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銀行
第二百三十八章銀行
公債、放款、質押?
這些名詞分開來馮思賢都明白,但是合起來馮思賢就完全糊涂了。(《沸騰文學網》,觀看本書最新更新)
他知道柳暢夏收時向某些大戶用公債征借了大量的糧食,別的地方不說,光是黃.巖縣內就有四萬石糧食被虹軍通過公債征借,而這一筆公債也成了黃巖縣內的大問題。
換成白銀的話,這是一筆四五萬兩白銀的白條,多數是五年期的,也有三年期、七年期甚至十年期,對于這些大戶來說,這可以說是相當大的打擊,四萬石的糧食換成了不名一文的公債。
唯一的好處就是如果欠積了別人的債務,虹軍允許他們以公債來償還,但是即使如此,沒有人接受這樣的公債,這些公債雖然名義上價值逾萬,實際卻算得上是一錢不值。
為了這個問題,這些大戶已經找了馮思賢好幾次爭取利益,而現在馮思賢也是以詫異的眼光回答這些大戶:“誰能告訴我這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可行的話,我馬上趕回臨.海去!”
而在臨.海城,這個早上顯得格外熱鬧。
大戶,尤其是那些占有幾百畝地以上的大戶,對于今天張貼出來的兩份公文格外關切。
第一份公文就是那個新設銀行,允許本府良民以糧食公債為質押,向銀行借款的公告,這份公告說得云里霧里,但是只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可以把手上原來不值一文錢的建國公債質押出去,從銀行那里借到款子。
這可了不起了,別看這些大戶富甲一方,但是手上的流動資金根本沒有多少,他們大部分的資金不是被儲存起來,就是拿出來買地買田,而今年柳暢利用公債征借可以說是讓他們傷了元氣。
現在他們手上的流動資金已經顯得有些緊張了,再這樣下去的話,恐怕就要動用窖藏起來的銀錢,而現在這份公告可以說是一陣及時雨。
而另外一份公文也讓許多中小人家為之歡呼雀躍,那就是虹軍突然決定允許臺州府的荒地升科了。
“升科”在清代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開墾荒地正常納糧,事實并不存在什么荒地,而是那些開墾已經達到了上百年卻不在政府文沸騰文學》net最快更新**
未曾升科的田地理論上不用納糧,但是實際上產權卻得不到任何保障,因為在政府文書里這樣的田地是沒有任何存在跡象,大戶豪強隨時可以將這樣的田地侵占而去。
更要命的是未曾升科的田地只是理論上不用納糧而已,縣里的書役、豪強們可是把這些田地視為自己的財源,有些時間交納的銀錢甚至比已經升科的田地還要多一些。
而清政府的土地政策又比較僵化,嚴格控制開發海島、山區,以防流民聚集引發變亂,大多數時間并不主動進行升科,只有到了財政極其困難的時候,才用升科來增加一次性的收入,而地方政府更無升科的積極性。
在這種情況,那些已經開墾了上百年的荒地田主們,終于找到了升科的途徑,把自己原來不穩定的田產換成了穩定的田產,即使這種升科存在著巨大的風險性--紅賊如果失敗,他們升科的投入就完全白費了。
但是虹軍的升科搞得非常正規,而且價格也比清政府控制下要低得多,更重要的支付手段十分靈活,公文已經寫清楚了,可以用白銀、制錢、公債甚至是糧食來進行支付。
許多手里有那么一點糧食公債的小田東就過去詢問高知府,高知府的答復更讓大家歡喜,那就是公文上的價格還能再個折扣,如果用公債支付,那就是十成,用制錢來支付則是八折,而用白銀支付則是七折。
這句話一傳出來,整個臨海城都震動了,大家都沒想到這公債居然也能真當銀子,而且官府還認賬。
大家更關切著另一件問題,那就是這公債能不能質押出去貸到款子。
張偉超是個山西錢鋪的小伙計,他從來沒想到過自己能這么快就升到了大掌柜的位置上。
事實上,這完全是個美麗的錯誤而已,他從來沒想到過要替紅賊辦事,當紅賊打到黃巖縣城的時候,他就卷了鋪蓋準備跟著掌柜走人。
但是出城沒多久就被遇到了一群潰亂的團勇,他們把掌柜殺了,隨身攜帶的銀錢都歸了團勇,張偉超也成了他們的俘虜,而不久之后,他又被龍槍營在這些潰勇手里救出來。
黃.巖縣城這家小錢鋪是去年才開辦起來的,是一家山西錢莊的分號,大老板也沒想在黃.巖這種小地方賺到大錢,只是想弄一個兌換的網點罷了,張偉超更是可有有無的小人物。
可是他報出了自己的身份之后,柳暢卻是親自找過他,詢問愿意不愿意干一家官辦票號的大掌柜!
