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盛唐煙云

崩裂前的盛世畫卷——《盛唐煙云》讀后感

更新時間:2014-04-14  作者:酒徒
這篇書評我很喜歡,特轉帖于此,向評書者致謝。酒徒

盡管因為我的個人口味,更喜歡阿菩《邊戎》、趙子曰《蟻賊》,但是酒徒先生,卻是我最敬重的網絡歷史小說作者。

在澳大利亞的英語世界包圍的情況下,仍然堅持用華語創作,并寫下《月亮的背面》這樣動情的散文(《月亮的背面》這坑好像沒有填完,遺憾);在另一散文《半醉半醒說海瑞》中,為海瑞仗義直言;在《指南錄自序》中,對施大將軍的辛辣嘲諷;在《明》、《指南錄》、《家園》、《開國功賊》、《盛唐煙云》等作品(《秦》我還沒認真讀過)的字里行間所透露出來的對民族、國家的責任感;這一切,是我極敬重酒徒先生的原因。

在本文中,我作為普通讀者,說說讀到《盛唐煙云》第三卷開頭處后的一些感想。并且借個膽子,對書中一些不滿意之處,撿起磚頭,拍拍(拍磚部分,會在文中的后半段)。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一千個讀者,也就有一千本《盛唐煙云》。如果我的觀感和大家不一樣,請勿怪。我也沒有多少寫評的經驗,如果本文說得不好,歡迎逆襲、打臉,幫我進步一下評論水平。

先從頭說起。一開場,就是一幅秋天長安的美麗畫卷。從朱雀大街、楓葉的顏色轉變、金碧輝煌并如夢如幻的長安城,到長安民眾、沉甸甸的銅、白花花的銀、亮閃閃的金、暖融融的絲帛、冰糖蜜餞、薄紗輕羅、西域白璧等意象的運用,讀者看到的是酒徒式磅礴大氣、洶涌詩意。

尤其那一句“最后,那耀眼的紅色陡然一跳,于邊緣間再添一層薄薄的鎏金”,極見文字功底,《盛唐煙云》一開篇,就給讀者驚艷的感覺。在網絡小說界中毫無文藝性的小白文泛濫的今天,讀者能看到這樣高品質的文字,其感覺,不亞于偶然在廉價快餐店中,撿到鉆石的感覺。

我用“鉆石”一詞開形容,毫不為過。且看此處,及小說中其它很多地方,讀者可以感覺到古樸意境、墨香悠遠,身臨其境的處于盛唐的古代世界中。酒徒先生的語言風格是凝練、干凈、清澈,增之一分太多,減之一分則太少。

在書荒的尋尋覓覓之中,《盛唐煙云》無異于一顆明珠升于漆黑的夜空。

《盛唐煙云》有幾大亮點,上面所提到文字功底,是其中之一。第二個亮點,我認為是對曖昧戲的描寫。

如果說《三宮六院七十妃》、《蟻賊》中的曖昧描寫是三級片的話,《盛唐煙云》中的曖昧描寫就是粉色的文藝片,艷而不俗,媚而不鄙,堪稱網絡歷史小說的一絕。(這里沒有瞧不起三級片的意思,三級片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藝術。所列舉的《三》、《蟻》也是我很喜歡的小說。)

從書開頭處不久的王洵、白荇芷、小萍兒的三人戲中,就足以證實我的觀點。之所以說《盛唐煙云》中的曖昧描寫是“文藝片”的級別,是因為其欲與情的完美結合,并輔之以雅艷文字,重視曖昧戲中男女雙方的復雜心理感受。讀者感覺到立體感十足,不僅有情欲、有迷戀,更有“愛”。無論王洵、白荇芷各自有多少心機、小算盤,但讀者能感到他們的之間的愛。這和《蟻賊》中,始終未脫離低級情欲,有本質的不同。

我有一個可能很偏激的觀點——愛,是一切文學、藝術的源泉。網絡小說,不應該僅僅給讀者帶來快樂。如果網絡小說始終只有快感、爽、意淫的話,那將始終停留在快餐小說的層次,和真正的“文學”保持距離。

就在《盛唐煙云》中,我看到了王洵對白荇芷的愛。王洵毫不嫌棄白荇芷的低賤出身。我一直覺得,對從事特殊服務業的小姐這種社會上的實質弱勢群體表示真誠的關愛,是一種人文精神的體現。

我想到了小仲馬《茶花女》,從楊玉瑤身上,我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盡管楊玉瑤從身份上來說,是個良家婦女。我覺得,楊玉瑤、白荇芷身上各自有瑪格麗特的影子。白荇芷取自瑪格麗特的小姐身份及性格中的理想一面,而楊玉瑤取自瑪格麗特性格中的放蕩一面。

