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沉的號角聲,從東岸傳來,這象征著戰事的開始。
數十萬人的戰事,馬蹄聲,喊殺聲,傳到西岸中軍這里的時候,依舊是那么清晰。
不過,沒到正午,前方就已經傳來了捷報。
隋軍用不到十萬人,便無可置疑的在野戰當中,擊潰了二十余萬的高句麗大軍。
高句麗人為他們的固執和無知,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隋軍殺傷無算,繳獲糧草輜重亦無算。
不過,別看高句麗人不堪一擊,但幸運之神,一直沒有離開過他們。
實際上,他們的幸運之神,姓楊,名廣,在人間的身份,就是大隋朝的皇帝至尊。
當捷報傳來,這位皇帝陛下頒下了遼東之戰,第一個莫名其妙的命令。
嚴令東岸各軍,打掃戰場,善待戰俘,不得追擊逃敵,以防有詐云云。
于是,隋軍錯過了擴大戰果的機會。
這對于隋軍來說,并不算致命,但產生的后果,幾乎是連鎖式的。
因為不能擴大戰果,讓大部分的高句麗潰軍,都能逃入到遼東城內,這在之后,給圍城的隋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讓他們根本無法一鼓作氣,攻下遼長風文學,w◇ww.c◎fwx.n√et東堅城。
這個時候,前方的幾個大將軍,卻是忠實的執行了皇帝的詔令。
因為他們都知道,皇帝正在氣頭上,誰也不愿意將皇帝的怒火,引到自己身上來,而且,旁邊還有著幾位同僚在,讓他們就更不敢輕舉妄動了。
誰知道,錯處被這些同僚抓住,會做出怎樣一篇文章來呢?
到此,一如當初李破所料,百萬大軍,人多勢眾,上面的人,勾心斗角也就漸漸多了起來,處處束手束腳,屢屢失去戰機簡直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而此時,更為可怕的是,隋殿廣開始漸漸適應他的主角身份了。
第一次開始認真的指揮起了這百萬大軍,并很快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于是,第二道詔令也就不很奇怪了。
皇帝各軍歸建,無故脫離建制者,斬。
很快,第三道詔令又傳到各衛府將軍手中。
皇帝將二十四軍,前后左后分的清清楚楚,并嚴令各衛府,約束麾下士卒,保持陣型,不得輕動。
皇帝顯然要將堂堂之師,進入高句麗境內,一路碾壓過去,好好過過舉世名將的癮頭。
這在之后,造成了很多混亂,延遲了大軍過河的時間。
而百萬大軍的先頭部隊,只能站在東岸,被后續大軍擠著向前不住遷移,卻不能放開手腳,先去圍了遼東城。
大軍渡河,跟高句麗人浪戰于野,并擊潰高句麗人,只用了兩天多的時間。
但之后,等大軍整個渡過遼水,卻磕磕絆絆,用了十余天。
這樣的進軍過程,實在看的人牙疼無比。
進言的人不是沒有,但這個時候,皇帝已經聽不進任何人的話了,每一句想要勸他急速進兵,或者分兵四掠的話,聽在皇帝耳朵里,都充滿了陰謀的味道。
皇帝近臣被喝罵,衛府的大將軍被趕到軍前。
之后就沒人敢說什么了,他們也都在想著,大軍折損甚微,就算慢一些,也不算什么,到時遼東城一下,大軍也就有了立足之處,到時候,分兵也就理所當然了,不然的話,至尊難道還想親自率兵打到平壤城去?
于是乎,遼水東岸,漸漸被隋軍修成的營寨所遮蓋,一如當初涿郡的情景再現。
楊廣的車輦渡過遼水的時候,還特意新修了一座寬大無比的浮橋,不然的話,還真就過不去。
更讓人無奈的是,那座寬如馳道的浮橋,竟然不準大軍通行,一如洛陽城中的御道一般。
只有那些,被皇帝欽許的人,才能踏足于浮橋之上。
這樣的不公,到也沒激起兵變之類的事情,只是瞅著旁邊那寬敞無比的浮橋,李破在渡過遼水的時候,惡狠狠的吐了口吐沫。
不滿的人,并不止他一個,只是這種怨憤,遠未到爆發的邊緣罷了。
君視臣如草籽,臣必視君若寇仇。
雖說,李破,乃至于百萬大軍當中的大部分人,都夠不上臣子一說,但道理卻就是這么個道理。
不過,對于身上帶著明顯的,晉末以來諸多君王的特征的楊廣來說,這樣的道理就算明白,也必然是不屑一顧的。
在他十幾年的君王生涯中,充滿了寧叫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思維方式,從未曾改變過。
在四月的綿綿春雨中,百萬隋軍,終于拔營而起,進圍遼東城。
然后……皇帝的詔令又到了。
凡有軍事,必奏聞御前,各軍將領,不得擅專。
什么叫凡有軍事?這條分外模糊的詔令,讓諸軍將領,困惑了很長的時間。
于是,素來知道皇帝心意的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做出了表率,無論大事小情,皆要稟報于皇帝得知。
皇帝大喜,覺著,還是宇文述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在去往遼東城的路上,對宇文述大加贊賞。
這個時候,各軍將領一瞧,立馬知道皇帝到底是什么心思了。
雖說,暗地里,都是腹誹皇帝多此一舉,也不怕把自己給累死云云,但卻不約而同的,將行軍諸事,乃至于前方探報,不管大小,都報了上去。
皇帝見了,未曾心煩意亂,卻是大喜過望,覺得越加好玩了起來。
當然,他這也是頭一次真正的施展自己的“軍事才華”,弄的很鄭重,連堵路這樣的小事,都開始派人關注了起來。
于是,事無巨細,全都收歸皇帝手中,這個時候,大家都發覺,有點玩脫了。
但卻已經沒誰敢去跟興致勃勃的皇帝說了,只能陪著皇帝玩下去。
這一下,皇殿廣,相當于親自,將各軍將領的手腳,都給捆了起來,軍令的延遲,漸漸緩慢的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還好,遼東城離的很近,沒有在軍中開始產生不可逆轉的混亂之前,大軍就已經來到了遼東城下。
(求收藏,求推薦,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