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換做是李破,就不會有一丁點的奇怪。
商人隨軍算什么?后來的那些強盜哪個沒有商人支持?為了謀取私利,商人們發動國戰都是平平常常,吐蕃人這才從哪到哪?
幾個吐蕃商人茫然的稍稍抬頭,好在他們還聰明的帶了個翻譯,不然光語言不通這一項,也許就足夠他們人頭落地了。
“偉大的統帥,您毫無疑問的打敗了我們,按照神靈給我們的指引,我們請求你允許我們用財物換取不用成為奴隸的機會。
我們只是一些卑微的商人,并沒有向人揮舞刀劍,神說武士在戰斗之后總要表現出自己仁慈的一面,那樣才能得到人們的擁戴。
還請您把仁慈的光芒稍稍照在我們這些可憐的人身上,我們一定會把您的名聲傳到遠方去的。”
說完,幾個商人連連叩首。
聽著翻譯訴說著他們奇葩的請求,徐世績覺得分外的新鮮,這是他第一次和外國人打交道,方式上比較特別。
至于相互贖買降俘,倒也不算稀奇,前隋和突厥的戰爭當中,發生過一些這樣的類似的事情,只不過需要贖回的是雙方的貴族。
而那些被捉住的普通士卒是沒有這樣的機會的。
商人?無論是突厥人還是中原人,都不會帶著商人去打仗,他們會有什么用處呢?隨軍和將士們交易嗎?那樣的話豈不動搖軍心?
他不由對商人在吐蕃大軍中的作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交談起來很費勁,簡直就不在一條線上,可徐世績還是一邊用著晚飯,一邊問了他們許多話,甚至賞給了他們一條羊腿。
已經餓了不少時候的吐蕃商人立即狼吞虎咽,差點沒把羊棒骨給啃碎了吞掉。
這在幾個吐蕃商人看來無疑是一個好的開始,而為了保全性命,他們簡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一個原始的異族文明就這樣慢慢展現了出來。
有部落,有城邦,有國王,有英雄,有神明,還有令人驚訝的風俗習慣,對于徐世績來說,商人們嘴里描述的吐蕃和中原幾乎完全不同,充滿了異域風情。
當然了,其中肯定免不了美化自己的說辭,這個徐世績也是心知肚明。
幾個吐蕃商人也想趕緊離開這里,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些平地人去到那些被他們的勇士屠了的城池之后,會有什么反應。
如果是在吐蕃,他們一定會舉行一場祭祀,把俘虜都送去神靈那里接受懲罰,以作為報復。
他們現在非常羨慕那些先前就回到高地去的同伴,果然神靈說的不錯,貪婪使人走向毀滅……
實際上,唐軍哪里會輕易的放俘虜回去,那已經是春秋時的老黃歷了,現在的中原,就算是大家內訌的時候,也沒有釋放降俘的習慣。
何況是吐蕃人這種珍稀動物,捉住一些送到長安去讓大家觀瞻一下豈不是好?
徐世績最感興趣的其實還是關于吐蕃大軍的消息,就像商人在吐蕃大軍中的作用。
當他聽說商人們會把戰場上的繳獲收集起來,運送回吐蕃販賣,然后上下一起分贓的時候,徐世績差點沒笑出聲來,這比較像他在瓦崗時過的日子嘛。
搶來的財貨就地分肥,翟讓和單雄心那兩個兔崽子總是多占一份,分贓的時候也要分出個親疏遠近,讓大家伙都很不滿意,不然的話,后來投魏公的人也不會那么多法。
吐蕃人更新鮮,竟然把這些事交給商人來做,謀取私利也成了光明正大的事情,我的天,吐蕃莫不是個賊窩吧?
吐蕃人的軍事制度也很粗糙,瑪本估計就是他們的大將軍,之下有大如本和小如本,簡稱大如,小如。
大如帶一到兩千人,不怎么固定,小如也是如此,有的小如只帶幾十人,多的則有幾百人,大部分都是以各自部落的人為主,很松散的軍事體制,滿是部落聯盟的痕跡。
更粗糙的是,如本還是吐蕃治理地方的官員,軍政不分家,大如小如都由貴族來擔任,打仗時編入大軍,閑時治理百姓。
商人們就更有意思,他們自己做買賣不說,還能擔任地方上的財政官,隨軍之后就是軍中的后勤糧草官。
一些家大業大的商人甚至能保養整個軍隊,給軍隊供給后勤,而軍隊的繳獲一大部分就會歸他們所有。
由此可見吐蕃商業之繁榮,商人在吐蕃的權力金字塔當中,幾乎是無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地位僅次于神明的仆人以及貴族,這顯然是受到了他們南邊那些人的一些影響。
而他們的宗教則摻入了天竺佛教的一些東西,形成了苯教。
西邊天色黑的晚,太陽漸漸隱沒在地平線上,一天的征戰下來,唐軍將士都很疲勞,此時多數都已帶著勝利的喜悅安然入睡。
徐世績也累了,讓人看管住幾個商人,待天明之后立即送往大軍主力那邊,這確實有利于大軍對吐蕃人的進一步了解。
這些吐蕃商人游走于吐蕃的各個階層之間……
如果說之前范文進報上長安的那些只是吐蕃人的皮毛的話,這些商人對吐蕃的了解就比較全面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也許會被榮幸的送去長安覲見大唐皇帝陛下,讓朝中上下聽個新鮮之外,也能更好的做出應對吐蕃的方略。
第二天天明,大軍用過早飯,徐世績令東遷之人繼續遷入會寧川,戰事還遠未到結束的時候。
唐軍之后還要去與大軍匯合,然后再跟吐蕃大軍主力一戰,這都需要充沛的體力和精神,所以徐世績和阿史那大奈,蕭嗣業商量了一下,決定在會寧川上休整一天。
說話之間,蕭嗣業貌似無意的道:“降俘太多了些,不怎么好看管啊。”
阿史那大奈不在意的點頭附和,三千多人其實算不得多,可相對于唐軍的兵力而言就有點為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