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西夏作戰這件事情上,他的“祖父”仁宗皇帝并無多少成就,多半時間以失敗為主,主要采取守勢。也是在那個時候默許了西夏的然存在,甚至容許了李元昊據有占領宋朝的土地,在其執政歷史上也是一樁污點。
至于他的父親英宗皇帝,在位不過短短四年,來不及有什么大作為。數十年來,西夏一直是大宋的心腹之患,也一直很不光彩。這次好不容易在自己手中有了出息,取得了一定勝利,并且占領了一州之地,這可是前所未有的成就。
通過此役,可以顯示出自己比前代君王更為優秀,更符合中興之主的特點,將來史冊上也能留下不少的溢美之詞。可是趙頊一直也有做大有為之君的志向,恢復漢唐舊日疆域,也是他的夢想之一。
這次對戰西夏是個很好的開始,若是趁著這個機會,能夠繼續擴大戰果,那么……那將會是天大的功績,不可同日而語。所以趙頊不想就此罷手,可是又有些擔心,萬一出兵再有什么失誤,反而失敗的話,那可就是……
趙頊一方面想要保持現有成果,一方面又想擴大戰果。一系列的愿望與擔憂交織在一起,讓他頗為糾結,西北安定的喜悅也完全被沖淡了。
一個人做不了決定,那就詢問一下臣下的意思。放在朝堂上公論,不會有什么結果,好幾次的經驗告訴他。那樣最后的結果還是爭執。所以只能詢問重臣們的意見。比如宰相。比如翰林學士,比如六部尚書。
王安石和趙頊一樣的矛盾,在疆土問題上他一直主張恢復漢唐舊日疆域,是有雄心的。如今宋軍在西北大獲全勝,勢頭不錯,乘勝追擊似乎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可是……王相公同樣有顧慮,他倒不是向趙頊那樣患得患失,而是在考慮能否支撐這一場戰事。確保勝利。沒有把握的事情,不敢輕易而為之。
再者,變法正是關鍵時候。這個時候將朝廷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戰爭上,變法容易被忽略,也會因此大受影響。這不是他希望看到的,故而也有些為難。
至于翰林學士這邊,倒是沒有那么多私心。只是建議皇帝兩手準備,保證基本利益,爭取利益最大化。
比如,司馬光就說了一句很實際的話:“邊功雖好。卻也要顧及國內,以及遼國的反應。還是慎重為好。”
遼國怎么能沒反應?雖說西夏反復了好幾次,可遼國人最終還是看在往日的面子上幫忙,出手拉西夏一把。說到底還是利益的問題,遼國不想看到宋朝太強大,將西夏打的太慘。畢竟西夏的存在是幫他們分擔壓力,牽制宋朝。
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遼國南京幽州城外又進行了一場演習,規模比上一次更大,假想敵自然還是宋朝。
如此情況下,大宋朝廷自然就有壓力了。趙頊無可奈何,在咨詢了諸多的臣子之后,想要了一個折中的兩全之策。
西夏的投降,接受!
談判也可以開始,但是條件必定十分苛刻,態度自然要盛氣凌人。提出的條件最好是西夏一時間難以答應的那種,目的就是拖延時間。然后再根據各方面的情況做決定,到底是出兵進攻,還是順水推舟答應和談。
“姑且這這么辦吧!”現實所迫是一方面,趙頊的表現也從來不是那么果決。
“是!”
諸位宰相們也松了一口氣,說實話,他們底氣與信心都不是很充足,可不希望好不容易獲得的一點成功就此付之東流。這次幸好有林昭在,此子果然是厲害,第一次和談的文書上幫宋朝省下了五年的歲賜,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同時也為以后的和談定下了基調。
西夏翻臉之后,他又立即出兵,在西北打的十分漂亮。單單是這一仗,就可以讓宋朝許多的將領汗顏了,林東陽運籌帷幄,大有名將之風。樞密院甚至把林昭看成了種子統帥,將來會是大宋軍方的中流砥柱。
說一千道一萬,林昭立下了莫大的功勞是肯定的。大順城俘虜梁乙埋,不損國威的和約,而今又搶到了一州之地,這個功勞加在一起可非同小可。論功行賞是必然的,否則會寒了臣子和將士們的心。
可是該如何封賞呢?
