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認為,主力艦的標準排水量可以大于一萬噸,上限不得超過三萬五千噸,主炮口徑可以大于203㎜,必須小于等于406㎜。在此范圍內,各國可以利用各自噸位限額自行設計制造主力艦。輔助艦船即巡洋艦,標準排水量不超過一萬噸、主炮口徑不超過203毫米。同樣,在分配限額內,各國可自行建造巡洋艦。”
皇帝說完后便靜靜地喝他的咖啡,任由代表們自行消化這些信息。
他毫不懷疑一時半會兒不會有任何結果,就像毫不懷疑最終諸國一定會接受這些條件一樣。
他們根本沒辦法拒絕這樣的條件。
可以說所有人的要求都在這個框架內得到了體現。不管是阿爾比昂和共和國對戰列巡洋艦和小型化戰列艦的需求,還是羅斯聯合公國對重甲重火力的龜速戰列艦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最重要的是帝國也因此只能在這個框架內造艦,那些繪圖板上無比瘋狂的設計再也沒機會走下繪圖板。
簡直完美,不是嗎?
當然,在座的每一個人,特別是一直對帝國保持高度警惕的密涅瓦都十分清楚“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的道理,他們必然會懷疑,會討論,會研究,會不斷召開分析會,試圖尋找出帝國隱藏在條款里的陷阱和漏洞,但他們最終必然一無所獲。直到很多年后,他們才會意識到這個框架到底是怎么坑人的。
李林給出的框架其實就是條約型戰列艦和條約型重巡的性能限定,以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列強的技術水平,到最后也只能弄出一堆有著各種缺陷的畸形薄皮軍艦。讓諸國來干同樣的事情只會得到更糟的結果。
尤其是共和國和阿爾比昂,他們對追趕帝國軍事技術比任何國家都要來得迫切。一不小心就會走上日本人的老路,死命的往船上堆裝備,結果搞出一堆頭重腳輕,復原性和結構強度叫人膽戰心驚的奇葩。
“先生們,還有女士。這只是一個大致的意向,之后你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討論和研究。我們還有十分鐘時間,在引起麻煩前,最后一項,關于新型兵器的限制。”
停頓了一秒,讓聽眾們有時間切換思考方向后,李林揚起了嘴角。
“各簽約國不得獲得或建造標準排水量超過兩千噸或者裝備口徑超過130㎜的艦炮的潛艇;各國潛艇需要遵守和水面艦只一樣的國際規則。商船如果沒有拒絕停航或者反擊,只有在把水手和乘客引入安全處才能擊沉。”
會議室內再次嘩然,直到皇帝再次舉起手,提醒賓客們再“失蹤”下去可能會引起親善酒會騷亂時,爭論才平息下去。對皇帝行禮后,貴客們懷揣著不安和亢奮退了出去。
“……看不明白。”
臨時下榻的套房里,留聲機和廣播電臺正在發出震耳欲聾的噪音——不管里面播放的是交響曲、輕音樂還是別的什么,把音量開到最大的結果必然是讓人想要發瘋的噪音。
如果帝國的情報機構正在監聽,他們恐怕會相當不好受。
密涅瓦同樣不好受,不光因為被迫在噪音風暴的中心進行深度思考的難度,更因為李林提出的條件。
就算用最寫實的說法,李林提出的三項條件也是優厚過頭了。
總噸位限額、主力艦和輔助艦船的性能限制、對潛艇的建造和使用的限制。
隨便哪一條單獨拿出來都可以爭論上好幾個月,為了一噸兩噸的配額、主炮口徑增減等等瑣碎細節都能爭吵上好幾個月,李林卻一下子退到談判底線,釋放出諸多利好訊息。這怎么看都不自然的行為讓密涅瓦不得不為之警惕。
退步是為了之后的邁進,李林之所以會給出如此優惠的條件,也必然是為了從諸國那里獲得什么,不然就是條款中隱含著什么陷阱。但密涅瓦完全看不出李林的目標所在,條件中也實在找不到像是挖坑的地方,看上去似乎就是一樁非常優惠又良心的清倉甩賣。
可越是這樣,密涅瓦越是覺得可疑。
——即便是作為“阻止開放電信技術的利益交換題材”,這手筆未免也太大了。
在此前的沙盤推演中,共和國方面已經推演出帝國極有可能通過在艦隊噸位、艦艇性能方面的讓步來換取諸國不再要求開放電信技術專利。可推演結果是帝國只會在這兩項中選擇一方做出讓步,或是一方多讓點,一方少讓點的形式。不但兩項全面退讓,連潛水艇這一破襲戰的利器也做出重大讓步——這種事情不要說符合常理,就是最異想天開的戰略家也不會想到吧
