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元貞二年三月,蜀中,西北降人陸續來到長安,標志著關西和蜀中的戰亂基本上結束了。
還剩下一些收尾,像是西北梁師都的殘部依舊在河套地區盤踞,蜀南以及蜀東的一些地方還有人在割據,反抗。
南蠻是蜀中之頑疾,不去說它,夔州的柴紹已是徹底投靠了蕭銑,稍微有些麻煩。
不過這一年的春天,天下很是平靜,諸侯們的勢力范圍倒是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竇建德轉頭回去經營起了山東,一些打著李淵旗號的人紛紛歸降或者被殺,竇建德大幅的拓展了自己的地盤。
可話說回來了,山東作為隋末農民起義的發源地,向外輸出了無數的戰亂和人才,如今已是一片凋敝,活下來的百姓們寧肯待在山中艱難度日,也不肯再下山讓官府或者是義軍來管理了。
竇建德費了老大的勁,才讓山上的流民紛紛歸于郡縣,可一有風吹草動,人們立馬就跑的沒了蹤影,十分不好管理。
當年英雄輩出的北齊故地,能與關隴門閥抗衡的河北,山東軍事貴族集團,徹底的煙消云散了。
竇建德攪合著余燼,勉強弄出來一些火星,可想要恢復山東的元氣,那是想也不用想,他治下的河北其實也是元氣大傷,只稍微比山東強一些罷了。
換句話說,竇建德的地盤很是不小,卻一直沒什么人氣,隋末破爛王的稱號真的是實至名歸。
而且他盯著河南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但有猛獸環伺,自覺吃不下去,流了一地的口水之后,借著段達投順的機會把虎牢關握在手中,就再沒了動靜。
而蕭銑這兩年日子不太好過,可架不住人家自我感覺良好,張繡等人被殺的被殺,亡故的亡故,當年跟隨蕭銑起家的那些人,在這一兩年間紛紛逝去,對梁國的實力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害。
可國主蕭銑卻越來越剛愎,去年除了派大將軍張鎮州攻夔州以外,他還想讓寧長真等率軍攻長沙。
寧長真抗命不出,蕭銑暴怒之下想派兵去討伐不臣,為群臣所阻,于是又命兵部尚書周法明率軍去攻打長沙。
周法明無奈受命離朝,先是派人去蘇胡兒軍中具陳厲害,又許了很多好處,才說動了蘇胡兒聽命。
兩人合兵一處攻長沙,與林士弘據戰兩個多月,林士弘終于不敵,被敵人趕出了長沙城,狼狽南竄。
周法明,蘇胡兒都不怎么高興,兩個多月的廝殺讓他們也有苦難言,而且大家有志一同的認為長沙乃不祥之地,張繡得長沙后就被調回了京師,不久即被問斬。
董景珍來了長沙,直接就反了,沒過幾天也死了。
老對頭林士弘也幾次被圍在長沙城中,差點被人砍了腦袋,寧長真,王仁壽等人也進過長沙,內訌一場之后,都弄了個灰頭土臉,再不愿靠近長沙城了。
這真是一座不詳之城,名聲現在和北邊的洛陽差不多,都屬于那種看著流口水,卻不想沾邊的倒霉地方。
于是周法明留部將郭懷守長沙,自己率大軍主力想要將林士弘趕盡殺絕,盡快除去這只惱人的蒼蠅。
可詛咒再次應驗,蕭銑詔其立即回京商議大事,周法明無奈班師。
蕭銑倒不是想殺他,竇建德與他結盟了,蜀中的李孝恭則更為直接,使人稱臣于階下,蕭銑大喜,自然要召集重臣們商議一下接下來該怎么辦。
而在這之前,他還傳書給了李破,勸他識時務一些,趕緊降了算了,以免過后遭擒受辱,還挺能為李破考慮的。
所以說去年的時候蕭銑收獲其實也不小,竇建德和他達成了互不侵犯初步的共識,甚至保證在他進軍河南的時候不去攻打他,基本上和后來某國的那種軍事聯盟差不多,卻缺乏實際的約束。
而在蜀中梁國多年以來終于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李孝恭降了。
這個時候梁國朝中再次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是趁勢入蜀,將蜀中糧倉徹底納入梁國版圖,那樣一來將切斷關西臂膀,經營一番之后甚至可以進攻關西或者晉地,讓李定安首尾難顧。
這也是當年東吳孫權極力想要成就的事業。
第二種建議則是進軍河南,將東都洛陽收入囊中,一舉奠定梁國在中原的主導地位。
兩邊爭論不休,在周法明回朝之后,增兵張鎮州的聲音一度占據了上風,蕭銑也有所意動,雖然洛陽瞧著也很可口,卻處于竇建德,李定安之間,容易受到圍攻,入蜀則不然,李孝恭已降,正是吞并蜀中的最好時機。
可惜的是李孝恭不很爭氣,還沒等梁國大舉增兵,“幫助”他將唐軍趕出巴蜀,李孝恭先就狠狠的把頭磕在了地上。
益州失守,劉弘基大敗于合州,隨后降敵,蜀中情勢大變,雖然周法明等人一力支持入蜀,趁唐軍立足未穩,聯合柴紹所部重奪益州之議,可蕭銑卻已經猶豫了。
一個冬天,梁國朝堂之上在來年用兵的方向上產生了極大的分歧,兩邊的人都有充足的理由來支持自己的建言。
比如說周法明等人就覺得河南地勢平坦,從來都是四戰之地,正利于北人騎兵作戰,而李定安正是以騎兵起家,梁國的大軍在那里容易受到騎兵突襲,未戰先就失了三分先機。
另外則是以內史令蕭閬為首的人則認為,蜀中地勢崎嶇,行軍作戰難以體現梁國兵力之優勢,再加上張倫等人新勝,士氣正旺,在巴蜀與之決戰,并無多少勝算。
反而是在河南,能得到竇建德的支持,互為支撐之下,可以與李定安一戰,再者說了,李定安入主關西也才不到一載,立足未穩,兵力分散,而且連年征戰,將士疲憊,引其出潼關,敗其于洛陽城下,豈不正是當年王世充,李密之故事?
