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舉辦杏林華宴,宴請新科進士的事情早已傳遍長安。
這幾天的工夫,有不少人家便出城到杏林這邊游玩,估計是想沾一沾進士們的文氣,可惜的是,杏林已經被官府的人圍住,只有那些身份尊貴的人還能進去走動一下,平民百姓就不用想了。
等到杏林華宴過后,估計這片杏林也就會成為長安一景,可以和城南的桃林相提并論了。
李義琛兄弟到的早,被人引著徜徉在杏林當中。
其實沒多少好看的,杏花的花期已過,且早已零落成泥,引不起文人的詩興。
而且杏林之宴在前,兄弟兩個都懷著心事,不知道以他們的才學能不能在宴上一鳴驚人,嗯,只要別丟臉就行。
他們兄弟兩個沒有經歷之前的論戰,還不怎知道江南文士的厲害,只是因為出身的緣故,不夠自信而已。
只是相比之前,現在的他們倒是有底氣多了。
見過了孔穎達那樣的經學大師,旁邊還有一位馬周馬慕先,雖然只短暫相處,卻讓兄弟兩人開了眼界。
而且孔穎達在他們的小院喝的爛醉,于是宿在了那里。
兄弟三人不敢怠慢,徹夜侍奉在側,于是第二天孔穎達醒了酒的時候,覺著三個晚輩還不錯。
馬周在旁邊又多了幾句嘴,于是孔穎達座下便多了三個弟子。
三個年輕人的才學在孔穎達眼中自然不值一提,可誰讓這幾個年輕人都是河北人呢。
加之孔穎達專于著述大半生,連自己的孩兒都疏于管教,就更不用說教授弟子了,所以這位當世的經學大師竟是一副座下無人的狀態。
而今機緣巧合收下了三個弟子,孔穎達也很欣慰,回去之后便把自己的著述,經書都讓人捎了過來,還令三個弟子不要亂跑,擇個正日吉時,再行一下正式的拜師之禮。
說起孔穎達來,這人確實在國子監過的不很愉快。
主要還是他恪守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理念所致,再有就是曾為秦王李世民效力的緣故,即便得人尊敬,可一旦遇到苦差,各人爭相回避之下,便會落在孔穎達頭上。
當過官的人都知道這種情況有多不美妙,也就不用多說了。
馬周還在之后了解了一下國子監的情況,覺著孔穎達在國子監的日子不多了,那是個養老之處,非是賢才安居之所在。
而且隨著長安書院的崛起,國子監那笨拙而又遲緩的動作,已無法適應唐初日新月異的變化。
也許國子監現在唯一的職能就只剩下了拉攏貴族門戶而已,且效果不彰。
不然的話長安書院那些人也不會想著把國子監并過去,而現在新任長安書院祭酒蓋文懿正是出身國子監。
他和兄長國子監司業蓋文達都是關西文壇中人,廣有才名。
雖然他們和孔穎達都是出自當年的天策府一系,可他們和孔穎達的關系不好說,不然的話,孔穎達在國子監受到排擠冷落,他們兄弟又怎么會視而不見?
所以馬周覺得自己要早些動手,如果能把孔穎達這樣的人延請到長安海事學院坐鎮,那可就美了……
馬周瞅著孔穎達眼饞的不行,可他也知道,孔穎達到了長安海事學院用處不大,就如坐在廟中的泥胎,起到的就是一個宣揚名聲的作用。
千金買骨,不外如是。
杏林之間的小道曲曲折折,看上去就知道是新修的。
轉了一個彎出去,眼前豁然開朗,一片平整過的空地之上,是一座新建的屋舍,新鮮的瓦片在陽光下反射著光芒。
杏林宴自然不可能是露天的燒烤聚會,朝廷準備充足。
在一些多愁善感的文人眼中,也許微雨的天氣會更有氛圍。
像李義琰就抬頭看了看天,微有遺憾。
引他們過來的人很客氣的笑著問道:“兩位進士來的早些,是想就此入座,還是先在周遭轉轉?”
李義琛笑著回道:“貴人未到,不好先坐,咱們還是等一等吧。”
那人抱拳道:“那就勞煩兩位進士稍候了,左近都有人照看,兩位有何所需,只吩咐他們便是,在下還有迎客之責,不敢多留,還請兩位進士莫要怪俺失禮。”
李義琛趕緊回禮,“有勞王兄了。”
等人走了,兄弟兩個邁著步子轉到了正門,稍稍看了看里面。
那里和大戶人家的待客廳堂沒什么兩樣,地上鋪著厚厚的地板,在門外就能聞到新鮮的木質香氣,顯然是這地方新建沒多久。
此時里面已經燃起了熏香,兩兄弟都抽動著鼻子聞了聞,覺著挺好聞的,至于是何物發出的香氣,他們也品不出來。
接著便琢磨著之后他們兩個會坐在什么位置上,應該不會敬陪末座吧?
里面有人看到他們在探頭探腦,便過來問候,兄弟兩個極有禮貌的問了幾句,對方知無不答。
兄弟兩人慢慢放松了些心情,朝廷給他們的感覺很好,在河北的時候聽多了關西人如何如何,如今看來,有些言過其實。
長安雍容華貴,氣象實非河北大城能比,普通百姓們也很和善,并不會欺負外鄉之人,更沒有想象中那么彪悍。
他們遇到的官府中人也多溫文守禮,沒看出關西人的霸道來。
進士們陸續到達,有的結伴而來,有的則孤身一人,大家見了面都很矜持,相熟的會談笑幾句,不熟的也會相互見禮,通報姓名來歷。
這會李氏兄弟就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
因為大家都中了進士,是一伙的了,以后說不定還會是同僚,比之前文人相聚時明顯寬容了許多。
只是南北出身的進士們還有所隔閡,之前那場論戰雖然結束了,卻在他們心中種下了疙瘩,不是那么好祛除的。
而且年輕人城府不深,還不知道妥協永遠比針鋒相對來的更有價值的道理,所以人數一多,便涇渭分明。
此時李義琛兄弟也聽到了一些風聲,于是堅定的站到了北人進士一邊,同仇敵愾。