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明末瘋狂

第七百四十九章推相運動(上)

更新時間:2024-06-07  作者:再次等候
相比較張獻忠的先抑后揚,這時候的李自成和羅汝才就是春風得意了。李自成在攻占了洛陽以后,任命了一位投降的明朝吏員為洛陽治首,首次嘗試了建立感覺到。當然在之后左良玉收復洛陽城的戰斗中,洛陽城又落到了朝廷的手中,那名吏員也被左良玉處死,但畢竟李自成開始了主動建立政權。

而這時候李、羅聯軍就要尋找個自己政權的“首都”。李自成首先盯上的就是開封城。不過在圍攻開封的過程中,闖營被守城官軍和汝寧軍給擊退,于是李自成就盯上了后備目標——襄陽。

但這個時候,李、羅聯軍并不能安心去占據襄陽,因為陜西三邊總督傅宗龍,帶領著總兵賀人龍、副總兵李國奇部,匯同了同保定總督楊文岳率領的總兵虎大威部緊追不舍,而且擊敗張獻忠部的左良玉也加入了戰團,還有一旁的汝寧軍在虎視眈眈。

于是李、羅聯軍開始使用起農民軍所擅長的快速流竄,而明軍總指揮傅宗龍見農民軍不戰而走,誤認為是膽怯的表現,就帶著軍隊尾追不舍。

可在此時,江南士林界卻是風起云涌,他們宛若不見天下戰局一般,開始了推相運動,想要把回鄉賦閑的原首輔,東林黨的代言人——周延儒重新推到首輔的位置上。

說實話,有時候也不得不佩服崇禎皇帝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提他治國能力的大小,只要想想,如果是一般人,在長達十幾年,遇上每況愈下的國情,可能早就醉生夢死、自暴自棄了。可崇禎皇帝依然能夠嘔心瀝血、勞心勞力地處理國事,從表現來看。真乃是皇帝之中的楷模啊!

所以現在的崇禎皇帝就與以前一樣,受到刺激之后,又想到了要奮然振作一番。所以他首先痛感到佐輔的庸碌無力。

二月二十四日。崇禎皇帝帶病召見了一次朝臣。他在乾清宮寢殿的東暖閣里,有氣無力地對朝臣們說:“朕御極天下已經十四年了。國家多事,又饑荒不斷,人皆相食,實在是太可憐了。最近流寇又攻陷洛陽,福王遇害。連親叔父都保不住,都是朕的失德所致,真是慚愧得要死啊!”

說著說著。崇禎皇帝不禁流下淚來,而且越哭越覺悲痛,最后竟然失聲大慟,涕泗縱橫。這是他頭一次在召對朝臣的時候公然泣不成聲。而且從此哭開了頭,以后就常有對著群臣哭天抹淚的事情發生。

但朝臣們眼看著皇帝因為憂國而大病纏身,因為傷心而涕淚交流,竟然無言可對,想不出半個救國圖強的良策。為了安慰皇帝。首輔范復粹只是一再說:“這是氣數,氣數!”

崇禎皇帝只好很不高興地回了他一句:“這也說不得是氣數。就是氣數,也要靠人力來挽回呀。”大臣們于是又對以無限延長的沉默。

這樣只會陪哭、不說話的輔臣,也難怪崇禎皇帝不滿意了。因此,他就想要再次換相。

自從溫體仁回鄉之后。輔臣已經換過好幾撥,首輔也先后用過張至發、劉宇亮、薛國觀、范復粹四個人,卻沒有一個是得心應手的,更不用說什么經邦治國的王佐之才。

崇禎皇帝的本意是很想讓楊嗣昌來做首輔的,但為了剿平匪患卻不得不讓他出京督師,最后終致身敗名裂。他為楊嗣昌惋惜,也為自己惋惜,因為仔細掂量了一番之后,在朝臣中竟然再找不出一個可以讓他信賴的輔佐人才。

國難思忠臣,他于是回憶起原來曾在身邊任事的幾位大臣。比較能干一點的韓爌、孫承宗以及溫體仁都已經死了,似乎只有一度特別得到他賞識的原任首輔周延儒還算差強人意。看來,為了這個殘破不堪的國家,也只有重新起用周延儒了。

就在崇禎皇帝為了選用新的首輔而大傷腦筋的時候,一個有力的“院外活動集團”也正為了周延儒的起復而奔簸忙碌,這個集團就是朝野聞名的江南復社。

復社的建立、成長過程也就不詳述了,有興趣可以查閱史料。我們只要知道,這時候的復社已經控制了江南地區的科考,非復社之人很難中舉。而且復社也插手到了官場上官員的任命中了。

隨著復社勢力和影響的增大,復社首領張溥和他的主要助手們的聲望也如日中天,很有些不可一世的樣子。而且他們大都出身于江南世家,同東林黨人本來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再加上在道德文章方面的講求也多與東林一致,因而在政治立場上,復社一直是東林的堅決支持者。復社成員中也有不少人根本就是著名東林黨人的子弟。

