吹牛。但就算按二十萬眾計,料其中能戰者亦得有三四萬人,此三四萬人中,老卒則至少萬人上下。此戰,絕不能大意。

“末將以為,當下之策,應當是再多派出一些斥候、細作,具體地探查他們各部的情形,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可以以糧誘之,先試著招降,若招降不成,再做進戰。一旦進戰,宜以首先殲滅管亥之本部嫡系為要,只要把管亥嫡系殲滅,那么余下的各部黃巾賊就不攻自破矣。”

簡而言之,趙云的計策是,先把敵人的虛實搞清楚,然后試著招降其中比較窮困、比較動搖的,最后再作進戰,進戰的時候,以管亥的嫡系所部為重點的殲滅對象。

荀成以為然。

陳買、田楷、荀濮、太史慈等也無異議。

卻就在荀成便按趙云的建議,傳令下去,命部曲一邊在臨淄略作休整,一邊和正在北海境內牽制管亥部黃巾的陳登、黃遷部聯系,加緊探查北海、東萊,尤其是北海郡內黃巾各部的具體情形之后,其帳下長史秦項,捻須說道:“明公,現在有個麻煩。”

荀成問道:“什么麻煩?”

秦項說道:“明公,截止現下為止,降附我軍的黃巾賊眾數量遠超過此前的預料,而臨淄空享名城之譽,城中府庫卻是空空如也,我軍并沒有能夠得到很多的糧秣繳獲。如此,按照眼下的消耗速度,要想繼續順利地實行‘以糧誘賊’之策,糧秣就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麻煩。”

也不用荀成來問他這個麻煩該怎么解決,秦項就主動把他考慮出來的解決辦法說了出來,他說道,“該怎么解決這個麻煩?下吏思來想去,似乎只有兩個辦法。”

荀成問道:“哪兩個辦法?”

“一個是催促后續糧秣加快運輸,一個是在補充糧秣到來前,暫時減少給黃巾降眾的分糧。”

荀成想了想,詢問陳買,說道:“陳使君,你怎么看?”

陳買看了一眼荀成,回答說道:“黃巾賊的缺糧程度確實是出乎意料。我前天去投降的黃巾賊營里轉了轉,哎喲,簡直不似人間。一個個皮包骨頭,走路的力氣都沒有。我聽說,就在他們降我軍之前,甚至有的黃巾賊部都吃起了死人肉!這么個情況下,我軍現在的日常耗糧的確是比較大,在后續糧秣還沒有運輸到之前,我以為,秦長史的建議不錯,是可以適當的減少一些給黃軍降眾的分糧,……總得先保證住接下來北海那邊的戰事順利進行才成。”

荀成轉問趙云、荀濮、太史慈等人,說道:“卿等是何意見?”

荀濮對秦項、陳買的建議不以為然。

他離席起身,大聲說道:“將軍,我認為不可!”

——按族中輩分,荀濮得叫荀成一聲“阿父”,但而下是在軍中,所以他呼軍職而不呼私稱。

荀成和顏悅色,問道:“為何?”

荀濮說道:“黃巾賊降我軍之前,我軍可是放出話去了,只要降我,頓頓管飽!現在若是減少了給他們的授糧,豈不會被他們說咱們言而無信?鎮東是打算用他們做屯田兵的,而下他們剛降,要是就被他們認為咱們言而無信,說話不算,那么,鎮東日后還如何管束他們?這是其一。咱們‘言而無信’的名聲若是傳出去,被北海、東萊黃巾知曉,那我軍又還怎么‘以糧誘之’?這是其二。”

荀成沉吟稍頃,說道:“你此言也有道理。”問秦項,說道,“后續的糧秣何時能夠運到?”

秦項答道:“后續的第一批糧秣現下剛到泰山郡,估計運到臨淄,少說還得七八天。”

七八天,看來這段時間不長,但荀成、趙云等部的兵馬合計就有萬余人,只這萬余人,每天的耗糧便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再加上投降他們的齊國等地黃巾,眼下的總數也已有四、五萬人之多,按照眼下的這個消耗速度,軍中的確是拿不出太多的糧食去招誘北海黃巾了。

荀成思酌良久,做出了決定,說道:“孟涂說的在理,給黃巾降眾的分糧不能減少,但咱們軍中的存糧確實也不太充足,那么就用兩個辦法來解決這個麻煩吧。”

秦項問道:“敢問明公,是哪兩個辦法?”

