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斗鸞

第五十一章 新朝

更新時間:2024-06-06  作者:Loeva
明鸞察覺到家里的氣氛有些改變,明明全家人午后就要繼續南下了,人人都覺得輕松歡喜的,早上鬧了一場后,每個人的臉上就都沒了笑臉,章放與宮氏臉黑得都快擰出墨汁子來了,就連一直非常淡定的章寂,也都板著臉不說話。

明鸞試著向陳氏打聽原因,不料陳氏的臉色更加難看,反而教訓她說:“早上我就告訴過你,這不是女孩兒該知道的事,你還要打聽,是以為母親不會責怪你嗎?!”

自打先前大病了一場,陳氏就沒再訓斥她了,如今忽然翻臉,明鸞的臉上也有些下不來,心中生惱,索性背過身不再理會陳氏。

真想要打聽的話,她還怕打聽不出來嗎?

章家人默默地收拾著最后的行李,但沈氏的屋里卻一直沒什么動靜,只有早上沈儒平與杜氏來過一趟,躲在屋中不知跟沈氏說了些什么,神色間有著隱隱的興奮。大概是因為這份興奮遮住了他們的眼,他們沒有發現自己進后院門時,章家人射到他們身上的目光是多么的仇恨,簡直狠不得把他們給吞了。

周合帶了人來幫忙搬行李,順便將周姨娘與幾個孩子提前送到船上去,宮氏放不下女兒玉翟,也跟著去了,臨行前還在沈氏的房前吐了一口唾沫。

押解的官差們來給章家父子三人上桎梏,做做門面工作。他們都已經聽說了昨晚上的事,眼睛便有意識地往女眷身上溜,其中張八斤見謝姨娘沒有出現,便笑嘻嘻地打聽起她的下落。章敞板著臉不說話,章放皮笑肉不笑地回答說:“大嫂子病得厲害,一時沒法動身,說要留下休養些日子,日后便跟沈家人同路南下。我們不放心獨留她一個,便叫謝姨娘留下來給她做伴。”

張八斤挑了挑眉:“喲,這不是便宜了她?這么個年輕貌美的小娘子,你們就不怕會鬧出點什么事來?”

章放笑了笑:“我家大嫂手段厲害著呢,有她管束,還怕謝姨娘會跑?”當然。如果跑了,那就是沈氏的責任了。如今章家上下視沈家如仇敵。自然不在意給沈氏挖個坑。

張八斤總覺得有些不對,但章家人不說,拿人的手短,他也不好多問。雖說原則上流放犯人的家眷是要隨行的,但謝姨娘是妾不是妻,生的兒子也死了,倒是可以從寬處理。至于沈氏,他們也聽說她差不多算是天花病情最重的一個,雖然沒見著本人。但居然連船都上不了,怕是病得快死了,他們也樂得把這么個病秧子丟給吳克明他們。

他們在這水仙庵提心吊膽了近將一個月,卻也享了大半個月的福,吳克明那龜孫,先前躲他們象躲瘟疫似的。昨兒聽說這里疫情平定了,一來就挑了他們半天不是,說這里不合規矩,那里有貓膩,就差直接指著鼻子說他們瀆職了,還指使同伴明里暗里威脅他們把撈到的好處吐出來,他們哪里忍得下這口氣?罷了。橫豎周掌柜與他背后的陳家已經許了他們不少好處,他們就當看吳克明這群龜孫唱大戲好了,想到吳克明早上聽說他們已經換好了關文馬上就起程,那臉色難看得……實在是大快人心!

沈氏得了兄弟弟媳的信,知道事情已經辦好了,便松了口氣,送走了兄弟弟媳,聽著院子里的動靜,她開始覺得不安。瞧章家人的架勢,看來是要鐵了心離開了,難不成昨兒夜里陳氏沒把她的話傳到公公耳朵里?

沒多久,陳氏進屋向她辭行,她便忍不住問道:“三弟妹,我跟你說的話,你都告訴父親了么?”

陳氏看了她一眼:“告訴了,父親有些生氣,只是你執意如此,我們也不好逼你,只得如了你的意了。”

沈氏臉色有些蒼白,勉強笑道:“父親能體恤我這個兒媳的想法,真是太好了,我要向他老人家磕頭謝恩,也是向老人賠罪。畢竟我身為兒媳,居然不能留在公公身邊侍奉,實在是不孝,將來見了大爺,我也是沒臉見他的。”

陳氏淡淡地道:“不妨事,父親說了,大嫂子身子不好,只管靜養就是。何況父親與二伯、相公他們已經被押送去了碼頭,大嫂這會子出去,也見不到他們了。”她目光在房中掃視,盯住了堆在角落里的一盆臟衣服,便走了過去。

“是么?”沈氏有些不自然地笑笑,“只怕父親還是惱了我,請弟妹多替我賠不是吧。”她見陳氏盯著自己的臟衣服,心跳不由得加快幾拍:“三弟妹,你在做什么?”

