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春山磁性材料株式會社的工程師平野貞夫和中川元久二人是來中國參加一個學術會議的。會議結束之后,二人打算在京城逗留兩天,逛一逛幾處名勝古跡。剛逛完第一天,會議的主辦方便找到他們,非常熱情地向他倆贈送了兩張材料展會的門票,還派出了一輛車把他們送到了展館門外。
會議主辦方的舉動,讓二人覺得有些莫名其妙。細細想來,似乎多少還有些脅迫的意味,讓他倆感到很不痛快。不過,在他們不情不愿地來到展館門前之后,他們就全然忘記了會議主辦方對他們的不敬,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全都被秦海安排的那一組磁鐵柵欄門給吸引往了。
作為長期從事磁性材料研究的專家,平野貞夫和中川元久非常清楚當今永磁材料發展的狀況。一塊指甲蓋大小的磁鐵,能夠產生出如此強大的磁性,這完全超出了二人認知的范圍。那一剎那間,平野貞夫甚至萌生出一種要把那塊小磁鐵掰下來裝在兜里帶走的,哪怕不能把整塊磁鐵弄走,只是從上面刮一些磁粉下來,對他來說也有極大的意義。不過,在看到旁邊保安那虎視眈眈的神情之后,他便放棄了這種不光彩的念頭,與中川元久一道,直奔展館的磁性材料展廳而去。
到了展廳,兩個人打眼一看,發現站在展臺里正在給觀眾做介紹的居然是他們的熟人,那就是原來京城工業大學的副教授孫玉智。大家都是搞永磁材料的,孫玉智還曾經到日本去參加過學術會議,與平野貞夫和中川元久打過交道,所以互相認識。平野貞夫知道,孫玉智在永磁材料研究方面很有建樹。如果大門口那種強磁性的材料是出自于孫玉智之手,那就很好解釋了。
“嗨,孫君,真的是你嗎?”平野貞夫擠到展臺前,裝出一副驚喜的樣子,對孫玉智招呼道。
孫玉智看到兩名日本人。趕緊找了一名自己的助手繼續給觀眾們講解,自己則繞出展臺,來到了平野貞夫和中川元久的面前。
“是平野君啊,還有中川君,你們怎么到中國來了?”孫玉智微笑著用日語問候道。
對平野貞夫和中川元久二人,孫玉智并沒有什么惡感,反而有幾分同行間的親近之意。不過,秦海事先向他打過招呼,想拿他剛剛開發出來的新產品給日本同行設一個大坑。孫玉智自然是要接受這個安排的,但因為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所以在見到平野貞夫和中川元久時,他便不免有些心虛了。
“我們是來參加釹鐵材料學術研討會的,對了,孫君怎么沒去參加這個會議呢?在中國,研究釹鐵材料的權威,非孫君莫屬啊。”平野貞夫問道。
孫玉智笑了笑。說道:“我這一段時間比較忙,主辦方開會之前也通知了我。被我婉拒了。其實也不能完全說是因為忙吧,主要是我已經有一年時間沒有接觸釹鐵材料了……”
說到這里,他突然收住口,把后面的話強行咽了回去,臉上也露出了幾分尷尬的神色。
“孫君是說,你不做釹鐵材料了?”平野貞夫非常敏感地抓住了孫玉智話里的玄機。他隱隱感覺到,這次展會上展出的新型磁性材料,或許與孫玉智改變研究方向有關。
釹鐵材料屬于稀土永磁材料。永磁材料也稱為硬磁材料,其概念是指具有很強的抗退磁能力以及較高的剩余磁感應強度的強磁性材料。永磁材料包括鑄造永磁合金、可變形永磁合金、硬磁鐵氧體、稀土永磁合金和粘結磁體等。
稀土永磁材料是指含有稀土材料的永磁合金,是所有永磁材料中性能最高的一種。按照產生時間的不同。稀土永磁材料可分為三代。第一代稀土永磁材料是稀土鈷磁體,即稀土元素和金屬鈷的合金;第二代材料是在第一代的基礎上,用價格較便宜的鐵、銅、鋅等材料替代掉一部分價格較貴的稀土元素,形成稀土、鐵、鈷的合金,其特點是成本較低,磁性較強,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釤鈷合金。
1983年,日本首先報導了不含鈷的第三代永磁材料,其典型產品就是由稀土釹、鐵和硼形成的化合物,簡稱為釹鐵硼,也有直接稱為釹鐵材料的。
釹鐵硼的磁性遠遠高于釤鈷合金,而且由于不含價格高昂的鈷,所以成本較為低廉,迅速成為永磁材料中的佼佼者。從80年代初至今,人們還沒有發明出比釹鐵硼磁性更強的永磁材料。