荀成說道:“給軍中將士的口糧酌情減少一些,此其一也;勞煩陳使軍立刻組織齊國郡吏向郡中各縣、豪強大戶募糧,此其二也。”

陳買面露難色,說道:“黃巾賊肆虐多年,郡縣皆為之一空,就算募糧,恐怕也募不來多少。”

荀成說道:“此外,不必再等泰山的郡兵再來統一押送俘虜了,現在我軍就調出一部兵馬,從今天起,開始把黃巾降眾,分批分次地送去泰山。”

荀貞既然決定了以糧來誘黃巾軍投降,那么在糧食的預先籌集上,做得就還是很充分的,只不過在郯縣州府的存糧,單只供應荀成、趙云、陳登、黃遷等部的兵馬損耗,這是夠的,可如果再用來供給數十萬黃巾,那么數量明顯就是不足了,所以很大一部分糧食需要從徐州南邊的東海、下邳、彭城等郡募運,如此,路上就會浪費一些時間,這是一個原因。

再一個原因,也就是秦項他們說的,沒有料到青州黃巾缺糧的程度已經到了如此緊促的地步,投降的黃巾各部中,很多都是一點糧食都沒有了,吃草根、吃樹皮、吃土,甚至如陳買所言之吃人,有的都已經吃了很長時間。

這樣一來,隨軍所帶之軍糧的的消耗速度,就超過了荀成等人的估計。

故此,這才開戰沒多久,便出現了糧食方面的緊張問題.

但話說回來,糧食緊張歸緊張,按秦項、陳買的建議,少給黃巾軍發點糧食或者干脆不發,這顯然也是不行的。

於是,遂按照荀成提出來的這三個辦法施行,算是解決了糧食的暫時不足問題。

開戰至今,荀成、趙云兩部兵馬連續征戰已有十余日,便在臨淄做了兩天的休整。

隨后,全軍開拔,渡過臨淄東邊的淄水,入進北海郡界,過東安平縣,再渡濁水、昧水,共計行軍百十里,這日,前頭已是北海國的郡治劇縣。

北海郡的大多數的縣和野外地域,現早已落到了管亥等部黃巾手中。

孔融能夠直接管轄的地方,也就只剩下了劇縣及劇縣南與瑯琊郡接壤的朱虛縣等狹窄的一塊地帶,還有北海東部的膠東縣而已。

孔融現就在劇縣的縣中。

趙云、荀成等部進攻青州不久,孔融就聽說了這個消息。

他聞訊之后勃然大怒,甚至當時打算遣派郡兵去幫助齊國,抵抗荀成部的入侵。

但是因為劇縣城中的郡兵本來就少,如果再派出去一些的話,那劇縣可能就要危險了;同時也是因為陳登、黃遷、劉謙所率的部隊已從瑯琊入境,所以孔融這才沒有派兵西往齊國。

這天,聞得荀成、趙云、陳買、田楷、荀濮等引領大軍入了北海,將至劇縣城西,孔融立刻召聚府武諸吏,商議對策。

孔融的功曹孫邵、一向最得孔融信愛的王規、劉仁等等,相繼來到堂上。

諸人向孔融行禮罷了,分別落座。

孔融手撫濃密的黑須,憤慨地說道:“當今國家危難,荀貞之不思匡扶社稷,卻覬覦我青州久矣。他先是擅自上表,舉薦陳買繼任我青州刺史之位,繼又與陳買反目,戰於歷城,復又攻濟南相,時至如今,他已經是數次犯我州界!前時,他侵據東郡、陳留以后,又把我州之平原郡搶占。這一次,他更遣三路兵馬寇我青州!現下,陳登、黃遷之部在我北海郡南猖獗不已;荀成、趙云舉著陳買作旗號,已出齊國,也進犯到了我北海郡內,將至劇縣。”

