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釗之所以強行要這個,原因也非常的簡單,主導性,一流的大學之中,本身就擁有巨大的有事,無論是吸引力上面,學生生源上面,還有科研實力上面,在一定的程度之下,做好側重點,讓這些一流大學承擔起更大的任務,這其實也是未來世界發展的主流,一些一流的大學,一流的研究所,無不是站在整個世界巔峰的,不但研究做的好,而且賺錢能力也巨大,這才是正確的發展,在說了,這也帶有巨大的導向性,鼓勵這些學校努力向一流靠攏,至于到了一流的程度,會不會有這么多,那就要看未來的政府財政收入如,收入高了,當然是有了。
第一流的大學,除了底蘊,名氣之外,就是實打實的成績,每年在大學評比有一個分數,轉化了多少實用技術,填補了多少的國內空白,提升了多少世界先進,甚至是一些基礎的教學任務,培養了多少碩士生,博士生,以及這些學生都獲得了那些成果,都有嚴格的規定,正是這樣的嚴格規定之下,第一流的大學,在中國很少。
因為嚴格的關系,再加上2年評選一次的,第一流的大學并不多,一共只有36所,其中12所在包頭,他們也是包頭崛起之后,第一批投入和建設的學校,由于得到了楊元釗的傾向,在最初的投入就非常強大,特別是硬件上面,幾乎完爆了世界上其他的大學最初的時候。
就拿西北大學為例的,從興建到最終的4年級招生的,每年的投入高達的1.8億美元,總投入超過了8億美元,這樣的投入,即便在歐美也足以砸出來一個一流的大學了,更別說是在中國,最開始的一兩屆,還因為師資力量的問題,有錢都沒地方花,先期進行的是基礎建設比教育師資重,畢竟投資很簡單,有錢就行了,老師總不能變出來不。
后面,在西北第一批出國留學生,用了23年的時間,完成了本來四五年才能夠完成的學業回歸西北之后,在這些學生和之前的教師的幫助下,西北大學才大規模的擴張,從5萬人,10萬人,15萬人,招收人數一路的上升,成為了中國最強大的學校,也是招生人數最多的學校,極限的時候,接近80萬人在一個大學之中學習,這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是不可能有的學校規模,卻在中國正常的存在。
西北大學在包頭附近,幾乎是一個小型的城鎮,早就從包頭搬遷出去,目前是在距離包頭55公里的一個大學城,這里集中了4所一流大學和34所其他大學,每年總學生人數超過了600萬,可以說是包頭附近,人口密度最大的區域之一。
西北的這些學校,由于有了巨大的支持,底蘊非常的強大,擴張速度非常的快,但是即便如此,也不是每一所大學都能夠進入到一流的領域之中的,在這個時代,中國推定的方法是全面的科研,可是一些天才的科學家和教育家,依然有一定的優勢的,特別是西北統一全國之后,全國的大學都在撥款的范圍之中,并不以西北和其他地方為分別,甚至為了扶植這些學校,投入有所傾斜。
對于非西北大學支持的推行,是在1911年之后的事情,前期在西北建設的很多,他們最終冒出來的,成為一流的不多,也就是一些有底蘊的學校,比如,北大,清華這兩所后世鼎鼎大名的學校,最終西北撥款和自身的努力之下,躋身了一流行列,其他的南開,復旦,同濟等少數學校也是如此,在全國范圍之中,能夠在3000多所大學之中脫穎而出的不多,12所在包頭,27所在西北,真正西北之外的,只有9所,這也可以看出資金的傾斜對于一個學校實力的提升的重要性。
一流的大學,每家可以享受10億元的撥款,這些不是教育經費,教育經費走的是另外一條路子,這是專供科研,在基金會的時代,楊元釗不會去管這筆錢具體投到了那里,但是會有專門的資金監管,以保證這筆資金不被挪用,36所大學就是360億,這是一筆讓中國之外的所有人都震驚的財富,按照目前中華元跟美元之間的比價是2:1來說,這相當于180億美元,幾乎相當于美國參戰之前,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
美國在1913年,也不過是350億美元的總值,這已經相當的可怕了,如果按照黃金的比價來算的話的,這個時代20美元一盎司黃金,而后世高達一千多美元一盎司黃金的,單純黃金的比價,350億美元相當于的1.75萬億美元,這絕對不能算是小數字。
