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謝謝各位親們的支持,今天才知道有沖榜一說,謝謝親們的粉紅票和月餅,也祝你們中秋快樂,合家安康。
兩天沒上網,看見好幾位親的留言,覺得曾瑞祥和沈氏的性格太包子,有些憋屈,不理解。
其實,我并非刻意把他的形象塑造成那樣的,我覺得這么一大家人供養出他一個秀才出來不容易,而且因為供他念書,害得妹妹生病沒有錢及時醫治,這種歉疚在一個百善孝為先的古代是很難一時磨滅的。對父母對家人的這種歉疚使得他在一些小問題上容易讓步,曾瑞祥知道家里的年收入已達上千兩,怎么會因為十幾兩銀子的贍養費去為難爹娘為難曾瑞慶一家呢?況且前面也說到過,小的時候,曾瑞慶待他還是不錯的,知道護著他,只不過成親后兩人的關系才生疏了,這對念舊的曾瑞祥來說,這種難得的親情伴隨他成長,以至于很長的一段時間都銘記在心。
其實每個人心里都會有一個底線,曾瑞祥和沈氏的日子好過了,家里的人偶爾上門來打打秋風,兩人不可能置之不理,不來往,也不是說送上門去受氣,爹娘再怎么偏心,總歸是撫養他長大的爹娘,長兄再自私,也是從小護著他長大的兄長,自己該有的孝敬還是要的。
后面曾瑞祥留在家里,慢慢知曉了一些事情,性格也逐漸有了些改變,也知道該拒絕的拒絕,該伸手的伸手,我覺得這才是一個正常的過程,一個正常的善良的古代讀書人的品性。
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親們能理解嗎?不過也沒關系,后面的情節就慢慢轉變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