那邊就又來攻訐,說竇建德蛇鼠兩端,根本靠不住,這邊則反唇相譏,難道柴紹,李孝恭就靠得住了?
此時身在歷陽的杜伏威又來插了一杠子,他派使者送信于蕭銑言曰:“公乃名門之后,今又為梁國之主,我向來敬佩,前些時竇建德與我相約,先入洛陽者為王……公若有意,我當助公成事……”
杜伏威這人就不用說了,其人出身山東,驍勇善戰,性情寬和,在部下當中極得人心,和當今還在世的諸侯們都不一樣,沒多大的野心,從來不跟部下們談什么統一天下的話題。
還時不時就想找個明主來投,弄的部下們也很頭疼。
今次又冒了出頭,說的也都是實在話,他確實覺著蕭銑有人主之像……起碼比竇建德,李定安兩個出身好的多了不是?
人家杜伏威就想投個名門之后,前幾年想投靠李淵來著,可離著遠不說,李淵也不太爭氣,剛接觸了幾天,就接連吃了敗仗。
尤其是李淵對李密的做法不太友好,把人幾乎是囚禁在了長安,之后李密偷跑,還被王世充給捉住了,想想都讓人心寒不已。
再者時間久了,仁厚的唐公漸漸不見了蹤影,看重出身的名聲卻甚囂塵上,他杜伏威出身可不成,在山東時窮困潦倒,靠偷東西維生,到了李淵那里估計順手就被斬了。
看清了這一點,杜伏威沒走另外一個時空的老路,其實他能活到現在最應該感謝的就是李破了。
當然了,如今蕭銑的名聲也不太好,他殺張繡時所表現出來的戾氣實在讓人退避三舍,杜伏威此時送信予他,其實也只不過是想結個善緣,一旦人家日后真就平定了天下呢?
可杜伏威沒有想到的是,閑著無聊給蕭銑寫了封書信,徹底終結了江陵城中吵了一個冬天的話題。
有了竇建德,杜伏威的保證,蕭銑決定出兵河南了。
只是蕭銑萬萬想不到的是,人家杜伏威同時還送信去了西京長安,信箋上的內容幾乎和蕭銑一模一樣,就是換了個收信人的名字而已,對了,還把梁國改成了唐國。
這要是讓蕭銑知道了,肯定要吐血三升,先派兵去歷陽砍了杜伏威的腦袋不可。
而且給西京長安送信的人還是杜伏威的義子王雄誕,是杜伏威非常倚重的軍中悍將,規格上比蕭銑那邊高了不少。
不過你也別埋怨人家杜伏威厚此薄彼,李定安出身是低了些,可已經掃平李淵,占據西京并隨之稱帝的他,確實要比蕭銑聲勢盛上許多嘛。
當李破拿著杜伏威的書信看了兩遍之后,和蕭銑接到書信之后的大喜過望完全不同,他有點被這廝弄糊涂了,兩家離著老遠,你送信于我是幾個意思?
信中說的什么先入洛陽者為王,他娘的誰跟你們約好的?不是想和竇建德,蕭銑聯合起來坑老子吧?
而且還想助我入主洛陽?咱和你可沒那個交情……你不會是和咱當初一樣,與竇建德,蕭銑都是這般說的吧?
若真如此的話,你是想挑撥咱們在河南混戰上一場,然后坐收漁翁之利不成?
請:m.laidu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