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天兵在1917

46 戰前

更新時間:2015-03-27  作者:馬口鐵
盡在尋書網()

馮玉祥有些眼饞的望著相鄰營地里的高頭大馬,近千匹戰馬匯聚在一起那是相當的有視覺沖擊力,尤其是這些馬跟國內的蒙古馬完全不一樣,顯得那么高大威猛的時候,馮玉祥那是更加的眼饞了.

一種念頭在他心中不可遏制的開始升起,如果他也有一支如此雄峻的騎兵,在國內估計就所向無敵了吧

"毛子的馬比我們的好!"

另一邊的馬占山也很眼饞,而且他比馮玉祥還有更加直觀的接觸,因為東北軍收留了不少白俄"余孽",見識過毛子的騎兵.

馬占山很羨慕地說道:"聽說赤毛子就是靠著騎兵席卷千里打敗了白毛子!"

"這回小鬼子不也吃虧了嗎"馮玉祥笑道.

馬占山點點頭,一口氣消滅鬼子四個中隊,包括兩個騎兵中隊,這樣的戰績確實很彪悍.不管是對東北軍還是西北軍來說,四個中隊的鬼子已經很強大了,讓他們的部隊面對這些鬼子,那得苦戰,甚至能保證打個平手都不容易.二毛子卻一口氣將這些鬼子全吃掉了,哪怕是一向對俄國毛子沒好感的馬占山也不得不承認,毛子的戰斗力確實比他們強多了.

"看看人家用的槍,比咱們的洋落強太多了!"馮玉祥又感嘆了一句.

實際上之前東北抗rì同盟軍對武器是沒有絲毫的抱怨的,不管是g98還是三八式都比國內的老套筒要強一點.甚至國內不少軍閥部隊連老套筒都用不上,只能用大刀和梭鏢湊合.

當初接受俄國人饋贈的時候,馮玉祥和馬占山那個樂阿.哪怕是這些武器都是使用過的二手貨,但是他們依然非常滿意.甚至一度覺得裝備很不錯了.人手一桿步槍,每個排還有重機槍支援,甚至同盟軍還有迫擊炮和步兵炮支援,彈夜算充足,對于中國的軍閥們來說,這已經算頂配了.

可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當馮玉祥和馬占山還在為有幾挺重機槍和幾門步兵炮而高興的時候.人家毛子的軍隊是什么配置都不要說跟紅軍比,跟毛子的內務部邊防部隊比,那都是天上地下.

nkvd用的是什么裝備莫辛納干30步槍可能不算出彩,但也不比g98和三八式差.甚至莫辛納干30的精度還有優勢.每個步兵班擁有一挺dp輕機槍,一具山寨美帝的m79榴彈發射器(rg1),連一級擁有60毫米迫擊炮支援,營一級有82毫米迫擊炮.

和笨重的馬克沁機槍相比,dp輕機槍不含彈盤時的空槍重量才9公斤出頭,帶一個47發彈盤也不到12公斤.攜行方便火力也還不錯,如果讓馮玉祥選,會直接扔掉笨重的馬克沁.

可能有同志要問了,北方工業的pk和pks不是已經被紅軍選用了嗎為什么nkvd還要用性能差不少的dp機槍呢

原因很簡單.這是對圖拉廠的照顧以及面子問題.紅軍上層的部分高級領導對于紅軍采用一種資本主義國家設計的機槍感到跌份和丟臉,但是又不愿意放棄性能更好的pk系列,無奈之下就讓nkvd用了純粹俄國血統的dp機槍.反正對于邊防部隊來說.dp機槍也夠用了.

而正規的紅軍部隊選用的就是pk和pks系列,得虧馮玉祥和馬占山并沒有發現pk系列,否則那口水得流一地.就算如此,馮玉祥和馬占山的表情和動作全部落在了任輔臣和張福榮眼里,也覺得丟人.因為他們是內行,知道紅軍的騎兵部隊真心裝備不能算好.真要看裝備,那還得看格魯烏.