“我快要走了,趁還記得,趕緊把大嫂病時穿過的臟衣裳拿去燒了,省得沾染了病氣,過給別人。”她隨手拿過撐窗子的竹竿,攪了攪盆中的衣裳,發現少了兩件,一件是青色的布裙,另一件是深藍布面淡青色里的夾襖。這兩件衣裳上用的料子,與押差班頭身上的青衣顏色相似。既然少了這兩件,若是被沈家人拿走了,那謝姨娘所說的話就被證實了一半。沈家大奶奶杜氏做得一手好針線,不過是皂吏差役的外衣,她只需花上兩個時辰,就能將衣裳改好。

陳氏深吸一口氣,勉強擠出一個笑容,轉向沈氏:“怎么好象少了兩件?”

沈氏臉色微紅,那是她貼身的衣服,若不是不得已,也不至于拿出來給外頭的男人穿,只是這種事不能聲張:“昨兒我弟弟和弟妹來看我,我見弟妹身上連見象樣的衣裳都沒有,就給了她兩件。”

陳氏皺了皺眉:“大嫂子,那是你病中穿過的衣裳,正該燒了才是,怎么能給別人穿?”

沈氏自知失言,忙道:“是我說錯了,我給了他們兩件新做的,怕你埋怨,才不敢直說。那兩件舊衣,原是弟妹替我凈身換衣的時候,順手拿出去燒了的。”

陳氏笑了笑:“怎么就只燒了那兩件?這里還有呢。”

沈氏干笑著,迅速轉移了話題:“只要三弟妹不怪我將周掌柜送來的新衣裳給了我弟妹就好。對了。雖說如今我出去也見不到父親了,無法向他老人家賠罪,只是禮不可廢,一會兒三弟妹見了父親,請千萬替我多磕幾個頭,再請他老人家放心。即便將來大爺知道此事,我也會將實情告知。決不會讓大爺誤會的。”

這已經是沈氏第三次提起“大爺”章敬了,陳氏又不是傻子,哪里聽不出她言下之意,心中更是傷感,連忙扭頭掩住淚意,語氣也變得有些硬:“大嫂子就放心吧,大伯不是糊涂人,還不至于為了點小事便生父親的氣。”

沈氏留意到陳氏語氣的變化,不由得詫異。連忙補救:“三弟妹,我沒有別的意思。”

陳氏忍了忍,還是沒忍住,她走到沈氏床前:“大嫂子,事到如今,你還要隱瞞么?家里人都已經知道了!”

沈氏一驚。面上仍舊不露聲色:“知道什么?三弟妹,我聽不懂?”

陳氏自嘲地笑笑:“還有什么?自然是昨兒半夜里令弟令弟媳做的好事!”

沈氏大驚失色:“三弟妹!”

陳氏有些傷心:“大嫂子,我從來都最是敬重你,你說的話,我也不曾質疑過半分,只是有些事……你不能太過分了,那是大逆不道的事。你怎么能做呢?!”

沈氏慢慢冷靜下來:“你都知道些什么?家里人……全都知道了?”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陳氏淡淡地道,“大嫂子,我不明白,你究竟想干什么?!章家有哪里對不住你?你要為章家招來這樣的禍患?!”

沈氏以為她只知道沈儒平夫妻換吳克明衣裳之事,問的也是這一點,便反過來勸陳氏:“三弟妹,章家并沒有對不住我,只是……我有我要做的事。新君倒行逆施,為了大明江山,我們如何能由得他胡作非為?!有許多事,你眼下不明白,總有明白的那一天。到時候,你就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明!為了大明,若有人擋住我們的去路,那也只有痛下殺手了!”

陳氏卻誤會她話里指的這個人不僅僅是吳克明,還有章寂,更是無法接受:“大嫂子,你錯了,你不能再這樣下去!若你真的有什么想法,大可以跟父親直說,可你卻一味隱瞞,還胡作非為,將來見了大伯,你要如何交待?!”