說到這里,他略微頓了一下,大概實在是怒氣難平,用力地拍了一下案幾。

堂中諸吏都在安靜地聽他說話,猛然拍打案幾的聲音響起,著實嚇了眾人一跳。

王規、劉仁兩人原就心神不定,被這一聲響動嚇住,抬起頭來,倉皇四顧,最后把視線落在了孔融的臉上。

孔融繼續說道:“我漢家自有制度,二千石無詔,不得擅自出境,郡守尚且如此,況乎一州之長吏?說什么是應了我青州士民請他入境、剿滅黃巾的要求,他乃才入我青州,這都是唬三歲孺子的話!他荀貞之分明就是想借幽州內亂,袁本初無暇顧及青州的這個機會,來把我青州鯨吞,使青州亦成為他的竊據之土。……我意已決,我要在劇縣給荀成等以迎頭痛擊!”

孔融環顧堂中諸人,問諸人,說道,“君等以為何如?”

短暫的沉默之后,堂中眾吏紛紛開口發言,七嘴句,我說一句。

孔融聽了多時,諸吏意見不外乎兩種。

要么是附和他的話,要么是以為單憑劇縣一城,必是難以抵抗荀成大軍,吞吞吐吐的,建議最好不要和荀成打這一仗。兩種意見之中,后者居多;持前者見者,只有寥寥一兩人。

孔融怒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等身為漢臣,就當為天子守土,怎么能因為畏懼荀成、趙云的兵多,就不敢打呢?我寧愿戰而死,亦不愿辱我清名!”

一直沒有開口的功曹孫邵咳嗽了聲,說道:“明公,守土自是應當,唯是敵眾我寡,今縱守之,這城,也不見得能守住。以下吏愚見……。”

孔融打斷了孫邵的話,目光炯炯,直視著他,問道:“怎么,功曹要勸我降城么?”

孫邵還真是這個意思,但是見孔融瞪大了眼睛,一臉憤怒的樣子,不好把自己的念頭再說出來,只好臨時改變措辭,說道:“下吏倒不是勸明公獻城。”

孔融問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孫邵說道:“只靠我城中兵馬守城,這城斷然是守不住的。明公何不招膠東令王君率部來援?如此,則城中有明公坐鎮,外有王君援兵,劇縣或許可以得守。”

孫邵提到了這個“膠東令王君”,便是王脩。

王脩是北海郡營陵縣人,素來以忠義揚名,孔融任職北海太守后,聞其名聲,就把他聘任為了府中主簿,并讓他兼領高密令。

高密有一豪強孫氏素來強橫任轄,他家的門客多次違法亂紀,犯了法的亡命之徒往往也會投奔到他家門下,以求庇佑。有一次,有賊人路上搶劫,搶劫完了之后又跑入了孫家門下,因為孫家的門客徒附眾多,吏役不敢去捉拿,王脩就親自帶領吏卒和百姓圍住了孫家。孫氏抗拒防守,王脩命令:“誰不去攻打,我就把誰與賊人一同治罪。”由是,原本不敢前去攻打的吏、民便蜂擁而上。孫氏因此恐懼,乃交出了劫掠之賊。自此高密的豪強,盡皆懾服。

孔融遂遷王脩為功曹。膠東縣賊寇很多,黃巾橫行,孔融乃又任王脩領膠東令。

膠東有一大族,為公沙氏,——便是早前與荀爽曾經有過一段故事的那個公沙氏。這個家族世為豪強,和黃巾軍私下頗是勾連,召聚宗族子弟、附近鄉里的百姓,還有亡命之徒,建筑營壘,挖掘溝塹,儼然一副要把膠東縣變成他公沙家地盤的架勢。王脩到縣侯,獨自一人,帶了幾個騎兵闖入他家的營中,當場斬殺了其家的幾個領頭人,余下的公沙氏族人震驚愕然,無人敢動。膠東縣的賊寇因此漸漸止息,黃巾軍畏懼王脩的威名,也很少再去犯境。

