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之下,幾個小時的時間,就這么的過去了,其中,楊元釗不時的把錢虎他們叫來,一方面,是把他們實地測量的數據,填充到這個設計的圖紙之中,另外一方面,也是從實地詢問他們對于鋼構的了解程度,在了解之中,楊元釗發現,他們對其中的一個鋼構似乎異常的熟悉,很多鋼構的指標,不用見到實體或者圖紙,他們都可以說出來,甚至還能夠舉一反三,特別是錢虎,經常會根據某些數據,跟楊元釗討論,甚至爭論。
工人們,哪怕不懂得什么大道理,在某一方面,逐步的熟悉之后,熟能生巧之下,一些機靈的,能夠從中間總結出規律,這是好事情,最少證明了他們在這個方面,花費了不少的心思。為此楊元釗特別的把已經設計大半的方案,直接的推翻改動,換成錢虎們最熟悉的模型,這個模型就是最普通的鋼構模型,使用的鋼材和連接稍微的多了一點,而且整個鋼構需要的工程量也相當的大,但是有一點,安全系數高,錢虎他們又相對比較熟悉,這樣施工的難度,一定程度上,會降低不少。
幾易其稿,差不多耗費了幾大張專業的圖紙,楊元釗是機械工程師,對于三視圖之類的,非常熟悉,建筑是他不太擅長的部分,可鋼構,跟普通的建筑不一樣,不用考慮什么分擔壓強,或者承重墻的關系,又不是什么高層建筑,只是一個最高18米,6米高度,解構簡單的鋼構,以機械工程師的嚴謹,加上計算機計算出來的數據,最終,完成了一個初稿。
這個初稿,已經包括了整個廠房車間最重要的幾個部分,因為是第一次,他沒有采用整體成型,而是把整個鋼構分成不同的部分,在部分和部分相連的部分,進行了大量的加固,鋼構跟普通的結構的區別也就在于這里,鋼構可以留出許多部分,用于相互之間的鏈接,主要的著力點,就在這些粗大的鋼材上面的,15公分長寬的鋼材,后世都可以作為承重鋼筋,特別是其中又添加了強度比較高的特種鋼材,用來做一個普通的,不承擔太多重量的廠房,這其中根本就沒有多少的問題。
楊元釗進行了初步的設計,完成了圖紙,讓錢虎他們通過實地測量,繪制出模型,回去焊接成真正的鋼鐵模型,真正的鋼鐵模型,用了比例尺大概小20倍直視結構,這樣耗費鋼筋數量,也只有二十分之一,可是饒是如此,真正做出來,整個模型的面積差不多300平方,細化處理之后,甚至一些結構被省略了之下,使用的鋼材也超過了125噸,足足楊元釗一天多的生產量的。
正是這樣的認真,足足用了2天多的時間,最終的設計圖定稿了,錢虎他們把實地測量的結果和模型拿出來之后,楊元釗對著模型進行比對,確定它是否能夠承受,完成了整體的設計,他最少需要2米長,最少15公分長寬的鋼筋,5000多根,其中在轉接,彎頭,特殊的部件,是高達數千個,當這一片5500平方米,總面積超過12000平方米的龐大鋼構建成的時候,這一片將成為工廠的主廠區,只要鋼構到位,最多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一個占地12000平方的龐大建筑,就會在這個包頭外面的荒原之上,拔地而起的。
這么龐大的鋼構,幾乎是2500噸,后世,可能不過是一個工廠,一天的產能,甚至連一天的產能都未必是,可是在這個時代,這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任務,特別是在中國,幾乎不可能,中國沒有生產大批量鋼鐵的能力。
目前的中國,只有漢陽鐵廠一家現代化的鋼鐵廠,那是洋務運動,花費了幾十年的成果,可是最終呢,大部分的產能法打開,即便在經營著的,質量也不佳,這從黃河鐵路橋的情況,已經可以很鮮明的表現出來,不過是一個承重輕量火車的鐵路橋,卻只能以5公里的時速,由牽引車一節一節車廂的緩緩拖行,這種情況之下,怎么可能提供合適的鋼材呢,外國進口,是可能性不大,先不說質量問題,漫長交通,就會讓成本激增到法承受程度。
