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數據三國

第五十二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19

更新時間:2014-05-06  作者:三卷天書
南燁在堂上聽著諸葛亮和孫權你一言我一語商議如何破曹,心思卻不在他們二人身上,而是對準孫權麾下眾將施放技能存星、取星。雖說孫權麾下眾將南燁大多見過,卻也有不少是今日第一次見,其中便有朱桓、呂蒙、徐盛、潘璋、丁奉等人。眾將之中又數呂蒙將星最高,給南燁增加了兩顆將星。

將星錄: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東漢末年名將,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孫權統事后漸受重用,官至左護軍、虎威將軍。魯肅去世后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享年四十二歲。呂蒙發憤勤學的事跡,是中國古代將領勤補拙的代表,“士別三日,刮目相待”便指呂蒙。統帥91,智力91。

南燁此次取星之后,腦海中的提示不停響起:集星東吳四都督,開啟特殊技能:火神。火神:四都督中周瑜特殊技能,施放技能之后可減弱身邊火勢,免遭烈火燒傷。

600星技能開啟:將星補錄

650星技能:未開啟

未開啟原因:集星數不滿三百五十,將星錄開啟程度不足。

南燁取星呂蒙等將之后不但集齊了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都督,還開啟了第三百名武將的將星錄,得到了一個將星補錄的技能。這個技能可以讓南燁自行修改將星錄中的說明內容,并將總將星大于等于300,或是單項將星大于等于70的人物添加到將星錄中。比如韓虎原本不是將星錄中在冊的武將,可是他體力高達98,南燁就可以用將星補錄將韓虎添加到將星錄中,增加南燁的集星數。

這將星補錄的技能看似作用不大,實際上卻能快速增加南燁的集星速度,令他開啟下一階段的技能。與將星錄中在冊的人物相比,被亂世埋沒的人才更多,南燁麾下很多人都符合將星補錄的標準,只要南燁回到交州慢慢添補將星錄,他很快就能開啟650星的技能。

就在南燁研究新添的兩個技能的時候,孫權與諸葛亮的談話也接近了尾聲,達成了聯合抗曹的意向。孫權便命魯肅送南燁、諸葛亮、龐統回館驛休息。

孫權等三人走后問眾將道:“適才孔明所言你等以為如何?”

張昭道:“主公中了國師與孔明之計也!”

孫權奇道:“此話怎講?”

張昭道:“劉備被曹操所敗,欲借我江東之兵以拒之,此乃借刀殺人之計也。南燁雖來與我結盟,卻不出一兵一卒相助,此乃隔岸觀火之計也。主公欲勝曹操,得荊襄九郡之地,殊不知荊南四郡已被南燁所得,江夏又在劉備、劉琦手中。此戰主公即便得勝,也不過取荊州四郡之地,還要南燁、劉備不來相爭才行。若其相爭,主公一無所得,徒費兵力而已。何況曹操百萬之眾,此戰并非必勝之局,還請主公三思。”

不等孫權說話,武將之中便有四人不高興了,正是孫堅的四親將。因為南燁曾經救過祖茂,所以這四親將對南燁都很有好感。黃蓋出言道:“曹操興兵百萬南下,毫不費力得了荊北之地,豈會輕易便退?曹操不敢攻伐國師,必然來討我江東。國師前來相助,子布豈能說是計策?若依子布之言,國師與劉豫州不來又當如何?”

張昭看了一眼黃蓋道:“若其不來,我等與曹操議和便是,還有何好說?”

黃蓋之意本是想說不論南燁、劉備來與不來,東吳都要與曹操交戰,因此多一份力量總是好的。結果張昭是個投降派,一句話把黃蓋噎的直翻白眼。

孫權想勝曹操不假,可也不想受人利用,打一場沒有好處的戰爭。于是又有些猶豫,便對眾將道:“你等且先退下,容我三思。”

眾將聞言皆退,孫權自回內宅。吳國太見孫權寢食不安,便問道:“我兒何事在心,竟令寢食俱廢?”