卻是這膠東一縣,竟借王脩之力,而至今還獨保全於黃巾勢力強大的北海東部。

孔融對王脩有知遇之恩,王脩對孔融忠心耿耿,只要劇縣遇到敵情,孔融出現危險,王脩每次都會及時率兵趕往薊縣,救援孔融。劇縣之所以能堅持到現在沒有失陷,除了瑯琊郡黃遷的呼應相助以外,另外有很大一部分的功勞就是王脩的。

聞得王脩的名字,孔融面色稍緩。

或許是想到了棄他而去,現在陳登、黃遷軍中為向導、謀佐的劉謙。

孔融感慨地說道:“能不辭危險而來相助於我的,也就只有王脩了。”

於是接受了孫邵的建議,立即派人出城,趕去膠東,召王脩率部來援,同時命令守卒緊閉城門,嚴加防守。

孔融一向信賴器重的王規、劉仁兩人,在這次議事會上,卻是從始至終,惶恐無言。

次日下午,荀成、趙云部到達了劇縣城外。

遙觀城池,見城中防守甚嚴,荀成登知孔融無投降之意,便傳令下去,叫部隊繞過劇縣,繼續東行。

命令剛剛下達,長史秦項驅騎進前,到荀成馬邊。秦項勒馬,其胯下戰馬,揚蹄舉脖,恢恢嘶鳴。秦項甲胄在身,握刀問道:“明公,為何不攻劇縣?”

“孔北海,我阿兄之所重;又且他曾與我族父慈明公同在豫州州府為吏,是我的長輩,我怎好貿然攻其城也?”

秦項不以為然,說道:“明公,青州諸城,只有臨淄算是堅固,而臨淄且被我軍一舉攻下,況乎眼前的這個小小劇縣?孔北海固然明士,然他毫不知兵,現在明公如果下令進攻此城的話,不必等到入夜,下吏敢斷言,劇縣就能攻下!”

荀成當然不會聽秦項的建議,說到:“我此番出兵之前,阿兄對我有交代,切不可冒犯北海。”

秦項說道:“那這劇縣城怎么辦?就留在這里不打么?”

荀成說道:“且等剿滅了管亥等各部黃巾賊,然后再說。”

繞過劇縣城,東行數十里,到平壽縣,由平壽南下而至營陵縣。

——這個營陵縣就是王脩的家鄉。

營陵縣距離瑯琊郡界只有五六十里地,陳登、黃遷的部隊現下就在這里。

既是因荀貞的赫赫大名,也是因劉謙的招降有功,營陵縣是主動獻城投降的。至於原本在此城周邊的黃巾軍,有的降了,有的東去投管亥了。

於營陵縣中,荀成、陳登等人相見。

荀成笑與陳登、黃遷、劉謙說道:“聞君等出瑯琊后,先戰於汶水北岸,復取營陵,前后數戰,斬獲黃巾賊以萬計,戰功赫赫矣。”

陳登笑道:“哪里敢與將軍和趙將軍相比?趙將軍先克樂安、涪縣、濟南,繼與將軍會師齊國,將軍與趙將軍又克青州名城臨淄;聞投降將軍的黃巾賊眾,彌漫田野,一望無際。和將軍、趙將軍的戰功相比,吾等這算是什么功勞?”

荀成一笑,話入正題,問道:“現在北海黃巾的情況是怎么樣的?”

陳登回答說道:“目前北海黃巾主要是管亥所部。管亥現引眾十余萬,駐扎在夷安縣;夷安與營陵間的高密、淳於等縣,各有多少不一的管亥別部黃巾,淳於的黃巾賊眾約兩三萬人,高密的少些;夷安以東,壯武、即墨、挺縣等地亦各有賊眾,多者一兩萬人,少者萬余。”

