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我是秦二世

第四十五章 淮河兩岸

更新時間:2012-10-31  作者:華夏九洲
第四十五章淮河兩岸

項梁對昭通三人的暗中交流看在眼里,卻沒放在心上。/廣告全文字他比誰都清楚,現在三族是迫于自己項氏一族的壓力才聯合在一起,一旦自己丟塊骨頭過去,這脆弱的聯盟頃刻間就將瓦解。

而如今他要做的就是丟給昭屈景三族一塊他們無法抗拒的骨頭。

只有三族不能擰成一股繩,他才能放心的領軍出征。

只有三族都以為能從自己這得到更多的骨頭,才不會拖自己的后退,為自己打理好江東之地。

“三位族老想必知曉小侄一直在命人尋覓大王后裔。”項梁說到這里頓了頓。

“可是有消息傳來?”昭通聽到項梁的話急聲問道,旁邊原本正襟危坐的屈平和景共此刻再也裝不下去,聞言雙手按著銅案緊緊盯著項梁。

“老天護佑,大王后裔如今已經被小侄尋到。”項梁看著三個老頭子焦急的樣子笑著道。

“太好了!”昭通三人從項梁口中終于聽到這些日子以來朝思暮想的事情不禁同時擊掌嘆道。

“不知大王子嗣現在何處?”屈平急忙問道。

“三位族老不必擔憂,大王子嗣流落至會稽鄉間與人牧羊,如今被小侄親衛護衛正在趕來吳縣途中。不日即可到達。”項梁安慰昭通三人道。

聽到項梁的話昭通三人喜形于色。

他們如今最害怕的不是沒有權利,而是如今勢大的項氏一族想要自立。此時聽到項梁的意思是想繼續擁立楚王后裔為王,心中不禁暗暗松口氣。

只要項氏一族還擁立楚國王室,那么他們就能有機會將失去的權利一點點的拿回來。畢竟他們三族都是王室旁支,比起項氏這個外來戶在楚王面前要有優勢的多。

“今日將三位族老請到小侄府中,乃是另有要事。”項梁說著將細作收集到的九江吳芮、張耳陳余復立魏國的消息一一道出。

聽完項梁的話,昭通三人大概有點明白項梁的意思了。

“將軍之意可是要復立我楚國?”昭通試探著問道。

“大善!昭族老果然不愧是我楚國柱石,一語中的。跟我讀h-u-n混*h-u-n請牢記小侄正是此意。”項梁擊掌道,不動聲色的拍了昭通一個小小的馬屁。

昭通聽到項梁的話即使以他的沉穩也不禁面有得色。這馬屁是誰都可以拍,但是如今從項梁口中拍出的馬屁自然是大不一樣。

為何?因為三族現在都要仰項氏鼻息。

“然我楚國復立,故都壽郢怎能不歸?故小侄意欲明日發兵北上壽春,壽春歸附則即刻迎大王子嗣心繼位,正式詔告天下我楚國復立。”項梁緊接著道。

“將軍此言大善!”

聽到項梁的話昭通三人不禁激動的面紅耳赤,能夠重建楚國,重掌大權恢復三族往日榮光,是這些年來昭通三人做夢都想做的事情。

“小侄領軍北上之后,這江東之地就交給三位族老了。”項梁看著激動不已的三人緊接著道:“小侄大軍之糧草軍械還忘三位族老能盡力籌辦。”

“這是當然!這是當然!”昭通三人連忙一口應承下來。這是項梁變相的在交權給他們了。

“楚國復立,我項氏仍依我楚國舊制只掌軍而不參政。所以三位族老大可放心。”項梁緊接著又拋出一塊更大的骨頭。

這話一出,昭通三人霎那間以為自己聽錯了,驚愕的看著一臉微笑的項梁。

“朝政之事,仍依舊制,三位族老大可放心。”項梁收斂了臉上的笑容肅然道。

再次得到項梁的肯定,看著一臉肅然的項梁,昭通、屈平、景共三個老奸巨猾掌控楚國朝政大權幾十年的老家伙此刻不禁有點汗顏。

他們三人比誰都知道楚國最后一戰項燕敗亡的原因,他們相信項氏一族同樣知道。

眼下明顯是項氏一族獨大,其余三大世族此刻也只能仰項氏鼻息才能在這江東之地站住腳。楚王即將擁立,楚國復立之后有擁立之功的項氏一族必然將在新楚國中攫取更大的權利。

今后三族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抗衡項氏一族,這就是昭屈景三族能達成聯盟的根本原因。