孫權嘆息道:“如今曹操屯兵于江上,有下江南征之意。問諸文武,或欲降者,或欲戰者。我欲交戰,恐寡不敵眾。我欲降曹,又恐曹操不容。因此猶豫不決。”

吳國太道:“伯符臨終有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兩方征戰乃是外事,何不請公瑾問之?”

孫權聞言如醉方醒,似夢初覺,遣使往鄱陽請周瑜議事。結果使者尚未啟程,周瑜已經先到。原來周瑜在鄱陽湖訓練水師,聞知曹操大軍南下,便星夜趕回柴桑郡議事。

江東眾將得知周瑜回城,便猜到孫權必然問計于周瑜,紛紛到周瑜府上拜望,訴說自己所想,有勸周瑜戰者,有勸周瑜降者。周瑜一概答復:“諸公之意我已盡知。待見主公,必然相勸。”

主戰、主和兩派得了周瑜答復皆以為周瑜要助自己,便都欣喜而去,唯有魯肅被周瑜留下。魯肅問周瑜道:“公瑾留我何意?”

周瑜道:“正要和子敬一道去拜望國師。”

南燁真沒想到周瑜回城之后不去見孫權先來見自己。之前與孫策討伐袁術之時南燁曾與周瑜合作過,因此兩人的熟悉程度還要超過魯肅。不過周瑜卻沒見過諸葛亮和龐統,少不了與二人一番攀談問候,南燁可以看出三人都有些惺惺相惜。

周瑜閑聊一陣之后便進入正題,問南燁道:“國師以為此戰可勝否?”

南燁笑道:“自然可勝,只是莫讓曹操知曉我在此處。”

周瑜問道:“這是為何?”

南燁道:“曹操自以為兵多將廣必然輕敵,若是知我到了江東助仲謀將軍,曹操不是增兵便是加強防范,或許還會轉攻荊南四郡。我雖不懼曹操來攻,可若真到那時,我便只能回守荊南,不能再助公瑾抗曹了。”

周瑜知道要想戰勝曹操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南燁與劉備結盟的消息公開,拉南燁下水。其實周瑜早就將南燁視為假想敵,若能同時消弱南燁、劉備和曹操可以說是最好的結果了。就像南燁希望坐山觀虎斗一樣,周瑜同樣希望曹操與南燁打的不可開交。不過聽了南燁之言,周瑜就知道南燁早就想到了這一點。而南燁的意思就是一旦身份泄露,交州與江東的聯盟和友好關系便到此為止了,這是周瑜無法承受的代價。

南燁雖然有著一身奇特的技能和跨時代的見識,不過用計斗智還真不是周瑜和諸葛亮的對手,這就是他將龐統帶在身邊的原因。.雖說龐統不一定斗得過諸葛亮和周瑜,但是防備二人下套不成問題。

這次周瑜來找南燁的根本目的就是想知道南燁可以在這場大戰中提供什么好處,又想得到什么好處。多虧了有龐統在,南燁才沒有付出太多,只是承諾適當給予一些物資幫助,便將周瑜打發了。至于戰后利益分配更是只字未提,一切等打贏了曹操再說。

次ri清晨,孫權升堂。左邊是文官張昭、張纮等三十余人;右邊是武將程普、黃蓋等三十余人。眾人衣冠濟濟,劍佩鏘鏘,分班侍立。片刻之后周瑜入見。孫權問慰一番之后便開始議事。

周瑜道:“我聽聞曹操引兵而來連夜趕回,不知主公尊意如何?”

孫權聞言將曹操檄文取出令周瑜觀看,而后又對周瑜道:“眾文武連ri商議此事,有勸我降者,有勸我戰者。我意未定,故請公瑾決斷。”

周瑜見檄文寫道:“本相近奉帝命,討伐劉備。旄麾南指,劉琮束手。荊襄之民,望風歸順。今統雄兵百萬,上將千員,yu與將軍會獵于江夏,共伐劉備,同分土地,永結盟好。幸勿觀望,速賜回音。”

周瑜看罷笑道:“老賊以為我江東無人,竟敢如此相欺!不知誰勸主公降曹?”