這與軍中斥候打探來的情況基本一致。

荀成命取地圖,鋪展開來。

眾人聚圖前,細細觀看。

夷安縣在營陵縣的東南邊,兩縣相距兩百來里。

陳登剛才提到的淳於、高密,這兩個縣一北一南,位處在營陵和夷安兩縣之間。

壯武、即墨、挺縣都在夷安的東邊。

即墨縣離膠東縣不是太遠,在膠東的東南邊,兩縣相距不到百里。

如果說劇縣、東安平、營陵是北海郡的西部諸縣的話,那么壯武、即墨、膠東、挺縣等地就是北海郡的東部諸縣;淳於、高密、夷安則位處在北海地的腹心區域。

根據入到青州以來,與樂安、濟南、齊國等地黃巾軍各部前后數次交戰的經驗判斷,荀成、趙云對很快就要打響的“北海決戰”此役,盡管十分重視,但對此戰的最終之勝利卻同時也充滿信心,并不懷疑他們能夠順利的把這些現被管亥等部黃巾占據的縣城打下。

聽起來好像管亥等部的黃巾人數很多,動輒數萬,管亥那里更是有十余萬眾,可這是把男女老少全都算上以后的數字,——如前文所述,黃巾軍是拖家帶口的,那么就像趙云的分析,其實其中的能戰之卒,總計算下來,應該也就是趙云估計出的那個數字,能戰者三四萬人。

首先,荀成、趙云、陳登三部會師以后,兵馬的數量已達萬余。

其次,黃巾兵的軍械、武器裝備、戰斗意志,皆不能與徐州兵相比。

再次,還是那句話,青州黃巾餓了一冬,又餓了一春,連飯都吃不上了,拿什么打仗?

是以,對打贏此仗,對擊敗管亥,荀成等都有信心。

荀成看了一會兒地圖,說道:“打下淳於、高密、夷安等縣,擊敗管亥,并不為難,所難者,是怎么才能把管亥部堵在夷安,讓他們不能向東逃竄?”

北海郡東邊東萊郡境內,現下也是頗有黃巾,如果被管亥等部的主力逃入東萊,使他們和東萊黃巾會合,那么就會加大些荀成等部接下來打下東萊的作戰難度。

趙云說道:“將軍,要想把管亥堵在夷安,云有一策!”

荀成把目光落到了地圖上邊夷安縣東邊的壯武、即墨等縣,說道:“子龍,你是想建議我分出兵馬一支,繞過夷安,進至壯武、即墨兩縣,以斷管亥退路么?”

趙云說道:“正是!”

荀成蹙起眉頭,說道:“壯武、即墨兩縣的黃巾合計亦有數萬,其間能戰者怎么也得有萬余人吧?而且此兩縣距夷安不遠。若是我軍分兵一支,繞過夷安,去攻壯武、即墨,則如不能迅速地把壯武、即墨兩縣之黃巾殲滅的話,這支部隊就很有可能會陷入到腹背受敵的境地。”

趙云答道:“正是!”

“子龍,你以為誰人可堪此任?”

趙云微微一笑,說道:“云愿領此任。”

荀成大喜,說道:“亦唯有子龍你去,我才能放心!”

荀成、趙云等將都是打老了仗的,根據當前的形勢,三言兩語,就定下了進戰方略。

陳登補充說道:“將軍,以登之愚見,要想把管亥堵在夷安,同時又保證迂回進攻壯武、即墨的部隊不陷入腹背受敵之境,那么,我軍之主力最好就不要在淳於、高密兩縣浪費時間,不如繞過這兩個縣,直接進攻夷安!”

荀成點了點頭,說道:“君此策甚佳。夷安,是管亥所部之所在,乃北海黃巾諸賊之腹心也。夷安如下,管亥如被我軍擒殺,則高密、淳於等縣之黃巾賊不戰而自潰矣。”

