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這就有點像是傳統開小店做生意的,對銷量的估計什么的就只會按照自己以前做實體店的時候來,完全意識不到在網上做生意消費者數量可以高達多少倍!同樣,《時代周刊》的高管那思維還在老時代呢,還覺得就這么大的一個市場呢!還覺得美國3億人就那么幾萬人是愿意看《時代周刊》的,更不用說加上了加拿大的那么幾千萬人了!所以人家想著就算放到了網上,這消費者也不至于從六萬七萬變成什么六七十萬吧?
看著這高管的那么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賈鴻漸那真是有點嘆氣了——“伙計,你別老想著美國啊!咱們在全世界都可以賣啊!要知道網絡時代那就是一個最開放的年代,我們不需要任何印刷費用,直接就像全世界的經營進行銷售!如果我們在傳統的平面年代向全世界發售,那么我們還要在各國注冊,還要經過各國政府允許。但是在網絡時代就不一樣了,我們華夏高科的系統搭配在了手機上可以進入各種國際,然后我們銷售的應用只要沒有明確違反當地政府法規的情況下,只要在不惹麻煩的情況下,就可以趁著各國政府還沒反應過來要監管的時候,就可以在全世界進行銷售。不僅僅是什么美國和加拿大了,英國,法國,德國萬書$吧..。俄羅斯甚至是日本韓國中國,任何國家的商業精英直接就可以在手機上面看到英文版的《時代周刊》。這樣一來潛在市場有多大,你們明白么?而且還不用你們多付出一分錢的成本!沒有什么印刷費用,沒有什么運輸費用,一切都在網上進行!而且最妙的是,咱們還可以把往期的雜志拿出來賣!”說道了這里,賈鴻漸那眼睛放光的就又提出來了他的“長尾理論”了。要知道在這么一個時空里面,長尾理論可是他賈鴻漸首先提出來并且在網絡上面知名的!而這么一些高管都是五十歲左右的“老頭兒”,他們可能到現在都沒上過網呢!怎么可能了解什么叫做長尾理論呢?
“在以往的商業模式里面,貨架的空間是有限的。因此我們只能把貨架的空間留給最暢銷以及最新的產品。但是在網絡時代就不同了。在網絡時代,我們的貨架空間理論上是無限的!所以在這么一個情況下任何段時間內不暢銷或者沒有什么太大銷路的產品,那都是可以擺在貨架上銷售的。可能短時間內這些產品的銷量會非常令人失望,但是時間長了呢?比如一年兩年呢?比如五年十年呢?本來一個短期利益非常令人失望的產品。可是在長期里面可能完全不令人失望。比如說我們福爾摩斯平臺里面就有很多這樣的產品……”“舉例來說。一家大型書店通常可擺放10萬本書。但福爾摩斯網絡書城的圖書銷售額中,有四分之一來自排名10萬以后的書籍。這些冷門書籍的銷售比例正以高速成長,預估未來可占整個書市的一半!這意味著消費者在面對無限的選擇時。真正想要的東西、和想要取得的渠道都出現了重大的變化,一套嶄新的商業模式也跟著崛起!放在雜志領域里面來說的話,因為相對于雜志的印刷費用和采編費用,倉儲費用才是更大的費用。所以市面上的書報亭貨架上永遠擺著的是最新的雜志,過期雜志要么便宜出售要么直接就只能當廢紙賣,因為他們會占據儲存空間,會浪費錢!但是在網絡時代就不同了,一個以前沒有看過《時代周刊》的新讀者可以從20年代的《時代周刊》開始買起開始看起!你們想過沒有這是一個多大的市場?未來搞不好真的會出現過期雜志提供了超過你們《時代周刊》四分之一的銷量!”…
聽到了這里,《時代周刊》的高管那眼睛真的就亮起來了!“真的?”他忍不住的問道。其實這么一個時候不僅僅是他,其他的時代集團的那些高管們眼睛都閃亮閃亮的啊!他們為什么這么閃亮?就是因為他們也都是第一次聽說這么一個理論啊!而在另外一方面,他們則是被賈鴻漸描繪的這么一個閃亮的前景給誘惑了!給迷住了!他們以前還真心沒想到這互聯網會這么神奇呢!怎么感覺好像什么垃圾扔上去都可以換錢的感覺啊?雖然他們不懂什么互聯網,但是現在互聯網給他們的感覺,或者說是手機系統加互聯網給他們的感覺,就是以前的過期雜志這么一個沒人要的垃圾,居然都可以光明正大的換錢!這你妹的感覺像是來到了黃金國度一樣啊,感覺滿地都是黃金,就看你撿不撿了啊!的確,在網絡時代是有種這么一個意思,在最早的時候這賈鴻漸發現了長尾效應的時候,多少書商那都驚訝的發現原來以前賣不出去的爛書居然在網上賣的時間長居然還能貢獻出來不少利潤!