索性,楊元釗也沒有打算外購,正好,這段時間,沒有多少生產的任務,之前抽時間生產的部分武器,被哈比帶到上海進行銷售,補充過去的幾個月,上海的軍火大量銷售空擋的,整個中國,軍火是硬通貨,這么多的洋行和買辦,短時間消耗12萬,市場的需求沒有那么旺盛了。
給面粉廠,磚瓦廠的設備,還有拖拉機,早已經生產完了,暫時沒有太多的任務了,滿負荷生產,是可以承受的,正好拿來,生產這些鋼柱結構。
現在一體機的等級是三級,這些材料,都不會超過一體機體積限制,可是4噸每小時的生產,哪怕是一體機全力以赴,也需要接近600個小時,也就是二十多天的時間,這可是一個不短的時間。
給一體機下達了命令,按照圖紙上面,首先生產原料配置車間,這里會安放兩個大型的粉碎機,履帶式的進料帶,還有一些天車起重機之類的,總面積大概700多平方米,一共是兩層,一共需要各種類型的材料500噸,他需要用三天的時間來準備,好在鋼構在初期的時候,并不需要鋼材,需要挖掘一些地基了,還有幾本的一些土建工程,這點楊元釗通過劉澍的協調,把這些鐵匠和包頭原有的工匠召集在一起,又招攬了差不多50個壯勞力,暫時組成一個鋼構建筑公司,這個作為公司最開始的第一個工程,為了這個,他甚至還借助著現有的拖拉機底盤,制作了一個簡易的塔吊。
相對于移動方便的吊車,塔吊似乎加的容易,當然不是后世那種,高層建筑的塔吊,不過是一個純鋼的高塔,上面有十字型的分布著兩組鋼鐵臂,上面有不同的掛鉤,通過簡單的移動,可以確定到不同的位置之上,然后通過下面蒸汽機催動鋼繩,拉動鋼筋,到達預定的位置。
這種簡易的東西,在楊元釗看來極為的落后,可惜起重這玩意,不是他的專業,雖然知道一點,要想真正的制作出合格的起重機,需要漫長時間的研究,此時此刻的他,沒有這個時間,千頭萬緒,工作實在是太多了,要解決這個,恐怕需要哈比到歐洲和美國之后,招募到第一批的學者和工程師,才能夠繼續下去。
一個簡易的塔吊,也就是十幾噸鋼材,幾個小時的時間,就完成了生產,楊元釗把錢虎叫過去,讓他借助著拖拉機,把這些東西拉過去的,拖拉機的拖斗,是近才生產的,拖拉機不但在犁地時候方便,在拉動比較多的物資的時候,也相當的方便,特別是鋼構,別看一根不太長的鋼管,總重量都會超過300公斤,一旦上百根,就是30噸,這樣的重量,沒有多少的馬車可以拉得動,一個馬車放上三五根,就有些吃力了,這樣會極大的浪費,鋼制的拖斗出現,讓拖拉機的馬力可以盡情的展現,雖然,拖斗只能夠在平整的路面上行動,從包頭這邊,到外面的工業區,又有多遠,履帶式拖拉機緩慢的速度,是可以接受的。
40噸的塔吊,一共分成了四個不同的高塔,還有六根相互聯通的衡量,鋼繩在上方,可以在下面搖桿的推動之下,靈活處于塔吊范圍之中的任何一個位置,看起來繁瑣比,可卻讓錢虎等人吃驚不已,他們以為,龐大的,12000平方米的鋼構房,都需要他們用肩扛手提的方式,一根300多公斤,兩三個人,勉強也就抬起來了,只是要向高處,不容易,可是有了這個塔吊,很多時候,他們可以用機械節約體力,這樣不但安全,建設的速度,也就大幅度的加了。
看著錢虎等人,熱火朝天的干起來,楊元釗沒有在這里過多的停留,步的離開了,今天,從太原過來,楊家和尉家,從各地招募而來工人,會抵達這里,因為資訊的問題,對于這些工人,楊元釗是兩眼一抹,必須要等他們到了之后,才會知道,他們到底是什么樣的技術工種,水泥廠能不能正常運轉,能夠生產出多少的水泥,產量如何,就全靠則一批的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