一般的將領倒還好說,按照功勞大小封賞,升官財就是了。比如種諤、種詠、種師道、劉昌祚、折克行、王韶等人都有封賞。有的人還是三級跳,比如劉昌祚直接官升三級,從一個不入流的指揮使一躍成為有名有號的將軍,前途瞬間一片光輝。
劉昌祚知道自己這個功勞與前程是誰給的,心中對林昭滿是感激,想著什么時候一定要報恩。
種家也因為此戰光耀門庭,不負名將世家的名號,幾個小輩也因此獲益匪淺。再加上種師道與林昭義結金蘭,兩家的關系自然就非同尋常,而今又更進了一步。
至于折家,那跟不在話下。倒是林昭的封賞有些麻煩,皇帝趙頊與諸位相公正在商議。
自古以來,論功行賞,有賞賜爵位,有賞賜金錢,也有升官的。林昭而今不過二十出頭,已經是兵部侍郎了。雖說兵部是個空架子,可畢竟有個侍郎銜,再往上升便是尚書了。二十歲的尚書放在哪個朝代都有些說不過去,雖說這官自然是不能再升了。
至于錢財,林昭為大宋朝省下了百萬錢財,多賞賜一點都不是問題。但如果只是如此,似乎有些太寒磣了。唯有的辦法就是晉封爵位,林昭已經是侯爵的,在往上就是公侯了。可是到底封個什么呢?
按理說,開疆拓土之功,甚至是可以封王的。不過大宋朝對王爵那可是有嚴格的管控,除了趙姓宗室,異姓王少之又少,開國大將曹彬也只是死后追封為王。不過封個國公倒是不為過,百年開疆拓土第一功,意義自然非同一般。
可是林昭還很年輕,要是現在就封個國公,以后再立下什么功勞,該封賞什么?賞無可賞只有死,這是很危險的事情,對君王而言也比較尷尬。所以趙頊斷然不會容許這樣的情況出現,必須要留下余地。
再者,林昭到底太年輕,爵位太高的話很容易引起別人非議,讓其他的功臣世家不滿意。要知道,三朝元老,擔任宰相多年的富弼富相公去歲才被封為鄭國公。而且年紀輕輕爵位過高,他本人也容易驕傲狂妄,對他本人,對大宋朝都沒有什么好處。
“陛下,封為侯爵已經很不錯了,林東陽畢竟還年輕。”
“嗯,那就封為威遠侯吧!”趙頊點頭表示贊同,大宋朝現在年輕的侯爺倒是不少,可幾乎全是繼承父輩爵位而來。像是林昭這般,自己在戰場上打拼出高官爵位少之又少。單單是這一點,便足以笑傲大宋朝了。
因為封賞的事情要經過禮部來辦理,所以禮部左侍郎張宗益是有資格參與此事的。他而今距離尚書只有一步之遙,能有如此機會,多虧了林昭,故而一直等著找機會報恩呢!同時,他也意識到林昭前途無量,與之搞好關系,將來都是大有好處的。投資要趁早,張宗益可是個精明人。
張宗益道:“陛下,封為侯爵很好,不過略加在加上點東西,更彰顯朝廷對功臣的表彰,以及陛下的皇恩浩蕩!”
“加上點東西?”趙頊笑問道:“加上點什么?怎么加?”
“陛下,按照禮法可以因功封子,因功封父!”張宗益道:“不過,聽聞林昭是個孤兒,父親已然亡故了,現下也沒有子嗣,不過可以因功封妻!”
趙頊隨即明白過來,笑道:“你的意思是,給林昭妻子加封誥命?”
“是的,諸位先帝在時有這樣的先例!”
“這倒也未嘗不可!”趙頊道:“林昭嫡妻柴氏出身名門,那就加封為三品誥命夫人吧,這樣她入宮探望太皇太后也方便一些。”柴敏言深受太皇太后寵愛,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加之她又是曹家的義女,這也算是給曹家一個面子。
張宗益的目的顯然不在這里,繼續道:“陛下,林昭有三妻,兩位平妻乃是太皇太后賜婚的,厚此薄彼怕是不妥。其中折氏出身府州折家,折克行這次也立下大功,是否可以考慮給折家一個殊榮呢?”
這一點倒確實,趙頊心想著,既然要封賞那就不要吝嗇。給林昭如此隆重的禮遇,想必他自己心里會知足,會感激皇恩浩蕩的。
隨后折文芯也被封為四品誥命夫人,畢竟嫡庶有別,肯定要比柴敏言略微低上一點。兩位平妻地位相同,孟若穎自然不能忽略。加之她而言有孕在身,很有可能是林昭的長子。孟氏雖出身商賈指甲,卻也曾受過太宗皇帝的賞賜,有這個先例在,倒是完全可以抬舉。
故而,最后定下結果。林昭晉封為威遠侯,三位夫人也都得了誥命,地位與榮寵瞬間提高了許多。
威遠侯府林家,一時間在汴京風光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