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事情吸引了賈鴻漸的注意?首先來說就是兩房的問題,美國次貸危機在5月上旬再次顯出劇烈波動的景象。先是房利美、房地美的股價一周之內下跌近50%,假若以5月15日的谷底水平估算,兩家公司的股價較各自一年來收盤最高價下跌了90%以上。而5月11日美國銀行業歷史上第三大銀行倒閉案——美國儲蓄管理局關閉了印地麥克,則進一步重重擊垮了市場的信心。
這房地美是什么東西?聽起來是一個很中國的機構,但是實際上這只是一個音譯而已——房地美的英文名字叫做FreddieMac,即聯邦住宅貸款抵押公司!這一聽掛著聯邦銜,那就像是國企的感覺啊,就像是中國的國家電網之類的機構一樣!沒錯!這房地美還就是美國第二大的政府贊助企業,商業規模僅次于房利美。1970年由國會批準成立,作為旨在開拓美國第2抵押市場,增加家庭貸款所有權與房屋貸款租金收入。而房利美呢,英文名叫做FederalNationalMortgageAssociation,簡稱FannieMae。中文名那全稱翻譯過來就是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成立于1938年,是最大的“美國政府贊助企業”,從事金融業務,用以擴大資金在二級房屋消費市場上流動的資金的專門機構。
房地美與房利美看起來是受到美國政府資助的機構,但是實際上他們均為私人擁有的上市公司。作為聯邦法律創建的“政府贊助企業”,它們可以享受特殊的權利,包括它們可以免交各種聯邦及州政府的稅收,并且享受來自美國財政部的金額均為22.5億美元的信貸支持。這兩家公司共同負責建立美國房地產貸款的二級市場,其發行的以房地產為抵押品的MBS債券總額高達4萬億美元。它們幫助補充抵押資金的供給,并讓購房者能夠獲得資金支持。簡而言之,就是以私企的身份,來享受國企的義務以及權力,他們可以有特殊的權利,同時也要聽政府的話!
這房地美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從抵押貸款公司、銀行和其他放貸機構購買住房抵押貸款,并將部分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后打包出售給其他投資者。房利美的主要目的是盤活銀行資產的流動性,把銀行的按揭貸款買過來,再轉賣給其他投資者,跟美聯儲的作用差不多。后來大家覺得市場上只有一家公司,缺乏競爭,于是在1970年又成立了房地美,其主要業務跟房利美幾乎完全一樣。在某種意義上,房地美和房利美這兩家公司在經營模式、經營理念上的確存在競爭,但更多的則是互相挖墻腳。基本上,在房利美工作過的人,他的下一份工作就是在房地美,反之亦然。幾十年來,兩家公司一直是近親繁殖,這邊的人到那邊去,那邊的人到這邊來。而這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國住房抵押貸款的主要資金來源,所經手的住房抵押貸款總額約為5萬億美元,幾乎占了美國住房抵押貸款總額的一半。
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巨頭房地美于2007年5月身陷700億美元虧損困境!市場情況迅速惡化的同時,美國財政部、美聯儲等政策制定者的反應速度之快亦令市場瞠目。美國財政部稱,通過采取行動來確保“流動性擔保”、以及“必要時賦予財政部臨時購買兩房股票的權力”,這實際上提供了對兩家公司的“隱含的擔保”。美聯儲則對兩家公司開放貼現窗口服務。同時,由于“如今存在證券價格普遍出現突然的過度的波動,以及證券市場的運作受到干擾的巨大威脅,那可能會威脅公平有序的市場”,美國證監會行使緊急權力以制止“裸賣空”這兩家企業以及美聯儲的一級交易商的股票,還采取了行動“防止有意傳播企圖操縱證券價格的虛假信息”。
其后,業內普遍猜測,美國國會通過“兩房”救助案的可能性較大。而23日,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了包涵“兩房”救助措施的住房援助法案。根據該法案,美國財政部將可向兩家機構提供足夠信貸,并可在必要時出資購買其股票。兩家機構持有或擔保的住房抵押貸款總額約為5.3萬億美元,占美國住房抵押貸款總額的近一半。美國國會同時增加一些條款,比如政府出資近40億美元幫助喪失抵押權的業務買回住房等。而據美國證監會主席考克斯透露,美國證監會正準備將目前的“限空令”擴展至整個證券市場,目前已開始制定有關限制對所有股票賣空行為的規則。
房利美、房地美主要職能是,通過從銀行手中購買上千億的抵押貸款,幫助這些金融機構周轉資金,使它們能夠向未來的購房者提供更多貸款。它們并不涉及次級貸款領域,只購買向提供充足首付、以及收入證明的借款人發放的抵押貸款。值得注意的是,“兩房”均為“政府支持企業”,這意味著它們能夠享有免交稅收、享有財政部信貸支持等特權。對于“兩房”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可以說一方面,美國房地產泡沫過于嚴重,二個方面,兩家公司財務杠桿過高。令問題更加復雜的是,“兩房”在收購貸款、發行MBS的傳統業務之外,開始購買其他私人金融機構發行的MBS,從中賺取自身資金成本與所購買MBS之間的息差。次貸危機暴發后,由于自身持有貸款組合的違約率上升、所購其他機構發行MBS市值下降,“兩房”賬面開始出現越來越大虧損。
如果“兩房”債券評級下降、市值下跌,則中國相關機構資產組合中機構債的市場價值則出現下跌。如果美國花費巨資救援,則“兩房”債券可維持高信用評級,但美國財政赤字增加、國債評級可能下降,由于中國金融機構持有美國國債規模更大,這對中國金融機構的資產組合的沖擊可能更大。在實體經濟層面,“兩房”事件可能會使得美國房地產市場衰退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這就影響美國經濟、進口需求,進而影響中國經濟!可以說這美國的次貸危機,到了這么一個時候,那真是跟巨大的怪物一樣開始展現出來他猙獰的面目,那真是隨時可能把不相關的別家給一起拉近深淵墊背啊!