密涅瓦沉吟片刻,在心中羅列出李林可能的動機。
其一,拉攏阿爾比昂和公國,繼續維持以孤立共和國為前提的戰略平衡。
不可能。如果這樣做,那他此前所做一切都成了畫蛇添足和自找麻煩。既然已經決定要將共和國納入國際秩序當中,根本沒必要再考慮這種事情,況且就算要在體系內對共和國做出某種限制,也完全不必動用這種大手筆,比這有效的辦法多的是。
其二,通過讓步換取對拉普蘭永久中立化的承認。
不可能。
盡管這事情有些麻煩,但也不需要做出這種程度的讓步,另一方面,兩件事情完全是一碼歸一碼,指望用海上的退讓來換取公國停止在陸地上的擴張是完全不現實的。
其三,離間阿爾比昂和公國之間的同盟。
有可能,但可能性不高。
因為拉普蘭永久中立化提案的關系,阿爾比昂和公國之間的關系變得有些微妙是不爭的事實。可微妙距離成為不和的種子還有一段距離,不和的種子從生根發芽到茁壯成長為徹底決裂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合適的外部環境。在只能稱之為“關系微妙”的階段就興風作浪……事倍功半不說,還有可能因為做的太明顯直接泡湯。
其四,換取繼續固守技術專利的優勢立場。
可能性還是太低。
技術專利確實是帝國稱霸的根本,但帝國稱霸的支柱本來就是由“技術優勢”和“軍事優勢”所構成的一體兩面結構,用拆東墻補西墻的做法并不能維持支柱的穩定與平衡。更不要說是拆解作為國家安全支柱的艦隊……
一絲違和突然閃過密涅瓦的腦前,鬧哄哄的交響樂、密會帶來的煩悶、百思不得其解的郁結——全都消失的無影無蹤。思緒中只剩下兩個單詞。
國家安全,艦隊。
片刻之后,這兩個詞組成了一個此前完全沒有被注意到,但可以說極為重要的關鍵問題。
龐大的艦隊對帝國來說,真的是國家支柱嗎
疑問冒出的瞬間,強烈的寒意掠過密涅瓦的脊背。
“大艦隊確實對控制海洋和維護海外利益至關重要,海外的資源和財富也確實是為了能在未來的戰爭中獲得勝利所不可或缺的部分。可要說國家根基……我們又不是阿爾比昂,沒有海外輸血就會一蹶不振。況且我們現在的艦隊規模其實已經足以應對大部分事態。能爭取到二十六萬噸的配額來強化艦隊已經是大賺特賺了,至于艦艇性能的部分……將資源和精力繼續投注在戰列艦、火炮巡洋艦之類的過時玩具上這種事,讓別的國家去干就好。”
在帝國高層專用的秘密會議室里,端坐首席的皇帝習慣性的用手指敲擊著桌子,不緊不慢的說到:
“大艦巨炮主宰海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屬于天空。”
更正確的說,未來屬于以戰略轟炸機、戰略核潛艇、陸基洲際彈道彈“三位一體”為載具的核武器。如果冷戰全面激化為熱戰,那么航母、巡洋艦之類的海上平臺可能確實如赫魯曉夫同志所設想的那樣,不過是不堪一擊的鐵棺材。在那個用核彈來防空、滅火、修水庫、炸窨井蓋的年代,兩個超級大國就像造香腸一樣造核彈,一旦全面核戰爆發,一切漂浮在水面上的玩意兒都是脆弱的。這一點在“十字路口行動”中已經被充分驗證過了,航母、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登陸艦、運輸艦——在核爆炸面前即使不被當場擊沉,核輻射也會嚴重殺傷內部船員。根據動物實驗,除了用于研究核輻射是否會產生變異后代的個體,絕大部分實驗動物都沒能活過四天。
在恐怖平衡和世界毀滅的可怕景象面前,最終核大戰沒有爆發。這個世界從目前看來,應該也不需要通過滿世界種蘑菇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未來的戰爭中,對制空權和信息控制權將決定戰局的走向,我方的優勢依舊明顯,但未必會像此前的戰爭中那樣明顯。借裁軍談判的機會,對水面艦只的發展方向做出適當調整,使其更適應未來的戰爭——與‘軍團’協同進行的戰爭。”
仿佛歌唱般的余音尚未散去,李林再次為冷徹的空氣注入一絲凜冽的寒意。
“我再說一遍,將來的戰爭是以‘軍團’為主力,由爭奪制空權開始的戰爭,只要奪取了天空,不管是隔海相望的阿爾比昂,還是遼闊到令人畏懼的羅斯聯合公國,都將被鋼鐵洪流蹂躪、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