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奇門相師

第二二三章:山中突變

更新時間:2012-12-31  作者:小相師

“你小子到底有沒有聽我說話?”

“咳咳……”

秦學兵尷尬地咳了幾聲,訕訕一笑,說道:“是我耳背,您老人家繼續,我聽著呢。”

“記住‘黃帝作宮室’這五個,是說黃帝發明了這種建筑。”鐘院長搖了搖頭,繼續說道。

黃帝時代的居住建筑有一個質的發展。黃帝在北方土木結構的住室習慣上,將住室進行分室建筑。

在黃帝以前,村落已有一定布局,如半坡、姜寨遺址,中央是廣場,四周有很多房屋環繞。但各獨立的房屋內部則不分間。而黃帝對原有住室進行改進,實行分室分間。

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黃帝時代,人們營造房子有半地穴式,有地面建筑,有圓形房子,也有方形房子,房屋結構有單間、套間或單間排房。營建房子已經會立架梁,墻壁是木骨泥墻,室內一明兩暗。

這種建筑模式,奠定了五千年以來具有民族風格的民居建筑基礎,它是中華民族建筑的鼻祖。

零二年在靈寶發現一座建筑面積達五百多平方米的大型房屋基址。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一座傳統的廊回式古典建筑。該房基設計準確,氣勢宏偉。在時間總跨度約兩千年的整個仰韶文化中所見面積最大、結構最為復雜、規格最高。顯然這不是普通的民居型房屋而具有殿堂性質,專家認為它將使人們對距今約五千五年以前的仰韶文化中期(與黃帝時代約同時)建筑技術成就、居住形式、生產力水平進行重新認識和評估。

該房基位于靈寶鑄鼎原一帶西坡遺址的西北部,整個基址坐西面東。室內使用面積204平方米,建筑面積516平方米。它以弧角近正方形的半地穴式主室為中心,四周圍以回廊、斜坡式門道伸出回廊外。近門口處有一火塘。排列有序的柱洞30個,墻壁柱洞37個,門道兩側也發現柱洞13個。布局井然有序,主次分明,形成一個結構復雜嚴謹的建筑整體,專家由此推測此屋為四面坡式建筑。

“我們曾多次利用模型還原考古遺址的建筑,規模與壁畫上頗為相視。更準確的說,是這些壁畫讓我們對黃帝時期的建筑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這對學術界來說。無疑是一個偉大的發現。”鐘院長不惜用上偉大二字,這處壁畫簡直就是黃帝時期社會的縮影。

“從某種意義上說,黃帝時期足以稱得上盛世。”秦學兵深感自豪,炎、黃、堯、舜,哪一個不是輝煌盛世的開創者。

那時候的輝煌是沒辦法跟四大盛世相比,但在高古時期卻等同于開創古今,四大盛世也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

“所以我們才迫切地想要了解這段文明。但可惜……”鐘院長長嘆了口氣,發生這種情況,誰也沒辦法。

“事在人為,為了能一睹高古文明,如論如何我都會努力。”

如果說之前秦學兵只是想要進去探險。那現在就又增多一層意義,見證高古文明的輝煌,親眼目睹先祖生活的世界。

“我相信,你小子一定會給我們驚喜的。”

鐘院長說了這么多,無非就是想刺激秦學兵:“我現在看壁畫里的車船,我在給你講講這些。”

《易系辭下》載:“黃帝……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

《古史考》:“黃帝作車,引重致遠。”

《路史前紀七》:“軒轅氏作,于空桑之北,紹物開智,見轉風之蓬不已者,于是作制乘車。”

《拾遺記》:“軒轅變乘桴以作舟楫。”

舟車的起源,《墨子節用》上有這樣的說法:

車為服重致遠,乘之則安,引之則利,安以不傷人,利以速至,此車之利也。古者圣王為大川廣谷之不可濟,于是利為舟楫,足以將之則止。雖上者三公諸侯至,舟楫不易,津人不飾,此舟之利也。

這就是說舟楫的發明是基于遠古人們克服交通障礙、互相交流的需要。在極其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原始人沒有任何交通工具,都是徒步行走。最古老的交通工具是木棍,它不僅是采集狩獵的工具,也是人們行走時的拐杖和背扛物品的工具。

《禮記曲禮上》:“謀于長者,必操幾杖以從之。”木杖就是由棍棒發展來的。搬運較重的物品,人類最初往往把圓木柱墊在重物之下,借其滾動而移動,但是這種辦法阻力大,墊木要多。