但是如今項梁依楚國舊制的話很明顯就是放棄了其余權利的索取,仍然要維持楚國原有的權利分配格局,這怎么能不讓昭通三人意外和汗顏。

項梁的作為不禁又讓他們想到了那個獨自領著八千江東子弟兵苦戰三年,最終僅剩千余江東子弟回到壽春向楚王奉上子莊首級的項燕。

“將軍高義!項族高義!我昭氏一族定全力助將軍滅秦國,重立我大楚!”昭通躬身對著項梁一禮鄭重的道。旁邊的屈平、景共臉上閃過一絲不自然,卻也緊跟著信誓旦旦的表態

看到三人的作為,項梁瞇著的眼中閃過一絲冷意。隨即展顏連忙回禮。

當夜從吳縣縣城中飛奔出二十余騎快馬,出城上了大道之后,二十余騎分成兩路各十余騎,一路往東奔向東海郡方向,一路往西奔向九江方向。

大秦二世元年四月二十五日。

項梁統軍八萬余人,以項羽為前軍先鋒,項梁自領中軍,大哥項伯為后軍將軍出吳縣經彭城(今江蘇徐州)浩浩蕩蕩地的殺向壽春。

項氏軍隊所過之處,楚地郡縣大秦官吏望風而降,就算有想要據城而抵的縣治也被欣喜若狂的楚人百姓殺死,開城迎接項氏大軍的到來。

短短五日時間,項梁大軍已經過了九江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縣以南),大軍前鋒項羽的八千江東子定兵甚至已經到了陰陵(今安徽定遠縣靠山鄉)。

過了陰陵縣不到五十里就是壽春東邊門戶曲陽縣(今安徽定遠以北地區),曲陽在淮河中下游,距離淮河中游的九江郡治壽春不到五十里。

早在四月十九日的時候英布大軍已經到了歷陽,距離壽春南下門戶六縣不到百里,但是英布大軍直到二十五日用了近六天時間才到六縣,并于當日攻下六縣,這一日也正是項梁領軍出征的那一天。

六縣相對于曲陽來說,距離壽春的距離要遠了一倍之多,足足有上百里,所以拿下六縣之后英布就命大軍駐扎在六縣,讓奔波十余天的十余萬大軍休整。

三天之后,也就是四月二十八日,英布才再次領軍殺向壽春。

四月三十日,英布大軍慢吞吞的到達壽春城外三十里的時候,項羽領著八千江東子弟兵同樣到了壽春城外。

之所以項羽來的如此之快,主要是因為他的這八千江東精銳皆是騎兵,且項羽立功心切,在到陰陵之后長驅百里,越過曲陽直奔壽春(今安徽六安市壽春縣)。

這一日的淮河北岸同樣是人聲鼎沸,王離在四月二十六日將韓信找到派人送往關中咸陽后,隨即拔寨起兵,南下汝陰。

三天時間,王離十萬大軍從陳縣南下,正好同樣也在四月三十日這一天趕到汝陰,汝陰恰好在淮河北岸,同壽春隔河相望。

歷史總是有太多的巧合,亦或是天意。

秦時淮河雖然比后世之淮河要寬許多,但是統共也不到六里,英布十余萬大軍連綿數十里,很容易就被北岸的秦軍發現,而王離的十萬秦軍同樣如此。

所以在王離大軍發現英布大軍和項羽的八千江東子弟兵的同時,英布和項羽同樣也發現了王離的大秦軍隊。

但是英布和項羽卻沒有發現對方,因為兩方軍隊一東一西相距近二十里地。而王離同樣沒有發現項羽的這八千江東子弟兵。

王離收到兵卒的稟報不敢怠慢,親自到河邊察看對岸軍隊的情況。由于相距甚遠根本看不清旗號,雖然看不清楚,但是有一點王離能夠肯定,那就是這對岸的大軍不會是大秦的軍隊。

不是大秦的軍隊,那么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九江楚地已經有人起兵反秦了。

由于沒有查明對岸到底是哪路叛軍,所以王離并沒有沖忙就將楚地反叛的消息稟報咸陽,因為信鷹就算好不停歇,從咸陽到九江來回兩趟也至少得三天之久。

三天時間也許會改變很多事情,所以王離想要等到探明九江等地的狀況之后再一并稟報胡亥。如今大秦在江北之地只有他這十萬大軍王離很清楚。

胡亥心中早有布局,王離同樣很清楚。所以戰或者不戰他都必須要聽從胡亥的安排。而胡亥布局的前提是他要知道九江等地準確詳實的情報。

英布原本是打算一鼓作氣拿下壽春,但是如今北岸出現了數量不明的秦軍,投鼠忌器之下英布隨即改變了策略,依河扎營,嚴密防備著秦軍可能的偷襲,同時派出斥候打探對岸秦軍虛實。

項羽只有八千騎兵,他再狂妄也不會再秦軍的眼皮子底下去攻打壽春,那就是打著燈籠上茅房,找死了。所以項羽一面派親衛飛馬稟報后方的項梁,一面派出斥候過河探查秦軍軍情。

三方同時派出斥候摸到對岸,最占便宜的當然是項羽這方,因為無論是王離,還是英布,兩方都沒有發現項羽這支隱藏在暗處的八千騎兵。

這一夜,注定又將是一個廝殺不斷的夜晚。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是秦二世 龍之谷中文 或者 "我是秦二世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我是秦二世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