小仲馬《茶花女》中有一句話:“你們同情見不到陽光的瞎子,同情聽不到大自然音響的聾子,同情不能用聲音來表達自己思想的啞巴;但是,在一種虛假的所謂廉恥的借口之下,你們卻不愿意同情這種心靈上的瞎子,靈魂上的聾子和良心上的啞巴。”我相信,也許有九十九個被世俗所污染的小姐,但也必有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純凈靈魂。任何人都有追求愛情、幸福的權利。有時候,我覺得道德規范全是狗屁,所謂的“禮”,只是一部分人制造出來統治別人、妨礙別人的工具。《老子》里早說過了“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所以,我真誠的祝福王洵、白荇芷的愛情(盡管他們只是架空小說中的架空人物)。

再來說說楊玉瑤,竊以為是《盛唐煙云》刻畫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這個人物,出場時給讀者的驚艷感覺,太強烈了。從第一卷第一章中,一句“只見五點豆蔻般的紅色慢慢從車廂口探出來,探出來,點燃空氣中的火焰。”將出現一位怎樣的妙人?這種天才的文字渲染功力,是酒徒先生十年如一日,磨煉出來的。用詩性的語言一步一步,將讀者的心引到《盛唐煙云》的世界中來。從“玉雕般的小腿上面僅僅覆著一層寶藍色的天竺紗”中的“天竺紗”與后文中“像是佛寺里彩繪的飛天,誘惑依然存在,隱隱地卻透出了幾分寶相莊嚴”中的“寶相莊嚴”相呼應,一個絕色妖精式人物活靈活現地映入了讀者的內心。就是這樣一個將臥室里穿的衣服當做正裝穿,誘惑得徹頭徹尾,毫不做作的艷女,卻完全沒有一絲半點“俗”的感覺。

楊玉瑤三分圣潔,三分妖媚,三分妖嬈,還有一分楚楚可憐。個見:比白荇芷這樣女主級人物,還要出彩。腰上系著“鎖蠻腰”,肩上披著輕紗,半邊肩膀和半邊軀體若隱若現如女奴般的楊玉瑤,令人情不自禁地心生愛憐。

第一卷第六章中關于性虐待的描寫,透露出與書中其它處不一樣的妖艷、詭異,甚至誘惑。原文中的精彩描寫有很多,而且尺度有些大,這里就不引用了。對于慶王的變態,讀者會即驚、且怒;對于楊玉瑤的慘遭性虐待的不幸,可能更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這處,是個伏筆,在第二卷中楊玉瑤和楊國忠的對質(卷、章,都是憑記憶,也不知道這一處是否準確),第三卷第一章中雷萬春幫楊玉瑤刺殺六王報仇,都與此有關。這個伏筆,伏得巧妙,不顯得刻意。到了第三卷往回一看時,讀者覺得很自然。這也是酒徒先生十年寫作功力的體現之一。

楊玉瑤那觸目驚心的一身刺青,我想到了以前看過的一個老電影《紅櫻桃》,被強迫刺青女性在肉體上的痛苦還不是最痛的,心靈上的屈辱,才是真正來自地獄中的折磨。

關于文中的楊國忠,這種出賣妹妹以求榮求利的人,我是一向來恨不得拿根大棒,狠狠地抽他們的(當然,現實中是不可能做到的,也只是腦海里YY)。我好幾年前還在開網吧的時候,店面附近住著一戶人家。本來聽說是極窮的人家。后來,長女給有錢大老板(年紀和其父相當)做二奶。于是,這戶人家爆發了,其父整天抽名牌煙得瑟,其弟也變得趾高氣揚,和以前判若兩人。有一天,我看到那個姐姐回娘家時,眼神里的落寞,我突然覺得我的心被刺了一下。

有時候,我真地對人性持很悲觀的態度。人,一旦丑鄙陋起來,是無底限的。回頭一看中國數千年歷史,有多少人賣女、賣姐妹、賣妻以求榮的?估計數也數不清。當一個人,把一個最親的人,當成一個物品無情利用的時候,這人的人性,究竟異化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程度?《盛唐煙云》中的楊國忠,就是這樣一個讓人恨不得用蒼蠅拍子拍死的人(當然,正史中的楊國忠也就是這種爛人,只不過可能不會像小說中逼著妹妹忍受性虐待的痛苦去勾搭老男人)。

