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修建的官道寬敞而又結實,和他們修建的城池一樣,都是那么的大氣,唐人管這樣的道路既叫官道,也叫馳道。
唐人的馬多到不可想象,馬車好像也隨處可見,修建這樣道路倒也算理所當然,百濟人擅長養馬,要不是他們的馬多,可能早就被新羅給滅掉了。
不過和唐人比起來,那簡直就是天和地的區別……
金勝曼在心里一口一個唐人的叫著,也沒覺出什么不對。
實際上大唐才建立了幾年,中原的人們還不習慣以唐人自居。
晉末以來,北方胡漢混雜,有一段時間民族成分衍生出了階層,鮮卑人和匈奴人占據了食物鏈的頂端。
那會北方還不怎的,南邊的人為了和這些侵入中原的胡人做出區分,很多人便以漢人自居,宋齊梁陳諸國存在的時間都比較短,沒給人們留下太過深刻的印象。
倒是東西兩晉存在了一百多年,可司馬氏和曹氏一樣,一直被人詬病得國不正,而且長時間的積弱,大致上沒有形成天下共主的局面,所以晉人這個稱呼實在無法令人滿意。
中原人大規模自稱漢人其實是在后來宋王朝,大家自稱漢兒成了習慣,反而是外族稱呼他們為宋人。
到了元朝時,劃分四等人的時候,漢人成為末等,這個時候終于將漢民族明確了下來,很諷刺是不是?
金勝曼初來乍到,不管這些,中原現在國號為唐,那它治下的人們按照習慣自然也就能稱之為唐人了。
唐地如今在金勝曼眼中,哪哪都好,不論是貴族還是平民,甚至是罪犯,都有一種獨特的氣質……
顯然她的心態和突厥,吐蕃來人相比,又是另外一番樣子。
長安書院,藏書樓。
皇后李碧坐于頂樓榻上,身前矮幾上的茶湯冒著熱氣,散發著清香。
“娘娘,這些就是清廣樓中所有書冊的名錄,沒有任何遺漏……”
長安書院中的幾座藏書樓都有自己的名字,清廣樓便是其中之一,今天李碧到來在各樓中轉了轉,這會便來到了清廣樓。
她也沒刻意向人隱瞞身份,清廣樓的管事誠惶誠恐的接待了她。
李碧翻了翻厚厚的名錄,問道:“樓?”
管事道:“娘娘慧眼如炬……可也不全是,還有一些游記,醫術雜編之類的書冊,比如說當年裴內史所著之《西域圖記》便有一部分存于清廣樓中,屬于游記見聞之類。”
李碧笑笑道:“裴內史就是裴矩裴弘大吧?宮殿好像還存有他所著的西域圖記,哪個是錄本?”
管事回道:“那自然是宮中的才是原本了,就是都不齊全,西域圖記本來藏于洛陽觀文殿殿只有一些抄本,而且其中涉有機密之處,不好顯露于人,所以抄本有很多殘缺之處。”
長安書院的管事拿的是雙俸,他們都是秘書監的下屬,到長安書院來看管藏書樓,并對書冊進行保養維護等等。
可以說他們是保護書籍的專業人士,而且身有官職,受著秘書監和書院的雙重管理,不是寺廟中的掃地僧。
長安觀文殿中的抄本,竟然殘缺不全,還事涉機密,這是要防誰呢……李碧聽的一愣,但她很快就明白了過來。
楊廣那廝不得意關西人幾乎天下皆知,連在書籍收錄上都能表現出來,弄的李碧有些哭笑不得。
這話不好說,李碧也不知自己猜的對不對,隨之問道:“方才你不是說宮殿所藏是原本嗎?”
管事看皇后娘娘對西域圖記如此感興趣,趕緊回道:“娘娘應該曉得的,去年洛陽觀文殿中所藏被人陸續運回了長安。
為此宮殿還擴建了十幾間書室,長安書院這里也又新建了三座藏書樓。
唉,可惜的是洛陽為賊人所據太久,觀文殿中書冊很多都毀于蟲鼠之患,西域圖記便是其中之一,凡三卷一百二十八冊,多數已成殘篇。
去年年末,由秘書監剛剛參照宮殿抄本補完,可很多難得之處還是缺失了下來,可惜可惜。”
李碧倒沒覺著有什么可惜的地方,她對書本不感興趣,估計李原就是隨了母親了,李破還是比較愛學習的。
李碧開始翻弄名錄,嘴上的隨意的說著,“有什么可惜的?裴弘大不就在洛陽,讓他重新補全不就是了?”