於是就綜合趙云、陳登兩人的意見,制定出了具體的進戰之策。

令田楷、荀濮各率部分兵馬,分至淳於、高密兩縣,以牽制和同時看住這兩縣的黃巾軍。

使趙云率其本部,繞過夷安,進攻夷安東邊的即墨、壯武兩縣。

荀成、陳登等則親率主力,直奔夷安縣。

數日后,荀成等兵到夷安。

夷安縣。

徐州兵圍城已有兩日,城中管亥憂心忡忡。

卻這管亥,算是黃巾軍中的后起之人。

中平年間,八州黃巾大舉起事的時候,管亥在其中還默默無聞。隨著第一批造反起義的黃巾軍渠帥們相繼地或戰死或投降后,管亥乃從眾多的原本黃巾軍的中層將校中脫穎而出。

管亥其家本是北海當地的一個不大不小的豪強,他一向扶危濟貧、傾財仗義,憑著他早年積累下的名聲和他的驍猛善戰,發展至今,他已成為青州黃巾中最有名氣的一方大帥。

最盛之時,依附於他的黃巾部曲不下二三十萬之數,便是現在,還有一二十萬之眾。

但是手底下人多,不僅給他帶來了越來越響的名聲,并且也給他帶來了沉重的壓力,——他需要給這一二十萬張嘴提供足夠的糧食。

卻青州凋敝已久,只靠從郡縣府庫、豪強大族那里搶糧,早已不夠滿足這么多部曲吃飯了,所以早在前年起,管亥就開始轉變了他之前的作戰策略,不再總是抄掠作戰,而選擇了夷安等幾個縣做他的大本營,組織手下的黃巾部曲在附近墾田種糧。

同時,為了穩固他的統治,對夷安等縣的大族、士人,他也改而采取了優撫的手段;并對身在劇縣的孔融采用邊打邊打拉的策略,——只不過他的這兩個改變,收效都不怎么樣。

士人、孔融不肯配合他,也就算了,至少田地重新開墾出來,麥子重新種下了,眼看著形勢也許會慢慢變好起來,可去冬兩場大雪造成的嚴重雪災,一下就讓他如大冬天淋下冰水。

麥地的受災,引發了他心中一直隱藏著的深深擔憂。

這擔憂,便是徐州的荀貞。

荀貞在兗州和曹操的兩次大戰,以及荀貞在豫州和呂布的那場戰斗,他都極其關注。

越是荀貞帳下的徐州兵戰無不勝,他心中隱藏的擔憂就越是嚴重。他知道,早晚有一天荀貞一定是會來打青州的。事實上,去年冬天雪災后,他就想,荀貞會不會趁機於明年開春來打?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荀貞的部隊真的來了。

猜是猜對了。

可是該怎么應對?

管亥卻束手無策。

沒有對策,倒也不能說是他無能。

就像黑山軍一樣,名義上,張飛燕是黑山軍的總大帥,可是事實上,黑山軍各部并非都是無條件地完全服從他的命令,而是各自割據;青州境內的黃巾各部也是如此,名義上管亥的名頭最響,可他并不能直接地指揮州內的各部黃巾。

從管亥在北海郡站穩腳,開始在夷安等縣屯田、耕地,到現下已經一兩年了,然而直到現在,他連北海、東萊這兩個郡的黃巾諸部都還不能完全地控制住,更別說青州西部的那幾個郡了。

所以,當徐州兵分三路入青州后,管亥盡管有心組織青州黃巾各部,做統一的抵抗,但結果卻是根本不成,只能眼看著樂安、濟南、齊國等地逐一被徐州兵打下。

現在,徐州兵到了他的城外。

這些其不必多說。

只說管亥,憂心忡忡的在幾個軍將的陪同下,巡視城頭。

放眼城上,守卒一個個衣衫襤褸,拿著各式各樣的武器,正兒八經的矛、刀、弓箭等武器在其中只占部分,更多的守卒拿的是削木而成的矛,自制的簡陋弓矢,乃至還有拿農具的。

武器簡陋,因為餓了一冬又餓了一春,兵卒們有氣無力,士氣也很低迷。

荀成、陳登、黃遷等部主要圍攻的是夷安縣的南城和東城,因是管亥重點巡視的也就是南城墻和東城墻。

他先巡的南城墻,巡完之后轉到東城墻上。

才轉到東城墻,管亥就看到在前邊不遠的一個垛口旁邊,十幾個將士聚集在一起,不知在竊竊私語的說些什么。這十余人中,帶頭之人管亥認得,是他帳下的一個小率。

這小率本非是管亥所部,而是本來自為一部,只是后來在一次入寇瑯琊的時候,他的人馬被黃遷痛打了一頓,損兵折將,在北海郡立不了足了,於是乃才投到管亥部中。

管亥看到他們的時候,這十余人中也有人看到了他,受看到管亥那人的提醒,余下之人停下了交頭接耳。

那軍將過來向管亥行了一禮,說道:“大率,巡城呢?”