《淮南子說山訓》說:黃帝“見飛蓬轉而知為車,……以類取之”,《古今圖書集成考工典車輿部》:“黃帝有熊氏始見轉蓬而制車”,黃帝看到風蓬之旋轉而發明了車。實際上是黃帝在人們用圓柱滾動重物的基礎上,改墊為軸,再在兩旁安上輪子,最初的車輪和軸是固定的,軸與車轅之間有一個滑動的槽,車身有轅和軒。

《路史前紀七》就說:“橫木為軒,直木為轅,以尊太上,故名軒轅氏。”黃帝因為發明了車而聞名于世,人們遂以軒轅氏來稱呼車輛的發明者。因此,《通考氏族略》說:“古之得姓受氏者,有以技為氏,以事為氏。”

“有巢教會人類筑巢而居,所以叫有巢氏;燧人鉆木取火,教會人類用火,故號燧人氏;神農發明了農耕技術而號神農氏。這就是說,“軒轅”就如同有巢、燧人、神農這些稱呼一樣,是為了紀念發明或發現者的稱呼。而車的發明是人類生活的巨大進步,也為黃帝治理天下提供了條件。”

略作停頓,鐘院長繼續說起船的起源。

原始人砍倒樹木橫跨小河兩岸,便可踏木過河,這就是獨木橋。在較淺的河水里,放置若干石塊,人們踏石而過,這是最古老的石橋。在較大的河流上,也可用木桿縱橫交錯,搭成木拱橋。在水急地險的地方,人們發明一種溜索橋。除橋以外,原始人還能夠借助一定的工具,泅渡葫蘆是人類最早的泅渡工具之一。一般是在身上拴個葫蘆,就能巧渡江河了。

《周易泰卦》九二爻辭說:“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弗亡,得尚于中行。”

《莊子逍遙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于江湖。”

司馬彪說:“樽如酒器,縛之于身,浮于江湖,可以自渡。”

可知上古的人們憑借一只葫蘆渡過大河的事情是司空見慣的。人們還結合樹木和泅渡方法,很早以前人們將漂浮在水面上的樹木并排地拴在一起,就成了木筏。大筏或竹筏的出現既加大了安全系數,又增強了渡河的靈活性。

古代關于舟的發明,說法紛紛,而最多的則仍然是黃帝。除了前面所引,還有《淮南子說山訓》說:黃帝“見木浮而知為舟,……以類取之。”

黃帝發明舟楫,就是在以前渡河經驗的基礎上,選擇一段粗大的樹干,先用火燒去中間部分,然后用石斧砍制成形,制成獨木舟的樣子,然后又用火烤制木槳。舟楫的制造使得古人的水路交通更為便利。

“從衣食住行四個角度來看,黃帝時期都是一個大發展時期,為后世的發展奠定了極為重要的意義,所以人們才會將其與炎帝并稱為炎黃,才會稱自己為炎黃子孫。”

說到這,鐘院長又不可避免地嘆了口氣,高古文明輝煌無比,但留下的實物并不多,只有殘破的遺址,零星的史料,以及一段段美好的傳說。

“就先跟你說這些,好好消化,要是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隨時可以打電話問我。”鐘院長感覺有些疲憊,便切斷通話。

“高古時期,到底是怎樣的世界?”秦學兵突然有些神往那個已經過去幾十個世紀的古老世界。在那個世界里,應該到處都是深山老林,人類與各種懂穿梭其中……不像現在,除了鋼筋水泥,還是鋼筋水泥。

“時空穿梭!”秦學兵突然想起這四個字,自從黃易大師打開這扇大門,繼往者絡繹不絕,因何?

或許,是另一個世界的魅力,可以是自然,可以是人文,甚至可以是災難。

嗷……

虎嘯聲又再一次響起,不像先前那般嘹亮雄壯,那是因為洞口被堵上,聲音傳遞要透過山體,再經過空氣,多了一層介質。

只要明白這個道理就可以想象聲音有多大,絕對要比先前嘹亮許多,否則絕不可能穿過山體。

突然,地面傳來微弱的顫動,不是很明顯,但只要留心就能感覺到這股微弱的顫動,似乎地震。

大雪籠罩,覆蓋在龍門石窟上的白雪開始脫落,一小撮一小撮,一大團一大團,最后就跟雪崩一樣,只是沒有雪崩恢宏的氣勢。

“難道真的要出來嗎?”秦學兵看著龍門山,神情凝重。

贊助商廣告

在搜索引擎輸入 奇門相師 龍之谷中文 或者 "奇門相師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奇門相師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