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完了這么一個視頻會議之后,賈鴻漸在腦中又重復的捋了一下這次SUV項目。這么一個項目實際上賈鴻漸就是提前布局SUV產品的一個嘗試,他知道這兩年SUV在中國大陸即將會火起來!哪怕這個時候汽油價格不斷在上漲!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事兒,當年美國流行SUV,但是當油價起來了之后,立刻美國人就喜歡上了相對省油的日本車以及轎車,SUV銷量一下子各種下滑!結果中國這邊可好,明明油價各種飆升,但是賣的SUV數量卻越來越多!
當然了,這背后是有各種各樣原因的美國那邊相對來說因為國家整體經濟發展不快,所以全體老百姓的財富增長速度其實相對平緩。在這么一個情況下,老百姓現在拿的錢跟十年前差不多,他們當然會在油價上漲的時候選擇比較省錢的車了。但是中國老百姓不一樣,2000年的時候國內城市平均工資才1000元左右,08年這就已經接近3000元了,這翻了幾倍了都?雖然說2000年的時候汽油便宜,但是那年頭房價也便宜不是,老百姓手里沒那么多錢不是?這些年來房地產價格的快速飆升,那真是創造了中國國內一群財富階層!可能這些人家里的財富就幾百萬,但是有了這幾百萬人家可以直接不在乎油價了好么!只要不是油老-◇長-◇風-◇文-◇學,w▲ww.cfw±x.n@et虎,不是什么排量2。5以上的,人家那真是可以把SUV當轎車開的!
而另外一方面,中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給老百姓的感覺就是三年五年收入就能變化不小,所以在對未來預期非常好的情況下,他們怎么會扣扣索索的省錢呢?如果說不敢花大錢。要以防生病什么的,但是至少在油錢這種小錢上可以不那么斤斤計較吧?而且再說實在的,不知道為啥國際上熱賣的日本車很多時候在國內給國人感覺就是空間不夠大!比如說豐田的花冠吧,那在美國一年也是能賣15萬輛以上的啊,那也算是銷量不錯的車型了,但是這車型咱國內人坐起來都會感覺空間小!
曾經賈鴻漸就和朋友一起去了車展。然后朋友要坐上花冠試試,結果175高的這朋友上了車之后,坐在前排就感覺寸頭的頭發都接觸到了車頂天花板了!而坐在后座的話,真的直接就是頭皮都接觸到天花板了!這特么的能坐?是,座椅說是可以調解,但是特么的感覺就只是角度變化了一下,高度基本沒有變化!這要是回頭在車座椅上放了坐墊啥的,那坐起來不是更加局促了?說真的,咱中國人175的個子不算高吧?坐花冠都覺得憋屈了。那美國那種人高馬大的地方,他們怎么會有一年15萬人買了花冠?難道都是一些比175還矮的消費者買的?要不就是日本人直接在中國市場銷售的花冠是按照他們日本市場那邊設計的車內空間來的?
而相對來說,價格差不多的SUV不往多里說,那車內空間怎么都能有花冠車內空間兩倍那么多!頓時人坐的就能舒服了不是?而且根據賈鴻漸觀察,還挺奇怪的是很多女性選車的時候,特別是北方女性家里或者個人有買車的想法的時候,那真是第一選擇就是SUV啊!人家在根本不知道SUV耗油比轎車多,再不認識任何汽車品牌的時候。就覺得SUV比普通轎車好!為啥?按照賈鴻漸探聽來的說法,人家妹子們就是覺得SUV大氣。就是覺得空間大,乘坐在里面不會覺得局促!
其實這些妹子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也的確代表了咱國內買車消費者的看法。所以在歷史上08年的時候,國內SUV銷量冠軍CRV一年才賣掉了8萬量,到了09年直接上升到了10萬量,10年14萬輛。然后11年直接上升到了16萬輛!2012年銷量17。3萬輛!要知道從2010年開始CRV就已經不是國內SUV銷量冠軍了!而從2010年開始,國內SUV銷量冠軍的數字就是15萬輛,11年是16。4萬輛,12年是28萬輛!看這種增長的數據,絕對是SUV銷量大井噴好么!在這么一個情況之下。咱們怎么能夠不抓緊研發SUV?
所以在賈鴻漸看來,這個時候趁著收購了薩博以及DSI,那就是一個最好的時候一邊整合這兩家的研發機構,一邊讓他們開始研發華夏汽車將來要推出的SUV車型!這回頭車型設計出來了之后,正好可以趁著SUV市場正式爆發之前先來熟悉一下市場,試試水嘛!等到這么兩個研發中心磨合完畢了,那正好可以趕上SUV銷量大爆發之前,這樣華夏汽車抓住了這么一個時機推出合適的產品,那銷量不是一下子要爆炸了?而且那時候中國市場正式超過美國市場,成為世界上汽車銷量最多的單一市場,到時候只靠中國市場咱就能賺多少錢啊!
