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小國,與高句麗不睦,今欲借我之力以抗高句麗,或可善加優撫,卻不可全心倚重,將來應觀其行,察其言,再做定奪。
不過新羅既然來人,我可以其為耳目,探聽高句麗之情形,楊廣三征遼東,雖屢遭敗績,然來護兒率軍入平壤城,遼水之畔殲敵十數萬。
宇文述,于仲文等率軍入高句麗腹地,那時咱們都在陣前,敗像雖慘烈無比,卻也重創了高句麗軍民。
依我看來,高句麗如今也只茍延殘喘罷了,之后若能派人深入其地,招撫當年流落在高句麗腹地的隋軍將士,或有奇效。”
說到高句麗,李碧也是咬牙切齒。
當年大家被楊廣那個蠢貨帶著沖進了高句麗,那一場戰事打的窩心至極,如同玩笑一般的戰略戰術,讓百萬大軍從上到下都暈頭漲腦。
數十萬隋軍將士被葬送在了高句麗的山林之中,大家眼中盡是尸山血海,無數隋軍將士的冤魂至今仍在異國他鄉徘徊,無人前去收斂。
凡是僥幸生還之人都是耿耿于懷,至今無法釋然。
帝王的愚蠢和無情讓人痛恨無比,同樣的高句麗人的卑鄙無恥也讓人切齒難忘。
楊廣被熊熊燃燒起來的隋末烽火燒成了灰燼,可高句麗人還沒有付出應有的代價,按照李碧的想法,將來若不能把高句麗君臣牽到長安來砍下他們的頭顱,那就是對過往的背叛。
在這一點上,她比李破更為堅定,如果是換了她來當這個皇帝,估計此時已經迫不及待的準備再伐高句麗了。
而且夫妻兩人閑聊的時候,她時常都會提醒李破不要忘記了在高句麗曾經流下過那么多的血,還有很多隋軍將士的尸骸等待咱們去收斂。
此時聽聞新羅來投,立即引起了她的關注,新羅和百濟都是島上小國,地方上的人可能不太清楚,可朝臣們都不會對這個名字太過陌生。
李碧所言的策還是略偏于務實,沒有勸丈夫聚集大兵借機攻高句麗,可話里話外主戰的意味不言而喻。
就差說拿新羅當刀斧,先砍上高句麗幾下再說了。
李破點著頭,對妻子的表態很滿意,吐蕃人縮起了腦袋,突厥人遣使結盟,那就可以和高句麗人說道說道了。
封德彝之前所說的策略對他來說也很有啟發……堵不如疏,因勢利導……
“有長進……”
李破先贊了妻子一句,換得李碧一個大大的白眼。
“今年的事情不少,朝臣們都專注于內政,不愿輕啟戰端的人不在少數,可無論是吐蕃還是高句麗,都沒辦法跟他們講什么道理。
你說的不錯,高句麗竊有遼東多年,其實也為遼東所累,引得前隋和突厥競相來攻,這么多年下來,高句麗還有幾分國力留存?
不過一將死之蛇罷了,可以讓新羅人先試探一番,看看它還有幾分力氣,傳詔給李靖……”
這事他不想再跟臣下們商量了,軍事上的事情和政務不一樣,他有著自己的判斷。
“讓李靖。王澤準備船只,晉文士弘為水軍行軍總管,丹陽太守陳凌,東萊郡尉王雄誕為水軍行軍副總管,領五千人去東萊待命。
詔左御衛大將軍尉遲偕選精銳五千人到東萊與水軍匯合……
詔戶部給大軍準備糧草,就說……海上演兵,不要讓人瞎猜。”
這就是三封詔令了,顏師古很是費了些腦筋,想著怎么讓戶部和兵部不來“瞎猜”。
軍事調動上面很多時候不是皇帝說什么就是什么,必須經過兵部和衛府來辦理,戰略戰術上更是如此。
皇帝親自下詔調兵,最聽話的還是京師駐軍,兵權一般都掌握在皇帝心腹手中,遇到緊急之時,皇帝可以用手詔越過兵部直接調動京師各部兵馬,在外的駐軍多數就不成了。
如果用皇帝密詔的方式傳令給地方駐軍,那只能說明情況危急到了一定的程度,京師駐軍已經靠不住了,是要調兵勤王的節奏。
當然了,開國皇帝,尤其是馬上皇帝就又有所不同。
只要李破心意已決,輕易便可調動外間人馬,外面的將軍們也不敢抗命不遵,正是有著這種便利,開國君王才能坐穩皇位。
所以說像楊堅那樣登上皇位的人就不太穩當,也正源于此,前隋名將輩出,有著出將入相的說法。
李破這次調動兵馬不算是小事了,一萬精兵,戰船就得數百艘,還要出海……已經算是一種軍事上的冒險行為。
兵部那邊要是知道皇帝派人去打高句麗,他們的反應不用想,一定會勸皇帝收回成命,所以要用海上演兵的說辭來搪塞一下。
見鬼的演兵,這年頭可不實興這個……操練人馬還差不多。
可從江都,江陵這樣的地方調兵到東萊,好吧,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明白其中的意味。
聽著丈夫下了一連串的詔令,一副興致勃勃要大動干戈的樣子,李碧有些憂慮,等到李破說完,她便說道:“要不還是等新羅使者來了長安再說吧……”
李破笑笑,細心的解釋道:“新羅使者來的是個女子,顯然未抱太大期望,咱們這邊戰亂這么久了,那邊的人不會沒有聽說。
我估計啊,來人所求必然不多,不像是突厥人來到咱們這里,又是和親啊,又是通商啊,會盟啊什么的。
所以接待新羅來使,盡可從優而待,讓他們感受到大唐的親善,我覺著女人之間好說話一些,接待新羅來使的事情便由你來做吧……”
聽到這里,李碧心里跳了跳,心說新羅人不是想跟大唐聯姻吧?
李破還無所覺,只是自顧自的說著,“新羅小國,地處偏遠,人不甚眾,地不甚廣,若不派些兵馬過去,料它也不敢跟高句麗呲牙。
這邊先準備一下,等見了高句麗的人再說。”
見丈夫沒有動用大兵的意思,李碧放心了不少,卻還是說道:“夫君應該記得當年咱們去遼東的時候吧?夫君那時曾經說過,若伐高句麗,幾千騎即可,往來奔襲,不出數載便能復有遼東之地。
妾身深以為然,還望夫君莫要忘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