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撤了吧!那玩意暫時用不上,找幾個人帶著徒弟小規模的手工加工,沒有數量要求,能做出多少算多少,咱們的陸戰隊總共也就三百多人,做多了也沒地方用。對了,線膛炮的研發也暫時緩一緩,您有空的時候親自弄弄就成了,參與的人員越少越好。我已經把報告交給議會了,帝國金屬集團恐怕還得分出一部分人手來,專門制造軍械,和普通民用產品分開,主要是為了防止技術擴散,具體的細節讓慈器和您商量。”
對于線膛槍這個玩意,洪濤還有點糾結。你說大規模生產吧,帝國就得成立陸軍,那樣軍費就會增加很多,對帝國的發展不太有利。陸軍靠的是數量,必須有足夠的數量才有戰斗力。你弄幾百人,除非人人端著一挺mg42,還得有無限彈冇藥,否則去打陸戰還是沒戲。
按照目前金河帝國的處境,大規模陸戰肯定是不需要的,帝國的人口基數也支撐不起這種大規模的陸地戰爭。再說了,打這種戰爭的意義何在?攻城略地有何用?有了穩定的海上貿易航線,帝國完全可以用更小的代價換取更多的利益,何必非要去和別人搶地盤玩呢?搶下來難道就不用治理了?就沒有各種民族、歷史、宗教、文化沖突啦?顯然不可能。
要是這樣的話,用一萬軍隊搶下一個國家的地盤,就還得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去維持對這片土地的統治,最終能得到什么呢?除了仇恨、殺戮,基本啥也得不到,是個賠本的買賣。
有這些投入還不如多造幾艘戰艦、幾艘武裝商船去全世界販運貨物呢。在這個時代里,自己又有了足夠的海上實力,只需要占領幾個必要的戰略港口。就能在經濟上影響全世界,干嘛非要去陸地上和別人打破腦袋玩命呢?所以說槍冇械對目前的金河帝國來說,是個雞肋。
之所以是雞肋。那它就還有棄之可惜的一面。沒錯,洪濤不會把發展槍冇械的機遇全完舍去。他只是不著急在目前的形式下盲目浪費資源去搞這個不太需要的東西。不過這個技術不能扔下,他依舊會向議會申請專門的資金,去持續不斷的研發、完善前裝線膛槍技術。一旦以后需要了,只需要建立足夠的生產線、投入足夠的人力,就能很快大規模生產出來。
其實這種后手洪濤主要還是留給大宋的,雖然嘴上說已經對大宋失望了,但他心底那份執念還是沒完全消除掉。但凡大宋能有一絲依靠自身改變羸弱體質的機會,他就會不惜余力的去幫助它。
在適當的時候。洪濤打算把步冇槍這種改變戰爭模式的新武器推薦給大宋的軍隊,讓裝備了滑膛槍甚至線膛槍的南宋步兵去和蒙古騎兵對決一下,看看到底是步兵更厲害,還是騎兵繼續引領風騷。
另外吧,從經冇濟學的角度出發,不管是什么新產品,總要把它的經濟價值充分利用起來才合理。前裝線膛槍是前裝滑膛槍的后續換代產片,如果直接推出了線膛槍,那滑膛槍的經濟價值就會降低或者完全失去,這不符合洪濤的xi慣。
武器本身也是商品。好的武器就是槍冇手商品,干嘛不利用它們去賺錢呢?自己的創意、工匠們的研發都是成本啊,憑什么不讓他們的勞動成果轉化成真金白銀呢?只有讓工匠們看到了研發新技術的好處。他們才會自覺自愿的去搞這些枯燥的試驗,也才能推動科學技術更快的發展,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在沒有把滑膛槍的利用價值全部發掘出來之前,線膛槍堅決不能大批量生產,僅限于配裝給帝國海軍陸戰隊的軍官、皇家海軍的軍官做為防冇身武器使用。
“這樣也好,免得我整天和防賊一樣防著其它工匠,就連我兒子和徒弟也不能說。成了,我沒什么事情了,你去忙你的大船去吧。好好的皇帝不當。非要去海上玩命,也不知道你圖什么。”洪濤一口氣把線膛槍和線膛炮的問題都交代清楚了。還對帝國金屬集團的未來做出了規劃,齊祖也就沒啥問題可問了。他雖然不喜歡航海。但也知道大海就是洪濤的命根子,嘴上發發牢騷可以,可不敢真的反對洪濤造船。
洪濤的第二站就是溫小七和溫四的辦公室,既然要造船,不管是什么龍骨,最終也得靠造船廠才成,齊祖再本事也造不出一條船來,哪怕是河面上的小帆船也不成。
“鐵脅木船!這件事兒您還是去找我阿爺和我伯父吧,他們倆已經弄出一條十米長的帆船整天在銀河里試航,我和小四都上去幫過忙,確實是好船。重心更低了,重量和松木船差不多,比柚木和花梨木的還輕點呢。只不過有一個不好,就是鋼龍骨愛生銹,用不了兩年它就爛了,造大船是不是不合適啊?”