愿意,那自然是愿意至極,張偉超第一時間就答應了柳暢的招攬,雖然他從來不知道有官辦票號這么一回事,但是他卻知道大掌柜的威風。
很快,他就發現這所謂“銀行”的事物超出了他的想象之外,官府辦票號的優勢果然勝過了商家百倍,更不要提這其中的絕對壟斷。
他徹底從賊了,心甘情愿地替這群山西大老板眼中屬于妖魔鬼怪的紅賊辦事,很快,柳暢在西征之前特意指點了一番張偉超。
如果西征不順利,那么張偉超要盡量多發行一些公債以支援西征戰事,但如果西征失敗了,那么就可以放出一部分多余的制錢,以回籠一部分公債。
今天銀行的臺州分號算是開張,他很快就迎來了不計其數的士紳,他們爭先恐后地詢問這其中的細節。
張偉超以大掌柜的氣度告訴他:“只要拿公債來抵押,這人對得上,就能從我們銀行這里借得到款子,過了秋收再還給我們銀行!”
銀行,這些紳士都覺得這個新名詞很不錯,他們更關注的是其中的細節:“能借到多少?”
“看你能拿出來多少公債質押,兩成到三成五不等!”
只能拿到票面兩成到三成五的借款,這雖然讓紳士有些失望,但也算是不錯,他們更關切的是下一個問題:“是不是拿到多少公債都行了?”
“有額度的!”張偉超十分神秘地告訴他們:“臺郡各縣都有額度,咱們臨海是首縣,額度絕對不算少!”
額度真的不算少嗎?實際絕對不多,臨海縣通過征借了二萬七千石糧食,可是這第一批額度卻只有兩千五百吊制錢而已,即使柳暢考慮到根據形勢再追加一次額度,拿出來借給這些紳士的制錢也不會超過四千吊而已。
這等于是用公債從大戶手里征借來十兩銀子,再拿出一兩銀子借給紳士們,但是這個結果卻讓紳士們喜出望外:“好!好!好!利息多少,手續怎么走?”
這借款不同于民間借貸,利息特別低,從現在到秋收只要四厘利息,這與農村高利貸相比,簡直是白撿的一樣,這樣的利息讓紳士們喜出望外。
而手續就稍稍瑣碎了一些,光拿出公債還不行,還得到鄉正那邊走個流程,鄉正蓋了章確認之后,才能拿到錢,但是對于資金極其渴求的紳士們一下子就準備往鄉下跑。
他們已經聽說了,這一次是有額度的,只要自己借得到銀錢,哪怕是轉手借給別人,也有至少一倍的利潤。
他們并不清楚,柳暢之所以讓他們到鄉正那邊走個流程,就是建立起鄉官的權威來,接下去他們還有更多的事情仰仗著鄉官。
而事情和他們想象的差不多,這原來不值一文錢的公債,現在確確實實有不少人將其質押給銀行,借到了數十吊到上百吊不等的銀錢,還有的人干脆用公債來升科,結果高知府也認了,讓他們拿到銀行去解款。
因此這種公債一下子就建立了自己的價值,原來公債是準備甩給出嫁女兒的,現在父母都替兒子留著當媳婦本,而私下間也有買賣公債的出現,至少一份一百兩的公債能在私人那邊換到三四十兩銀子,有些人甚至開價到五十銀子。
而那邊馮思賢在了解詳情之后,已經在高梁材這邊替黃太兩縣爭取利益:“我們黃太兩縣,用公債征借糧食最多,額度怎么才這么點,臨海有兩千七百吊,我們黃太兩縣加起來只有六千吊,多加一些吧?”
那邊高知府告訴他:“全臺州府加起了也就是一萬五千吊而已,你們多拿了,第二次下解的額度就少了!”
“可是我聽說,真正有額度的只有臨黃太寧四縣,其余三縣暫時不準備開辦分行。”
雖然柳暢準備把這家銀行的網點開到控制區內的每一座縣城之內,但是短期之內,在海上的玉.環.縣,以及屬于山區的仙居、天臺兩縣卻不在開設之列,畢竟銀行的人力有限,業務量也相對有限。
因此馮思賢理直心壯地說道:“把他們的額度挪一挪,優先照顧一下我們黃太兩縣,我們縣里畢竟征借了那么多糧食!”
只是聽到馮思賢這么說,那邊洗拿卻說了一句:“老馮,你糊涂了!”
(沸騰文學網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