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廖緬科說到這里,忽然停頓了下來,我正在詫異他為什么不說了,卻又聽見他半是抱怨半是調侃的聲音:“喂,我說奧夏寧娜同志,就算我不是你的頂頭上司,也是你的客人啊,可你為什么連杯水都不給我倒啊?”
雖然葉廖緬科是用開玩笑的口吻說的這話,但還是讓我感到了難堪,我扭頭望向旁邊的基里洛夫、班臺萊耶夫他們,正在考慮該麻煩他誰去給司令員倒杯茶,阿赫羅梅耶夫已搶先說道:“司令員同志,請等一下,我這就給您倒茶去。●⌒w.”
等阿赫羅梅耶夫的背影消失在門口后,葉廖緬科又接著開始說開了:“第三點、指揮員要懂得調查研究。對于敵情、地形、部隊的情況和社會情況,要經常做到心中有數。要天天摸,天天琢磨,不能間斷。這樣做,不能看作是重復,實際上這不是重復,而是不斷深化不斷提高的過程,是取得正確認識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平時積累掌握的情況越多,越系統,在戰時,特別是在緊張復雜的情況下,就越沉著,越有辦法。因此,調查研究工作要貫串在各項工作中,要貫串在每一次戰役、戰斗的整個過程,反對打莽撞仗、糊涂仗。特別是敵情,必須切實摸透。因為敵情是活的,敵人必然會極力隱蔽、偽裝他們的真實企圖和行動。要盡一切可能不間斷地偵察,查清敵人的部署和動向,看他扮演什么角色?是主力還是非主力?是驕兵還是敗兵?能集中多大兵力向我們進攻和阻擋我們的進攻。了解敵方軍事主官的特性,看他慣用和擅長用什么戰法。根據他當前的企圖判斷他可能采用什么打法。等等。只要摸清了敵情、我情、地形的底。決心下得就就快,就硬,就堅定。就不會被任何假象所迷惑,就不會被任何困難所嚇住。如果情況不清,就會猶豫不決,舉棋不定,坐失良機,或者勉強下了決心。一遇風吹草動,聽到畏難叫苦和不正確的建議,就容易動搖,可能一念之差,前功盡棄。說到這里,你應該明白我為什么名字崔可夫那里的情況很危險,依舊要到最危險的防御地段去視察的原因了吧?”
我連忙對葉廖緬科的這種說法點頭表示同意,正打算說點什么時,出去端茶水的阿赫羅梅耶夫已經端著一個搪瓷的茶缸進來了。他走到桌邊,小心翼翼地把茶缸放在葉廖緬科面前。接著恭謹地說道:“司令員同志,請喝茶吧。”
葉廖緬科沖著阿赫羅梅耶夫點點頭。表達了自己的謝意后,端起茶缸喝了一口,又接著對我說:“第四點、一個優秀的指揮員還需要是個活地圖。指揮員和參謀人員必須熟悉地圖,要經常讀地圖。熟讀地圖可以產生見解,產生智慧,產生辦法,產生信心。讀的方法是把圖掛起來,搬個凳子坐下來,對著地圖看,從大的方向到活動地區,從地區全貌到每一地段的地形特點,從粗讀到細讀,逐塊逐塊地讀,用紅藍鉛筆把主要的山脈、河流、城鎮、村莊、道路標劃出來,邊讀,邊劃,等到地圖差不多快劃爛了,也就差不多把地圖背熟了,背出來了。在熟讀地圖的基礎上,要親自組織有關指揮員和參謀對作戰地區和戰場進行實地勘察,核正地圖,把戰場的地形情況和敵我雙方的兵力部署都裝至腦子里去,做到閉上眼睛面前就有一幅鮮明的戰場圖影,離開地圖也能指揮作戰。這樣,在你死我活、瞬息萬變的戰斗情況下,可以比敵人來得快,爭取先機,先敵一著,掌握主動,穩操勝券。”
聽到葉廖緬科說這第四點的時候,我不禁微微臉紅了一下,要知道對軍事地圖不熟悉,一直是我的弱項。到斯大林格勒幾個月了,我除了對馬馬耶夫崗附近的地形相對熟悉外,其余的地段就完全陌生了。
葉廖緬科抬頭望了一眼站在我們面前始終未曾離去的阿赫羅梅耶夫,笑著友好地說:“少校同志,假如我沒有記錯的話,你應該是獨立師的參謀長吧?”見阿赫羅梅耶夫點頭認可,連忙向旁邊的位置一指,“你也坐下聽聽吧,只有掌握好了這些技巧,你才能更好地配合奧夏寧娜同志指揮戰斗。”
