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時候,北方草原部族,向來都是中原帝國的大敵。
如果李破未曾領兵南下,那么這會一定會向云中伸伸爪子,最起碼,應該恢復一下定襄郡,可如今情勢不同,突厥王庭剛走,你就去把定襄郡占了……
好吧,李破覺著還是不要去刺激北邊兒那個女人為好,女人抓狂起來……尤其還是一國之主,那后果可能比始畢可汗一怒南下還要嚴重的多。
實際上,李破回軍以后,對北方的邊患也就不是那么擔心了,他主要是怕突厥部族內外勾連,將云內變成戰場,大軍只要回轉,這種可能性也就不存在了。
只論外敵的話,北方邊境其實要比黃河沿岸穩固的多。
從溫氏府邸出來的時候,天已擦黑。
李破瞅了瞅天色,心里也是暗嘆,日子不禁混啊,這一天過的很快嘛,而且就辦了兩件事,想想這兩件事的內容,李破晃了晃腦袋,終于嘆息了一聲出來,他娘的,相當于什么事兒都沒干。
也就是去給王氏吃了顆定心丸,然后又來給溫彥博送了個大大的臺階,一來一回,就耗了一日時光。
本來還想巡視一下晉陽倉儲,再把將軍們陸續叫過來叮囑一下。
這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糧草儲備一點都不能放松,吏員都是什么德行,李破清楚的很,你放松個一年半載,他們就敢鉆進糧倉去當米蟲,加上還有大族子弟們興風作浪,就更不得了了。
軍將那邊兒也得盯著,出去打了一年仗,軍中從上到下到底是怎樣一個情緒,李破同樣很清楚,在晉陽休整數日,別鬧出什么大案子來才是真的。
是的,現在李破考慮的都是些瑣碎事務,那些正經的大事卻需召集眾人一起商量,李破有意延后一些。
一個是給眾人多點時間考量,他自己呢,也想稍微休息幾天。
二來呢,他也要做些準備,等到和眾人商量完了,就要把事情都定下來,因為今年在他看來,至關重要。
這應該是近幾年來一段難得的平靜時光,必須加緊時間修明政治,不然等戰事一起,就又要以戰爭為主導了。
而且他還想等一等裴世清的捷報,若是上黨,長平兩郡難克,策略上就還要變動一些……
滿腦子官司的他回到總管府,隨即命人招陳孝意,蘇亶,薛萬均等來見。
家里的事情要仔細過問一下了,畢竟離開了一載,大事上不會有什么遺漏,可家業越來越大,很多事情都得這些親近之人報說,才能看得更為清楚。
總管府的吃食很不錯,幾個人到的都挺快。
酒菜擺上,邊飲邊談,和昨晚的宴飲肯定不一樣,沒那么熱烈,也不用李破先慷慨激昂幾句,帶動氣氛,更不會交杯換盞,弄個杯盤狼藉。
幾杯過后,蘇亶就先說起了正事兒,和后來匯報工作其實差不多。
作為總管府的大管家,蘇亶所說自然便跟錢糧有關,新幣早已發了下去,效果很不錯,就是新幣制作的有點太過精美了,一些人家動了收藏的心思,一下把幣值給抬高了一些,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但總體而言,幾個月下來,蘇亶確定了鑄造銀幣的可能性,民間接受的很快,尤其是一些商人,非常喜歡銀幣,因為銀幣更加輕巧,有助于商事。
其實冬天里,代銀的名聲就已經流傳開來,因為銀幣是先行于代州的,于是也就成了代銀。
這個稱呼很不正統,就和大業白錢相似,官府肯定不能這么去叫,可起名這件事,還得李破親自定奪,按照蘇亶心里的想法,應該在其中加入王號最好。
這個蘇亶沒有明說,他才不會在此事上多嘴呢,溫彥博,陳孝意,甚或是代州行軍總管宇文歆都比他有資格提議此事,旁人嘛,還是不要去爭那首議之功為好。
這是個很不錯的開頭,果然比書信往來更為仔細直觀,蘇亶也說了,如今銀幣不宜流通過多,應該適可而止,畢竟晉地還是太小了。
對于蘇亶所言,李破非常滿意,一個有頭腦也很清醒的錢袋子,不愧是蘇氏后人,長才之處,其他人還真就比不了。
接下來蘇亶又說起了糧產的問題,蘇亶大體上將這分為三部分,一個是代州,那邊兒牛羊越來越是豐盈。