而幾天之后摩根大通宣布以2.4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成為美國次貸危機中又一“超常”新聞。一家有5000億美元資產的知名投行為何如此低價賤賣?按照專家分析,因為“現在沒有人知道貝爾斯登的資產當中究竟有些什么、究竟值多少錢,甚至連最終可能損失多少都沒人知道。”沒錯!這貝爾斯登到底怎么一個情況完全沒有人知道,但是就因為沒有人知道,所以才要收購!否則的話搞不好垮掉了危害更大!這就是屬于大到了不能倒地步的那種概念啊!如果摩根大通不“出手”,貝爾斯登就會轟然倒下,那將引發一場無法收拾的金融崩盤。同時,也使人們警覺,美國為什么不把任何一家哪怕危機累累的銀行賤賣給別人?
本身是一個巨大的黑洞,其中一個又一個的漩渦,撲捉迷離,連漩渦中的人都不知底細,次貸危機造成的損失到底有多大?究竟有多少家投行及金融機構買了多少次貸衍生品?次貸危機如何殃及全球經濟?美國到底怎樣抹平次貸危機?次貸危機何時能見底?……這些問題,人們自然就更難找到確切的答案了。這正是次貸危機的可怕之處。現在能確切感到的是,這次金融風波是一場典型的“美國式危機”:高智商人群在非同尋常的、虛擬夢幻般的現代經濟中運作出事了,而且美國危機了,其他國家也跑不了,因為次債早已把大伙兒牽扯進來了,現在你們都得來救我,救我就是救你們自己。
美國夢,帶了金融創新的傲慢,帶著全球經濟引擎的信用,帶來高額回報的預期,虛擬經濟世界的詭異,把半夢半醒之間的人引向那里,夢醒時分,全世界的實體經濟卻已陰影籠罩。也許,美國的這么一個做法是故意往壞里做,就是為了不讓自己倒霉的時候別人日子還很好?就是為了拖著大家一起下水,弄得大家為了自救就一定要救美國?這事兒誰也不知道,但是至少現在看來,可能是有這么一點點陰謀的!
如果只是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企業出了問題,并不一定導致一場牽動金融全局的次貸危機,因為次貸本身的規模是可以確定的。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數據美國次貸占美國整個房地產貸款的14.1,大約在1.1萬億到1.2萬億美元,而其中的壞賬,據高盛的測算是4000億美元。2006年,美國的GDP為15萬億美元,一個可以確知的危險并沒有那么可怕。次貸之所以釀成危機,是因為次貸早已經通過美國金融創新工具——資產證券化放大成為次級債券,彌漫到了整個美國乃至全球的金融領域。
美國的抵押貸款企業,顯然知道次貸高回報的背后是高風險,他們不僅需要防范風險,更需要找到不斷擴展自身資金的新來源,以“抓住機遇”支撐更大規模的放貸,來獲取更多的市場收益。一些具有“金融創新”工具的金融機構,恰好為他們創造了機緣:將一個個單體的次貸整合“打包”,制作成各種名字的債券,給出相當誘人的固定收益,再賣出去。于是,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對沖基金、保險公司、養老基金等金融機構,面對這樣的“穩定而高回報的產品”,自然眼睛發亮,產生慷慨解囊的沖動,抵押貸款企業于是有了新的源源不斷的融資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長的新的次貸。
這些債券本來是從一些低質資產發展而來,“金融創新”則使這些低質資產通過獲得信用評級公司的評級獲得了AAA的高等級標號,以光鮮亮麗的外表出現在債券市場上。當時,它們確實有著格外的誘惑力——高額回報率。重利之下必有愿者。正是如此之高的回報,吸引了投資者,比如對沖基金。投行貝爾斯登就買了這些次級債的股權產品!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