同時咱們還可以在這么一段時間,一邊開發高端的純電動特斯拉SUV什么的,占領美國那本來就熱愛SUV的高端市場,而針對美國低端市場呢,到時候也可以看著要不要在特斯拉內部再分離出來一個低端電動車品牌,或者直接以華夏汽車的名義建立一個低端電動車品牌,也就是售價在10萬元人民幣左右的入門級純電動SUV啥的。為啥這么做呢?因為美國市場熱愛SUV,但是油價高企,這就讓很多普通老百姓打消了買SUV的想法,可是如果咱們的SUV價格又便宜,是純電動還不擔心油價呢?那不是又能激活美國的SUV市場了?
同時十萬元左右的這么一個中低端市場,實際上消費者需求也不是那么大這種電動車可以說充滿電的行駛距離可能才100公里到150公里,這么短的一個行駛距離是干啥用的?就是只負責日常通勤啊!這種車說白了就是像是老年代步車一樣,就是給城市人群上下班代步用的,俗稱買菜車!開著這種車,消費者也不會想著什么飆高速,最多就是在美國那種居民大多住在郊外的國家,咱把低端車弄的速度可以上高速,這就完事兒了!然后這車下班開回家之后,直接可以在家里插電充電,利用居民家中的既有電力線路就可以充電,這多方便啊?這玩意兒賣出來多好啊!
實際上在賈鴻漸看來,電動汽車這玩意兒,其實現在并不太適合往中端發展。為啥?因為往中端發展太困難!電動車至少在5到10年之內,其實只適合往高低兩個方向發展!往高的方向發展不用說,用最先進的技術,達到高級跑車之類的效果,價格也是高高的,讓廠商一輛車能賺半輛車的錢,這樣廠商才有動力。同時因為堆了高科技,這才能讓車子擁有高續航歷程之類的方式來對抗充電站的稀少!而往低端發展呢,那就是之前說的城市通勤車,這種車沒有什么性能可說,最大的特點就是省錢,最好還可以達到皮實耐用,這就更好了!而中檔汽車其實是要求最高的所在,因為中檔汽車實際上銷量是最高的所在!同時這中檔汽車呢,又要有擁有一定的技術,一定的性能,這就很難平衡了!
哪怕就算是解決了平衡難點,開發出來了中檔電動汽車,但是說實在的,利潤又不夠大。本來中檔汽車市場就是屬于一個薄利多銷的狀態,本來一輛車子就買的少,所以在初期是肯定沒辦法讓企業有足夠的利潤砸向市場,弄遍地的充電站的!否則企業先期投資真心太大,風險真心太大!像是賈鴻漸他們之前在美國50個州150個城市要建立充電站,那是為了特斯拉這種高檔電動車準備的畢竟高檔車本身買的人就少,150個城市基本可以覆蓋了。而如果要做成中檔汽車,那絕筆150個城市不夠!絕對要把充電站建的跟加油站一樣多才夠用!這樣要砸多少錢進去?所以只有說從高端賺了足夠的錢了,才可能慢慢輻射擴散到中端!因此中端純電動車真的要熱賣,哪怕是有國家補貼,這玩意兒起碼也得十年往后,甚至十五年往后才可能打開銷量!
其實真的說起來,全世界賣的最多的綠色能源代步設備是啥?就是咱們華夏高科最早弄出來的電動自行車啊!這玩意兒在國內賣這么多年下來,銷量累計達到了2億輛以上,并且每年還有一千多萬量的銷量呢!這是什么養的概念?而為啥這種電動自行車熱賣?主要還是低端,滿足了老百姓日常的一個代步需求!三五十公里的續航能力,足夠老百姓日常通勤使用了,而且推回家直接可以充電,這玩意兒不受追捧什么受追捧?同樣的道理,這種針對低端市場的電動自行車可以熱賣,就證明低端電動汽車也可以熱賣!比如說咱在中國市場如果做出來一個56萬元,或者78萬元的一輛5個座位,速度120最高120公里每小時,續航能力達到120公里的這么一輛電動車,如果能夠弄的和電動車的街頭充電箱一樣遍地可以充電,一元錢就可以充個10分鐘15分鐘,可以開個10公里啥的,那絕對有市場啊!
畢竟一箱油按照200來算,開400公里,每公里是5毛錢。而咱低端電動汽車十塊錢開100公里比如,一公里1毛錢!這是什么概念?或者哪怕是20塊錢才能把車充滿電,那一百公里也不過是2毛錢的費用啊!這不比買汽車省錢?可以說絕對有市場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