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宋王

第二六九章 狼煙起

更新時間:2014-09-23  作者:尹三問
李復圭與陳橋派出的手下被誤導了,自作聰明,張冠李戴,將折芯當成了林昭。

當所有人的目光緊盯著折芯的時候,林昭可就逍遙多了。

此時的林少卿并不知道,折七姑娘冒險幫自己引開了追兵,所有的事情意想不到的順利。

正是因此,林昭與種師道一路暢通無阻,直接靠近了慶州最核心的區域。

之所以帶著種師道,一來是相信他的人品,二來也是制造一種平衡。

李復圭在環慶路一手遮天,必須要讓種家也參與一點才是,不至于在事實上偏向某一邊。同時一個很現實的原因,那就是自己身邊缺少幫手。

當然了,這只能是暗調查的時候,公開場合,絕對不能有絲毫的偏頗。一旦立場有偏頗,調查結果的公信力就大為下降,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林昭與種師道前去的目的地是荔原堡,慶州城外的一座重要堡寨。

按照李復圭的說辭,西夏進攻大順城之后,曾經又繼續侵犯了了荔原堡,逼近慶州。

而另外一個說法則稱,出戰的李信、種詠等人就是從這里出發的。所以判定到底是主動冒進還是被動遭襲,一個很直觀的證據就是荔原堡是否遭襲。

于是乎,林昭與種師道直奔荔原堡,一路上他們都很小心,一如既往的順利。畢竟宋夏邊境的堡寨都是軍事重鎮,弄不好被當成是奸細就麻煩了。即便是輕易泄露了行蹤,都將會是非常麻煩的事情。

林昭突然感覺到,明察與暗訪都是各有個好處,也各有各的限制。以大理寺少卿的身份直接調查,肯定阻礙全無,方便許多。只是那樣一來,自己可能根本沒有機會見到真實的荔原堡,這是一個很矛盾的現實。

荔原堡。城垣呈梯形,周長不足兩里。宋英宗治平三年月,當時的知慶州蔡挺修筑,原地名馬練坪,宋英宗賜名荔原堡。

雖說就是這么一個周長不足兩千米的小地方,卻是抵御西夏的重要屏障。仁宗年間,范仲淹在西北抗擊西夏。面對縱橫的西夏騎兵,宋軍無力抵擋。種世衡隨即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修筑堡寨,用一個個的堡寨,串聯起一條堅固的邊防線。

從而避免了西夏騎兵長驅直入,邊防形同虛設的尷尬。這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一直延續到現在,是宋軍的一道堅固的屏障。

荔原堡是其一座。但更為著名,更為重要的是丟失的那座大順城!

慶歷元年,范仲淹以龍圖閣直學士的身份擔任慶州知州。慶歷二年,范仲淹派長范純祐與部將趙明率軍偷襲西夏,奪回了慶州西北的馬鋪鎮。

馬鋪鎮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但是慶州的門戶,同時也是扼守西夏進入關的要道。占領此地便可以掐斷西夏南下的道路。戰略意義十分重要。

范仲淹當即冒著重重危險,在與對峙的西夏人眼皮底下,修建了大順城。一來是拱衛西北邊境,同時也可以起到報訊的作用。消息傳到汴京,仁宗皇帝大喜過望,親自賜名大順城。

毫無疑問,大順城是宋朝西北的前哨烽火臺,也是釘入西夏的一顆釘。意義非常重大。

西夏沒藏訛龐時代,曾經多次來犯,結果都是鎩羽而歸。沒想到堅守了三十年之久的大順城,竟然在這次的戰事失守了。

準確地說,大順城此刻暫時還在宋軍手,但失守是必然的。

也是到了慶州附近,林昭才知道。大順城里還有少量的宋軍將士在堅守。只是堡寨完全被西夏人圍困了,宋朝人根本無法援助,失陷只是時間問題。

大順城的重要軍事意義,以及范仲淹的影響等諸多因素疊加。使得大宋君臣為之震動。這也是為什么此番慶州案如此重要,如此受關注的原因之一,并非只是李復圭和種詠兩人的特殊身份。

種世衡是堡寨修建的提議者,他的孫種師道對此知之甚詳,于是乎,林昭聽到了很詳細的解釋。至少從這一點上而言,帶著種師道在身邊,還是有好處的。

如今大順城已經“丟失”,與之相鄰的荔原堡就格外重要。作為一個很小的軍事邊防堡寨,外人想要混進去很難。

對此林昭有些犯難了,可種師道卻很會想辦法。不知道從哪里,變戲法似的弄出了兩件宋軍兵服,略微喬裝打扮之后,化身為兩名斥候。

而今西北局勢混亂,西夏人虎視眈眈,環慶路派出大量斥候。派出斥候的將領和機構有很多,彼此之間可能存在互不統屬的情況,不至于很快被人插穿。再者,種師道對西軍情況相當了解,故而可以很從容地應對一些問題,所以短暫的冒充完全是可以的。

于是乎,兩名新鮮出爐的斥候正大光明地奔荔原堡去了。

可事情似乎與他們想想的不一樣,等他們剛剛到達荔原堡外,還來不進進去,也來不進被盤問的時候,便見到荔原堡上空燃起了烽火,狼煙沖天而起。

有戰事發生?

