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三國之最風流

233 公路蔑辱拒應旨(五)

更新時間:2022-02-23  作者:趙子曰
潁川與南陽兩郡接壤,出許縣往西南而行,約兩百里,出潁川郡界,進入南陽郡界,繼續往西南行,仍是行兩百里上下,便到南陽郡的郡治宛縣,總計里程不過四百來里地,但其間頗有河水、山巒相阻,所以劉協下給袁術的這新一道旨意,路上走得也不是很快,約五六天后才到宛縣,送到了袁術的手上。

華麗奢侈的大堂上,袁術三眼并作兩眼,看完了這道令旨,把之拋到案上,甚不耐煩,說道:“這圣上真是孺子,不識人意,也太不識趣!前次來旨,我已回他,說我身體有恙,得了腳疾,坐不得車,無法長途行路,不能到潁川覲見他。這我的回表才送走幾日?滿打滿算,不到半個月,他這就又一道令旨送來!”端起案上玉碗,吃了口里頭的冰酪,舒服地嘆了口氣。

堂中陪坐眾士之中,一人問道:“敢問明公,圣上此道來旨,仍是召明公到潁川覲見的么?”

袁術說道:“比起上道令旨,除了覲見,還多提了一件事。”

問話之人,乃是袁術的長史楊弘。楊弘說道:“敢問明公,是何事也?”

袁術說道:“叫我把郭汜交給朝廷。”

——卻這郭汜當初來南陽投奔袁術的時候,楊弘就不大同意袁術接納於他,那時對袁術說道:“郭汜、李傕諸輩欺凌朝廷,復又相爭而亂長安。李傕劫持天子入營,郭汜扣公卿大臣,丁點已無人臣之狀,其二人膽大妄為,天理不容,委實悖逆之賊也!今郭汜走投無路,來投明公,明公若收留之,將自取罵名於海內也。”建議袁術不如拒之。

但袁術的心腹謀主李業,與楊弘的意見不同,卻建議袁術接納郭汜,給出的理由是:“郭汜,悍將也,昔諸侯討董,郭汜嘗屢挫義軍,今其雖為荀貞所敗,然兼并李傕所部后,猶有部曲萬余步騎,此等又俱涼州敢戰之銳士也。劉表竊據荊州,抗拒明公,公與之相持已有數年,而至今尤未克取襄陽也者,非明公不能得士,亦非業等不能進策,所因者,猛將、銳士稍有乏也。”因此建議,袁術正可用借用郭汜之力,來打劉表。

楊弘當時仍舊反對,駁斥李業,說道:“郭汜固然可稱勇將,但呂布難道不是勇將么?呂布也是在窮途末路的時候,前來投附的明公,明公待他甚是恩厚,可是結果如何?呂布非但不知感恩,且對明公如今是頗懷怨言,索求無度,只管總是問明公要糧、要兵,卻經常不欲從明公之令。像呂布、郭汜這樣空有勇力,不知忠義二字為何的人,就像是虎狼一般,前接納呂布,已是養虎,今如再接納郭汜,是又養一虎也!我擔憂,早晚他會成為另一個呂布!至其時也,莫說得其力所用,只怕他還將會成為明公的肘腋之患。”

李業不以為然,說道:“呂布所以常不欲從明公之令者,是因其自恃勇武。郭汜之勇,雖稍遜呂布,然亦足與呂布抗衡,且郭汜、呂布有仇,明公今如接納郭汜,正可以郭汜制衡呂布。……長史既以養虎為喻,我也就以養虎為喻,明公,若只養一虎,可能會成后患,但若養兩虎呢?使兩虎相斗,得利者,豈不明公也歟?”

“郭汜之勇,稍遜呂布”,李業的這句話,并

(本章未完,請翻頁)

非是無憑無據所發,是有來由的。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用賈詡之計,召集舊部進攻長安的時候,守城之將正是呂布。呂布於守城中,曾在長安城北,邀郭汜“且卻兵,但身決勝負”,也就是邀郭汜與他單挑來決勝負。郭汜接受了他的邀請。在這一場決斗中,郭汜不及呂布,被呂布以矛刺傷。

不過也正因了這一場單挑,李業乃有后邊那一句,“郭汜、呂布有仇”。他兩人確實有仇。不只是長安之戰,二人分屬攻守兩方,并且郭汜還有被呂布單挑刺傷之仇。

楊弘與李業不同的兩種觀點,袁術認為李業說的非常有道理,於是最終接受了李業的建議,遂有了他遣張勛等率部出武關,迎郭汜入南陽這件事。

卻於此時堂上,既然楊弘本就不贊同袁術納郭汜,這時聽到令旨中有叫袁術交郭汜與朝中此令,便就問袁術,說道:“至尊既有此令,則敢問明公,要不要交郭汜於朝?”

聽了楊弘之問,袁術不假思索,說道:“荀貞說動了圣上移駕,圣上現已至許,可以料到,從此以后,荀貞就會常待在潁川,并且會增加潁川的駐軍。我南陽將處在南北兩面皆敵的處境之中了!當此之際,正是需用虎士之時,我如何能夠應圣上的此道詔令,把郭汜送去朝中?我若把郭汜送去,那不是自斷臂膀,卻正合了荀貞之意么?”哼了聲,說道,“我看啊,這道令旨雖是圣上所下,但肯定是荀貞的意思!他是怕我得了郭汜之后,會打他的潁川!”