去年一場場戰事打下來,牛羊消耗了不少,可還售賣了許多給北上的商人們,在雁門,馬邑,牛羊買賣也越來越是興盛,可以說,李破這些年搶劫突厥人的行動是大獲成功。
許多代州牧戶現在都很想讓官府繼續向北拓展草場,因為云內牧場現在比較擁擠了起來,養育的牛羊數量開始受到了限制。
當初元朗想要出兵云中,其實就是受到了這個的影響,戰爭的到來其實就是這么簡單,搶奪生存空間罷了。
第二部分就是并州,并州北邊兒去年是個豐年,戰爭對于農耕影響不大,又能免三年錢糧,人們的日子比代州的人們要好過的多。
南邊兒就有些糟糕,其實不論并州南北,面臨的都是一個問題,勞力缺乏。
大業末年的勞役對并州影響比較大,雪上加霜的是李淵從太原起兵南下的時候又征發了很多府兵,民壯。
造成的后果卻要李破來承擔了,和蒸蒸日上的代州相比,并州的土地更加肥沃,如今糧產卻勉強只能跟代州持平,這無疑是件令人比較心塞的事情。
這沒什么好辦法,只能等下去。
所以現在并州人想起前太原留守李淵來滋味兒比較復雜,一個呢,李淵在并州任上的時候,確實為并州人做了不少事情,沒讓亂紛紛的盜匪破壞大家的安寧。
可現在一瞅,李淵把并州禍害的也不比楊廣輕嘛……
嗯,情形說不上有多好,卻也不算壞,按照蘇亶隱約流露出來的意思,沒有西河郡的拖累,面子上應該能更好看些。
另外一部分就是河東諸郡,最糟糕的也是河東,今年河東的糧食肯定撐不到秋收,需要北邊接濟,至于接濟多少,還要看諸郡的具體情形而定。
這無疑會拖累并代兩州恢復元氣的腳步,蘇亶說這個的時候,心里也覺著有點古怪,自古至今,并代兩州這樣的邊塞之地,從來都是伸手向南邊兒要糧要人,沒想到今天卻反過來了。
這和去年一路打到絳郡時李破,以及王慶等人的估算明顯有著偏差,那會兒大家都認為就絳郡,臨汾等地所得糧草以及去歲河東諸郡秋收的情形來看,大致上能讓河東的人們吃上一年飽飯,等到第二年秋收。
現在蘇亶又是另外一番說辭,那當然是居中統籌的蘇亶的話更為可信了。
也就是說,今年一年還得稍稍勒緊腰帶,還得看看今年老天爺給不給面子,不然的話,鬧個什么旱災啊之類的,也許近兩年來的努力也就付之東流了呢。
蘇亶最后總結了一下,覺著今年各處糧倉應該會空一些下來,可百姓之家都能緩上一口氣,等到并代兩州陸續開始繳納稅賦,情形會迅速好轉。
這個時間段應該是一年到兩年為期,中間或者以后再要用兵,時間還要延長開來。
有蘇亶這樣精于統籌的人在,李破確實省事不少。
當然了,對于蘇亶來說也足夠幸運,不像旁人那里,有著亂七八糟的眾多掣肘,又有著李破的鼎力支持,做起事來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這也是李破一直在剝奪軍將們對一些方面的話語權的努力在起著作用,他幾乎從不跟軍中將領們商議民生等問題,久而久之,將領們對這些也就不感興趣了,沒了亂紛紛的聲音,于是文臣們也就壓力巨減。
像竇建德,王世充,甚或是李淵那里,有功將領們不但要爭功,而且對人事任免,糧草分配,以及人力物力的征用吵的沸反盈天,而因為身有軍功,話語權還很大,這樣一來,對于戰亂過后恢復民生的進程可謂是影響巨大。
將軍們的思路本就和文臣不一樣,再加上戰事延綿,以及文武混成的制度,所以,北方其他諸侯那里,恢復起來都是磕磕絆絆,甚至王世充空有洛陽城中一班文臣武將,卻最終弄成了以戰養戰的模式。
遠不如李破治下這樣雜音疏少,各人做起事來,也就專注的多,產生的效果自然也就和其他人治下不可同日耳語了。
李破對蘇亶做出的努力很滿意,待其說完,便舉杯相敬道:“元宰與我年紀相仿,卻有大才在身,有元宰在側,哈哈,今后咱們肯定不用再餓肚皮了……”
玩笑一出,陳孝意撫須而笑,薛萬徹也咧開了嘴巴,蘇亶起身相謝。
三個人心思都夠用,李破話里的意味很明確,蘇亶最大的優勢不在于其才干,而在于他的年紀,只要沒病沒災,跟隨在這位身邊,將來前程定會在其他兩人之上……
請:m.laidu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