等阿赫羅梅耶夫老老實實地在旁邊的位置坐下后,他又接著說:“第五點、在制定作戰計劃時,要把各方面的問題想夠想透。每一次戰役、戰斗的組織,要讓大家提出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要讓大家來找答案,而且要從最壞的最嚴重的情況來找答案。把所有提出來的問題都回答了,再沒有問題沒有回答的了,這樣,打起仗來才不會犯大錯誤,萬一犯了錯誤,也比較容易糾正。沒有得到答案的問題,不能因為想了很久想不出來就把它丟開,留下一個沒解決的小問題。如果這樣是很危險的,在緊要關頭,這個小問題很可能冒出來,就會使你們制訂的計劃出現偏差。當然,在戰爭環境中,要考慮的問題很多,不可能一次都提完,也不可能一次都回答完,整個戰役、戰斗的過程,就是不斷提出問題和不斷回答問題的過程。總之,對每一個問題不能含糊了事。問題回答完了,戰役、戰斗的組織才算完成。
第六點、指揮員要能干及時地下達決心。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下決心打呢?指揮員必須以最大努力制訂好戰役計劃。并做好戰役、戰斗的準備工作,力求確有把握才動手,不打無把握之仗。但是任何一次戰斗都不可能完全具備各種條件,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般說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把握,就很不錯了,就要堅決地打,放手地打。比如德軍對斯大林格勒所發起的進攻。就在我們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怎么辦?是放敵人長驅直入還是組織節節抗擊,遲滯德軍向斯大林格勒推進的速度,以便我們能爭取更多的時間來完善城市的防御。所以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要通過充分發揮人的因素的作用,充分發揮我們紅軍特有的政治上的優勢,充分發揮指戰員的智慧和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來彌補,以主觀努力來創造條件,化冒險性為創造性。取得勝利。”
基里洛夫、班臺萊耶夫他們在忙完自己的工作后,見葉廖緬科還在向我傳授他在軍隊幾十年里所總結出來的經驗,也圍了上來,好奇地站在四周旁聽。見到圍在四周的熟人,葉廖緬科也不會讓他們站著,連忙招呼他們:“大家別站著了,都坐下聽吧。”
“第七點、就是要有一個很好的很團結的班子。領導班子思想認識要一致,行動要協調、合拍,要雷厲風行,要有革命英雄主義的氣概。所有的指揮員都要勤快。要千方百計地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完成任務。不互相扯皮。不互相干擾,不抱旁觀者的態度。如果領導班子不好,人多不但無用,反而有害。”說到這里,葉廖緬科環顧四周,饒有興趣地說道:“奧夏寧娜同志,獨立師雖然組建的時間不長,但能這么快形成戰斗力,估計還是和你們有一個很團結的領導班子有關。”
我聽葉廖緬科這么說,忍不住抬頭向基里洛夫這幾位自己的搭檔望去,只見他們也正把目光投向了我。和我的目光對上后,他們都沖我露出了真誠的笑容,看來他們對葉廖緬科的這種說法,也深有同感。