林昭與種師道對望一眼,都有些驚訝。

沒等他們反應過來,便有人呵斥道:“快些回營,準備營地。”

回營?回什么營?

林昭和種師道就這么稀里糊涂地被裹入大軍之,成為實至名歸的宋軍將士!

看著荔原堡上空飄起的狼煙,梁乙埋笑了,笑的很陰險,也有些許得意。

毫無疑問,這次的攻勢就是他發動的。

在青唐城被宋人駁了面,梁乙埋一直銘記在心,心里很不是滋味。報復是必然的,加之最大的仇人林昭如今就在慶州,他怎么能放過如此難得的機會呢?

對此,他的姐姐梁太后給予了堅定的支持,其也有不少的無可奈何。她是要讓梁乙埋找回面,必須找回這個面。

此番梁乙埋的青唐城的作為,外交失敗,和親是進行了,但是與河湟吐蕃結盟的事情就差的遠了。在西夏已經成為一個笑話,使得諸多的黨項貴族十分不滿,梁乙埋的地位與聲望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

對梁太后而言,孤兒寡母想要坐穩王位,必須要有親近之人支持,弟弟梁乙埋無疑是最為合適的人選。眼前的局勢下,梁乙埋絕對不能倒,她必須要盡力將弟弟再次扶持起來。對于崇尚武力的黨項人而言,軍功無疑是最榮耀的面,也是東山再起的最好方式。所以梁太后果斷讓梁乙埋來了慶州邊界,主持戰事。

梁太后是個很果敢的女,為了保住自己母的地位與安危,不惜與宋朝撕破臉皮開戰,開戰在所不惜。

只有對宋朝的戰爭才能轉移黨項貴族們的視線,也是轉移國內矛盾的最好方式。大順城的勝利,給了梁太后底氣。她堅持西夏人固有的觀念,只要戰爭的規模控制得當,把宋朝人打的越疼,他們就懼怕,西夏從其獲取的利益就更多。

事實上,宋朝的士大夫們確實是這樣的想法,即便是花錢買和平,也不愿意打仗。

最為主要的是,此戰并非是西夏主動犯邊的,在大義上,西夏是占據主動的,不怕與宋朝在外交上扯皮。

正是因此,梁太后無所顧忌,在環慶路宋夏邊境線上大打出手。梁乙埋在得到這樣的默許和支持下,報復之心更加按捺不住,剛剛到達前線便立即發動了攻勢。

西夏軍在圍困大順城的同時,立即出擊,對荔原堡發動了進攻。目的就是要威脅慶州,讓宋朝人驚慌失措,戰戰兢兢。

按照梁乙埋心的想法,最好是能直接攻入慶州城,活捉在那里的林昭,找回面。

只是慶州能否攻陷兩說,他的太后姐姐怕是也不許的……

攻陷慶州,那可是與宋朝全面開戰的節奏,梁太后未必有這樣的準備。

梁乙埋心幻想著各種春秋大夢,指揮軍隊進攻荔原堡。他全然不知道,陰差陽錯之間,大仇人林昭就在前面不遠處,否則一定會更加賣力的。

荔原堡城頭出現狼煙,慶州這邊馬上就注意到了。

李復圭接到消息,大驚失色。他之前認為,西夏人對大順城的攻勢只是一種反擊,雖說陳兵邊境,虎視眈眈,但他并不認為西夏人會立即發起攻勢。

在他看來,畢竟西夏剛剛才接受了皇帝冊封,立即動兵不合常理,西夏人未必有這個膽量。想來西夏方面更多的是一種防御,至于原因,他心知肚明。所以出現了一個很奇葩的局面,汴京君臣枕戈待旦,李復圭自己卻沒當回事。

所以必要的準備也不曾有,沒想到西夏此事突然發動進攻,無疑是讓他措手不及。故而聽到消息的那一刻,頓時有些慌了神!

陳橋在接到李復圭的召喚之后匆匆趕來,剛一進門,李復圭便沉聲道:“先生,狼煙起,西夏進攻荔園堡了,該怎么辦?如何應對?”

“將軍莫要著急,且從長計議!”陳橋先生倒是不疾不徐。(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宋王 龍之谷中文 或者 "宋王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宋王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