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把王世充“嚇著”,李破還特意命人傳信于王世充,自己無意與其爭功,只是造起浮橋,軍械鎧甲之類容易運送而已。
嚇沒嚇到王世充不知道,反正浮橋是建起來了,在營寨后方,從晉陽一路趕來的工匠們,也在指揮兵卒伐木造船。
合適的時機,需要李破一直保持專注,于是他已經悄然而至黃河北岸,隨時準備做出艱難的抉擇。
而在龍門和蒲坂,飄蕩在天空之上的旗幟越來越多,這顯然讓唐軍緊張了起來,從潼關到韓城的一路上,唐軍的傳騎往來不休,再加上運送糧草,調動兵馬,讓關西地面上黃河沿岸的道路繁忙異常。
說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這年頭戰事一起,將領們很難做到知彼這一點,很多時候都要靠猜測而做出決斷。
這是無疑是戰爭的魅力之所在,就像是弈棋,執子雙方爭的是勝負,旁觀者看的卻是過程,所以很多人對戰爭津津樂道,可那些真正參與了戰爭的將軍們,令他們刻骨銘心的絕對是期間艱難而又兇險的判斷。
無論是李建成,李神符,還是李破,王世充,此時其實都在等待,尤其是王世充,他最想聽到的消息無疑是唐軍出關迎戰。
他自信憑借手中前所未有的大軍,足以在平地上粉碎任何敵人,即便是李密重生,在見到如此龐大的軍伍的時候,也必定會向他俯首稱臣。
所以他當然希望唐軍能出關與他相戰,而非是一力守關。
當然,他同樣有著破關而入,擒殺李建成小兒的信心,因為河南大軍多數都經歷過洛陽攻守之戰,這顯然是他爆棚的信心的來源。
而實際上,不管王世充有多自信,這都是他頭一次統領如此龐大的軍伍,手忙腳亂之處,只有他自己知道。
從洛陽起行之時,王世充就已經有點焦頭爛額,祭告天地,軍將們高呼萬歲的聲音響徹天地,才讓暈頭漲腦的王世充重新找回了自豪感。
就像當年楊廣面對百萬大軍時一樣,相信只要自己所到之處,定然能摧枯拉朽般擊潰那些該死的敵人。
而大軍陸續西行之際,前不知頭,后不見尾的大軍,重又讓王世充頭疼了起來,甚至有的時候他會生出奇怪的想法,要是讓這條粗壯而又漫長的長龍瘦一點,短一點豈不是好?
可他不曾想過,往遠了說,曹操征孫權,號稱大軍百萬,最終一敗涂地,往近了說,楊廣三征遼東,人數最少的一次也有三四十萬眾,卻弄的一次比一次難看,最終身死國滅,留下無數罵名。
即便不說他們,就說李密和李神通兩個,李密最盛時號稱擁兵五十萬,結果怎樣?李神通起兵二十余萬擊李破,結果又是如何?
其實根本不用說的太遠,隋末戰亂到了現在,以少勝多的例子已經有了無數,所以說,戰事這東西,和韓信講的可不一樣,人數一旦來到一個極限,產生的效果會讓人分外難受,可不是多多益善一句話能總結的了的。
而王世充所能容納的極限值其實比前面那些例證要低的多,卻如此盲目的盡起大軍西來一戰,其實只能說明一件事,王世充在軍略之上和他的治政才能一般,都極其平庸。
他和李密兩個適時而起,是典型的時勢造英雄,若是天下承平,這兩人別說稱王稱霸了,即便出將入相,都是高看他們才對,而到了最后,他們也都一樣的瘋狂,兩人卻又湊在了一處,在這一點上看來,世事真的很奇妙,不是嗎?