格魯烏才代表了潮流.當nkvd還在用莫辛納干30,當普通紅軍才拿到sks20(sks41,使用7.62x54r彈)和svt30(svt38的提前誕生版),當紅軍機械化步兵剛剛全面推廣sks30(就是sks45,使用m43彈)時,格魯烏已經全面普及as30型自動步槍了(as是atsperosky即斯別洛斯基自動步槍之意).

格魯烏不光使用了中間威力彈藥的as30突擊步槍,同時班組武器也全面槍族化,班用機槍采用的是rps30(sperosky即斯別洛斯基輕機槍之意).實際上這個rps就是毛子rpk的路子,說白了就是使用兩腳架,重型加厚槍管以及加強槍機的as30.

rps可以采用40發彈夾也可以采用75發彈鼓供彈,實戰中格魯烏更愿意用40發彈夾,原因是75發彈鼓可靠性有問題,容易卡彈.直到1936年改進了彈鼓結構和生產工藝之后,彈鼓才開始普及.

另外這個斯別洛斯基槍族的命名也是有典故的,因為官方文件上該槍族的總設計師是費德洛夫,按照傳統的命名規則,該槍族應該叫費德洛夫槍族.自動步槍也該叫af30,輕機槍該叫rpf30.但是老設計師費德洛夫非常有cāo守,認為該槍族之所以會誕生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主角,認為是某人提供了該槍族最核心的自動機設計,固執地認為他個人只是完善了設計,所以該槍族應該叫斯別洛斯基槍族.

于是乎在費德洛夫的堅持,以及布爾什維克上層的樂見其成下,該槍族就這么命.[,!]名了.不過該槍族最初的型號應該是as19和rps20,這兩個最初生產型號多少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是俄國落后的工業基礎所造成的.斷斷續續as19和rps20生產了幾萬只之后.隨著1929年從美國引進機床設備,西蒙洛夫和捷格加廖夫也再次對設計進一步完善,這才誕生了as30和rps30.

從1930年開始.as30和rps30投入量產,主要供應格魯烏和紅軍其他特戰部隊.到了1935年生產工藝全面搞定,as30和rps30開始大規模量產.按照紅軍的裝備計劃,將全面換裝機械化部隊以及海軍和空軍.至于紅軍的其他步兵部隊,還得老老實實的用sks和svt,甚至還有海量的莫辛納干需要淘汰.

如果讓馮玉祥和馬占山知道莫辛納干在蘇聯都屬于淘汰之列,他們恐怕是要羨慕嫉妒恨的.而這也是任輔臣和張福榮覺得這兩位很土鱉的關鍵原因.

因為在任輔臣和張福榮看來.羨慕紅軍的騎兵部隊簡直是無厘頭,高頭大馬再雄峻有坦克和裝甲汽車來得兇猛要看就得看紅軍的機械化部隊.那才是紅軍重點建設方向.

昨天他們可是瞧見了紅軍的坦克是怎么將鬼子的騎兵碾成肉泥的,雖然鬼子的騎兵確實不如毛子的騎兵,但就算有差距又能有多遠.同樣的讓毛子的騎兵對上坦克,一樣只有被碾壓的份.

當然.任輔臣和張福榮并不知道,在昨天的戰斗中,表現最出彩的既不是紅軍的騎兵也不是紅軍的機械化部隊,實際上昨天消滅鬼子最多是紅軍的空中力量,尤其是那些被臨時改造成"武裝直升機"的s11,他們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

是的,s11直升機的表現太漂亮了,他們用直接,精準和持續的火力掃蕩了rì軍的隊列,在地面部隊的指示下.敲掉了至少20個火力支撐點,而在鬼子的騎兵試圖逃跑的時候,也是它們用一道火網將其攔住.為后來的炮兵和空軍部隊大發神威奠定了基礎.