這當時給他們的感覺,那就是互聯網上到處都是傻子啊!怎么你妹的沒人買的書在網上都有人買呢?結果后來了解的多了才知道,原來小眾書這么一個市場,其實也是挺龐大的,關鍵以前就在于大家的這么一個書店里面都沒有多余的貨架來擺小眾書,大家都是盡量的擺大眾書來賺錢,所以這小眾書當然就不賺錢了。小眾書本來買的人就少,雖然這些人總數加起來并不少,可是畢竟是分散開的,可能平均到一個書店的消費者里面就一個兩個!這些人的消費能力跟大眾比起來當然是不行的,可是這些小眾消費者數量聚集起來之后,那消費能力可是相當贊的!然后在幾年耕耘之后,這些小眾書那足足支撐了美國圖書行業四分之一的銷售量啊!這是什么概念?以前完全讓大家不屑一顧的小眾書,如今已成成為了出版社們的支柱業務之一了!
在賈鴻漸又給這些高管們詳細的講了一下所謂的長尾效應以及之后在全世界都可以在線招攬用戶的事兒之后,這《時代周刊》的高管首先就拍板他要跟華夏高科合作了。而在他做了表率了之后,其他的時代集團旗下的雜志那也紛紛的要跟華夏高科合作。大家簽訂了意向性合作協議之后,那接下來的當然就是要進行市場調查了。不過這么一個調查并不能找什么《時代周刊》以及其他時代集團的雜志的傳統讀者,因為說不好聽的,這些讀者那已經都付了一年300多美元來訂購這些雜志了,這降價不降價的,其實并不耽誤人家繼續訂購的心情啊!
之前賈鴻漸跟他們說要嘗試的,就是看看降價能不能夠吸引本身并沒有想要看《時代周刊》的種種家伙愿意不愿意在降價之后嘗試的看一下《時代周刊》。為此那又是委托了市場調查公司在街頭展開調查,同時也讓市場調查公司走進校園開始嘗試。特別要說一下的就是走進校園的嘗試,這《時代周刊》等等雜志,那是把過期的一些雜志都給弄了過來,本來是要送去粉碎做成回收新聞紙的玩意兒那都運到了各家學校,針對學生進行調查。怎么調查呢?招攬一幫學生進入一個房間,然后給他們每人一本《時代周刊》來看,在看完之后問問他們愿意付什么價錢來看這樣的雜志,然后問問定價為什么價錢他們愿意長期訂閱之類的。
這么一個在校園里面訪問出來的數據匯總之后,發到了這時代集團的總部,同時還發給了華夏高科一份。這數據賈鴻漸看到了可真是驚訝了——按照推算,如果這《時代周刊》一份雜志完全免費的話,那么全美國,而且僅僅是美國,就有1000萬人左右表示愿意嘗試!這些可還都是各種學生啊!包括了各種美國人以及各種留學生啊!當然了,這《時代周刊》是不太可能免費的,雖然說有夾雜廣告的模式,可是人家為了保持格調,還是不能弄什么廣告的。在這么一個情況之下,可能沒辦法吸引這么1000萬人,可是光是考慮一下潛在的訂閱用戶從之前的一個月六七萬戶一下子上升到了潛在的一千萬人,這也很令人驚訝啊!
而另外一方面的調查結果那也很讓人驚訝——在社會人士中,大概按照數據推算有300萬人表示愿意在免費的情況下持續的看《時代周刊》。當然了,且不說免費不免費的問題,單單的就說這么一個人數,在免費的情況下就能多出來1300萬人的潛在讀者啊!1300萬啊!如果咱詳細的弄一個定價出來的話,這么1300萬人里面就算只吸引百分之十,這也是130萬人!這比之前一周六七萬的銷量也上升了太多太多了!而且這還只是美國市場啊!看到了這么一個數據,當時《時代周刊》的高管興奮的腦血管差點都爆了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