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公司軍委會對因為戰斗負傷和犧牲的軍人、民兵的撫恤標準非常高,畢竟遠東軍正規軍的主力部隊,都有著超越這個時代的武器裝備和戰術理念,所以歷次戰斗傷亡都很小。
歷次戰役傷亡最大的還要屬敢死軍部隊,尤其是中南半島戰役,敢死軍部隊在中南半島的山地、熱帶叢林里苦戰三個多月,傷亡、非戰斗減員加起來達到了數千人。
那也只是在特殊環境下造成的,但這一次阻擊戰,以遠東軍的實力,絕對可以輕松全殲俄隊。為了迷惑俄國毛子,純粹是拿游牧支隊的牧民做為誘餌。
可遠東軍大批游牧支隊的牧民,依然義無反顧的用弓箭、彎刀等冷兵器,對抗裝備火繩槍和火炮的俄隊,造成這樣的傷亡,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這一次遠東軍為了彌補參戰的游牧支隊,對傷亡的牧民,撫恤力度更是非常大。尤其是物資的鼓勵,讓游牧支隊的傷員和軍烈屬極為滿意。
當遠東軍的表彰傳回草原以后,所有參加阻擊作戰的各個游牧支隊,全都歡欣鼓舞,即便是犧牲牧民的軍烈屬也都非常欣慰,家里的男人雖然死了,可是家里孤兒寡母不但得到了大批的物資,還成了遠東軍委會的軍烈屬,他們這輩子也不用再為生計發愁了。
這要是在以往,草原上的牧民為那顏們出去打仗,死了就死了,誰會管他們的孤兒寡母,不去霸占他們的妻女,就已經算是厚道了。
可是為了遠東賣命,受傷的牧民,都會得到很好的救治,還能獲得一枚勇敢勛章。這枚勇敢勛章不但關乎榮譽,還有一些福利待遇的,雖然不是很多。但也是深受遠東軍廣大官兵的推崇。如果受傷致殘,會被發放殘疾證書,這個證書會一生受用,甚至家屬都會受益。
這次阻擊戰役犧牲的牧民。他們都被追認為烈士,他們的家屬也就成了軍烈屬。這個就更牛逼了,軍烈屬享受的各種待遇在遠東軍也屬于最高的那種。
為了這次參戰游牧支隊傷亡牧民的撫恤工作,遠東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但是取得的效果卻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尤其是散布在外西北地區的各個游牧支隊的廣大牧民,全都深受鼓舞。草原的漢子哪有怕死的。只要讓他們沒有什么后顧之憂,叫個牧民都敢去為遠東賣命。
遠東軍政治部也趁著這個契機,在外西北草原的各個游牧支隊大肆宣傳這次阻擊戰役的英雄事跡,以及遠東軍對傷亡牧民的撫恤力度,起到了超出以往很多的宣傳效果。
西伯利亞的冬季終于如期而至,溫度逐漸降至零下三四十度,偶爾寒流來襲,溫度甚至會低至四五十度的極寒程度,那真是吐一口痰,落地都能聽見“啪”的一聲。
因為吐出去的痰在落地的過程中。已經被凍住了,落到地面的時候已經成了一個冰坨子。還有更懸的,據說在極寒地帶撒尿都要拿個棍子,不斷的撥弄,要么馬上就會被凍住。
不管是真是假,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這樣極寒的環境里生活,會是怎么樣的一番景象。
好在遠東公司對這樣極端氣候,早就有了各種的應對措施。首先就是公司在西伯利亞各地區的駐軍、基層中隊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問題,公司都做了大量的準備。
西伯利亞各地區駐軍和基層中隊的住房雖然也是木刻楞。但是卻加了很多的保暖措施。比如在木刻楞的內墻掛了大量的毛氈,還有火炕的結構也做了改進。
木刻楞的地面也做了保溫防寒處理,就連遮擋風雪的門簾子也換了更厚的面料,而且屋頂采用角度更大斜坡。即便再大暴風雪也不用擔心垮塌。
西伯利亞最不缺的就是煤,現代社會的俄羅斯,煤炭資源也主要分布在其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西伯利亞各地區的駐軍,早在夏季就組織了勘探隊,根據現代資料在西伯利亞各地區尋找煤礦。
然后征用大批的當地土著為遠東挖煤運煤。還用原始的土法進行洗煤和選煤,在西伯利亞各個主要河流的沿岸儲備了大批的煤炭。
剛剛組建不久的西伯利亞內河船隊,整個夏天都在不斷的忙碌,將大批的煤炭送抵了各個河流的主要碼頭、駐軍營地和后勤基地,還通過便利的水路交通,為各個基層村落送去了越冬的煤炭。
西伯利亞各地的駐軍官兵和基層中隊的土著,越冬的冬裝也是與以往有著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制式的寒區軍大衣,照比遠東軍配發的普通軍大衣,更沉了更保暖了。
棉大衣的外面采用耐磨擋風的帆布面料,內襯著棉花,最里面的一層是還帶著原毛的羊皮。雖然稍稍有些沉重,但是即便在零下四五十度,穿著這樣一件羊皮棉大衣也沒什么問題。
除了羊皮棉大衣,西伯利亞的部隊官兵和土著,還穿著一套棉襖棉褲,一套秋衣秋褲,腿上幫著原毛羊皮護腿,腳上穿著的是厚厚的羊毛襪子,套上一雙長筒的原毛牛皮靴。
頭上套了一個羊毛頭套,再戴上一頂羊剪絨的羊皮帽子,一條羊毛的圍巾,手上是一副厚厚的原毛羊皮手悶子。極寒的天氣到來時,還可以把羊皮棉大衣的兜帽套上,在把羊毛圍巾一捆,再冷的天氣也敢在外面過夜。
西伯利亞地區所配發的鋪蓋是一個原毛羊皮棉睡袋,褥子是厚厚的毛氈。這樣的一身裝備,就算在西伯利亞最寒冷的極寒天氣里去外面工作,也沒什么問題。
以往西伯利亞的土著,在寒冷的冬季一般是不會出門,但是現在駐守在西伯利亞各地區的遠東軍官兵、各個中隊的土著等人,還特意在這樣的極寒天氣里組織當地的土著進行冬訓。
遠東軍各部隊也沒有閑著,始終在各地進行寒區訓練。甚至部隊還組織了一次遠程的野外拉練,經歷過那一次拉練的老兵,后來有人寫了一部傳記,專門介紹了當時惡劣的條件,讓人無不感嘆當時的情況是如何的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