其實,在男性親屬的丑惡之下,隱藏的也有不幸的女性本人的軟弱。正是女性本人的軟弱,助長了其男性親屬的丑惡。

一方面,是一種“認命”的人生觀,不知道摧殘了多少鮮艷的花朵。

另一方面,是中國傳統社會存在著一種摧殘人性的價值觀,一種認為個人利益、個人幸福應該屈從于家族利益的謬論。這種謬論,進一步還引申到了個人利益應該屈從于組織利益、民族利益、國家利益的程度。如果組織,不以保證個體的幸福為目的,這種組織,又存在多少正當性?當然,我從來不反對個體自發自愿的為組織犧牲,就如賴寧,雖然很二的一個傻孩子,但也有令人敬重的地方。但是當家族、組織用宣傳機器,忽悠個體犧牲生命(個見在人類價值觀中生命應處于極高位置,比扯蛋的家族、組織認同感要高得多),以保全家族榮耀、組織財產的行為時,我只感到一陣惡寒。

上一段有些跑題了,說回楊玉瑤。任何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力。她和雷萬春的愛情,是凄美動人的。哪怕是“一點朱唇萬人嘗”的楊玉瑤,在心靈深處,也有最純潔的所在。但是這種愛情,只是片面的單戀。“神女有心,襄王無夢”,在豪俠雷萬春看來,楊玉瑤是一個“人”,而不是他人眼中的“玩物”,他欠楊玉瑤一個人情,用自己的方式還了,于是最后走得無牽無掛。遺留給楊玉瑤的,只有無窮無盡的相思。

對于楊玉瑤這樣一個人盡可夫的女人,酒徒先生也把握住了她的善,她人性中的閃光點。這是我為什么說楊玉瑤是《盛唐煙云》中最成功的人物之一的原因。

刻畫得極成功的人物,還有高力士。很多文學作品甚至正史中,都有丑化高力士的現象。但是在《盛唐煙云》中,卻能看到很多高力士正面的地方,玲瓏八面、心思深沉、見識也頗為不俗。高力士,在正史上,就是開元盛世的大功臣之一,只是因為其閹宦身份,很多時候被人為地輕視。傳統史學界,都是由士大夫階層組成,對宦官,多有偏見。歷史上是有不少權宦誤國的現象,但是,也有很多宦官做了很多正面的事情。

主人公王洵放高利貸,其好友宇文至經營妓院等設定,符合他們的紈绔子弟的身份,也符合開元、天寶年間大唐最盛期的時代特征。王洵的成長路線,是完整的。從第一卷中的紈绔子弟,到第二卷中的英勇戰士、合格領袖,一步一個腳印,各色事件的歷煉、心靈成長,都極為完整。

云姨這個人物,雖是庶母,但其對王洵的由衷愛護,對王洵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其作為舊時代女性的一些不足,都極為豐滿。

除了優秀的文字功底,出色的人物刻畫之外,激烈的戰爭描寫也是《盛唐煙云》的一大亮點。從第二卷中,開始體現。陌刀戰,魚鱗陣,王洵略帶生澀的指揮,無不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由于更關注于《盛唐煙云》的人物群像,本文不會花更多的篇幅來解析戰爭場面的描寫。

《盛唐煙云》中,適當的章末注解,也為小說加分不少。如第一卷第一章中對紅燈區的勝業坊、平康里,高尚住宅區的崇仁里,二奶區的鳴珂巷的注解。諸如此類,不再贅述。個見:網絡歷史小說中,應適當的引注一些內容,不僅是為了方便讀者理解相應的歷史知識,也可以讓讀者覺得作者是一個很嚴謹的創作態度;但是,也不能注得過多,注得太多了,就不是注解,而是注水。如《蟻賊》中,趙子曰先生動輒單章數百字的注解,讀者實在會往注水的方向去理解。既然是通俗小說,本就不該弄太多讀者不太理解,而非要注解的內容。《盛唐煙云》在這一點中,堪稱典范。

贊美的話,以上說得差不多了。

先說明一下,之所以酒徒先生不是我最喜歡的網絡歷史小說作者的原因。主要是我和酒徒先生的價值觀不同。酒徒先生更關注的是大背景、大時代下的家、國責任,我更關注的是危難情形下的個體生存狀況。

如前文中提到過的海瑞(酒徒先生貌似有些崇拜海瑞),其清廉、正直,也是我深為敬重的,但也僅僅是敬重。所謂海瑞餓死女兒的事跡,不見于《明史》等正史,最早見于稍晚于海瑞時代的沈德符所撰《萬歷野獲編》,屬于野史的范疇。如酒徒先生所說,社會媒體不由分說地宣揚海瑞餓死女兒,是不負責任的行為,確實非常不該。