楊弘說道:“如此,明公是既不打算應旨覲見,也不打算奉旨交出郭汜?”

袁術說道:“正是如此。”撫摸著頷下胡須,頓了下,意態輕蔑,復又說道,“說的好聽點,尊他一聲圣上,說的不好聽點,喪家之犬耳!三四年間,先從洛陽被遷到長安,現又從長安遷到潁川,連都城都守不住,連祖宗的家業都看不住,又憑什么召我覲見?”

楊弘對面坐著一個五短身材,圓臉蛋,小眼睛,胡須稀疏,透著精明的士人,此人正是袁術的心腹謀主李業。李業應聲說道:“明公所言甚是!四五年間,三次遷都,甚至不如周之王室,公‘喪家之犬’此論,誠然得當。”

“周之王室”,指的顯然是東周的天子們。東周之際,雖也是王室的權威衰落,但好歹東周的天子們還能待在都城洛陽,沒有像劉協這樣,幾年之中多次遷都。若從這方面比較的話,現在的漢家王室,確然是還不如周之王室。

袁術、李業的話中都充滿了蔑辱之意,楊弘微微蹙眉,他不想聽袁術和李業接著說這個話題,輕輕咳嗽了一聲,將話題拉回到劉協的令旨上,說道:“明公不愿送郭汜入潁川,亦無不可,惟是這已是朝中第二次下旨召明公覲見,明公若仍不奉詔,該何以回奏朝廷?”

袁術說道:“仍按上道回表的說辭即可。”吩咐楊弘,說道,“德業,這道回表就由你替我來寫吧。”

“德業”,是楊弘的字。楊弘似是有話,眼神幾次閃爍,也不知心思輾轉幾何,卻終是強掩下去,應了聲諾。

袁術瞧出楊弘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臉上有遲疑之色,問他,說道:“怎么,你對我懶得去覲見圣上有異議么?”

楊弘忙答道:“回明公的話,弘非是有異議,只是……”

袁術說道:“只是怎樣?”

楊弘說道:“只是如明公適才所言,現在朝廷遷到了潁川,又聞朝中已下旨,拜荀貞之為車騎將軍、錄尚書事,荀貞之只怕以后的確會常在潁川,并如明公所言,會往潁川增派兵馬,我南陽也確乎將陷入兩面皆敵之境,弘愚昧,未知明公就此,打算何以應對?”

從聽聞荀貞說動了劉協從長安起駕,遷往潁川的時候起,袁術就已在考慮這個問題。

他反問楊弘,說道:“你對此有何對策?”

楊弘沉吟說道:“弘愚昧,尚無對策。”而后便低頭不語。

其實楊弘已有對策,他的對策就是一方面上表朝中,表示恭敬之意,以減少或盡量消除掉荀貞對袁術的敵意,一方面派人去和袁紹聯絡,與袁紹達成同盟,隨后視情況再做謀劃。可是他知道,他的意見,袁術肯定是不會聽的,故而索性也就不提。

袁術說道:“長史原來尚無對策。”顧問堂中諸人,說道,“卿等誰已有對策?”

又是李業,應聲說道:“回明公的話,業已有策。”

袁術大喜,說道:“愿聞高見。”

李業手放膝上,小眼睛精光四射,侃侃而談,說道:“荀貞方迎圣上到許縣,百事待定,料其必無暇它顧。業之愚見,宜趁此機發兵攻之,若能攻下潁川最好,即便不能,圣上年少,也可以此使其驚恐,并促使朝中公卿,建議朝廷離開潁川。”

李業的計策,說白了,便是趁著荀貞的注意力現在都放在安頓劉協、安頓朝廷的功夫,搞個突然襲擊,一舉打下潁川是最好的結果,如果不能,就退而求其次,把劉協和朝中的公卿大臣們從潁川嚇走。

這個計策,袁術是有想到的,但要想行使此策,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荀貞。

袁術盡管驕橫,可是在經過與荀貞和荀貞所部的幾次交戰以后,如今對荀貞早是深懷忌憚。

他猶豫稍頃,說道:“圣上與朝廷雖然是剛到潁川,可能無暇旁顧,然隨圣上與朝廷到潁川的,可還有荀貞勤王討賊的那兩三萬兵馬!我若遣軍往攻,會能取勝么?”

李業哂然一笑,智珠在握,捻須說道:“明公,兩三萬兵馬,每日所需有多大?只靠潁川,哪怕再加上汝南等鄰郡,也是供應不起的!業料之,荀貞之必然不可能長久地把他的這兩三萬兵馬留在潁川。以業估料,短則旬月,長則一月,他定就會把這些兵馬中的大部分或調回兗州,或遣回徐州。等到那個時候,明公再遣軍往攻潁川,不就可以了么?”

袁術仍存猶疑,說道:“就算荀貞把他的部隊大多都遣回兗州或徐州,然其兵將精銳,著實悍勇,我若貿然往攻,勝負尚在伯仲之間啊。”

李業說道:“業還有一計,足保明公克勝。”

(本章完)

在搜索引擎輸入 三國之最風流 龍之谷中文 或者 "三國之最風流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三國之最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