就是說,德國費盡心思,弄走了巴庫,輸出了近億的人口,再加上教育產業化等諸多方面加在一起,總體的收入剛剛過了120億,還只是這一筆投入的三分之二左右,可能整個世界上,也沒有那個國家,會在科技上面,投入怎么多的資金了。
第一流的大學總共有36所,享受10億的投資,剩下二流三流大學,享受剩余的投資,這樣的投入規模非常的不均衡,一流學校,在整個大學之中,只占據的1左右,即便加上學生總數,也不會超過7,卻享受到了的接近70的資金,可是剩余的3000多所大學,才瓜分剩余不到30的資金,這樣的傾斜度大的有些太多了。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因為所有的撥款不看人情,不看人頭,只看科研能力的,只有完成了足夠多的課題,這樣才能夠讓評分的提升。在剛剛出現大學評比的時候,差距還不大,可是在第一次評比結束之后,一流大學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一流大學,擁有著一流的師資隊伍,他們的教學和科研也出色,最容易出成果,這個計劃成熟的1912年到1916年4年的時間之中,36所大學,產生一流以上的成果1734項,完成科技突破3000多次,這些項目在最初的時候,沒有多少的成果,很多只是填補空白,可是在空白填補了之后,開始向更高層次發威的時候,直接的成果就有3000多億元,加上間接,收益相當的驚人,這也是這個項目一直持續下來的根本原因。
反倒是3000多所二流三流的學校,產生的成果,只有一流大學的零頭,從1912年到1916年,一流成果只有59項,還都是經濟效益不高的那種,二流成果到不少,只不過經濟效益有限,按照一流之外的學校,4年累計獲得560億的資金,可是他們的成果最終創造的效益,不會超過200億,從一定意義上面,是虧了。
當然了,中國不可能只看一流大學,很大程度上面,二流和三流學校他們是一流學校的有效補充,雖然這些學校沒有取得多有經濟價值的成果,可是他們研究的一些資料,還有取得的一些階段性成果,可以成為一流學校的補充,這一點,在1914年就初顯成效,西北大學跟12所學院建立了一個簡單的交流機制,就從12所學院之中收獲了一批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不能夠直接利用,卻推動了西北大學最少27個一流項目的進程,少則6個月的提升幅度,多則15個月,當年西北大學的多個項目就提前完成,經濟效益極為的驚人。
大學之中的很多事情,都是瞞不住的,事實上,西北也沒有想要瞞過去,這一條消息就流傳來開,因此造成了整個大學界的大串聯,不但36所一流大學紛紛的跑馬圈地,確定勢力范圍,很是引發的一系列的混亂,最終這一混亂,被高層看到了,立刻引起了教育部和一流大學的重視,最終覆蓋全中國的科研體系聯盟出現了,由教育部牽頭,在課題分類和共享上面,進行了一些調整,甚至一些二三流的項目,在對一流項目有一定的促進的時候,可以共享部分資金,已達到足夠的收益。
一流有一流的好處,二流三流,也不是沒有作用,在沒有這件事情之前,楊元釗一直都認為是這樣的,有了課題共享體系,就更加把整個國家的科研力量擰成一股繩,形成了一個階梯狀的發展態勢,這對于中國的科技來說,由是一個強心針。
科技必須要是投入足夠的資金,有時候甚至浪費一點,也未必不是壞事,只要能夠利用上去,要是僵化的機制,每家大學都悶著頭來做研究,研究出來的結果,也只是敝帚自珍,沒有應用到工業生產之中,那才是最大的浪費。
現在,浪費是有,卻不是主導,主導是科技的快速發展,有這個作為前提的話,哪怕是對楊元釗投入頗有微辭的人,最終也認可了,在政府經過了一年多的猶豫之后,最終接收了這個最終的教育上面的項目,整個教育歸屬與中央政府,并且在財政的總投入上面,占據了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遠在軍事投入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