但是,對于所謂的清官,我個人遠達不到崇敬、仰慕的程度。清官畢竟是人治社會的獨特產物,將社會的繁榮昌盛,盲目地系于少數清官身上,不僅不可靠,而且有風險。歷史上的所謂的“清官”已經一去不返了,對當代中國來說,對海瑞、包拯等清官的過分迷戀,絕不可能推動社會的進步。社會的公平的實現,只能寄望于法治建設上。對我來說,與其崇拜海瑞,倒不如崇拜酒徒先生這樣的小說家。

還有在《盛唐煙云》中大書特書的張巡,我對這個家伙的看法,與酒徒先生正好相反。在《盛唐煙云》這書問世之前,《新唐書》也是我極愛看的,對部分人物傳記愛不釋手。其中,《卷一百九十二·張巡傳》看了有六遍之多。當看到《盛唐煙云》中張巡的“小張探花”形象后,被小雷了一下。《舊唐書》、《新唐書》都只提到張巡是進士而已。由于酒徒先生一向所表現出來的對史料的考據,“小張探花”有相當的忽悠性。

雎陽之戰中,戰前城內有三萬百姓,城破后,只剩四百,中間的差額都是張巡當作軍糧吃掉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我信奉孟子這句話,我認為軍隊應該是民眾的守護者。關于張巡的目的,究竟是為了自己名垂青史,還是為了保君、保社稷、保更多的人,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吃人了,而且吃的是本該由他守護的百姓。

《新唐書》中那位首先被張巡吃掉的小妾,我印象太深刻了。誰委身給張巡這種家伙,都是倒了八輩子血霉。

中國,一直有種最奇怪的價值觀。這種謬論認為:為了多數人的利益,可以犧牲少數人的利益,無論這些被犧牲的人愿意或不愿意。我想起了《集結號》,里面作為棄卒的軍人們。但是,雎陽城的三萬冤魂,比棄卒們還要慘、冤得多,因為至少棄卒們是軍人,至少棄卒們不被人當成糧食。有為張巡辯護的聲音會這么說:叛軍破城之后,也會屠城。我想說,這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即使是歷史上最愛屠城的13世紀蒙古軍隊,也不是每戰必屠城。即使是真屠城了,也比被吃掉,相對來說要幸福一些吧?(當然,攻城的叛軍一方,也是吃人的共犯。)(至于外國有沒有流行這種價值觀,我不清楚,也不打算去了解,因為是和我、我身邊的朋友無關的事情。)

不僅組織,一般民眾,也對這種為了多數人的利益,可以犧牲少數人利益的價值觀,歡迎之至。犧牲的,只是少數人,多數人和組織都是既得利益者。人性中,即有善良、純真的一面,也有自私、冷漠的一面。我又想起了賴寧,小學的時候,他“犧牲”了。于是賴寧成了楷模,我記得我的小學校長親自給我們講課,號召我們學習賴寧。對于這個傻孩子,我是三分敬重,三分可憐(不是同情),四分的不理解。人人都希望賴寧、向秀麗這些“英雄”多一些。因為這種“英雄”越多,人們得到的利益就越多。口頭上,都無比尊敬這些“英雄”,整天向他們學習;內心深處,又有多少人把他們當成二貨?只是成熟穩重的人都不會把這種想法真正說出來而已。(這里申明一下,因為賴寧、向秀麗是為了搶救所謂的“國家財產”而“犧牲”的,所以我頗有些不以為然,對于那些拯救他人生命而犧牲的真正的勇士,我向來是極推崇的。生命的價值,在我看來,遠大于所謂的“國家財產”、組織利益。)

所以,我看《拯救大兵瑞恩》時,很有些感觸,我猜中國可能拍不出這種片子來,因為沒有這種社會環境。但是,在看了《士兵突擊》后,我發現我錯了,因為有一種精神,叫“不拋棄、不放棄”,中國也有,我著實被感動了一回。

上面跑題了七段,約1300余字,現在回歸主題,其實《盛唐煙云》中,第二卷的主要線索也說的是楊國忠為了保住楊玉環和壽王的私情秘密,而對王洵等人殺人滅口。還有文中對哥舒翰這樣的庸將用將士的生命換取功勛的作法進行了強烈的譴責。可見,酒徒先生也是和我有些相同看法的。