“第八點、部隊要有一個很好的戰斗作風。有好的戰斗作風的部隊才能打好仗,打勝仗。好的戰斗作風首先是不叫苦,搶著去擔負最艱巨的任務,能在戰斗中發癢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由于我們和法西斯侵略者的戰斗是長期和艱苦的,所以不是一兩仗打完以后,就可以放松了。要讓戰士發揮不怕疲勞的大無畏精神,和敵人周旋到底。好的戰斗作風要靠平時養成,要靠實際鍛煉,要在緊張、殘酷的戰斗中才能鍛煉出來。不敢打硬仗、惡仗的部隊,讓他打幾次就打出來了,因為已經見識過硬仗、惡仗的場面,有了體會,有了經驗,知道怎么打了。。好的作風的養成,關鍵還在于指揮員,一名好的指揮員的作風怎么樣,部隊的作風就會怎么樣。因此,首先要抓好指揮員的培養工作,只要指揮員做出樣子,影響帶動他們所指揮的部隊。只要指揮員們的作風好,指揮好戰斗,多打勝仗,即使是新建的部隊或者原來基礎較弱的部隊,也會很快打出好作風來,像鐵錘一樣,砸到那里,那里就碎。你們的獨立師為什么能在短短的一兩個時間內,就將一支新編成的沒有任何戰斗力的部隊,變成了一支百戰雄獅,可能還是和我所說的這些有關吧。”
見到所有人都點頭表示認可,他又喝了一口茶,才接著往下說:“第九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重視zhengzhi,親自做好zhengzhi工作。部隊戰斗力的提高要靠平時堅強的黨的領導、堅強的政治工作。對于這一點,我看你們的崔可夫司令員和古羅夫軍事委員就考慮得很周到,他們甚至連集團軍的zhengzhi部主任基里洛夫都派到師里來擔當政委了。師里的各級政工人員一定要要把工作做活,這樣才能把所有黨團員的革命勁頭鼓得足足的,充分發揮他們的模范作用、帶頭作用,通過他們把全師帶動起來,通過他們去做政治工作,提高全體指戰員的階級覺悟。因此,除了軍事訓練不能馬虎外,師里的黨政工作要搞好,這樣你們的部隊才能始終保持強大的戰斗力。”
葉廖緬科在傳授完他的經驗后,抬手看了看表,語氣平淡地說道:“奧夏寧娜同志,我能教你的東西,已經全部說完了,至于你能不能融會貫通,就看你個人的悟性了。好了,時間不早了,我還要趕到崔可夫那里去呢。”說完,抓過他的手杖,支撐著艱難地站了起來。
見到葉廖緬科都站起來了,我們自然不可能繼續坐著不動,于是也紛紛地站了起來。基里洛夫還禮貌地勸說著葉廖緬科:“司令員同志,你真的要現在去嗎?要知道這時候天還沒有黑,你們在路上有可能遇到敵人的轟炸和炮擊,甚至和敵人零星的小部隊遭遇,對您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您還是等天黑以后再去吧。”
沒想到葉廖緬科卻擺擺手,固執地說道:“不行,我要盡快看到崔可夫,否則心里不踏實。”說到這里,他望著我說道,“奧夏寧娜同志,你就不用跟我一起去了,給我派個熟悉路的向導就行。你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好好地守住馬馬耶夫崗,不知道敵人是不是被你們師打怕了,據截獲的電報里來看,敵人在近期不把這里當作必須攻取的目標。”
既然葉廖緬科不讓我陪他去集團軍司令部,我也不勉強,趕緊叫過巴斯曼諾夫,吩咐他:“上尉同志,給方面軍司令員同志當向導的任務,我就交給你了。你立即去抽調一個排,護送司令員同志到集團軍司令部去。”巴斯曼諾夫大聲地答應一句后,便把目光投向了正在和基里洛夫他們握手的葉廖緬科,等待著他的進一步命令。
葉廖緬科離去后,阿赫羅梅耶夫興奮地對我說:“師長同志,沒想到方面軍司令員同志的理論水平這么高,居然懂得這么多。”
聽到阿赫羅梅耶夫這么說,班臺萊耶夫忽然重重地咳嗽了一聲,接著小聲地嘟囔著:“我好像聽誰說過,在高級指揮員進修班里,葉廖緬科同志是最倔強的,他經過罕見的努力,掌握了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廣泛而豐富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