張昭聞言心中咯噔一下,果然孫權并未遮掩,直言道:“張子布等皆有此意。”

周瑜望向張昭問道:“愿聞先生因何主降?”

張昭倒也不懼周瑜,坦言道:“曹操挾天子而征四方,動輒以朝廷為名,近又得荊州,威勢越大。我江東可以拒曹操者,長江天險而已。曹操既得荊州,艨艟戰艦,何止千百?水陸并進,何以當之?不如且降,以圖后計。”

周瑜聞言冷笑道:“此迂腐之論也!江東自開國以來,歷經三世,豈忍廢棄?今ri一降,光華國師與劉玄德皆棄我等而去,江東還有何后計可圖?”

孫權問道:“不知公瑾之意如何?又有何定計?”

周瑜道:“曹操托名漢相,實為漢賊。將軍以神武雄才,仗父兄基業據有江東,已然休養數載。如今兵精糧足,正當橫行天下,為國除殘去暴,豈可降賊?且曹操此來,多犯兵家大忌:北軍不熟水戰,曹操舍鞍馬,仗舟楫,與我等爭衡,一忌也。時值隆冬天氣,馬無藁草,二忌也。驅中原士卒,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三忌也。有國師、劉玄德相助,我等可知曹兵虛實,曹操不知我等兵馬,四忌也。曹軍犯此數忌,雖多必敗。將軍擒曹操正在今ri。我請將軍賜精兵數萬人進屯夏口,愿為將軍破曹!”

孫權聞言大喜,猛然起身道:“老賊yu廢漢自立久矣,所懼二袁、呂布、劉表、國師與我而已。如今數雄已滅,唯有我與國師尚存。我與老賊誓不兩立,公瑾所言甚合我意。此天令公瑾助我也!”

周瑜道:“臣愿為將軍決一血戰,萬死不辭。只恐將軍狐疑不定。”

孫權聞言拔出佩劍斬斷桌案一角道:“諸將官有再言降曹者,與此案同!”言罷便將佩劍賜與周瑜,封周瑜為大都督,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如文武官將有不聽號令者,可以此劍誅之。

周瑜得了令劍,對眾將言道:“我奉主公之命,率眾破曹。諸將官來ri俱到江畔行營聽令。如遲誤者,依軍令斬首。”

眾將官聞言悚然,遵令而退。周瑜回府之后便請南燁、諸葛亮議事。周瑜將孫權決策告知二人之后便問道:“破曹之事已定,國師可有破曹良策?”

南燁本是為了打醬油來的,卻沒想到周瑜和諸葛亮雙雙想把自己拉下水,此時他已然有些后悔陪著諸葛亮走這一趟了。于是掐指道:“我雖暫無良策,卻知孔明先生早有良謀,公瑾可問孔明。”

周瑜聞言看向諸葛亮,諸葛亮則看了南燁一眼笑道:“國師說笑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今一仗未戰,不知曹軍虛實,豈有良謀應對?不過雖不知彼卻可知己,孫將軍心尚未穩,我等不可輕易決策。”

周瑜奇怪道:“我家將軍斬案為誓,心又如何不穩?”

龐統在側眼睛一亮道:“孫將軍心怯曹兵眾多,擔憂寡不敵眾。公瑾當先開解孫將軍,使其了然無疑,然后令行禁止大事可成。”

諸葛亮聞言笑道:“士元之言是也!”

周瑜聞言若有所悟道:“二位所言極是!我當復見主公。”言罷去見孫權。

孫權見周瑜深夜來訪便問道:“公瑾夜至,有何要事?”

周瑜反問道:“來ri我等便要調撥軍馬出征,不知主公心有疑慮否?”