管亥說道:“是,我巡城看看。徐州兵的攻勢今天甚猛,你們能把東城守住,功勞很大,等把徐州兵打退,我重重有賞。”

此時是傍晚時分,快要入夜。

昨天、今天白天這兩天,荀成等所部都是白天攻城,傍晚撤兵。

那軍將聽了,回答說道:“守城咱的本分,哪里敢圖什么賞?只要能把徐州兵打退了就好,功勞什么的,大率不必提起。”

這番話說的冠冕堂皇,但這軍將的眼神卻頗閃爍,好像有點不敢與管亥對視的樣子。

管亥把他的表現盡收眼中,也不點破,又撫慰了他兩句,就帶著身邊的親兵、軍吏們離開,巡視前邊的守卒。

往前走了不遠。管亥身后一個軍吏上前兩步,湊到管亥身邊,低聲說道:“大率,這家伙肯定心中有鬼!他會不會是想投徐州兵?”

管亥沒有作聲。

這軍吏又說到:“大率,早在徐州兵到城下之前,咱們軍中就有傳言,說什么荀貞之他也在讀太平經,還有的兵士說,要不干脆就投了荀貞之。大帥,這家伙抱的說不定就是這心思!”

管亥還是默不作聲。

這軍吏又說到:“大帥,不可不防啊,萬一這家伙真的是存了此念,那等徐州兵再攻城的時候,他突然叛變,咱這夷安城豈不就危險了么?”

部下兵士們傳言什么荀貞也讀太平經,又有人說不如降了荀貞等等這些言語,管亥豈會不知?可他知道,也沒辦法制止。因為傳這些話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成群成片地在這樣傳言。

有道是,法不責眾,他總不能把傳言這些東西的人全都殺掉吧?

如果他敢這么做,不等他把這些人殺完,只怕這些人就起來先把他殺了。

管亥因此仍舊是一言不發,悶著頭只管往前巡視。

卻就在管亥剛才經過的那個垛口,方才向他行禮答話的那個軍將,回到了人群中。

他們接著剛才的話題。

這十余人的確是在商量要不要投降荀貞,或者說是要不要投降城外的徐州兵。

適才已經有人說了投降的理由,亦正是管亥身邊那軍吏所說到的軍中謠言,荀貞現在也在讀太平經,此外,更重要的是,徐州兵那里有糧,所以不如降之。

——齊國等地的黃巾降卒,荀成留下了些,這兩天攻夷安縣前和攻城之后,他都會叫這些黃巾降卒向城內喊話,把對黃巾降卒種種的安撫,悉數告知城中。

眾人中,也有遲疑的。

就有一人說道:“我聽說荀貞之最先是靠打潁川黃巾而起的家,前兩年,他又打兗州黃巾。他怎么可能會去讀太平經?說實話,我對此是不相信的。”

愿意投降的一人說道:“你管他是不是真的在讀太平經?我就問你,徐州是不是有糧?”

“有糧。”

愿意投降的這人說道:“那不就得了?……還有,你剛才說荀貞之前兩年打兗州黃巾,我再問你,兗州黃巾敗給他后,他是怎么對待俘虜的?”

“我聽說,好像是他把俘虜到的兗州黃巾,大多編為了屯田兵,分給田地,讓之在徐州、兗州各郡縣墾田種糧。”

愿意投降的這人一拍手,說道:“對啊,只要有糧,只要他給咱們分田,這不就成了么?他讀不讀太平經,有什么關系?”

邊上的諸人大多附和,都道:“是啊,是啊。”

又一人笑話那遲疑的,說道:“還管他荀貞之有無讀太平經,你大字不識一個,你讀過太平經么?”