沈氏見說服不了陳氏,也不再勉強,便轉過頭去:“三弟妹,你慣了在內宅生活,不懂得外頭的大事,自然不能明白我的想法。你也不必再勸我了,與大明江山相比,犧牲一點小我,又有什么要緊呢?”

陳氏眼圈一紅,深吸一口氣:“既然大嫂子執迷不悔,我也沒什么好說的了……”她低頭抱了那木盆出去,丟給了謝姨娘:“拿去燒了吧,記得好生侍候大奶奶。”

謝姨娘收回看向沈氏的仇恨目光,不解地望著陳氏:“為什么要留我下來?你們就不怕我逃跑嗎?!”

“若你能逃得出去,那也是你的造化。”陳氏頭也不回地往門外走,“這是對你揭開秘事的獎賞,你要知道感恩才是。”

謝姨娘目送主母遠去,心下暗喜:她是一定要逃走的,但在逃走之前,總要向仇人討點利息……

章家人很快就在船上會合了。這回坐的船果然比上一回的寬敞,艙房都有三個,一個給差役們,一個給章家人,剩下那個是船家夫妻的。雖然章寂回絕了做粗活的船婆,但周合還是給他們準備了一個人,免得活兒一多,便要累著陳氏。

明鸞早已將整條船都逛遍了,見周合從岸上過來,連忙迎了過去:“周爺爺,你要隨我們一道走么?”

周合笑著搖了搖頭:“當然不行,這也做得太顯眼了,叫人看了不象。你們離開彭澤縣,我也要與你們暫時分開了。前兒我收到吉安來信,家里已經放出風聲,說要派商隊南下廣州進貨,就在這兩日起行,待我回去了,剛好接手商隊事宜,我們會在贛州府水西驛等你們,屆時一道上路。”

明鸞聽說他要離開自家一行這么久,有些不明白:“為什么不能一起走呢?如果怕被人發現,離得遠些,裝不認識就是了。”

周合笑道:“這里倒罷了,在吉安,知道陳家與章家是姻親的人太多,萬一叫人拿住了把柄,不但對陳家沒好處,對你們章家也不好,倒不如面上冷淡些,只要內里實惠就好。”說到這里,他也轉向陳氏勸道:“到了吉安,恐怕小姐和姑爺都不方便來探望,你心里不要有怨言,這都是為了陳家著想。”陳氏含淚道:“我怎會有怨言?為我之故,累得陳氏一族奔波,若再延禍族人,我便是粉身碎骨,也無法彌罪了!”

周合嘆道:“何必這么想?都是骨肉至親,他們難道還能拋下你不管么?”

這話一出,陳氏暗自垂淚不說,宮氏也悵然若失。

周合轉去與左四等人說話,又叮囑了船家半日,方才回到岸上,吩咐開船。于是章家一眾人等就此離了彭澤,沿水道先抵達湖口,轉入鄱陽湖,后經南康、南昌、臨江三府,來到了吉安府。

他們在吉安只逗留了一晚上,夜里陳氏的母親悄悄兒帶著奶娘來了一趟,母女二人抱頭痛哭。只是礙于風聲緊,陳母不敢久留,只說了些要緊消息,說陳宏那邊打聽到,章啟已經平安抵達了遼東,與其兄章敬會合。章敬在遼東都司未受遷連,近日蒙古大軍有南下之意,他帶兵抵御敵軍,還立了功勞,有人提起他家人犯下的大罪,幸得燕郡王出面相保,眼下平安無事。只是章敬的一對兒女至今尚未有消息,陳家已經去信北平的故交,請他們代為打聽。

除此之外,陳氏陪嫁的幾房家人與丫頭都由陳宏請托別人買下來了,同時買下的還有幾個服侍章家長輩的仆人,現今就安置在朋友家中,享福是不能了,至少有口安樂茶飯吃。還原來章家的四奶奶林氏,被其父母送去了山東親戚家里,她帶走的一個章家婢女,名叫青柳的,卻被林家轉送回章家,由章氏族中一位老婦接了過去。章家的案子并未牽連族人,幾家姻親也都太平無事。

至于新君與新貴馮家,已經得到了眾藩王的承認,如今正是志得意滿之時。新君決定明年改元,年號就定為建文。

一聽到這話,別人尤可,明鸞首先被驚住了。穿過來幾個月,她頭一次知道自己所處的是什么時代,原來……是短命的建文朝!

(感冒了……真難受……剛剛才發現,我之前好象幾次把吉安錯寫成了安慶……)

在搜索引擎輸入 斗鸞 龍之谷中文 或者 "斗鸞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斗鸞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