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月22日,后世炎黃共和國的西北地區,陜西省延安市,在棗園中央書記處小禮堂(又稱職工俱樂部,1941年興建),舉行了一場對后世影響深遠的會議,出席會議的為當時身在延安的炎黃紅黨一些主要領導(被后世歷史證明為忠誠可靠的革命戰士):太祖、朱de、張wentian、劉shaoqi、賀long、徐xiangqian、葉奸ying等。
(為防止觸雷,這里一筆帶過)會議開始前,整個棗園外松內緊,所以警戒雙倍崗位!會上,太祖先請參會者觀看了視頻(王凡用帶過去的投影儀、幕布、筆記本電腦組成了一個臨時小影院),觀影后,在大家震驚的表情中,將王凡介紹給了大家,會后一致同意:
1.總結整頓fengqi活動,肯定成績,嚴防擴大化。
2.給重慶代表處的周enlai等同志和其他各個根據地和軍區主要領導人(經過后世記錄證明的)發報,提前召開炎黃紅黨的七大會議。
3.對于紀錄片中出現問題的同志,秉承“有德有才大用,有德無才小用,有才無德限制著用,無德無才不用”的方針安排職務。確保軍隊長官負責打仗,軍隊政委負責思想政治工作,分工協作機制不動搖,確保教導員入基層,黨支部在連隊工作方法不動搖,確保黨指揮槍的原則不動搖。
4.王凡同志對外身份為海外愛國華僑,嚴格保密,其所提供各類物資為海外愛國公司——津凡公司捐贈,統一口徑。
5.對于會議內容,所有參會者發誓要用生命保守秘密,在有能力對抗日寇、禿頭黨(因為光頭黨容易聯想到歐洲右派,本文以后均以禿頭黨代替,感謝熱心讀者月亮的后腦勺的建議)、國際反對勢力前不允許吐露一絲一毫,哪怕最親近的人也不能告訴,實際上整個炎黃紅黨最后知道王凡真正身份的人不超過30人,基本都為黨、政、軍的最高領導層。
6.會議決定利用年初已經抽調敵后大批干部來延安保留培養的有利契機,根據將來的反攻人才需求,以最大的決心再抽調一大批干部來延安保留和學習。要求各戰略區選送質量好的干部,軍隊中應該是連級及其以上的干部或儲備干部(主要是學習裝備使用方法),地方應該是縣級及其以上的干部或儲備干部。而且對于專家及優秀技術干部,應盡多送來延安保留和培養。特別是發動力量,甄別篩選,策反禿頭黨中有進步思想的,懂得飛行技術的飛行員和懂得駕駛技術的士兵來到延安,作為未來空軍和裝甲部隊的種子。
1943年3月23日,正在南泥灣持續墾荒的三五九旅旅長王zhen收到特派員送來的太祖親筆信,命令其留下1000人繼續墾荒外,剩余4000余人立刻集結,向指定地點進發。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當天下午,王zhen就率領部隊趕到了距離延安95公里的安定縣附近(位于陜甘寧根據地腹地,防止被敵方偵探)。
安定縣,位于黃土高原中部,是延安市的北大門,縣城為瓦窯堡鎮。東西長約72公里,南北寬55.7公里,總面積達2405平方公里。安定縣屬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峁梁起伏,溝壑縱橫,土質疏松,植被稀少,在安定縣一個較大的峽谷內,王zhen找到了負責迎接的軍隊負責人。
在一番解釋溝通后,三五九旅接到了第一個任務:搭建彩鋼房。雖然以前沒有干過,但是憑借著手中彩鋼房的搭建圖示,戰士們還是很快掌握了搭建彩鋼房的要領。王凡在主位面采購彩鋼房的時候,考慮到西北黃土高原的特點,對彩鋼房提出了定制要求,三五九旅戰士們搭建的彩鋼房,房高兩層,外部帶鋼制樓梯,房板顏色為土黃色,房頂為帶綠色斑點的褐黃色,從空中看與周圍大地協調統一,不易發現。