連觀戰的布柳赫爾對此都大為震驚,因為之前這種鐵皮竹蜻蜓他并不是特別看好,如果不是礙于李曉峰的面子,他恐怕會"退貨".當直升機表現出準確的伴隨支援火力時,布柳赫爾有了一種想法,直升機似乎比圖哈切夫斯基欣賞的步兵坦克好用得多.它們的機動性比坦克更好,而且身處空中.視野也比坦克好,而且完全不受地形的限制,由它們去為步兵開路似乎比坦克更強.

布柳赫爾能夠意識到的東西,專門搞機械化的羅科索夫斯基自然也意識到了,跟非常依賴機場的固定翼飛機相比,可以垂直起落的而且低空性能更好的直升機似乎比傳統的攻擊機和強擊機更好用,由它們去打擊固定火力點以及伴隨步兵突擊,似乎很有搞頭.

幾乎在第一時間,羅科索夫斯基就萌生了一個念頭,如果他的機械化步兵第一軍的編制下能有轄有一個直升機團,那么大縱深突擊作戰將更加立體化!

"康斯坦丁要求給他的部隊配屬直升機"

李曉峰獲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有性驚,因為哪怕是美帝,其陸航直升機的使用也是經過了長期的積累,從二戰末期一直到越戰才逐漸成熟,毛子沒道理跨越式的發展吧

看完了羅科索夫斯基的報告,李曉峰才明白了這是怎么回事,感情羅科索夫斯基真正想要的是武裝直升機,他這是準備將直升機當成機械化部隊的空中炮兵使用了.

想一想,這也非常正常,圖哈切夫斯基就準備讓空軍當飛行炮兵,羅科索夫斯基發現直升機是更好的伴隨平臺,讓它取代傳統的前線航空兵也就很正常了.畢竟直升機使用更加靈活,而且支援火力更加精準.

當然,李曉峰也知道這種想法是有不少問題的,主要是這個年月直升機的性能太湊合了,比如s11直升機,帶一挺pk機槍和幾千發子彈之后,就再也裝不下多一個人,如果掛兩個18發火箭巢之后,甚至連副駕駛也得減下去.這種臨時改裝措施真心是很山寨很湊合.

甚至武器還不是最關鍵的問題,更關鍵的問題是s11直升機缺乏防護,機身大部分都是輕合金和復合板材.連抵御步槍彈都做不到.也就是直升機剛剛出現在戰場上,大家伙就像當初遇到坦克一樣被這個大鐵鳥給嚇住了.一旦敵人清醒過來,不要說高射炮和高射機槍.普通步槍都夠直升機喝一壺的.

那么李曉峰這是準備否定羅科索夫斯基的提議嗎

當然不是,直升機的問題確實不少,但是從長遠看,是前途無量的.相對于固定翼攻擊機來說,可以懸停在一樹之高的直升機更合適反裝甲任務.只要改進直升機的性能,讓這猩怕的裝甲殺手提前走進戰場并不是不可能的.

并且和反裝甲任務相比,通用直升機在反潛,戰場救護,敵后突襲等領域也是大有可為.比如說圖哈切夫斯基強烈要求大發展的空降兵.李曉峰認為直升機機降比傘降有前途得多,完全可以讓空降部隊朝這個領域偏斜.

不過.要實現這一切有一個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直升機得有大發展,現有的機型是.[,!]完全不可能滿足需求的.這也是為什么之前紅軍陸海空三軍對直升機都不看好,認為這是一種大號玩具.就是個鐵皮竹蜻蜓的重要原因.如今羅科索夫斯基和布柳赫爾同時要求更多的直升機,這就是一個改變陸海空三軍歧視的最好機會.

"通知西科斯基,情況有變.不光要加快s12的研制,最好還上馬一個s12的雙座武裝型號,嗯,還可以馬上一個運載能力更強的型號!"

想了想,李曉峰又補充道:"還有,s11也可以再生產一批,我相信不管是羅科索夫斯基還是布柳赫爾都愿意買單的!"