當然了,這話說的好像有點偏頗,看看現下天下的諸侯們,也就李淵還像點樣,其他人又有誰不是從底層爬起來的呢?相比王世充,李密兩個,他們更要差點意思。
而現在,王世充的部下們心思可不比皇帝少,實際上,從大軍漸漸聚集于東都洛陽的時候開始,王世充已經漸漸失去了對大軍的控制。
河南人無疑是這個時間段里,最具反抗精神的一個群體,河南也頗有繼山東,河北之后,成為亂匪之家的架勢。
其實不論現在的河南眾人承不承認,他們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一個亂字,百姓就不用說了,哪里只要有一口吃的,他們就會往哪里聚集,故鄉一說,在河南百姓眼中已成奢望。
而兵卒們也好不到哪里去,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各處郡縣隨處可見衣衫襤褸的兵卒,他們大部分人能熬過上個冬天,完全是依靠汲取百姓的生機所致。
再說領兵將領們,他們倒是能吃飽穿暖,可失去兵權的恐懼在日漸增長,軍糧成為了很多將領無法解決的難題。
河南大軍聚集的這么快,其實就是將領們有感快要熬不下去了,他們和往常一樣,需要用刀槍拼出一條生路。
不管怎么說,王世充所率大軍的上上下下,其實都正行走在懸崖邊緣,是柳暗花明,還是一頭栽下懸崖,要看他們自己的選擇和努力,同樣要看天意。
反正六月中,王世充留齊王王世惲,長孫安世等人守洛陽。
以楚王王世偉率兵五萬為前驅,自領中軍,又以陳國公段達領后軍,侄兒王仁則,王行本兩人輔之。
等一切安排妥當,大軍隨之拔營而起,陸續西向。
此時李破正立足于黃河岸邊,望著滔滔而過的河水,浮想聯翩。
六月份,黃河已經進入汛期,已經建好的兩座浮橋,就像兩條蜿蜒的長蛇,不住的在抖動身軀,這絕對不是一個過河的恰當時節。
這個時候因為上游水土保持的還算不錯,所以黃河的河水還很清亮,水也很深,不像后來那樣,到了枯水期就會在水流緩慢處露出許多沙道出來。
河風很大,吹的李破身上的披風烈烈作響,李破按著腰間的刀柄,像一尊雕塑動也不動,看上去很完美的一個畫面。
可這會兒的李破既不是在悲春傷秋,又非是在追古懷今,他只是在掂量著,如果要強渡風陵渡口的話,對岸會出現多少人馬,傷亡會是怎樣一個數字,結果又會如何。
這里顯然沒有蒲津橋那么兇險,可這一次可不像面對李唐那么簡單了,情勢非常之復雜,很有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呢。
無數的消息從過河的斥候那里傳回來,匯聚到黃河岸邊,進入到他的耳朵里面,不出所料的,王世充所率領的大軍亂糟糟的,更像是一伙頗有戰斗力的農民軍。
這樣的烏合之眾去攻打潼關要隘,在李破看來簡直就是開玩笑,如果換了他來守潼關的話……他一定會聚集更多的人馬,以精銳突前,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擊敗王世充吧?
誰知道呢,反正李建成縮進了龜殼里,那么王世充應該就不會有任何的機會了,剩下的問題很簡單,由誰來收拾殘局,又該如何去做。
讓李破比較安心的是,晉陽很安穩,甚至安穩的有些過了頭,甚至會讓他產生那些人不很在乎他這個漢王有個三長兩短的錯覺。
這當然只是一種錯覺,可事實上則是,沒了他這個漢王,好像晉陽城中比他在時平靜多了。
步群等人已經率兵陸續來到,糧草也已進了絳郡的倉房,正不斷的運送到黃河岸邊,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條不紊,也不用他多費心。
這還是他頭一次覺察到這種順暢的感覺,這也無疑是對他多年努力的一種褒獎,他麾下眾人都知道該做什么,也知道做什么會讓他滿意欣賞。
習慣非是朝夕之功所能養成,多年過去,很多人得到了他的信任和重用,同樣的,很多人也對他有了堪稱盲目的信心,于是習慣也就漸漸轉變成了一種風氣……
所以他的治下最安穩,人才雖然少了些,可忠誠度卻很高,影響到他本人,多疑善變之處也少了起來。
于是時至今日,很多事情變得簡單了許多,就像是這一場戰事的前期準備,幾乎沒有任何波折的進行了下來,這在前幾年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唯一讓李破有點擔心的是,戰事太頻繁了,現在來到黃河邊上的軍旅,皆可以說是精銳之師,可尉遲恭,李年,陳圓,尉遲偕的部下,已經有兩年未歸鄉土。
步群等人所率人馬,卻多數都是幾個月前回到并代兩州,如今卻又被召集回返,這來來去去的,可能還不如那些駐守于河岸的人馬呢。
眾將都說有漢王殿下坐鎮,根本不用考慮士氣如何,可李破不這么看,所以這些時日以來,他不斷的在各部當中巡視,也在不斷的跟眾將強調,麾下士卒的衣食住行。
效果如何也不得而知,因為那需要激烈的戰事來檢驗,嗯,反正沒出現什么逃兵,李破很樂觀的想著。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很多逃兵即將出現在他眼前,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那兩條浮橋建起來的作用,遠不止強渡黃河那么簡單……
天才一秒:m.zhhbi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