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總統府外,此刻站著上百人,黑壓壓的一大片,為首的就是緬甸總統賽茂康。
賽茂康身后,還有緬甸所有內閣成員,幾十位部長副部長。三軍總司令,總參謀長,海、空軍司令和一眾軍官。
遠處,警察已經立起了警戒線,一個個筆直站立,他們的眼睛隨時注意著那些不停往里擠的記者們。
警察外圍,此刻已經聚集了上百位記者,還有大量的緬甸民眾。記者們架設著攝像機、照相機,不停的拍照,甚至還有進行直播報道的,其中也有來自中國的媒體。
“各位觀眾朋友,這里是qq直播,您現在看到的,是關于中國駐緬甸沐陽大使的卸任招待酒會。”
“觀眾朋友通過我們的鏡頭可以看到,站在總統府前的,有緬甸的總統副總統,三軍總司令,幾位議長,各部部長副部長,基本上緬甸的政要全都來了。”
“他們站在這里,是為了迎接沐陽大使,在看到這種景象之后,我作為主持人,只感覺身體內熱流涌動,一國政要全體出動,站在總統府外迎接,這種情況就算是美國總統來了也看不到啊,可是卻發生在了一位外交大使身上。”
“而且是我們中國的大使,我為沐陽大使感到驕傲。”
“我們了解到,三天前,國物院正式下發通知,沐陽大使離任緬甸大使另有任用,今天,緬甸所有政要全部集中在這里,為沐陽大使送行,可以說,沐陽大使享受到了最高禮節,這絕對是外交官生涯的一個巔峰。”
“各位還可以看到,在官員隊伍兩側,還有很多人,根據我們的了解,左邊的是緬甸工商界的代表。而右邊的是華人華僑代表”
中國的媒體賣力的報道著,那些外國記者們卻也同樣感到深深的震驚。
一國大使卸任,按照正常程序,最后能夠拜訪一下國家元首政要或者外交部長告辭,算是正常的,如果干得好,所在國會舉行一個小型的酒會,也就是最隆重的了。
可是今天他們卻看到,酒會不僅僅在總統府舉行,緬甸所有軍政政要全體出動,而且還是站在總統府外,等待這位中國大使到來。
這是一種什么禮遇,可以說,已經超越了傳統送別的意義,這些記者們可以肯定,這位中國大使在緬甸政要心中,已經超越了很多國家的最高元首。
最起碼在招待規模上,可以說已經是最高的級別了,在看看外面這些自發前來總統府前的民眾們,有的舉著緬甸國旗,有的舉著中國國旗,還有人舉著那位沐陽大使的大幅照片。
人們看到照片上那滿含微笑的臉龐,不得不說一句,這位大使可真是年輕帥氣啊。
這么隆重的歡送規格,從來沒有哪位外交官享受過這種待遇,可以說絕無僅有。
接到正式的離任通知后,沐陽立刻向緬甸政府進行了通報,緬甸總統賽茂康做出決定,為沐陽舉行歡送儀式。
歡送酒會在緬甸總統府舉行,賽茂康只是告訴沐陽,他會將這次歡送儀式舉辦的最為隆重,具體過程也沒有和沐陽說。
穿戴整齊,沐陽走下樓,看到大使館的三輛轎車和兩輛中巴車都已經停在了院子里,幾位參贊,還有幾十位同事都站在院子里等待沐陽。
沐陽微笑著說道:“看來大家都準備好了,那我們出發吧。”
中國大使館車隊剛剛開出大使館門口,前面就出現了由8輛警車組成的開道車隊,警燈閃耀著在前面引路,車隊后面,又跟上8輛警車壓道。
車隊來到總統府前,沐陽剛剛下車,就看到總統府大門外站著近百人,黑壓壓的一大片,為首的,就是現任緬甸總統賽茂康。
總統親自在門外迎接一位大使,這種待遇可以說已經超格了,而且賽茂康身后站的是誰呢,緬甸所有內閣成員,幾十位部長副部長。三軍總司令,總參謀長,海空軍司令和一眾軍官。
在看看外面,警察的警戒圈外,是無數的緬甸民眾。
但看到沐陽出現后,記者們的鏡頭都對準了這位傳奇外交官,咔嚓咔嚓,閃光燈連成一片,耀的夜空都明亮了起來,人群不自覺的發出一陣陣歡呼,人們用中文喊著“沐陽大使,沐陽大使。”
看到這一幕,沐陽不自覺的心情也激動起來。
他先是往民眾人群走了幾步,然后深深的鞠了一躬,感謝這些人的到來,而沐陽的這一舉動,被記者們全部記錄下來。
鞠躬之后,沐陽大步走向總統府門前,來到迎接隊伍面前,賽茂康走上前,兩人張開雙臂深深的擁抱了一下。隨后沐陽又與緬甸政商界代表,華人華僑代表見面見禮問候。
見面之后,一眾人才走入總統府,歡送酒會正式開始。
在熱烈的掌聲之后,沐陽走向主席臺,掃視了一下臺下這些或是熟悉或是陌生的面孔,沐陽朗聲說道:
“尊敬的緬甸總統賽茂康閣下,
各位同事,各位來賓,
大家晚上好,歡迎各位蒞臨我的離任招待會。緬甸是我作為大使的第二個出使國。28個月前,我成為了緬甸大使。
過去兩年多,我赴訪緬甸多個省邦,努力了解這個美麗國家和善良國民。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說,自己已成為緬甸人民真誠的朋友,因為我結識并擁有了無數個兄弟姐妹。今晚我向大家互道“離別、珍重”,內心百感交集。我相信,無論未來我走到哪里,奔騰不息的伊洛瓦底江、雄偉莊嚴的仰光大金塔、一張張涂抹“特納卡”的歡快笑臉都已永遠銘刻在我的記憶中。
在緬甸800個難忘的日子里,我有幸親眼見證了在全體緬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緬甸在政治轉型、國家建設、民族和解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別是賽茂康總統領導的政府啟動全方位改革,讓緬甸內外面貌煥然一新,為未來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