孫權皺眉道:“我雖下定決心與曹操一戰,卻憂曹操兵多寡不敵眾。”

周瑜一聽果然如此,便笑著勸道:“我特為此事來開解主公。主公見曹操檄文中言水陸大軍百萬,其實乃是詐言。主公有徐、揚之地,勵精圖治已有三世,兵馬不過數萬。曹操縱然有八州之地,不過八倍于我,豈能有百萬之兵?依我看來,曹操麾下兵馬不過十五六萬,所得袁紹、劉表、馬騰之眾,亦不過十萬之眾,且多未馴服。曹操四處興兵征戰士卒疲憊,軍中多是老弱殘兵,其數雖多,不足畏也。我有五萬精兵,足可破之。請主公勿以為慮。”

孫權聞言眉頭舒展道:“有公瑾此言,我再無疑慮。子布無謀令我大失所望,公瑾、子敬與我同心。公瑾放心選軍前進,我當再集人馬,多載糧草,為公瑾后應。前軍若不如意,便速回還,我當親與曹賊決戰。”

周瑜見孫權再無疑慮,便告辭而出。心中暗想:“臥龍、鳳雛料定主公之心,謀劃高我一籌。南燁令我向孔明問計,恐怕早知孔明心中所想,更加深不可測。這三人ri后必為江東之患,不如殺之。如此一來荊州、交州盡歸我主。”

雖說周瑜并非心狹量窄之人,但所謂各為其主,指的便是站在不同的立場,便會有不同的考量。站在南燁的立場當然是希望借孫權、劉備之手抗曹,劉備則是希望借南燁、孫權之手抗曹,孫權無疑希望借南燁、劉備之手抗曹。三方借來借去,孫權成了抗曹主力,南燁、劉備卻已經得了荊州之地,這讓周瑜十分不爽,自然想要得到更大利益。對于周瑜來講,假如能一舉消滅曹操、劉備、南燁讓孫權一家獨大,那才是最大的勝利。

心中殺心一起,周瑜便再也按捺不住,可是仔細思量,此事也有不少后患。于是便請魯肅來商議。

魯肅聞聽周瑜要殺南燁和諸葛亮,急忙搖頭道:“都督不可!曹賊未破先殺賢士,是自斷臂膀。”

周瑜道:“便是無此二人相助,我也可勝曹操。何況南燁、劉備ri后必為江東之患。”

魯肅嘆息道:“都督無國師、孔明相助或可勝得了曹操,但此二人一死,交州、江夏必然起兵復仇,那時江東四面受敵,我等危矣。何況國師名揚四海,都督無端殺之,恐失天下民望。”

周瑜為了除去曹操、劉備、南燁三個大敵倒是不在乎是否有失民心,可是他卻不得不考慮來自交州的報復。若是曹操與交州南北合擊,江東確實無力應付。不過周瑜也不愿輕易放棄,他雖害怕來自交州的報復,卻不怕劉備報復,誰讓劉備的實力太弱了呢。于是便對魯肅道:“既然國師不可輕殺,那便先除諸葛亮如何?”

魯肅雖不贊同周瑜,可是周瑜鐵了心要殺人,而且已經退了一步,魯肅便不好再勸,只能說道:“都督若行此事還是智取為上,強行殺之終歸不義。”

周瑜聞言點頭道:“此事我自有定計。”

次ri天明周瑜趕赴行營升帳高坐,左右立刀斧手,文官武將皆來聽其號令。周瑜見眾將齊聚便道:“方今曹操弄權甚于董卓,囚天子于許昌,屯暴兵于境上。我今奉命討之,諸君皆應努力向前。大軍到處,不得擾民。賞勞罰罪,皆按規章。軍法無情,諸君各守其職。”

周瑜鼓舞士氣重申軍法之后便開始點將。命韓當、黃蓋為前部先鋒,領本部戰船即ri起行,至三江口下寨。程普、祖茂為第二隊。蔣欽、周泰為第三隊。凌操、凌統為第四隊。呂蒙、潘璋為第五隊。呂范、朱治為四方巡精使。周瑜領其余眾將催督各路人馬水陸并進。

調撥已畢,諸將各自收拾船只、軍器起行。周瑜先去辭了孫權,而后便來邀南燁、諸葛亮同往。眾人一同登舟,楊帆啟程往夏口而行。距離三江口五六十里,船只依次停靠岸邊。周瑜在zhong艷g下寨,岸上依西山結營,南燁、諸葛亮則被安排在一只樓船上以免泄露身份。

在搜索引擎輸入 數據三國 龍之谷中文 或者 "數據三國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數據三國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