聞得此言,眾人哄笑,那遲疑的被弄了個大紅臉,撓頭不語了。

卻是參加黃巾的,并非全都是太平道的信徒,他們的中堅力量肯定是太平道的信徒,可是,也有很多是沒有飯吃,活不下去的貧民,鋌而走險加入到了黃巾的隊伍之中。愿意投降荀貞的那人就不是太平道的信徒,提出異議的那人,實際上也不是一個堅定的太平道信徒。

諸人笑了陣,齊齊把目光投向了那小率。

小率說道:“黑驢說的不錯,管他讀不讀太平經,比起皇甫嵩、朱儁這些屠夫,荀貞之對咱黃巾軍確實還算是仁義,至少他不亂加屠戮,只要投降他,他一概不殺,皆給以安置,就沖這一點,我看咱們就能降。”

眾人稱是。隨即,一人說道:“可就靠咱們,就算是降,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吧?只怕城門還沒打開,就先被大率把咱們給砍了。”

那小率說道:“你傻啊,若是要降,那當然不能只咱幾個!愿降的多了去了,我等分頭聯絡,等說動足夠的人后,咱們再獻城而降。那個時候,就是大率,他又能有什么辦法?”

一人猶豫說道:“大率待我等不薄,我等敗於瑯琊,投到大率帳下以后,大帥對我等并無別樣的對待,有糧給糧,有兵器就給兵器。咱們若是把城獻了,連累大率……”

那小率說道:“咱們獻了城后,便替大率求情。鎮東仁義,想來,不殺咱們,也不會殺大率。”

說來這小率,之所以投到管亥帳下,就是因為他們入寇瑯琊不成,等於說是被徐州兵給打的不得不投奔管亥,可當此生死關頭,他卻是給荀貞說起了好話。

眼往城下瞟去,這小率心道:“那打敗我了的黃遷,我聞他本是冀州黃巾!卻降了鎮東后,現已是瑯琊都尉,手底下兵馬強壯,榮華富貴,俱皆不缺。我若獻城有功,鎮東必定不會虧待於我!……至若大率,大率帳下數十萬部曲,鎮東對他,更是不會虧待。”

管亥對待帳下的部曲,的確大方,因此,這些黃巾兵士雖是后投之人,可在臨降之際,卻不約而同地都想起了他。

夷安縣城被圍第四日,荀成帳下的黃巾降卒朝城內和城外近處的黃巾兵營宣告了一條消息。

這消息說的是:趙云率部已經攻下了壯武,正在圍攻即墨,即墨眼看也將不保。

這道消息后不久,又一道消息傳來,說膠東令王脩率部已從膠東縣出,將來配合荀成、陳登等部圍攻夷安縣城。

這兩道消息,很快在城內、城外黃巾營中傳開,人盡皆知。

本來城中守卒的士氣就低迷,起意投降的人數眾多,又忽然來了這兩道消息,頓時軍心大亂。

管亥一時之間,無計可施,他左思右想,只能選擇做個識時務的俊杰。

遂於這天下午,管亥獻城投降。

既克夷安,管亥投降,北海郡內余下的黃巾各部,正如荀成所言,已不足慮。

荀成乃令黃遷、太史慈、田楷、荀濮等分兵共進,四、五日的功夫而已,淳於、高密等諸縣盡下,即墨也被趙云攻克,北海諸縣的黃巾軍,要么散逃,要么投降。

北海一郡,只剩下劇縣未下。

於是,荀成便率部還劇縣。

這次再到劇縣,已不只是荀成部的兵馬了,還多了數千選揀出來的黃巾降卒,由管亥統帶。兩萬上下的步騎抵達劇縣,聲勢壯大。

此時,被荀成等詐稱是“共攻夷安”的膠東令王脩已經率部到了劇縣城中。

聞得荀成等率部到來,王脩慨然地與孔融說道:“脩愿與公同生死,共守劇縣。”

孔融十分感動,膽氣以由之而壯,便聚城固守。

卻是沒有想到,荀成部到了劇縣城外后,接連數日竟不發起進攻,而只圍城。

荀成這是在搞什么名堂?孔融不懂了。

荀成圍劇縣城而不攻,到底是在搞什么名堂?

很快,孔融就知道了荀成這么做的原因。

在搜索引擎輸入 三國之最風流 龍之谷中文 或者 "三國之最風流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三國之最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