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李藥師無疑來到了一個高光時刻。
他在蜀中殺劉弘基,斬柴紹,是一點也沒手軟,到了江陵,繼續延續他斬殺酋首,免留后患的風格,勸得眾人殺了蕭銑。
一個皇帝的死,也許能撫平他多年來積攢下來的怨氣吧?誰知道呢,反正這人趁著滅梁之戰,確立了他在大唐軍中的地位。
不久之后,李破詔李靖為大都督,掌唐軍平梁各路人馬,撫平江南各郡縣,又令張倫率大軍八萬眾,回軍蔡陽,攻上馬。
攻克江陵的捷報來到長安已是九月末,北地已進入初冬時節。
太極殿中李破仔細覽閱著將軍們送來的捷報,想象著江陵城中的景象,嘴角不自主的翹了起來。
他和李淵糾纏了許多年,好不容易搬開了這塊攔路石,然后……就順利了起來,稍微有點遺憾的是,自己不能再出去領兵了。
他如今想的也很明白了,天下沒有那十全十美的事情,不能占著鍋里的,還瞅著盆里的。
天氣寒涼,殿內卻溫暖如春,按照晉陽時他讓何稠設計出來的爐子,支起了幾根煙囪,取代了炭盆之類的東西。
其實此時的貴族們取暖并不成問題,大家都會在暖閣建造些火墻,太極殿也有此類設計,只是耗損很大,不如火爐輕巧靈便,還很節省。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還是火爐制作簡便,普通百姓可能用不起這個鐵家伙,貴族們則完全沒有問題。
李破準備等天下平靜下來,再發揮一些“奇思妙想”,這些年光顧著怎么填飽肚子,以及跟人打生打死了,根本顧及不上這些……
捷報頻傳,滿朝歡騰,長安街市上的人流明顯比去年多了許多,很像是之前的江陵,軍事上的勝利穩定了民心,好像大家一下對生活就充滿了希望。
而實際上呢,戰亂還沒有止歇,外間的戰事也還在進行當中。
李破看完最后一封捷報,站起來長長伸了個懶腰,多事的魏征立即上前勸君王注意形象,在被李破斥責過后,這人可是越來越敢說話了。
李破很想一腳踹過去,讓他閉嘴,可他心情正好,就不與這廝計較了,只是趕蒼蠅一樣擺了擺手,示意自己聽到了。
然后便敲了敲桌上的捷報吩咐道:“整理一下,正朝時宣于殿上。”
在殿內來回溜達了兩圈,想著之前封德彝的報說,長安書院落成之后,宮中的書籍都轉運了過去。
書院的生員倒也不成問題,只是讓他有點失望的是,一如之前所料,各家門戶無心讓子弟入讀其中,反而今年國子的名額爆滿,很多人都在請求皇帝再加些名額。
書院要是成了平民的書院……雖然那是書院建立的目的之一,可現在時機未到,沒有貴族捧場的話,書院可辦不下去,皇帝的臉面也就要掉下來了。
好在這里是長安,什么樣的人家都有,想要拍皇帝馬屁的人也不在少數。
所以長安書院入讀生員的名單上,有姓竇的,有姓李的,同樣也有姓蕭的,姓元的……只是又讓封德彝說對了,大族弟子就是來充個場面,名聲在外的那些俊杰是一個也沒有。
倒是另外一個效果出現了,由于長安書院中書冊眾多,很是吸引了些“名士”前來,有些人更夸張的在那里辦起了文會,據說場面很是熱鬧。
大家去過之后,都對長安書院書冊之眾多嘆為觀止,對書院的建筑,景觀同樣贊不絕口,不然的話,文會也不會有那么多人去參加。
毫無疑問,長安書院出名了,只是……那里是建來讓人讀書的啊,可不是供人休閑取樂的青樓楚館。
然后就是很多人想要進書院任職,只為了想近水樓臺先得月,能整日里去書院的里看書,而且還有俸祿可拿,著實是書蟲們的好去處。
就像在李破身邊任職的起居注薛元敬,便暗戳戳的尋了封德彝幾次,說想在書院弄個職位。
李破想象了一下書院中滿堂高坐的都是文壇大家,下面埋頭苦學的卻都是藉藉無名之輩,頓時便有了幾分滑稽的感覺。
長安書院的開頭有點不倫不類,頭重腳輕……很容易引人嘲笑,當然,現下還敢嘲笑皇帝的也不多了。
百年大計,教育文本,李破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這不是一時之功,等個兩三年很正常,若想出成果,總得以十年來計算,不急。
另外就是今年戶部很糟糕,高慎一案還未審結,弄的戶部有點人心惶惶,很多人做罪免職,新上任的人還要適應一段時日,一下便打亂了戶部的節奏。
再加上今年大戰連場,對后勤輜重的要求就很高,戶部眾人幾乎把其他的事情都放在了一邊,也只能勉強維持大軍糧草不至匱缺而已。
幸好南陽大捷來的及時,在南陽繳獲了大量的糧草輜重,極大的緩解了大軍的后勤壓力,不然戶部能不能禁受住考驗就只有天知道了。
其他的諸如重新整理戶籍,田土等事,就都接近于停滯狀態,而梁國敗亡之后,于關西的操作在那邊還要重新來一遍,可以想見的,戶部的苦日子還在后面呢。
所以最近尚書省正在調撥兵部,工部,甚至是禮部的官吏去戶部幫忙,當然了,這只是暫時性的。
戶部之所以這么混亂,還是高慎一案鬧的,并不是說戶部的人手真的緊缺到這種地步,作為皇帝,能夠給予戶部的最大支持就是不再督促他們,并緊緊的將高慎一案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再者就是入冬了,今年軍前將士們的封賞便提上了日程,兵部議功的文書一直在改,因為前方捷報頻傳,功勛卓著者不在少數,功勞也一直在累積,恐怕得到深冬時節,功勞簿才能定下來。
這個工作量也不小,尤其是掃滅諸侯之功,都在開國功勛之列,誰先誰后要仔細考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