當一排排的房子搭建好后,緊接著是搬進去的是一排排鋼制上下鋪,任務完成后每個戰士得知這里將成為他們新的整訓營地,所有戰士不禁大聲歡呼!不過這僅僅是開始,從第二天開始,戰士們陸續收到軍裝,衣帽等補給品,計有每名士兵:
1.鋼盔1個
2.防寒服一套,防寒褲一條,訓練用迷彩服2套
3.內衣、內褲、秋衣、秋褲各2套,襪子5雙
4.皮鞋(人造皮)一雙,訓練用軍用球鞋2雙
5.綁腿2副,皮帶一條
6.洗漱用具一套:包含毛巾、梳子、牙刷、牙膏、簡易刮胡刀,肥皂,臉盆等
7.頭盔防蚊網一個,蚊帳一個
8.針線包一個
9.水壺一個
10.鐵質餐具(含筷子、勺、飯盒)一套
11.雜物包一個1個
12.圖示版步兵手冊一本
13.步兵彈匣包兩對
14.步槍清潔工具一副
15.被褥一套
16.望遠鏡一副(連長級別)
17.指南針一個(連長級別)
18.手表一塊(連長級別)
除此之外,3日內,在搭建食堂等附屬設施的時候,每名士兵領到了他們的武器(原武器已經上繳),這里重點說一下連級火力配備:
步兵每人配備56式自動步槍一支配軍用刺刀一把(僅備用,以后不鼓勵與倭寇拼刺刀,強調用連續火力消滅敵人)
機槍手配備(班級火力)56式輕機槍或672式通用機槍一挺
機槍手配備(排級火力)89式12.7毫米重機槍一挺
排長及以上軍官92式戰斗手槍一把
支援火力(排級火力)PF98反坦克火箭筒一具
支援火力(連級火力)107mm多管火箭炮和60迫擊炮
每人配彈匣5個,備單150發,木柄手榴彈2個。
另外無線電通訊設備配備到營級,配足武器訓練彈藥(但后來訓練時,很多部隊因為多年的習慣還是舍不得浪費,都計劃著用量),在不浪費的情況下,隨打靶隨申領隨報銷(用彈殼換彈藥)。
“柱子,你說咱們部隊是不是發洋財了?要不咋這么多好東西!”三五九旅一位老兵說道。
“我哪知道,不過這搶真不錯,是新槍,而且聽連長說還是啥連發的。”老兵旁邊是一個30歲的黝黑壯漢,一邊用手撫摸槍身一邊回到。
“老六,瞎猜什么!注意紀律!”
“是!班長,呵呵,我不是好奇嗎,從長征到現在,從沒這么富態過,心里不踏實?”
“咋啦,過日子舒服還受不了?要不今天你別吃飯了?少點富態?”
“別,班長,那可要了我的親命了!”老兵賈六一想到這兩天的伙食,不禁嘴里開始泛起唾沫,不止是他,柱子聽到吃飯時,也抿了抿嘴唇。也難怪,從前天起,部隊的伙食開始有了重大改善,首先每個人從每頓飯一個黃摸摸變成一個黃摸摸加一個白面饅頭,保證吃飽(改善前,當時實行配給制,每個士兵每餐兩分錢標準)。
而且菜品從干炒野菜和種植的蔬菜,變成了裹著金黃色葷腥的燉菜,鹽味十足,還有一股香味(加了味精和醬油),每人每餐還可以分得一大塊火腿肉或是燉肉,飯后還有一碗白米稀飯當湯,保證吃的飽飽的,舒服極了(之所以保留粗糧,是擔心各淪陷區百姓均以粗糧果腹,大米白面很少,怕反攻后后勤一旦跟不上,士兵嘴吃叼了由奢入儉難,所以每頓飯必須一半粗糧,一半細糧,但是油鹽醬醋調味品管夠)。
王zhen作為三五九旅旅長,比基層士兵更加了解陜甘寧根據地的實際情況,去南泥灣墾荒實際上也是為了克服物資短缺的困境,但是幾天內部隊天翻地覆的變化,還是讓他大腦有些短路。在三五九旅整訓基地建設步入正軌后,王zhen旅長騎馬向延安奔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