復社在江南把持選政,幾乎掌握了士子們窮達進退的命運,自然使社內人受益匪淺,卻也招來社外士人的忌恨;他們激烈擁護東林黨人的政治立場也使得官僚中與東林作對的人對他們側目而視。因此,自崇禎初年起,攻訐復社的事件就屢有發生,到崇禎九、十年間,這種攻訐形成了一次。

感受到了威脅,也使得復社的骨干們更加感到參預政治,發展政治實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這以后,他們結黨干政,大造輿論的活動卻更加積極起來。并且在崇禎十四年之前,他們還干出了兩件引人注目的大事。

一件是在崇禎十一年的七月,復社中的一伙年輕人在南京發表了一份討伐閹黨分子阮大鋮的《留都防亂公揭》。

很好笑的是,阮大鋮對復社的這些人向來是很巴結。比如:他主動為復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與江南名妓李香君搓合牽線,還請復社諸公子到家里飲酒看戲。但復社公子們喝了酒,看了戲,卻當面把阮大鋮挖苦痛罵一番。而且,為此還提高了警惕,以為阮大鋮這樣的舉動明明是為了翻案在做準備。

而阮大鋮則狼狽不堪,一面也寫了一張揭貼《酬誣瑣言》作為回答,一面到處托人向復社諸公子解釋求情,自然遭到的全是痛詆。在這樣的侮辱下,所以就讓阮大鋮有了結交吳世恭這個武人之心。

復社進行的另一項重大活動雖然不如攻擊阮大鋮那樣有聲有色,淋漓痛快,對朝廷政治的影響卻更直接、更深遠。在崇禎十三年,復社人士同朝中的東林黨人密切合作,搬倒了內閣首輔薛國觀。

從朝中的派別體系上看,薛國觀屬于公開與東林黨人對著干的那一類人。也正因為他敢于公開同東林對著干,才受到溫體仁的推薦,得到崇禎帝的賞識。東林黨人對于有這樣一個對立面的首輔當國當然很不能滿意,受到連帶,復社中人也感到非常壓抑。

而在此時,正值薛國觀為了武清侯李國瑞捐助國庫和皇五子夭折的事失去了崇禎皇帝的歡心,地位岌岌可危,張溥的得意弟子吳昌時等人就在朝中策動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倒薛運動。

以復社成員為主進行的這次活動同以往東林黨人在朝中的行事不同,東林以正直自詡,就是在攻擊政敵的時候大體也是直來直去地公然上疏甚至在御前當面指斥,而吳昌時卻寧愿走陰柔的路數。吳昌時竭力同宮中太監和東廠首領結交,說了許多好話,送了許多厚禮,然后囑托宮內太監和東廠人員在皇帝面前不斷透露不利于薛國觀的消息。

東廠本來就對薛國觀很不感興趣,但是有一次,在崇禎皇帝召對時問起朝臣貪污的情況,薛國觀曾對崇禎皇帝說:“如果東廠、錦衣衛的主管得力,朝臣們怎么敢如此妄為?”

這時候站在一旁的總督東廠太監王德化當時嚇得出了一身冷汗,把衣服都濕透了。不過崇禎皇帝并沒有為此追究東廠的主管,而東廠卻從此記下了薛國觀的仇,總想尋機進行報復。

有了復社送錢、出主意,有了東廠的抄刀,薛國觀的下場你懂的。于是崇禎皇帝就看到了薛國觀結黨和受賄的“罪證”。而崇禎皇帝從來不能原諒朝臣的貪賄與結黨,對于首輔的這些所作所為更是氣惱異常,再加上愛子夭逝那筆舊賬,他終于不能再容忍薛國觀呆在自己身邊充任首輔了。

一番暗箱操作,終于讓崇禎皇帝下令:讓薛國觀退休離職回家了。但復社中人、東廠太監和崇禎皇帝本人都沒有就此善罷甘休,還要抓住這只落水狗痛打不放。

八月初八日這天晚上,被抓捕到京城的薛國觀已經睡下了,傳旨的錦衣衛官員和武士突然來臨。他見到詔使都是穿的紅袍,大驚失色,倉惶中找不到自己的便帽,只好把仆人的帽子戴在頭上接旨。

當薛國觀聽到圣旨宣布賜他自盡,他伏在地上已經起不來了,只是昏昏沉沉地念叨著:“是吳昌時殺我,是吳昌時殺我!”后來他神氣稍定,聽到詔旨中還有抄家籍沒一條,又對傳詔的人說:“太幸運了,不籍沒我,哪會知道我的清貧呢?”然后才無可奈何地在屋梁上吊死了。

在搜索引擎輸入 明末瘋狂 龍之谷中文 或者 "明末瘋狂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明末瘋狂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