那兩位確實愿意買單.甚至,他們都準備一口氣將eo公司所屬的s11直升機全部買下來先用了再說.在他們的強烈要求下,紅軍總裝備部一口氣給西科斯基公司下達了50架s11直升機的訂單.甚至還保留了繼續增購50架的權力.

這給西科斯基樂得,這么說吧,前十年西科斯基的工廠一共都沒有生產過50架直升機,一口氣就獲得了十年的工作量,這讓一直被維多利亞稱之為賠錢貨的西科斯基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可是,這口氣還沒有吐完.西科斯基就給憋了回去,因為李曉峰的要求讓他很為難.因為s12都沒有搞定.生產出的兩架原型機在試飛中暴露了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足夠西科斯基頭疼一整年的,也就是說s12能在1936年進入預生產都得謝天謝地.

而現在,某人竟然要求他搞一個s12的武裝型號,還要搞一個運載量更大的型號,用西科斯基的話說:"你殺了我算了!"

"招人!全世界去招技術專家,我給你列一個單子,不管花什么樣的代價,都給我把人挖過來!"

別看李曉峰說的邪乎,其實那個名單上沒有幾個名字,甚至最后被挖過來的也就是兩個人,一個是美國人勞倫斯.貝爾,另一個是剛剛從諾沃切爾卡斯克航空學院畢業,才分配到中央流體動力學研究院搞旋翼研究工作的米哈伊爾.列昂季耶維奇.米里.

而且這兩個人的挖角方式也比較特殊,前者屬于合作,北方工業跟勞倫斯.貝爾合資創建了貝爾飛行器有限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德克薩斯福沃斯,而第一間工廠卻在芬蘭維堡.

至于米里,這個小子根本沒辦法挖角,誰讓他是蘇聯公民呢.無奈之下李曉峰只能將這位借調到西科斯基公司.而后來米里結束了西科斯基的工作之后,回到國內成立著名的米里設計局.其生產出的直升機成為了西科斯基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這是后話暫且不表,按照李曉峰的分工,西科斯基和米里去搞s12項目和s13項目,也就是通用直升機和武裝直升機.而貝爾則接手重型直升機項目,負責搞定一款至少能運送20個全副武裝士兵的b1項目.

而后來這三個項目的成果全都被蘇聯紅軍所采用,比如s12就是紅軍在二戰中使用最廣泛的通用直升機西2,采購數量超過了1000架.而s13則成為紅軍的第一款武裝直升機,被命名為西3,生產數量也超過了300架,廣泛裝備給機械化合成軍.于貝爾公司的b1項目,紅軍采購了接近200架,甚至美軍也廣泛采用,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而就在李曉峰在為直升機問題奔走的時候,哈拉哈河的沖突是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血腥.雙方的襲擊與反襲擾作戰躍上了一個空前的頂峰.

僅僅三月份,就爆發了超過15次武裝沖突,雙方累積傷亡超過五百人!至于四月份沖突更是又上了一個臺階,幾乎每一天都有沖突爆發,累積傷亡更是超過了一千五百人!

雙方不光是在哈拉哈河打熱戰,在國際上更是嘴炮連連,雙方都宣稱對方首先挑起沖突,是侵略者.不過這一次比較有趣的是,整個二十年代被孤立的蘇聯這一次卻意外的獲得了同情,不管是美國,英國還是法國,在這場國際嘴炮中都或明或暗的站在了蘇聯這邊.尤其是英國人,更是態度鮮明的為蘇聯說好話.

當然,稍微有政治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在華利益很大的英美法三國聯合起來排擠胃口越來越大也越來越猖獗的鬼子.這幫貨恐怕巴不得野蠻的北極熊和卑鄙的小鬼子同歸于盡才好.

雙方的嘴炮一直打到了四月底,當整個國際社會都對蘇聯和rì本的沖突感到新聞疲勞的時候,在五月一號,當蘇聯進行五一國際勞動節紅場閱兵的這一天,一場規模宏大的自衛反擊作戰突然爆發了!(

在搜索引擎輸入 天兵在1917 龍之谷中文 或者 "天兵在1917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天兵在1917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