管事愣了愣,小心的抬頭看了眼皇后娘娘,見她好像不是在開玩笑,這才琢磨了下措辭道:“回稟娘娘,那西域圖記確實可以說是裴內史所著,可那并非一人之功。
裴內史當年出守張掖,勘察地理,探知西域風土人情,之后才召集眾人編錄西域圖記,數載方成。
到了如今就算是裴內史本人,也不可能讓西域圖記之全本復現于世上了。”
李碧抿了抿嘴角,想笑卻又忍住,說的這么冠冕堂皇,就差說裴弘大只是在其上掛個名,寫書的其實是別人了。
這種事情從古至今都不稀奇,后來很多學術帶頭人起到的也是裴矩這種高屋建甄的作用嘛。
李碧想到的則是她的父親,李靖精研兵法,所以寫了些著述,博了個知兵的名聲回來,那才是實打實的才學……
嗯,女兒嘛,自然是向著父親一些,可實際上,李靖現在雖然身居高位,回朝必為顯宦,但和前隋名臣裴矩相比,卻是單薄的多的多。
人家裴矩撫平過嶺南二十余州,率兵攻打過突厥,給皇帝出謀劃策,硬是分突厥為東西兩部。
那樣的功績在前隋不稀奇,可放在大唐立國之初,就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了。
裴矩是如今活著的傳奇,與之相比,李藥師的傳奇人生也才剛剛開始而已,而且是不是能和另外一個時空那樣走的很遠還不一定。
畢竟現在人家是國丈了,讓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東奔西走,作為女婿和女兒在下決定之前肯定要三思一下。
清廣樓中的藏書對于李碧來說比別處有意思的多,因為其中很多都是小說話本之類的東西。
李碧翻了翻,便讓管事拿了幾本,準備回宮當做消遣之物。
看過了長安書院中的藏書樓,李碧覺著不如在禁苑之中也建上一座,或者尋一件廢棄的殿宇修整一下,改做藏書之用。
如此也能讓嬪妃們多個消遣……
李碧出了藏書樓的時候,書院的主事之人便已恭候在外。
皇后娘娘最近常來書院走動,自然是給他們添了不少麻煩,可這種“麻煩”要是能多上一些,大家的祖墳肯定是冒了青煙。
這對于長安書院來說自然是好事,皇帝皇后都對這里表示了關注,也就奠定了長安書院成為天下第一書院的基礎。
今日看過了藏書樓,從中找到些靈感,李碧要回去好好想想,跟書院的人說了兩句,正準備回宮的時候,有人匆匆而來稟報道:“啟稟娘娘,新羅使者已至長安城外,高卿正想問一問娘娘,打算什么時候接見新羅來使。
還是將此事交予臣等……”
李破將接見新羅使者的事情交給了李碧,鴻臚寺那邊顯然有點不樂意,西突厥來使現在是門下在接待,新羅人第一次來大唐,就由皇后親自接見。
皇帝對鴻臚寺眾人的能力不用說,顯然是持有非常大的懷疑的。
在這一點上鴻臚寺眾人也沒什么辦法,大家幾乎都是新官上任,以前也沒什么經驗,現在跟外間使節打的交道驟然多了起來,難免有所失措。
尤其是突厥人初至長安的時候,鴻臚寺中竟然找不出一個會突厥語的人出來,幸好突厥正使會說漢話,還知道點鮮卑語,不然鴻臚寺必然要出個大丑。
那會是唐儉在主掌鴻臚寺,也不知當時是怎樣一個心情。
高表仁繼任之后請求出使突厥,其實就是想要借兩國會盟之事為鴻臚寺打開局面。
現在新羅來使又交給了皇后娘娘,無疑是對鴻臚寺能力的有一次質疑。
“這就到了嗎?還挺快的……”
李碧道了一聲,心里則算了算,才感慨起了時光多的太快,丈夫好像是在上個月末,還是在月初的時候提了一句,這一晃半個多月已經過去了。
她也沒管鴻臚寺的反應,便興致勃勃的道:“人到哪里了?正巧本宮就在城外,前去迎一迎……不會失禮吧?”
未等鴻臚寺的人說話,長安書院祭酒李玄道已經在旁邊道:“外邦使節……除突厥可汗外,誰又能勞動天子和皇后娘娘親迎?”
鴻臚寺的人也點頭道:“新羅不過海外小國爾,臣等自會安排人去接引到驛館居停,讓他們耐心等待娘娘召見即可。”
李碧眼珠轉轉,心說新羅自然不算什么,可若涉及高句麗,那就得當大事來辦。
“即是小國,見上一見又有何妨?”
小國沒有人權,失不失禮的它也不敢說什么。
李碧揮了揮手,不想再聽人啰嗦,帶著從人離開了長安書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