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紙區,楊元釗在叮當的幫助下,弄明白了評分系統到底是怎么運作的,其實很簡單,戰艦的圖紙分成了無數個部分,比如主動力部分,戰艦的形狀,使用的材料,武器系統,指揮系統,等等,在這些系統之中,可以根據評分系統,對于各個子系統,甚至是主圖紙進行更改,最終得出一個新的圖紙,當這個圖紙最后提交之后,通過評分系統整合之后給出結果。
胡亂更改,隨便的拼湊,甚至連新圖紙都生不成,打個比方來說,萬噸級的戰艦,你弄個18寸,甚至是20寸,這個時代無法完成的火炮上去,肯定會被評價為失效的,這樣圖紙就無法生成,要生成最起碼是可以運轉,開動的戰艦,這是一個基本的項目。
同樣是一個類似電腦的東西,楊元釗可以在一組戰艦圖紙上面輕易的調取每一個部分,既可以自己上去修改,也可以用通用的設計,以此來交換,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評分系統甚至可以簡單的修補,楊元釗就曾經嘗試過動力系統,更改之后,動力系統未必一定切合在整個戰艦的圖紙上面,但是只要新的動力系統比原來的小,系統就會自動匹配,而不用楊元釗一一的來設計。
原來很簡單么,經過了幾次的嘗試,修改了部分系統,讓戰艦的總體分數變動,當然了,沒有幾個提升的,絕大部分都是降低的,可楊元釗已經非常激動了,這等于是傻瓜一樣的設計,減少了很多細節上面的東西。
楊元釗來到德國,是為了夯實西北的工業基礎,順帶也為未來江南造船廠和青島造船廠,招募一批高水平的設計師,現在歐洲,戰云密布,協約國和同盟國,雙雙都是磨刀霍霍的,英國和德國的船臺上,擺放的都是新式的戰列艦,大部分知名的船舶設計師,都在設計軍艦,另外一批民用方面有獨到之處的,也在瘋狂的設計貨船,能夠跟他們前往遠東的,恐怕就是最一般的那一種。
之前,哪怕是最一般的,也可以彌補中國的缺憾,中國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在有無的問題,解決了這個再說,但是現在,一體機的這個評分系統,等于是給了楊元釗做設計師的可能性,有什么人比楊元釗更可靠,他設計出來的話,或許會壓制住中國未來的發展,可是一戰馬上就要到了,接下來,世界的歷史可能會走入到難以預知的方向,這種情況之下,中國必須有海軍,為此拔苗助長一下也算正常,來到包頭之后,他做拔苗助長的事情還少么?
楊元釗是個雷厲風行的人,說干就干,直接選擇的,就是最主流的萬噸級貨輪,在一路上的港口上面,他最少接觸了12000艘以上的萬噸貨輪,復制了超過4000張各種各樣的戰艦,可以說是所有圖紙之中最豐富的一批。
12000個,最早興建的,甚至可以上溯到二三十年前,對于貨船而言,沒有軍艦更新換代的快,偶爾必須要補強了,多是更換了發動機,整體大修一下,其他就很少改動。
如此多船舶,真的是讓人挑花了眼,楊元釗考慮再三,通過一體機的篩選,從中間選出了30艘最出色的,評分最高的作為基礎的藍本。
電腦很快按照楊元釗的要求進行了一系列的篩選,速度很快,差不多幾秒鐘的時間,30艘評分在107127之間的船只出現在了屏幕之上,簡單的掃了一眼,30艘船最早的是在3年前建成的,最新的一個是只有3個月船齡的新船,在主流的萬噸級巨輪之中,最出色的這30個,其中的23艘是英國或者英聯邦的造船廠設計制造的,2艘是美國造的,幾乎是照搬了英國的設計,做了不大的改動,德國有3艘,法國,意大利各有一艘。
就從這個上面,就可以看出來英國是多么強大,不但評分最高的10個,全部是英國制造的,30艘之中,英國還占去了23席,這個數量是英國造船強大的真實寫照,最關鍵的是,楊元釗基本上把絕大多數的德國船都復制了下來,英國的卻不多,最多就是四分之一而已,天知道,英國還有美歐更加逆天的船只。
選擇了這些模版之后,楊元釗繼續篩選,萬噸級貨輪幾個重要的方面為基礎,又從其他的圖紙之中,找出了各方面性能前10位的各種分系統圖紙,除了整船之外,分系統則平均多了,英國并不是每每都進榜,完成了工業調整德國和美國,在機械制造和加工方面,超越了英國,在動力和機械為主的分系統上面,美國和德國的得分,屢屢超過英國。
