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框架再度發生了變化。
當琳把整個‘谷甲’文明改造成了另一種分工型物種文明后,它就改變了對應策略。
對付個性生物文明通過調整資源供給使其發生內戰的可能性增加,分工型物種則不能用這種方法導致內戰,所以框架用了另一種方法。
琳改造成的這個物種是‘無腦制’的分工型物種,它們沒有個體作為‘腦’進行指揮,而是整個種群形成的集體意識在控制,這類算是非常難發生內戰的生物,而框架也了解這點,所以它采用了一種‘分離影響法’。
無腦制的分工型物種發生內戰的原因通常是種群因為某種原因分離開來,這些分散的種群在長時間沒有接觸的情況下分別自行進化,只要分離的時間夠長,這些種群再相遇時就不會把對方當作自己的同類,從而相互攻擊。
而框架也是使用類似的方法,當琳把整個文明改造成分工型物種之時,它就試圖分離這些種群,琳發現很多地方出現了透明的‘墻壁’,這是一種空間墻,主要目的就是將琳的這種分工型物種分隔開來,同時每個區域的環境都會有些變化。
它會往不同區域的環境中釋放出一些誘發變異的物質,似乎是想通過這種方法來每個被隔開的種群使得它們更快地發生變異,變到難以識別別的種群。
看來對于分工型物種它沒有辦法使得它們‘自發地內斗’時,會采用一些直接干涉的方式來讓生物進行內斗,不過它也表現的不那么明顯,這些隔開種群的空間墻都是隨機出現在一些位置,而且最初很少,后面才慢慢蔓延開來。
似乎是想偽裝成這是一種‘自然現象’,而不是有什么東西故意做的。
雖然琳很清楚它在故意影響框架上的生物,但它自己不這么覺得的樣子,這可以明顯地看出框架本身主要是根據框架上的文明生物進行反應,它本身沒有判斷能力。
如果居住在框架上的是谷甲這種個性生物,琳即使讓它們表現的再像分工型物種,它也依舊會用針對個性生物的方法對付它們。
直到琳轉化成分工型物種,框架才會發生變化。
而影響分工型物種它也不會做到‘絕路’的地步,那些隔離用的空間墻只會持續一定時間就消失,而那些誘發變異的物質也不會立即讓種群突變,只會增加它們變異的可能而已。
如果琳什么都不做的話,隔離墻消失后這些被影響的種群依舊可能會慢慢變異出無法識別同類的個體。
而琳則讓這群分工型物種迅速地處理掉任何有明顯突變的個體,讓整個種群依舊維持在穩定的階段,確保不會產生突變過多無法識別同類的個體。
雖然說實際上不管突不突變它們都是被琳控制,但琳還是做的像正常分工型生物做的那樣。
于是框架繼續試著影響下去,但依舊無法阻止整個文明的發展。
接著琳又做了些別的測試,比如說讓谷甲和分工型物種同時出現,每個文明占據一半的領地,這時框架又采用了新的做法,琳發現在雙方文明相互很友好的情況下,它會試著引發雙方的戰斗。
比如說讓雙方需要的資源分別出現在對方的領地上,當兩個文明友好地進行交易而不是相互搶奪的時候,它又會試著在這些資源里加入劇毒物質,試圖讓每個文明都覺得是對方在下毒。
總之,框架非常期望將這里的文明打起來,但為什么要這么做呢?這似乎和那些接待者所說的目標——進入虛空陰暗面有很大沖突。
在整個過程中,琳最初遇到的那些接待者也會發生變化,最初因為到來的是谷甲的飛行器,它們變成谷甲來進行接待,改成別的物種它們也會變化成別各種物種,像是分工型物種它們也會變成一小群友好的生物,但并不會變成那個分工型物種本身。
接待者本身完全不知道框架的情況,但可以從它們那了解到過去的一些生物的情況,過去有一些物種來到框架這里,結果都是發生內戰最后滅亡。
過去的各種文明發展到后期幾乎沒有嘗試過進去陰暗面,反倒大多將這顆漆黑的恒星當作垃圾場,將文明生產的各種垃圾直接扔進去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非常地方便。
而這些文明生物本身沒有成功地進到陰暗面中,或者說進去的全都有去無回,無法得知有沒有成功者。
琳在來到這里后就一直在進行各種測試,使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式接近漆黑恒星表面,但每個進去的兵種的確都失敗了。
琳在想框架這種不斷誘導戰爭的行為到底是為什么,和虛空的陰暗面有關聯么?
還是說它只是單純地想這里的生物滅亡,或是看它們互相爭斗比較有趣,沒有任何打算讓它們去陰暗面。
這里也許只是個用于玩弄到來生物的游樂場而已,只不過當初創造這一切的生物已經不在了,只剩下框架這個自動活動的系統。
既然有多種可能性,那還是需要做一些測試,琳想試試它究竟只是看著戰爭好玩,還是想利用戰爭做些什么。
于是琳繼續做了一些測試。
琳讓制造出來的文明生物開始相互戰爭,這個期間琳發現框架變成了正常地提供資源,但沒有進一步的變化。
而在戰爭持續了較長時間后,框架開始把提供的資源位置改在了……虛空中。
準確的說是直接讓它們出現在接近黑色恒星表面的位置,似乎是打算讓雙方更接近恒星。
這么說的話它是還是想讓在戰爭狀態的生物去陰暗面,而這些戰爭狀態的生物……和平時狀態的生物進去有什么區別呢?
于是,琳繼續做了一系列的測試,很快琳發現了個比較有趣的事情,一些生物處于某種狀態的話,可以稍稍進入這顆漆黑恒星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