以下,談談我對《盛唐煙云》不滿意的地方。

在第一卷,除了第一章給我帶來驚艷之感外,第二章到第六章約二十萬字左右的篇幅里,我讀得很沉悶。看這五章的過程中,如果《盛唐煙云》不是酒徒先生的作品,我會有至少三次想放棄這本書。《家園》、《開國功賊》看過來,對酒徒式慢熱,多少有些習慣了。

在文中,第一卷第一章有兩句話,“先被宇文小子騙,然后打架沖撞了虢國夫人的馬車。好不容易抽出時間來到錦華樓尋個樂子,白荇芷又被別人搶先一步包了場子。”就這兩句話,酒徒先生寫了好幾萬字之多。說個不好的比喻,這些,還不如看電視里的肥皂歷史劇,視頻的對感官的沖擊要大得多。

簡單的說,我覺得第一卷的戲劇沖突,安排得不足,沒有緊迫感,沒有出色的懸念。到了第二卷,壓抑感才消失,仿佛拔開云霧見陽光一樣。雖然我知道第一卷是為更多后面的故事做鋪墊,打基礎,但是,總覺得有些過于雍腫了。

第一卷第二章里提到:“張巡當年之所以能外放補了清河縣令的缺,胡國公府在背后出力甚多。”雖然真實的歷史上,唐代的科舉制度及相關升遷體系不如宋代那么成熟,走權貴的路線快捷升遷是常態。但是,張巡既然是大書特書的英雄人物,以清廉正直聞名,安排這個橋段,是否合適?

還有同是在第一卷第二章中,“而今晚,雷萬春卻發現,權力不但能實現個人的抱負,更大的好處是你到了一定位置,就可以無視這世界上很多規則,無論是明面上的規則還是桌子底下那些見不到光的規則,向來是約束普通人,對于到達了一定高度的上位者而言,無異于廢紙一張。”我并不是反對酒徒先生發這種人生感悟,但是,借雷萬春這樣一個書中的江湖豪俠的身份說出,是否合適?由張巡或王洵的口中說出,是否更好些?

很多讀者朋友說這種“亂撒狗血”是酒徒先生的文青氣。我覺得,“文青”一詞不足以形容,酒徒先生是個有獨立思想、正直人格的不凡人物,酒徒先生的小說,是為了宏揚他心中的道,小說本身可能只是一個道具而已。所以,借人物口中說出來的人生感慨,絕不是所謂的“狗血”,而酒徒小說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有機部分。酒徒先生和網絡小說界的大部分寫手,是為了賺取稿費是不相同的。

李白,是個道家人物,《盛唐煙云》中完全沒有寫出飄逸離塵的神韻。反而不如后來給哥舒翰做幕僚的高適那么豐滿。

我對《盛唐煙云》中的李白形象是個打了雞血的文人、豪客印象而已。酒徒先生對李白下的筆墨不少,但竊以為沒有用在點子上。李白對戲劇沖突的構成,對主角王洵的影響和襯托,都并不明顯。

高適,在私放王洵那一橋段中,其內心世界中對功名的向往,與朋友之義的不斷沖突,不得不說,入木三分。

宇文至還算有血有肉,有立體感,但是唐氏兄弟等幾個,就有些臉譜化的純龍套的感覺了。而且,宇文至的心理刻畫,也不多,更多是其兄弟不和等事件的不斷敘述,人物形象始終停留在表層。個見:就宇文至這樣的重要的小弟式人物,應該有剖析楊玉遙心理世界那樣的勁頭才行。

《明》、《指南錄》還是網絡歷史小說中的常見套路,但從《家園》開始,《開國功賊》、《盛唐煙云》讓我感覺越來越來像傳統歷史小說,沒有穿越,沒有金手指,沒有種田流。或者《隋唐》三部曲本身可能就已經屬于傳統小說那種性質了。很像我讀二月河《雍正皇帝》、姚雪垠《李自成》的感覺。

但是,我覺得酒徒先生可以走得更遠。《雍正皇帝》為皇權唱贊歌,《李自成》為賊寇涂脂抹粉,不如《指南錄》、隋唐三部曲給人帶來的鐵骨錚錚的感覺。在中國仍然不夠富強的今天,在中國人在國際上實際地位并不高的今天,讀者對酒徒小說中亂世的那種普通小民被侵犯、被剝奪、被侮辱的感覺是身臨其境的。對文天祥、王洵式的蕩氣回腸的英雄人物,讀者很有代入感。

《盛唐煙云》才進行到一小半,祝《盛唐煙云》在安史之亂的華夏天崩地裂時代開出更絢麗的篇章!

在搜索引擎輸入 盛唐煙云 龍之谷中文 或者 "盛唐煙云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盛唐煙云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