這些,就更加的體現出英國的不凡,憑借著不是最頂尖的部分,卻在總分得分上面,超越了分項目遠遠領先的美國和德國,這就是英國百年造船的強大,整合能力和系統能力,遠在德國和美國之上。
這些分項目都弄出來,然后剩下的工作就簡單的多了,把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排列組合,拼接在一起,就成了新的圖紙,第一次,楊元釗把所有排名第一的部分,整合到一起,在他看來,都是最好的,應該不會比別差多少吧。
不過楊元釗的想法,真的是有些太天真的,哪怕是有一體機這樣的逆天神物,也不可能隨隨便便的,就給你弄出一大堆的圖紙出來,通過排列組合之后,哪怕是把最佳的部分都統合在一起,也未必能夠組合出整體分數較高的,相互之間的影響,會拉低總體的分數。
事實也是如此的,當所有評分最高項目整合到一起,通過評分系統合成的時候,卻出現了一排紅字,無法通過整合生成圖紙,這也就意味著,這些最的出色的部分,甚至連一艘能夠開動的船都無法弄出來,更何況是得分了。
那個方面出現問題了,在楊元釗看來,似乎都沒問題啊,都是系統之中評分最高的部分,順理成章來說,應該會不錯啊,想不明白的楊元釗,隨意的排列組合,在短短的一個小時之中,排列組合的上千種不同的組合,但是最終通過一體機驗證的寥寥無幾,只有12種,評分更是慘不忍睹,達到60分及格線的,都少之又少。
沒那么簡單,這是楊元釗心中升起來的一個念頭,如果真的這么簡單的話,船舶設計就不是要給技術活了,美國和德國也就能夠在這個體系之中,超過英國了的,事實上,哪怕是已經沒落的英國,在二戰時期,船舶的制造成本和設計能力,也在美國之上,美國的強大,在于他的工業實力,二戰的設計戰艦的能力,可能連日本都比不上,可是工業的強大,一艘船比不上,我就兩艘,三艘,生生的用戰艦海和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拖垮了日本。
想不明白原因,楊元釗最終只能夠退而求其次,楊元釗想到了正在興建的4500噸的圖紙,說不定能夠從上面得到一些創意,把萬噸級的設計工作放在了一邊,從一體機之中,調出了皮埃爾的設計。
拿下江南造船廠之后的,江南造船廠的一切都向著楊元釗開放了,皮埃爾的設計,不是一個,而是一個體系,從原型開始,逐步的根據加工能力和材料進行的改變,主要的更改過程有四次,第一個就是原型,然后就是皮埃爾根據江南造船廠的生產能力進行的改進,再然后就是從西北獲得了船用鋼之后,根據這些船用鋼的性能進行的改變,最后一個,當然是蒸汽機抵達之后的改進。
哪怕這些改進都有些微乎其微,卻出色的讓這些系統都完美的整合到了整個船舶設計上面,從中可以看出一脈相連的體系,這才是一個設計師最厲害的地方。
不得不說,皮埃爾確實是一個合格的造船工程師,他的天賦相當的厲害,按照評分系統之中,他設計的部件,沒有達到世界頂級,卻是契合度最高,幾乎比較完美的發揮了4500噸貨船的實力,也因此更強大蒸汽機到來之后,可以簡單的調整之后,融入到新的艦船之中,達到了一個比較平均的數值,性能極為的出色,這也是得到了訂單最終結果,成功的說動了凱撒琳更改了價格。
楊元釗認真的看著這些細微的改變,再對比之前自己所做的,那簡直是在胡鬧,這些細微的改變,有些評分系統可以調整,但是更多的,是評分系統無法更改的,這也是最終無法通過的根本原因,楊元釗想了一下之后,決定參考4500噸的圖紙,就最主要的動力上面進行修改,然后找出其中的規律,應用到造船上面,這需要大量的實驗和摸索。
科學本身就是枯燥的,船舶設計也是一樣,有了評分系統,可以說楊元釗設計船只難度已經降低到了最低,無數次在材料上面的排列組合,讓楊元釗有足夠的耐性,渾然忘卻了一體機的時間流逝,全力以赴的投入到新的設計之中。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