溫小七和溫四不在造船廠里,而是在造船廠東邊又弄了一個獨立的院子,里面的工人全是溫家的親戚,外人一概不許進
。這么保密的原因就是那三臺蒸汽機的試驗品,自打洪濤批準了他們倆進行蒸汽機試驗之后,除了日常的造船工作之外,他們倆帶著家族里信得過的匠人就一心撲在這幾臺機器上了,其它事情一概不管。相對于造船而言,他們倆對新式動力更上癮。
“你們倆也好意思說,你們的阿爺都多大數歲了,還得幫你們謀劃未來,你們就不知道心疼心疼他們?”洪濤沒想到溫小七和溫四居然放棄了在造船技術上的鉆研,一心投入了蒸汽機的研發,還把他們倆已經半退休的阿爺又弄了出來繼續操勞,有點不高興。
“不是他們倆的主意,是我們老哥倆自愿的。溫家除了他們倆精于造船之外,還有五個兒子和三個小孫子也不差。但是要說玩這個機器,還是他們倆有本事。既然他們樂意多學一門手藝,這是好事兒,一家人總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我覺得既然是陛下您教給他們的,那就一定能成,讓他們弄吧。”
還沒等溫小七、溫四兩個解釋,溫老二和溫老大就一起走了進來。洪濤要造新式旗艦的事情別人不知道,他們哥倆肯定不會沒聽說,不等洪濤去找他們,他們就主動追來了。對于一輩子造船的老船匠而言,老了老了還能親自建造一艘新式的大船,不是苦活兒,而是幸福。
“得,算我白說,您二位樂意那我就沒啥意見了,正好我也要去找您二老呢。這次我打算造一艘排水量超過兩千噸的鐵脅木殼船,用鋼材做船的龍骨,這樣可以把船型的長寬比加大,航速更快。簡單的圖紙我已經畫出來了,但是詳細的建造圖紙還得靠您二老幫我完善完善。”
溫家兩位老人的心思洪濤明白,既然他們樂意讓晚輩去學一些新東西,自己就沒必要攔著。雖然兩位老人腿腳都不太好,不能再去船臺上爬來爬去的親自督造船只,但是讓他們幫自己細化一下設計圖和建造圖紙還是沒問題的。很多造船數據都在他們的腦子里裝著,每種材料的受力大小輕重、變形幅度之類的資料,不用計算,他們就能說出準確的數據。
“你冇們都出去,別在這兒支楞著耳朵聽。有的東西該聽,有的東西不該聽,聽多了就是心病,趕緊滾蛋!”溫老二聽了洪濤的話,非但沒有興高采烈,反倒是皺緊了眉頭。在和溫老大對視了一眼之后,突然開始清場了,把屋子里的人都轟了出去,連溫小七和溫四也沒留下。
“溫叔,您這是干嘛啊,保密也保密不到小七和小四身上,他們還得去督造新艦呢,聽聽也無妨。”洪濤真沒多想,還為溫小七和溫四爭取一起討論的機會呢。
“這個船造不得!”可是溫老二根本沒聽洪濤的建議,連推帶轟的把屋里人全清了出去,關上了房門之后,一張嘴就把洪濤說愣了。
“確實造不得,那些鋼梁結實是結實,可是銹蝕的太快了,用不了兩年時間就得更換。我和老二做了三艘鋼梁船,不到四年時間就換了三次龍骨。小船換個龍骨無所謂,但是這么大的船換一次龍骨可就麻煩了。就算陛下的新船兩年換一次龍骨,這一年時間里至少要有五個多月要趴在船臺上,連來帶去的就得有大半年開不出去,造出來沒用啊!”溫老大覺得溫老二的結論太簡單了,不足以說服洪濤,馬上給出了具體答案。
“……要是我用更粗大的鋼梁呢?是不是就能多拖一段時間了?比如說五年換一次……”溫老大提出的銹蝕問題給了洪濤當頭一棒,在這之前造的船基本沒有銹蝕問題,除了木料之外,所有金屬配件都是合金銅制造的。這個問題確實是個大問題,但洪濤還不死心,他迫切需要一艘高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