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常興一直都是用的華夏語言講出來的,慢慢的天空中出現了金木水火土,五個金色的大字。這五個字卻又是有自己的排布方向。
土在中間,而金木水火都在周圍,圍繞著他在慢慢的轉著,越轉越快,最后形成一個
陽魚牢牢地罩在暴風要塞的上面,天地間
陽之氣慢慢的想著這邊靠攏,也就是說著些
陽之氣相混合之后出現了混沌之氣,在混沌之氣中間還夾雜著一絲絲的靈氣。
完顏常興很是好奇的看著這些,像是有所發現似的,滿眼閃爍著點點的精光,在思考著什么。
出現這一個現象完顏常興沒有停止他的演講: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用通俗的言語可以這么講最好的統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人民親近他并且稱贊他;再次的統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的統治者,人民輕蔑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統治者是多么悠閑。他很少發號施令,事
辦成功了,老百姓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換一種說法就是老子在本章指出了心法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知有”。“有”指的是宇宙萬物的自然狀態,“知”指的是宇宙萬物與人的關系。而心法的要求是把“有”和“知”統統去掉,從而達到“無”的境界。對于心法,有信與不信的問題。
老子認為,對心法若取“信”的態度,就能夠達到“無”的境界并找到“信”;反之,對心法若取“不信”或“不足信”也就是將信將疑的態度,就不能達到“無”的境界并且也找不到“信”。老子把“信”作為宇宙的最小信息單位元,也就是宇宙的最小動態單位“動點”。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用通俗的言語可以這么講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于混亂,才能見出忠臣。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
;絕學無憂。
用通俗的言語可以這么講拋棄聰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仁義,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
;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也就沒有了。圣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
,減少私
雜念,拋棄圣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于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