孫玉智過去的研究專長就是釹鐵硼,通過在釹鐵硼中摻入其他稀土元素,他發明出了最大磁能積達到每立方米390千焦的新材料,超過了同期日本學者達到的最高水平,也因此而贏得了平野貞夫等一干日本學者的尊重。不過,平野貞夫知道,即使是那種新型釹鐵硼材料,其性能與大門口那塊磁鐵相比,也相去甚遠,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里,孫玉智一定是發明出了更好的材料。
在過去近10年時間里,更高性能的永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釹鐵硼材料進行摻雜處理。如果孫玉智能夠發明出性能更高的材料,同時又如他自己所言,有一年時間沒有接觸釹鐵材料,那就意味著這種新材料的配方應當是在釹、鐵、硼之外的一種新組合,這個信息對于搞永磁材料的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釹鐵硼的研究,已經進入瓶頸了。”孫玉智有些不好意思地對平野貞夫和中川元久說道,“我打算用其他的稀土元素試一試,也許能夠有更好的發現。”
“這些永磁材料,就是你的新發現嗎?”中川元久指著展廳里的各種演示材料問道。
“這些只是一部分。”孫玉智用謙虛的口吻,說著牛氣烘烘的話。
“孫君,我覺得這些材料的磁能積比釹鐵硼高多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平野貞夫焦急地問道。
孫玉智面有難色,道:“平野君。不是我不想告訴你,實在是……你還不知道吧,我現在已經不在京城工業大學工作了,我現在服務的機構叫安河材料學院,是一家民營的研究機構,所以……”
后面的話。孫玉智不需要說出來了,平野貞夫和中川元久自然是能夠聽懂的。
如果孫玉智還在京城工業大學,那么搞出一種新型材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趕緊寫文章去發表,對于前來交流的同行,他也不會扭扭捏捏地保密,而是會把所有的技術奧妙向對方合盤托出。當年因為這樣做而流失出去的技術不在少數,有許多技術都是中國學者率先發現,卻被外國公司搶注了專利。類似于京城工業大學這樣的機構對于申請專利之類的事情是不屑一顧的。他們甚至可能會因為別人用自己的技術申請了專利而感到自豪。
平野貞夫這樣直言不諱地向孫玉智了解技術細節,也是因為知道中國學者的習慣。在他想來,只要多恭維孫玉智幾句,他肯定就會把最重要的技術環節透露出來。技術在很多時候不過就是一層窗戶紙,孫玉智如果能夠幫平野貞夫捅破這種窗戶紙,那么平野貞夫回到日本之后,就能夠迅速地把技術開發出來,而且能夠搶在孫玉智反應過來之前。把所有的專利都注冊一空。
可是,孫玉智卻告訴平野貞夫。自己已經不在京城工業大學工作了,他現在的工作單位,是一家民營研究機構。民營機構可不比國有單位,人家做事是要講究經濟效益的。一種技術開發出來了,民營機構肯定會趕緊去注冊專利,同時要求研究人員嚴格保密。孫玉智想向平野貞夫和中川元久暗示的。就是這樣一個信息。
“那么,孫君,你們這項技術申請了專利嗎?”平野貞夫問道。
孫玉智道:“具體細節我不太了解,不過據說我們的法務部已經將此技術送交了國際專利組織,現在應當是在審批期間吧。過一段時間。你們就能夠檢索到我們的申請信息了。”
“如果我們春山公司希望與貴學院合作,應當怎么聯系?”平野貞夫又問道。對方既然已經申請了專利,那么想搶占這個專利的可能性就沒有了,他現在要考慮的,就是退而求其次,看看能不能與對方建立起合作關系,再伺機從合作中尋求最大的利益。
孫玉智用手一指,說道:“我們學院在那邊的展館設有咨詢臺,你們可以到那里去和我們的銷售人員洽談。”
王曉晨向秦海說起的日本人,正是平野貞夫和中川元久。秦海為了故弄玄虛,向所有人都下了封口令,因此這二人在王曉晨那里并沒有得到自己希望了解到的信息。不過,王曉晨也給他們留下了一個機會,讓他們改天來找秦海直接洽談。
平野貞夫與公司聯系過之后,決定臨時改變行程,在中國逗留下來,以便與秦海面晤。在十分迫切地約了幾次之后,秦海終于答應和他們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